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村
释义
1 淄博周村区

周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总面积263平方公里,人口32万,现辖4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0个行政村居,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除此之外还有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泊里镇周村和河南省宜阳县城关乡周村。

地理位置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位于淄博西部,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周村位于东经117度41分至117度58分,北纬36度39分至36度54分。东临张店区,南接淄川区,西南与章丘市接壤,西北与邹平县毗邻,东北与桓台县连界。东距市政府驻地张店20公里,西距山东省会济南8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7.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3公里。总面积262.99平方公里,人口32万,1996年周村城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地区简介

周村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商镇,号称“天下第一村”。周村古商业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乡村盛行栽桑养蚕,所产的蚕丝、绫、罗、缎、绸等都在周村集散,从而推动了其他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通过从康熙到道光近150年的发展,周村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

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自古商业发达,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1904年,周村与省府济南、潍县(今潍坊)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之商埠后,商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驾乎省垣之上”,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市作为周村商业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至今保留完好。周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有“丝绸之乡”的美称。周村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曾经在周村的毕氏尚书府教书33年,期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周村花灯、民间扮玩、五音戏等民俗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民间扮玩的代表项目“周村芯子”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染坊》演绎的故事就发生在周村,又一部反映周村商业发展史的电视连续剧《旱码头》即将开拍。

周村最有名的特产就是周村烧饼。周村烧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就有了周村烧饼。虽然各地的超市里也有卖罐装的周村烧饼但是都不好吃。这种烧饼只有在古街的烧饼店里现买现吃刚出炉的才最有味道。小小的圆饼薄如纱扇,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周村古街古商城位于周村区中部,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组成,古商业街内店铺林立,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建于清代的魁星阁,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有“东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是阁老刘鸿训、宫保李化熙、武状元王应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商业文化内涵丰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大街古商城总占地面积32.7公顷,包括两部分:一是重点保护区--指保安街以西,涿河以东,新建路以南,棉花市街以北,占地19.7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芙蓉街等古街区组成;二是规划控制区--指涿河以西,保安街以东,南下河街以北,新建路以南,以及千佛阁、汇龙桥、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占地13公顷。

行政区划

全区划分为北郊、南郊、王村、三个乡镇和五个街道办事处。

1.北郊镇:总面积58.43平方公里,人口36184人,辖5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设在原南营镇南营村。

2.南郊镇:总面积59.2平方公里,人口35007 人,辖4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设在原高塘镇高塘村。

3.王村镇:总面积57.49平方公里,人口50619人,辖4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镇政府驻地设在原王村镇王村村。

4.城北路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 人口13616人,辖16个村委会, 办事处驻地设在原南闫镇政府所在地(南闫路99号),与区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合署办公。

5.丝绸路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81平方公里,人口41632人,辖5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原设在军民路89号,现设在太和路。

6.青年路街道办事处:总面积7.89平方公里,人口31571人,辖8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青年路70号。

7.大街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94平方公里,人口40887人,辖3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丝市街132号。

8.永安街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64平方公里,人口31510人,辖6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东门路197号。

历史文化

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自古商业发达,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

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1904年,周村与省府济南、潍县(今潍坊)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之商埠后,商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驾乎省垣之上”,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市作为周村商业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至今保留完好。

周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有“丝绸之乡”的美称。

周村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蒲松龄曾经在周村的毕氏尚书府教书33年,期间创作了《聊斋志异》。

周村花灯、民间扮玩、五音戏等民俗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民间扮玩的代表项目“周村芯子”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坐拥众多人文古迹和天然景区的地区,淄博的传统名吃亦是种类繁多。其中,作为周村特产的“周村烧饼” 便是较为出名的一例,周村烧饼的特点—圆形黄色,薄如纸片,以薄、香、酥、脆著称。

自然状况

水 文

地表水:境内主要河流有7条,皆属小清河水系。分别为孝妇河、范阳河、泔沟河、淦河、米沟河、玉带河、青杨河。有中型水库-萌山水库,库容9850万立方米。还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3座,塘坝60座。

