词条 | 白雉 |
释义 | 这是个歧义词条。作鸟名,《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北二百二十里……其鸟多白雉、白翟。又作年号,为日本飞鸟时代孝德天皇年号,共4年馀。 日本年号白雉,亦作白凤,(650年二月十五日—654年十月十日)是日本飞鸟时代孝德天皇年号,共4年馀。 大化六年二月十五日:改元。 齐明天皇即位,停用年号。 动物 白雉释义1、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 《尚书大传》卷四:“ 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楚辞·天问》:“厥利维何,逢彼白雉。”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白雉降,白鹿见,白乌下。” 晋 左思 《蜀都赋》:“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越裳操》止三句,不言白雉而意自见,所谓大乐必易是也。” 2、白鹇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白鹇》。 基本资料中 文 名 白雉 英 文 名 White Pheasant 拉丁学名 Phasianus colchicus 地理分布 欧洲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全身雪白。雄雉头前端及两侧为红色肉质。 食 性 鲜菜、杂粮、昆虫 《山海经》中的记载语出《山海经-西山经》:其鸟多白雉、白翟。 晋 郭璞 注:“或作白翠。” 郝懿行 笺疏:“雉、翟,一物二种。《经》白翟当为白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