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释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由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现有教职员工1242人,博士生导师21名、高级职称专家18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名,核定床位800张。共有28个临床和医技科室,主要专业涉及儿内科、儿外科、感染消化科、急诊科、耳鼻喉科、眼科、心理科等。 医院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由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全国最早的四大儿科系之一,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是最早的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是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最早建立的四大儿童急救中心之一。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儿童医院,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外科分会领导成员,是《中华儿科杂志》主编、《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和《儿童保健学》杂志副主编和全国儿科学统编教材主编、副主编单位,是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组长、全国肿瘤学组组长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病学组、药学组、急救学组、儿童保健学组、泌尿学组副组长单位。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医院核定床位800张,现有教职员工1242人,博士生导师21名、高级职称专家18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名。 医院专业设置齐全,是重庆唯一的儿童涉外医院,全国联网的儿童急救中心。是重庆市哮喘防治中心、激光应用中心、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急救中心。共有28个临床和医技科室,主要专业涉及儿内科、儿外科、感染消化科、急诊科、耳鼻喉科、眼科、心理科等。其中儿童免疫缺陷病、脑电生理、外周神经疾病、白血病与实体肿瘤、营养与生长发育、过敏性疾病诊治在全国享有盛誉。新生儿疾病、难治性肺炎、活体肝移植术、小年龄复杂先心手术治疗、泌尿生殖畸形、骨科矫治在西部儿科界领先。儿科学院承担着儿科医学、护理学各层次学生及进修生等教学任务,每年在读硕、博士研究生近200名,进修生100余名;医院实行住院医师、临床护士、医技、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是卫生部指定的儿科医学生毕业后培训基地之一。 创新能力:2002年成为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相继成为全国4个儿科学国家精品课程之一,全国第2个儿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和重庆市科委市级重点实验室。儿童医院院拥有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有教授57人、副教授143人,博士生导师22人,开展了一批全国领先的高新临床技术,学科点现有人才队伍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1)已连续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资助项目数列儿科界第一,儿科界仅有的4个NSFC重点项目有3项在本学科点,有1人获重庆市科委首批杰出青年项目,3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独立申请获准4项国际研究基金;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参与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研究的儿童医院之一、参加9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 (2)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及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中华医学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 (3)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585篇,其中SCI论文81篇。 主要研究方向:根据重庆市及西部地区的疾病特点和疾病谱变化趋势,本学科点已经形成了小儿临床免疫、小儿神经疾病、儿童肿瘤与血液、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小儿危重病急救医学、儿童发育异常与先天性畸形6个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小儿临床免疫、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小儿呼吸疾病学,儿童发育异常与先天性畸形4个研究方向已被批准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科学研究在国内儿科界处于领先水平。 特色优势:医院规模(床位数)居全国第2位,年住院人次居第1位,达4.5万人次以上,拥有大量的疑难重症疾病资源和遗传资源,具有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其他儿童医院无法相比的优势。本学科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承担了大量高水平研究项目,如NSFC重点项目、科技部项目、国际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儿童早期发育与后续健康的研究居国内儿科界首位;与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建立了紧密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在跨学科、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破,一批高新临床技术,如小儿活体肝移植、免疫功能重建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国际上率先应用HIFU技术治疗儿童实体肿瘤。积极、主动的国际合作交流也是本学科重要特色之一。先后与国外16所大学、科研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如与香港中文大学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陈小章教授合作达9年进行干细胞分化方面的研究;与军科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务春研究员在病原微生物领域开展协作研究;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包黎明副教授合作(任儿童医院儿童临床分子医学中心主任已达3年),使儿童医院分子诊断广泛用于疑难疾病诊断;与国际分子流行病学创史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儿童环境健康中心主任Perara教授有近10的合作经历;尤其是近期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国际著名精神、神经病学家宋伟宏教授有初步意向进行儿童发育与老年性痴呆的合作研究。 主要贡献及代表性成果: (1)已连续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资助项目数列儿科界第一,儿科界仅有的4个NSFC重点项目有3项在本学科点,有1人获重庆市科委首批杰出青年项目,3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独立申请获准4项国际研究基金;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参与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研究的儿童医院之一、参加9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2)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及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中华医学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3)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585篇,其中SCI论文81篇。 