地下水:境内地下水总补给量为4180万立方米,水位随降雨的多少而变化。

气 候

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属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季集中在7-8月。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41.2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3.1℃。平均地温为15℃。年平均降水量为645.5毫米。年平均气压为1011.1毫巴。主要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1.6克/立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3%。

地 理

地质:周村区地处华北平原坳陷区、济阳坳陷区的南部,为淄博凹陷的西北边缘。由于倾斜沉积盆地向北倾斜的簸箕状,形成自南而北由老到新的地层,为新生代第四系地层覆盖。地质构造主要为褶皱和断层。1、褶皱:周村区位于淄博向斜的西翼,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南部王村镇一带的岩层走向东西向偏南东至北西向,倾向北偏东,倾角大致在15。-30。由彭阳至周村一带岩层走向呈北西至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较缓。淄博向斜的轴部位于萌山至高塘一线,呈南北向。此轴线以东为淄博向斜的东翼,地层走向为北东至南西向,倾向北西,倾角8。-15。2、断裂:境内主要断裂构造,有南北向禹王山断裂带和东西向碾子山断层及北东向朱家庄断层。次为次级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南东向小断层,其中多被中基性岩浆岩冲填,形成雁列状岩脉岩墙群。倾角陡立,分布极广。

地貌:周村区地势南高北低。以胶济铁路为界,南部多为丘陵,北部为平原。南部地势最高点在王村镇西宝山,海拔351.8米,最低处在大姜镇北部邓家村北,海拔高度约24.2米。地面坡降1.09‰,南北相对高差327.6米,最高最低处相距30公里。

资 源

土地资源:全区有土地可利用面积19792.8公顷,按全国土地评级标准共分5级。

水资源: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595.93万立方米,其中客水16970.17万立方米。全区地下水总储量为1.3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粘土、石英石、磨石等。储量分别为:煤约300万吨、粘土约92万吨、石英石3000万吨、磨石120万吨。

生物资源:野生动物:如兔、獾、猫头鹰、麻雀、蜂、蛇、青蛙、鱼等。野生植物:松、柏、杨、山楂、花椒、菊花等。

天下第一村

历史介绍

“天下第一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据传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座商业重镇,并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

周村在历史上曾几度辉煌,街市纵横,店铺林立,客商云集,市面繁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皇帝自行开埠后,一时“天下之货聚焉”。当时最多的商号、作坊达到5000余家,成为名符其实的“旱码头”。据周村区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电视剧《大染坊》里的陈六子其原型就是周村人。

到今天,周村大街原始风貌依然保存较好,青瓦红墙、灰砖土壁,布市银街、当铺药店、茶楼染坊、客栈古玩可依稀见证当日之繁华。

这里有中外合璧的各种文化形态缩影;有系统的中国商业传统模式;有五光十色保留完好的各种时代风格的古商业建筑;有完整的至今仍在发挥商贸作用的古代商业街市—这就是周村古商城。她的古色古香和独特历史韵味,被著名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誉为“中国活着的商业街市博物馆群”。

石板铺就的大街,青砖古瓦的店铺,牌匾上烫金的老字号,虽然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淋和多年战乱的破坏,但一切都如此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一切都依稀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走进周村古商城,宛如隔了几个时代来到了一处古代的热闹街市,恍惚间会有前生今世的感觉。在这里随便逛逛,不经意间,就会感受到隐藏在古城角角落落里历史的气息,感受到这个活着的千年古商城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周村曾一度位居山东四大商业中心(烟台、胶州、潍坊、周村)之首。作为一个非州非府的普通市镇,何以在明末清初依托工商业而崛起,并很快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重镇?以至于康熙皇帝因其繁荣发达而亲自来此私访调查;乾隆皇帝也于1775年来周村观赏花灯,并御赐“天下第一村”之美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曾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对其进行考察探索,试图寻找出它兴衰更替的真正原因,这一切正是周村大街古商城的魅力所在。

历史上最早的“保税区”

在周村大街的北首,立有一块六角形石碑,上刻“今日无税”,这就是著名的“今日无税碑”。说起这块碑,周村人会自豪地告诉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说起这个保税区,就不能不提起一位对周村商业经济有着巨大影响和贡献的历史人物———李化熙。

