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仲尼亟称于水
释义

仲尼亟称于水 选文原文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节选自《孟子.离娄下》)

注释

①徐子:孟子的学生徐辟。

②亟(qì):屡次。

③混混:通“滚滚”,水势盛大的样子。

④科:坎。

⑤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个罢了。”

⑥侩(kuai):田间大沟渠。

⑦声闻:名声,名誉。

⑧称:称赞

仲尼亟称于水 参考译文

徐子说:“孔子对水有极高的评价,他说:‘水呀,水呀!’对于水,孔子取哪一点呢?”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仲尼亟称于水 道理

借答弟子提问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声名不副,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循序渐进,自强不息

读解

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阐发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拟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其实,我们在《韩诗外传》里发现了孔子自己对于为什么要“亟称于水”这个问题的详细回答。

问题是由子贡提出的。子贡说:“君子看见大水总是要观察,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是用水来比拟人的道德啊!水到处给予而无私,这不是像很有德行吗?所到之处万物生长,这不是像很有仁爱吗?流向总是循着一定的道理,这不是像很有正义吗?浅处 流淌,深处莫测高深,这不是像很有智慧吗?奔赴深渊大谷而毫无疑惧,这不是像很有勇气吗?任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这不是像很明察吗?遇到险恶地势也不避让,这不是像很容忍大度吗?脏东西进去,干干净净出来,这不是像很善于化育吗?水面永远是平的,这不是像很公正吗?不求一概满盈,这不是像很有节度吗?无论经过多少曲折,始终向东流,这不是像意志很坚毅吗?正因为水有这些特性,所以君子看见大水就一定要观察。”

这简直就是一首水的赞美诗啊!生动而深刻。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观水去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