本学科点是西部地区专业最齐、规模最大,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医疗中心,外地病人达25%以上,为全国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对西部以及周边省市医院儿科临床工作的指导和儿科高级医师培训任务。培养了大量从本科到博士后多层次儿科临床和科研高级人才。在手足口病、5.12汶川大地震、奶粉事件以及H1N1甲流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国家重点学科的作用。自2006年,本学科点主办的“西部儿科医学发展论坛”已成为“中西部儿科医学发展论坛”,为中西部儿科专业技术人员搭建了交流平台。代表性成果包括赵晓东教授主持的“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廷玉教授主持的“维生素A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魏光辉教授主持的“环境污染源和化学制剂对幼年雄性生殖发育影响及干预”(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蔡方成教授主持的“小儿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和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致病机理研究”(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医院地图领导班子院长 李廷玉 副院长 符州 副书记 周江堡 副院长 王兴勇 书记 魏光辉 副院长 李秋 机构设置党委办公室 审监处 工会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院长办公室 人事处 财务处 医务处 护理部 教务处 科研处 设备处 后勤管理处 经营服务中心 信息中心 医院院训严谨、求实、创新、奉献。 医院院徽科室介绍内分泌科一、概述 小儿内分泌专业创建于1991年,经过10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现已具规模,拥有病房、门诊及实验室。为西南地区最完善的小儿内分泌诊断治疗中心。创始人即第一位学术带头人邓蕾丽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组的委员,是全国知名的小儿内分泌疾病诊疗专家。专业组成员6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能诊断治疗多种小儿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术上主要从事常见小儿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免疫学机制及干预、甲状腺疾病的基因型)研究、宫内发育迟缓相关激素异常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市级及校校科研资助5项,培养了6名内分泌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开设性早熟、矮身材中心,糖尿病、肥胖儿童训练班,满足了西南地区病儿的需要。 二、诊治疾病范围及特色专科检查 各种小儿甲状腺疾病、儿童糖尿病、矮小症、性早熟、青春期发育异常、尿崩症、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及肥胖症等。开展和完善了多项内分泌检查项目:甲状腺功能检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性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17-羟孕酮、皮质醇及甲状旁腺素、骨龄测定、生长与性发育评价等。 神经外科一、概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是全国儿童医院中成立最早的神经外科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力量较雄厚、设备优良的专业从事儿童神经外科疾病诊治的学科。 1.年诊治住院患儿800余例。 2.建科以来,诊治了15000余例各种类型儿童颅脑损伤,采用规范、综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低,生存质量良好。 3.在国内率先运用自身颅骨碎片I期植入治疗儿童开放性颅脑损伤并获成功,将曾需要两次手术变为一次完成,减少了病儿和家长的痛苦与负担。 4.2003年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现已开展600例显微外科手术,能熟练完成颅底及脑中线深部、后颅窝、脊髓内外的肿瘤切除,治疗水平高。脊髓栓系年手术量80~100例,颅内肿瘤70~80例,此类病例均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 6.2004年该科开展的“小儿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被列为医院的重点临床创新项目,2005年派出癫痫手术治疗小组4名成员至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的经过系统学习并掌握了的相关技术。 7.本专科有100级层流神经外科手术间、德国目乐神经外手术显微镜、Valleylab超声吸引器、术中超声仪及蛇牌开颅动力系统、蛇牌电凝电刀、DORO头架、DORO脑牵开器和各种进口手术器械,能满足各类神经外科手术的需要。 8.先后在国内CSCD等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课题1项,局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 二、人员结构 该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讲师(主治医师)1名,助教(住院医师)2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 三、诊治范围 该科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不断拓宽本专业的诊治范围,可以治疗的病种有: ⒈各类颅脑损伤; ⒉先天性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外部性脑积水、脊髓栓系、脊髓脊膜膨出等; ⒊各类脑肿瘤及脊髓肿瘤; ⒋晚发性VitK依赖因子缺乏症所致的非创伤性颅内出血及脑血管疾病; ⒌脑脓肿、硬膜下积液等感染性疾病; ⒍外周神经损伤等。 中医科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主治医师1名。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主要诊治范围如下: 1、感冒发烧、哮喘、急慢性咳嗽、久咳不愈、病毒性疾病、急慢性腹泻、口舌生疮、流涎、便秘、汗证、夜啼、食欲不振、体虚多病、免疫功能低下、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皮肤瘙痒性疾病等。 2、理疗:①毫米波照射:治疗腮腺炎、颌下淋巴结炎、臀部肌注后药物吸收不良引起的包块、外伤引起的肿痛。 ②激光照射:治疗颌下淋巴结炎、急慢性腹泻。 ③针灸治疗小儿面瘫,脑瘫,乙脑、病脑及外伤后遗症。 ④推拿治疗小儿食欲不振。 儿童保健科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教研室)成立于1978年。现有正高级医师(博士生导师)两名,副高级医师3名(硕士生导师1名),中级医师2名(博士生1名),初级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2名。25年来在三代医师的努力下,儿童保健科形成了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热心儿科医学事业的集体。 儿童保健学是儿科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儿童保健的内容包括从胎儿到青春期青少年的体格生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以及有关的儿童营养问题,常见疾病防治,儿童生命与健康统计及评价、儿童健康管理等。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致力于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跟踪本学科最新的进展,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开展儿童营养、儿童体格发育、儿童心理与行为发育的指导及评价,睡眠障碍、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其中研究儿童营养是强项,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是主研方向。同时开展多项训练项目,如口腔功能训练(包括语言、进食技能)、婴幼儿感知觉、运动功能训练等项目。