在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下,周村崛起并很快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重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传统的商业环境都是很重要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一批高官及地方名人的产生和促进。如“东阁大学士”刘鸿训、“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武状元”王应统、“东方商人”孟雒川、“宫保”李化熙等,他们在这里或经商或居住,吟诗作赋,深山结庐,声名远扬,客观上大大刺激了周村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周村的知名度,也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其中李化熙对周村商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化熙原为明崇祯七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四川巡抚;后归顺清王朝,官至刑部尚书;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辞官回乡。当时周村大集繁盛,数集并存,形成城市雏形。但是官府的苛捐杂税和豪猾恶棍的敲诈盘剥,影响着周村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发展家乡经济,辞官回乡的李化熙,“岁备周村市税”(《长山县志·李化熙传》),代替商人缴纳税款,在周村城内开设义集,在周村大街的北首立“今日无税”碑,自己承担了全部市税,使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长山县知县金鉽在分析周村突然兴旺繁荣的原因时指出:“昔市税银两豪猾多就中取利,商困难苏。五弦大司寇(李化熙)予告侍养时,于周村市力捐课税”,从而使得周村“地僻而业盛”(金《周村义集记》)。清末王遂善所撰《重修宫保李公周村祠堂碑记》中也说:“当清顺治间,周村在长山仅一小墟落,而逋为奸薮,行旅相戒,不出其途。公予告归,闻其民蠹国也,则上言周村粟布征请以身任,勿设驵侩,其商旅则世世复无所与。当事义之,俞其请著为令。于是,东徂海,西逾河,过于秦晋,南尽湖湘,北抵燕云,而辽而沈,商贾闻风慕说,羽萃麟游。周村一隅屹焉,为东南大都会。”(周村区政协《文史资料选辑》)。周村古商埠的形成和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自开商埠的“旱码头”

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即将竣工,德国势力必将借铁路的便捷,由胶澳一隅向山东腹地扩张,一场激烈的利权之争已不可避免。当时山东的主政者一方面力谋阻止德国势力借助铁路向山东内地的扩张,另一方面又以主动应变的姿态,利用铁路交通的新优势,抓住机遇振兴民族实业。如此,“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1904年5月1日,即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月,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奏请济南自开商埠,并将周村和潍县也一并开作商埠。

济南在开埠后,工商业一度发展极其迅速。据史料记载,到1927年,济南仅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就达到6700多家,一跃成为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可是,在济南商埠发展前,周村这个济南东边的小城镇已辉煌了数百年。

早在明末清初,这里作为商业名镇,就与中国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成为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1904年被辟为商埠后,其发展速度、百货充盈、商贾云集,被誉为“金周村”、“天下第一村”。

周村开埠后,大街的显赫地位进一步突出,著名的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均在大街设点经营。丝市街,是周村的丝绸集散中心。丝市街全长730米,是当时山东蚕丝交易最繁盛的市场之一。银子市街则是条古商城里的金融街。最兴盛时,此地的钱庄票号有108家之多,资本总额达600万两白银。民间传说:“济南、潍县,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今天说起来,周村人还把过去的那段历史引以为豪。

周村古商城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昌门,全长1300多米。其中,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北段主要为手工业品加工区,南段则多是富丽堂皇的商业楼房。前期是陕西、山西商人开拓阶段,中间经过南方商人的加入,后期又是以章丘旧军孟氏为代表的山东民族工商业者的振兴阶段。

古商城因为外景地再次闻名

来过周村古商城的人反映,这里完全可以和云南的丽江、山西的平遥相媲美。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旅游专家到周村古商城考察,给予高度评价,称周村古商城是山东为数不多的可以对国际市场推介的旅游项目。

其实古商城原本是要被拆除的,因为城市建设开发,大街两侧店铺后面的院落拆除了许多,整个大街曾一度有被拆除的命运,当时的政府决策中已涉及到拆迁改造的问题。周村人说,幸亏张艺谋来选景拍戏,才“挽救”了这条街。

