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家大院
释义

涧岩头周家大院位于零陵区何仙观镇境内涧岩头村,是一处古民居群落,具备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自2000年以来国家、省级旅游、文物部门多次来这里考察,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第八批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仙观周家大院

2007年6月9--11日,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在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仪式,正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院始建于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6年),建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后裔于明中期迁移至此生息繁衍,历26代近600年,故名周家大院。

其后裔人才辈出,如:周崇傅(1830-1892)字少白,号子岩,清零陵人(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有文武才。同治元年(1862)举京兆乡试,观政兵部。七年(1868)成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改官中书,旋以军咨酒随左宗棠进军天山南北,收复新疆。其间,他参与决策,督办军需,攻绩卓著,赏戴孔雀花翎,同都转三品,权摄关内关外镇迪、高平等处观察使。光绪八年(1882)以后,又随左宗棠到江苏、浙江整饬盐纲,处盐场腥膻之地而两袖清风,以廉洁为时人所称。不久,乞归永州,主讲苹州书院。后起为喀什噶尔兵备道,转署理镇迪道兼按察使。

周希圣,字维学,号元汀,零陵县进贤乡(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授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令。上任后,勤躬善政,爱民如子,被誉为“青天”。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上疏直言,触怒皇帝,被贬为灌阳典史。被贬后,没有因官小而荒废事业,也没有感到自卑。与巡按等公,历时二年,修成《王文成公集》。尔后,他告假还乡,闭门读书。万历三十九年(1611),李廷机为相,周希圣被起用为太仆寺丞。次年,转为尚书司丞。再次年升为光禄寺少卿,典试陕西,量才录用,深得民心。万历四十五年,奉旨到江西迎接益王还朝,被子封为左通政。天启元年(1621),改任南京大理寺卿。次年,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天启五年,升南京户部尚书。后因得罪权宦魏忠贤,被削职为民。

罢官回乡后,潜心著作,主要有《退思堂集》、《怀柳赋》、《寻芝赋》、《湘南志》、《森阁诗稿》等。明思宗崇祯元年,魏忠贤罪行败露被处死。周希圣以名德旧臣,原官起用。周此时无意仕途,坚辞不赴。崇祯八年(1635)十月,病卒于家,享年85岁。根据史学界对周敦颐的出生地道县楼田村的《濂溪故里周氏族谱》和浙江《诸暨丰江周氏宗谱》、《周氏破塘祖茔祭簿》、《越城周氏支谱、周氏一世公世系表》和何仙观周姓的《周氏宗谱》记载的考证,鲁迅是周敦颐31代孙,周恩来是32代孙,比鲁迅小一辈,与何仙观周姓同是周敦颐次子周焘之后裔。

周家大院典型地体现古代建筑的“风水”思想:大院三面环山,前景开阔。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时代跨度大,包括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院平面呈北斗形状分布,规模庞大,由六个院落组成,占地百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布局井然有序,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从整体上看,六座院落有分有合,浑然一体,既各自独立成院,又相互和谐勾连。

地图与路线

陕西省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馆

原名孟店民宅,是慈禧太后干女儿安吴寡妇的娘家、刑部员外郎周梅村的府第。

周家大院,位于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建于清乾隆1787-1797年间,周家原有房屋17院,清同治年间因战乱烧毁了16院,现仅存此院。该院占地3206平方米,建筑面积883平方米,建筑特点采用了南北兼有的建筑风格。院落坐南向北,进深71米,每进三五相同,间口各异,均有大门相隔。走廊极深,直向纵深延展。敞开各进中门,一眼可望后楼,给人以幽静肃穆之感。整个建筑,大房顶,高台阶,砖木结构,设计精巧,布局合理,疏密得当,结构严谨。院内的砖、木、石雕,纹饰典雅、精美细腻、惟妙惟肖,是研究和鉴赏清代建筑的直观实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研究价值。

前有楼房3间,门台为青石铺地。拾级而上,一对石狮相对雄视,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巨型屏风,两边精雕有盘龙篆体字的上马石,东西两侧的看墙上各有别具一格的砖刻浮雕。这些砖雕不凭丹青,不借金玉,以巧匠们的智慧和双手在朴实无华的砖墙上镂刻出了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像,它的技艺和风采不失为现代装饰的借鉴。穿过二门,两边廊房门格上雕刻内容丰富多彩,东雕有陕西著名的‘“长安八景”及“八蛮进宝’等画面,反映了房主人深究学问,逸情于自然及乾隆年间太平盛世周边民族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的情景。西雕有著名的名胜古迹,“渔、樵、耕、读”及古代著名大诗人的传说典故等,反映了主人高雅的文化涵养。穿过廊房,便是大厅,厅房镶嵌十二扇格子门,门上雕有“介子推剐肉奉君”、“岳母刺字”和“郭子仪大拜寿”等典故戏剧图案,形象生动,活灵活现。木雕艺术精湛,线条圆润流畅,栩栩如生。大厅后是宽敞的退厅,这里过去是房主人待客奉茶的场所。走过退厅,便是后楼,后楼建造在青石叠铺的高台阶上,楼中悬挂巨幅匾额,上书“怀古月轩”四个大字,站立在楼上眺望四方,使人心旷神怡。

孟店民宅古建群装饰富丽堂皇,气氛庄严肃穆,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工艺水平。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这座古建的保护,多次拨款维修彩绘,三原文物旅游局以此为依托,先后设计并布置了“房主人五十大寿祝寿场景”陈列、“主楼卧、书房”陈列、“厢房卧房”陈列等,征集民间马拉轿车、描金木柜等生产生活用具在此陈列布展,并于2006年将该民宅正式更名为“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馆”,使其发挥更大的参观、科研、教育价值。

周家大院1992年4月20日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