15年来在国内首先开发儿童保健软件3项,应用于全国十余省市,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承担西南地区儿童保健医生的培训任务,多次主办全国儿童保健学术会、国际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每年举办卫生部继续教育全国儿童保健医生学习班,在西部地区和全国均有较大影响。 特色技术不开刀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目前投入巨资购置安装了国际上先进的美国通用Innova2000大型心血管造影机,开展了不开刀而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狭窄等)、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和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先天畸形,我国每年约有15-20万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往外科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开辟了另一条崭新的治疗途径,其具备的“不开胸、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不遗留癍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等优点,越来越得到患者的接受。 专家介绍熊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内八病房主任。 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1997年获硕士学位。从事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10余年,擅长治疗小儿内分泌疾病。曾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小儿内分泌中心及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学系学习。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学组委员,重庆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常见小儿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参加小儿内分泌专业多个课题研,主持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卫生局及重庆医科大学科科研课题各5项,指导研究生4人。发表论文15篇,参编著作4部。 梁平医学硕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外四病房主任、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小儿外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级应急专家。 1988年7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从事儿童神经外科工作至今。分别于2003、2005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进修,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各类专业手术操作规范、熟练。擅长诊治儿童神经管发育畸形、儿童颅脑损伤、儿童颅内肿瘤及儿童顽固性癫痫等疾病,临床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目前从事脑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机制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5篇。 院长介绍李廷玉,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院长。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198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留校,199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4月-2003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生理系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现任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重庆分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和儿童保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妇幼营养学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营养研究中心主任、儿科药学杂志主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重庆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届和第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香港大学博士论文海外答辩和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为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6项,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教育部资助项目、卫生部优秀青年人才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重庆市科委基金资助课题、重庆市卫生局基金资助课题和重庆市教委基金资助课题10余项,国际营养研究基金3项,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儿童环境健康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与美国辛辛拉提医学院儿童医学中心建立了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0余名,发表及撰写文章90余篇,其中SCI9篇。获省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获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主要成就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为医院科研的重要基地。儿童临床免疫、神经、肿瘤、营养和急救学的研究居全国前列,部分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和面上项目居全国儿科界首位,承担国家“863”合作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合作项目3项,“十五”攻关合作课题、美国NIH和国际营养研究基金课题多项,与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合作,成功发现重庆彭水矮人家族新的基因突变点,发表CSCD核心库和SCI论文50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交流合作医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每年邀请外宾来院讲学40余次,出国、出境中长期培训、访问、讲学和出席国际会议50余人次。先后与美、英、加、日、澳、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学机构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与全国尤其西部近50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协作或指导医院关系。多次组团参加国际儿科年会为国争光,5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办院方针医院将坚持“医疗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依法治院、文化建院”的方针,以儿童健康为中心,以为广大儿童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为已任,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为建设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儿童医学中心而不懈奋斗。 医院院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