199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带着《活着》剧组来到了古老的周村古商城,古老的周村大街、丝市街,和具有上个世纪色彩的深宅大院、长长的石板路面、高高的过街牌楼,变化多端的门市,丰富多彩的匾额和招牌,如画般的周村大街街景成了张艺谋电影的外景地。

随后,电视连续剧《东方商人》的拍摄地也选中了周村大街,面临被拆除的大街也幸运地保存下来。周村古商城也因此闻名,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现周村古商城总占地面积61.7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域19.7公顷,规划控制区42公顷,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约5万平方米。保留形成了以大街演艺广场、千佛寺、大染坊、今日无税碑、民俗展馆、三益堂、魁星阁、票号展馆、周村烧饼作坊等十余处景点为主体的周村古商城人文景观。

百年商埠,历经沧桑;时代潮流,浩荡向前。勤劳诚信、热情开放的周村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明天。

新时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周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兴区、环境立区”战略,突出“工业抓投入、农业抓调整、三产抓龙头、稳定抓基层”的工作重点,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41.7亿元(其中三次产业比重为3.2:55.5:41.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31.02%和1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418元和6265元。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2003年跨入全省经济30强区县行列。周村工业已初步形成纺织丝绸、化工、新型建材、冶金机械、轻工家具、电子电器六大支柱产业,现有各类工业企业4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1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5家。拥有“兰雁”牛仔布、“凤阳”床垫两个中国名牌,“雄鹰”、“飞狮”巾被,“维尔舒”毛毯,“多星”电器等一批名牌产品和周村烧饼、王村醋等一批传统名优产品。周村苯酐生产能力居亚洲第一,玻璃机械生产能力全国第一,造纸机械生产能力全国第二,以牛仔服装、巾被、丝绸为主导的纺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被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现有各类市场48处,总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年成交额120亿元。依托309国道规划建设的物流产业区初具规模,再经过几年的建设,将形成年交易额100亿元、税收收入过亿元、从业人员过万人的大型专业物流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周村古商城作为全省“文化、历史与民俗”旅游项目列入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成为周村的城市名片。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比例为4.3:5.7,畜牧、蔬菜、花卉苗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周村区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全区现有外资企业79家,累计利用外资2亿多美元,日本西铁城、三菱重工、韩国友桥及新加坡祥峰、美国索尔等世界知名企业在我区投资兴业,其中由日本西铁城集团独资兴建的淄博东星表业有限公司,是由该集团授权的国内唯一一家实行完全本土化管理的公司。全区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到220家,有5大类110多种商品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外贸出口完成29617万美元。周村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美,是全区招商引资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开发区内工业企业已达38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投资发展环境优越。周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东距青岛口岸300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50余公里,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滨博高速公路纵横区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建成区面积达到19.87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居住面积33.92平方米。目前正在实施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区开发。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500公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3万门,普及率达90%以上,建有12万吨/日工业供水管线和8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一座,年供电5亿度和年供汽1600万GJ的热电厂两座。生态周村、绿色周村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全年良好以上天气达到310多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9%,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5.3平方米,是省级园林城市和全省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县。

社会和谐繁荣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国家级2家,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目前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教育工作首批跨入全国“两基”先进区县行列。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区、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届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实现“五连冠”。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周村区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潮,加快建设繁荣周村、文明周村、和谐周村。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6%、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每年保持90亿元以上的投入强度;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全部人口,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和实惠。为实现上述目标,周村区将围绕打造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突出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绿色周村、生态周村建设,打造“淄博后花园”;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资源集约化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文明周村、平安周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百年商埠,历经沧桑;时代潮流,浩荡向前。勤劳诚信、热情开放的周村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明天。

农业经济

周村区现有农业人口12.5万人,耕地面积15.67万亩,林地面积3086公顷,森林覆盖面积21.5%。近几年来,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周村区加速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精心培育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旅游农业,全区建成了一批种植、养殖基地,苗木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畜禽、特色养殖、农业旅游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产品安全水平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农业增加值6.74亿元,肉牛存栏量3600头,猪存栏量53100头,全区肉、奶、蛋总产量分别15330吨、17780吨、7941吨。

