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本濂
释义

中科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家

周本濂(1931-1999),男,祖籍安徽合肥,1949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附中六年制部。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到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建立高温测试基地作出了贡献;他深入开展材料热物理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他进行材料仿生探索,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兴趣;他关心青年成长多名学生获奖成材。1985年以来连续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中科院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发表论文180余篇。曾获国防科委授予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1996年获首届桥口隆基奖。

金属所最年轻的室主任

周本濂清华大学毕业刚分配来到东北沈阳时,即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葛庭燧院士从事金属内耗的研究。葛先生渊博的知识,创新求实的精神和严格的要求在周本濂院士身上铸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很浓,那时单身一人,几乎一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里。由于理论基础札实,头脑灵活,精力充沛,几年下来就有不小业绩。但是,就在他准备在这个领域里进一步大显身手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正大力发展弹、星研究,尤其是运载火箭,设计和计算时必须要有所用材料的高温物理性能数据,例如在不同高温下,材料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等等。当时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金属所是搞材料研究的,又是老所、大所,建立金属热物理性能测试基地的任务就落到了金属所的头上,而且这项任务很急,几乎是等着数据要用。所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周本濂作这项工作的带头人。刚要搞出点名堂来,又要扔下原来心爱的专业,去从事似乎没有多少理论水平的测试工作,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考验。周本濂考虑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即愉快地挑起了这个重担。于是周本濂就成了新成立的“热物理性能测试和新热源”研究室主任,那年他28岁,是金属所最年轻的室主任。

志在创新 重在提携

在周本濂领导下,金属所测试基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新成就,很多工作都出于他的创新思想。如端点悬挂声频共振法测定弹性模量,克服了节点附近悬挂难以激发振动的困难,实现了2800K弹性模量的测量;石墨高温热导率测量中,设计了侧向小孔并给出了方程的解,实现了真实温度的测量,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发展了中心发热体双试样纵向热流绝对法测定热导率,可较好避免热损失;解决了烧蚀材料导热偏微分方程移动边界解析求解问题;提出了激光脉冲加热——降温法测定比热并获得成功;提出了单向加载实现复合材料双轴强度测量新方法;提出了试样边缘象单独分别进行光学放大测量薄膜热膨胀等等。用这些思路完成的研究工作,有的已用于军工型号任务并获奖,有的已在期刊杂志发表,有的己用于863航天领域课题中,他总是把自己的排名靠后。他说,大家不忘记我出过主意,我就很满意了。很多工作他不但提出了想法,而且解决了关键问题,只要不是他从头至尾做完的工作,他决不会把名字排在前面。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提携中青年科技人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金属所的热物性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的地位,我国的热物性研究在亚洲有一定的地位,他5次在亚洲热物性大会上代表中国作特邀报告,都倾注着他的智慧和心血,他不愧为我国热物性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一个未来得及搬上舞台的典型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国家和社会都强调要大抓科研,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辽宁省决定推出科研和科学家题材的话剧,在和金属所研究之后,决定以周本濂为典型,塑造一个知识分子的楷模,搬上舞台。为此,辽宁艺术剧院的编剧和准备出演“周本濂”的主演,还到金属所深入生活,天天和周本濂在一起,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这样有两、三个月。遗憾的是,后来因为大抓阶级斗争,酝酿“文革”,弄得山雨欲来风满楼,人人自危。文艺界首当其冲,自顾不暇,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可惜,因此少了一个优秀科学家的舞台形象。

改革开放焕发了他的科研热情

改革开放以后,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极大地焕发了他的科研热情。他去美国进修一年回国后,正值202工程C/C复合材料热应力损毁机理研究课题进展的关键时刻。他领导大家奋力拼搏,特别是首次创造性地用医用.CT探测出C/C材料模型件内部裂纹,其形貌与解剖结果吻合,并作出裂纹成因的解释,这对改进材料制造工艺有重要参考价值,受到了嘉奖。在他的领导下完成了C/C材料高温双轴拉伸模拟试验,为后来承担航天部14所型号任务奠定了基础。此后202课题研究工作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为国防军工事业又一次作出了重要贡献。

80年代中期以后,固体非平衡性质研究和复合材料仿生探索的新思路在周本濂的心中筹划着,他的绝大部分研究生都在这两个领域展开工作。这两个研究方向,实际上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热物性研究和损毁机理研究的继续和发展。他从生命过程给人们的启示出发,认为疲劳与休息,损伤与愈合均表现出开放体系和自我调节的种种特征,他率先在国内开展材料仿生研究,并在疲劳恢复,性能改善,裂纹愈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多年的新成果汇成了材料制备中的非平衡仿生处理的主题,他多次在国内外的材料研讨会上作特邀报告,反响热烈。

他认为,在高速激光加热下动态热膨胀研究中揭示的温升和热膨胀不同步,及氧化物超导材料Tc温度上下热膨胀的数量级差异,与目前研究的高能脉冲作用下金属材料内部裂纹愈合和性能恢复之间,从存在巨大热压应力的角度可以有机地联系起来……由于他在材料物理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贡献,1996年获得了首届桥口隆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敬业精神

周本濂院士担任很多重要职务,如中科院材料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学科评审组副组长,国家发明奖冶金组评审委员,S-863软课题研究专家等……,会议频繁:杂志审稿,基金评审,学位论文评审,在国际材料物理中心讲学,为研究生开课,在省、市、分院作报告等经常不断。他自1998年以来身体一直很虚弱,在家里常常疲惫得难以入眠。特别是1999年应邀去越南的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前夕,在中关村医院作出国签证的例行体检中,医生告知他心脏有病,要他彻底检查治疗。他回国后仍然坚持工作,一直瞒着大家。他上班前在家里忘了吃药,带了药在班上吃不让别人看见。有同志看他脸色不好,劝他休息,他笑笑说只是有点感冒。所里面组织扫雪,打扫卫生,他从不拉下一次。1999年春节期间他病重不得不住院治疗,稍有缓解出院后,他还去北京参加基金委的评审会议,在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活动中作了长达2小时的学术报告;5月18日他再次病倒住院后,还评审了5份基金申请,我们去探视时,他总是不谈病情,只谈工作进展,关心着所里和组里的一切……

他常常跟我们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说人活在世上要有目标,思想上要有追求,事业上要有追求,一日不学,一日不努力,后患尤穷。他还说过搞科研好比爬山坡,无论从哪个方向爬,都要付出艰苦劳动,轻易是达不到顶点的。他崇尚干一件事要干到底,一个人如果碰到困难就放弃了,第二件事同样干不下去,最终将一事无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