——苗木花卉产业。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温室大棚面积3.5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000余万株(盆),销售收入3300余万元,带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5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绿化苗木为重点,集花卉苗木科研、生产、销售和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管护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畜牧业。先后建设了萌山牧业1000头肉牛基地、大有公司万头良种猪基地、苏孔奶牛基地、豪艺生态养猪基地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龙头基地,全区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90%以上。

——绿色蔬菜。突出特色优势,坚持“一镇一品”,建设了南郊苦菊芹菜、萌水秸秆养藕、王村双孢菇、北郊西红柿和速生叶菜六大基地。

——生态农业。全区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2170个,相继建成淄博大有、萌山牧业、周北牧业、世纪养猪等4个1000m3大型沼气工程,日可处理1.5万头猪、2000头牛产生的粪便80吨、冲洗废水320吨,每年可为农民提供12万吨固体和液体有机肥。我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大型沼气示范工程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

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6家。涉农类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山东名牌产品4个、山东著名商标5个。实施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管理,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13个“康得乐”牌蔬菜品种获得A级绿色食品蔬菜认证,“萌山湖”牌白莲特藕获得国家级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认证。

工业经济

周村是全国著名的“丝绸之乡”、“纺织基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家庭手工丝织业;明清期间,纺织冶铁业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周村已成为省内的重要商埠和重要工业区;建国以来,纺织、化工、建材等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工业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区工业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化工、冶金机械、新型建材、电子电器和轻工家具为主的六大行业,以宏信化工、维尔集团、雄鹰巾被、恒星造纸机械、多星电器等为代表的名牌企业,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达到70%以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1.企业发展情况。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有工业企业501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4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达到130家,过5亿元的2家,过十亿元的企业2家,过二十亿元的企业1家。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7.8亿元,增长23.62%;完成工业增加值121.2亿元,增长26.17%;完成销售收入446.2亿元,增长22.69%;完成利税46.03亿元,增长32.25%。全年累计用电总量125178万度,增长10.33%,其中,工业企业用电量73552万度,增长12.61%。

2.工业产业结构情况。作为老纺织工业基地,近年来我区在巩固纺织工业地位的同时,化工、建材、冶金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家具等行业发展较快,形成了六大行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截至2009年,纺织丝绸、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冶金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家具占全区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2.44%、23.85%、17.25%、19.25%、11.68%和6.18%。

3.装备技术情况。经过多年的发展,周村区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水平较高、产业规模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骨干产品。纺织行业拥有各类设备1.78万余台(套),其中,引进设备3870台(套),巾被年折纱10.1万吨能力。服装生产设备3470台(套);专业印染企业9户,总能力2.9亿米;牛仔布生产能力达到9000万米,服装2280万件;年产丝绸面料8000万米的能力;区内建有丝绸纺织学院一座,省级研发中心3个。化工行业主导产品有苯酐、增塑剂、 顺酐、绿色制冷剂及纺织助剂,其中,苯酐具备年产17万吨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有3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3套;增塑剂具备年产20万吨生产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2套 ;顺酐具备年产8万吨生产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3套。苯酐、增塑剂产能在亚洲居第三位。新型建材行业 ,拥有总能力82万吨薄板生产线9条,其中:总能力25万吨彩钢板生产线3条,总能力20万吨热镀锌生产线2条, 总能力10万吨镀铝锌硅生产线1条,总能力12万吨镀锡生产线2条,总能力15万吨冷轧板生产线1条,并有各类彩钢瓦生产线200余条,目前已成为江北最大的轻型建材生产基地。机械行业以造纸机械及制瓶机、矿用风机等为主导产品,制瓶机械、矿用风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轻工家具行业以钨钼材料、焊接材料和软体家具为主导产品,钼丝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5亿米,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钼坯条年生产能力达到300吨,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拥有15条焊条和焊丝生产线,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万吨和1万吨。软体家具行业拥有全国行业主任单位山东凤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福王”家具等骨干企业,成为全省重要的软体家具生产基地。

第三产业

周村作为百年商埠和鲁中地区重要的工商业重镇,立足自身基础优势,突出商埠文化特色,重点加快发展以周村古商城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以309国道市场物流园区为重点的市场物流业、以中心商贸区为核心的传统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促进了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全区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2.7亿元,同比增长12.9%,占GDP的比重为42.7%;全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6亿元,增长3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

周村拥有优越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周村地处鲁中腹地,是连接省会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同时也处在京沪、京福快速通道的辐射半径范围之内,西距省会济南100公里,距济南空港80公里,东至青岛280公里,到青岛海港、空港均在3小时车程范围。北到天津、北京分别为300公里、440公里,车程约为4-5小时,南到南京、上海、杭州分别为630公里、860公里、875公里,车程在7-9小时之内。境内有胶济铁路、国道309、国道205、济青高速、滨莱高速以及102、325、246三条省道,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311公里。

周村拥有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据考证,周村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鲁商发源地。自明清以来,周村就是沟通长江南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商业街(大街古商城)被专家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千年古商城,享誉中外的瑞蚨祥、谦祥益等中华老字号正是从这条古街走向全国。历史上中外客商云集周村,在周村留下了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活跃至今的宗教文化,彰显了周村在重商传统基础上的文化吸纳力和包容力。全区拥有商业企业近千家,从事商业的个体工商户近万户,200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9亿元,同比增长18.6%。

周村拥有庞大的专业市场集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周村大力发展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交易市场47处,2009年市场年交易额实现16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309国道市场物流园区年市场交易额达到120亿元。周村纺织大世界曾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专业市场、全国“双百强”专业市场;周村沙发家具市场被评为中国家具行业十强市场,其规模居全国第四、江北第二;不锈钢市场规模居全国第三、江北第一。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北方不锈钢市场、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规划建设中的山东淄博国际物流港、淄博汽车文化广场具有建设规模大、规划水平高、功能配套全、辐射带动强等特点,成为周村市场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增长极。

周村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周村古商城是国家4A级景区,山东省重点旅游景点,是张艺谋名片《活着》、电视剧《大染坊》、《闯关东》、《旱码头》的重要取景地,2009年游客突破110万人次,配套的汇龙园、大街北片区旅游项目深度开发正在形成热潮。正在规划建设的萌山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山水旅游资源,将成为鲁中地区重要的城市休闲观光旅游的胜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在王村镇西铺村执教33年,期间创作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书馆至今还保留有万卷楼、绰然堂等蒲松龄读书著作的遗迹。境内还有董永墓、李家疃古建筑群落等丰富的文化遗存,为周村区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周村拥有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周村烧饼具有上千年的文化传承,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村烧鸡、水煎火烧、周村煮锅等,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美食。以嘉周宾馆、知味斋、福祥华、鑫三元为代表的周村餐饮企业群体,在淄博市餐饮行业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新派鲁菜的代表。其中,知味斋获得国家特级酒家称号,并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嘉周宾馆被授予山东省服务名牌。

中国北方不锈钢市场:中国北方不锈钢市场由无锡浦新不锈钢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市场占地440亩,总建筑规模23万平方米,总投资4.2亿元。市场以不锈钢销售、加工、仓储为主,主要建设包括不锈钢交易、仓储、物流等设施,以及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不锈钢深加工设备的加工中心、长江以北首家不锈钢电子期货交易平台,是集不锈钢销售、加工、仓储、物流、网上交易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市场园区。市场建成后,将与309国道沿线现有的多家不锈钢市场连为一体,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不锈钢市场的整体档次和水平,实现不锈钢产业的延伸和升级,带动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场已有韩国浦项、无锡大明、台湾联众、太钢、宝钢、酒钢等国内知名的大型不锈钢生产销售企业入驻经营,已有3条不锈钢开平、分条生产线安装调试到位,计划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2000万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年市场交易额将突破100亿元,拉动和周村不锈钢市场交易额超过200亿元,市场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将超过5000人。

山东·周村沙发家具市场:山东·周村沙发家具市场位于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淄博市周村区,以江北地区最大的沙发家具生产基地为依托,与周村沙发材料、装饰板材及木材市场相呼应,辐射范围东至青岛、烟台,西至河南、四川,北至北京、天津、河北、内蒙、东三省,南至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309国道横贯其中,济青、滨博高速公路交汇于此,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市场始建于1990年底,经过二十年来不断的扩建改造,形成了占地近600亩,经营面积50万平方米的规模,拥有精品展厅11座,棚顶式营业厅34组,单体式营业房220套。市场现有经营业户1200余家,从业人员16000余人,内设停车场15个,可容纳400余辆货车停放。市场以沙发、家具为主,涵盖了软体家具、藤制家具、钢木家具、红木家具等百余个门类上千个品种,产品畅销长江南北20余个省市区,年成交额40亿元,是江北最大的沙发家具专业批发市场之一。市场内有淄博国际会展中心、凤阳家具城、明珠家居广场、胜利家居广场等大型交易展馆,配备有专业保安、保洁、物流配送队伍,全数字化监控,拥有全友、好风景、金虎、观庄等国内知名品牌和凤阳、蓝天、福王等本地品牌,是鲁中地区最大的沙发家具批发零售基地。

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由山东世纪德润置业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占地240亩,总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80亩,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计划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市场借鉴了国内最先进的专业市场设计理念,突出专业性,强调功能化,独立设计交易区、加工区、仓储区、物流区、商务区和生活区等专业区域。项目建成启用后,可容纳经营业户3000户,吸引500余家纺织经营企业入驻,安置劳动就业4万余人,年可实现交易额50亿元,利税5亿元,将成为集产品交易、电子商务、会展科研、仓储物流、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形成“南柯桥、北周村”的全国纺织批发交易新格局。区政府为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专门制定出台了特殊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市场招商,目前签约入驻业户已超过1000户。

周村纺织大世界:周村纺织大世界位于淄博市周村城区中心,是鲁中地区一处以纺织品批发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市场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名列山东十大专业市场第3位,全国“双百强”大市场第20位,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经过对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引入窗帘大户等措施,使市场出现了“二次腾飞”。该市场已成为江北最大的窗帘布专业市场。2009年市场业户达745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经营窗帘的业户237户。产品主要来自浙江柯桥、广东广州,销往山东全省及河南、河北等地,年成交额近20亿元,占整个市场成交额的70%左右,该市场目前年交易额仍保持在30亿元左右。

历史政区

周村市 在山东省中部。属渤海专区。1945年8月析长山县周村、永安、仁和三镇置。1950年4月撤销,其辖区并入长山县。

2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泊里镇周村

周村位于泊里镇驻地西南3公里,地处平原。村域东西1.5公里、南北2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60亩。该村紧靠204国道,北2千米有同三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周氏先祖周居鲁、周世便等从江苏海州迁此立村,取名周家村。1980年更名为周村。村现有居民220户,人口800人,除周姓村民外,还有王姓、徐姓、丁姓、刘姓、毕姓、张姓、马姓、李姓、邵姓和尹姓等居民在此居住。

周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该村处于横河下游黄海入口处,解放前此地多盐碱涝洼地,村民靠治理压沙种庄稼维持生计。解放后,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并先后办起了以条编、竹编、木工等工副业项目。全村年收入达到1300多万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4883元。

3 河南省宜阳县城关乡周村

城关乡周村全村共1350人,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270亩,民营企业一个,年可安排劳动力500余人,外出务工劳力370余人。全村东西一条主干道,南北7条次干道。搞好新农村建设,达到美化家园,净化村庄,硬化道路,美化环境,村两委配合乡政府搞好示范村建设任务。

4 陕西省兴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周村

历史沿革:周村位于兴平市南郊,市区1公里处,呈东西分布,全村长2公里。因周姓人居住而得名。西宝中线、西宝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生活富裕。全村有村民815户,总人口3365人,耕地面积2370亩,10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贺家、周村、贾庄、枣园、安王。

民俗风情:在旧社会,谁家娶媳妇都在早上2、3点钟,讲究天不亮媳妇就要进婆家门,出娘家门后,拿上娘家的筷子,洒在路上,寓意再不吃娘家饭,跟着婆家,好好过日子。在婆家,在新媳妇的房门上要挂门帘,男方要找自家最亲的子侄,挂着个门帘,这时男方会向女方讨要红包。新媳妇上厕所时,那些青年小伙故意在路中间放一张桌子,不放新媳妇过,女方要给他们准备手绢,好让他们过去。婚嫁讲究一个“闹”字,代表喜庆。

在关中地区,丧事也是非常讲究的。人死后,先要请风水先生找好墓地的位置和方向,打墓子;再有门中的长辈,安排青壮年小伙向死者的亲戚、朋友们报丧,在家里设灵堂,亲友们隔天都要来向死者烧纸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尤其是下葬前一晚,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轮番烧纸钱,三叩九拜,所有孝子都要在场,对亲戚的祭拜,表示感谢,回礼。正式下葬时,所有亲戚朋友们都要来送行。过去埋人,都要请乐人,吹唢呐,为死人送行;到后来请电影队、唱大戏。现在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思想的开化,提倡对去世的人,进行火化、文明哀悼。

产业特点: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建立小麦、玉米良种示范基地800亩。近几年来,在办事处党工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会一班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办工厂,解决剩余劳动力;目前该村有兴耀水泥厂、众磊搅拌厂、天诚塑钢门窗厂等,私营企业7家,私营建筑队3家;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休闲娱乐事业。村内有餐饮业9家、新建休闲钓鱼池2个;大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味。

发展新貌:2009年,周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村,按照政府批准的周村村庄规划,村两委会硬件设施大为改观。投资38万元,高标准修建村委会办公大楼,购置健身器材11套,修建占地2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休闲广场,栽植各种树木600棵。投资75万元,新修村内道路8条,3.6公里。村间道路全部硬化。

新建成的兴平市区大通道兴平西立交就在周村村北,进城十分方便;规划中的新汽车站就在周村北部,西立交东边;周村紧靠南郊高级中学以及东城一中(大阜一中)

5 山东省兖州市周村

简介

周村地处兖州市城北2.5公里,也称为周家村, 兖州铁路北站线下西侧。全村1992年561人,100户,耕地面积93亩,男劳力几乎全在北站内工作,村中设有物资储运站、生活服务设施。集体经济和个人收入都比较富裕。

街道建设

建国前村小,道路往西通石马村,往东过津浦铁路至孙家庄,日本侵占兖州时沿铁路线西侧铺修简易公路穿村而过, 宽8米。建国后,村内道路长期维持现状。 1976年建兖州北站,南北路渐废,村南为327国道所断,村北段圈入兖州北站货

区,东西路由土路铺装成沙石路。

1985年对村庄重新规划,1990年建成,村中大街宽16米、长150米,南北街3条各宽12米、长200米,皆铺装成混凝土路面,双向暗沟排水,修建了8米宽围村路,植双行行道村,村西环村路南抵327国道。

房屋建设

原周村住房散乱,占地85亩。建国前仅有居住户23户,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建国后人口逐渐增多,住房不断增加,50年代末住房建筑面积增至2000平方米;1970年住房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1978年底7000平方米,建房占地的矛盾突出。为了改善居住条件,1987年进行了村庄规划调整完善,决定统一建设新村,原建排房减少院落占地, 将现有平房改建成楼房。新村占地39.4亩,1991年建成2层楼房5排8幢,每幢五户, 户为单元2层,居住楼外配储藏室2间,水电齐全,每户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户占地0.196亩。

公共建筑

村中东西大街,北侧为花园(村民楼位于绿地北)。花园南侧建村委会综合楼一栋, 分设办公室、青年之家、医疗室、商业代销点等,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村西南建幼儿园1处, 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初级小学校舍两排12间,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村北于1985年建苗圃1处,占地20亩,建平房5间100平方米,暖房大棚两处300

平方米,工具库50平方米,常年培植花木,平均年收入3万余元。村北2里,兖州北站货场设零星货物储运站1处, 占地26亩,内有货台仓库15间,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旅店、饭店、维修服务设施占地6亩,建房屋40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