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庆市中山医院 |
释义 | 重庆市中山医院是重庆市卫生局直属集科研、教学、医疗一体的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三级专科医院。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交通极为便利的主干道中山一路上,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义林医院,解放后经改建命名为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为适应医学外科的迅猛发展和重庆工业城市外伤病人的需求,组建成立又命名为重庆市外科医院。 医院简介重庆市外科医院集中了市内著名外科专家王安定、冉瑞图等一大批业务骨干,是重庆市成立二级分支外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骨伤骨病外科最早的医院之一。因此这三个专业一直是医院的强项。 外科医院历经了4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近十余年来,在我市著名胸、心血管外科专家何德沛院长领导下,医院发展迅速,不但建成了《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西南分中心》、《重庆市骨伤骨病治疗中心》《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等,而且还建立健全了全部的外科和内科的二级分科及妇、儿、五官、皮肤科等综合医疗功能,引进了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业务骨干,还新建了三幢现代化的住院大楼、门诊大楼和放射治疗楼。成为社会公认的重庆市发展最快的医院之一。为了使医院的功能与名称相一致,也为了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经市政府批准,2001年2月24日重庆市外科医院正式更名为重庆市中山医院。 重庆市中山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设备先进,医疗条件好,擅长处理外科、内科各专业的各类疑难重症及各种创伤和复合创伤等病人。在各科和内外科联合救治和严密监护治疗的良好条件下,医疗效果显著,是一所紧跟医学发展形势,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市属重点医院。 全院共设置病床450张,现有职工45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5人,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110人。医院拥有以何德沛为代表的国内著名专家十余人,有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临床科室有心血管外科,小儿心脏外科、心脏介入治疗科、胸外科、普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伤科、骨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肿瘤放射治疗科、血液病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皮肤性病科、理疗康复科、医学美容科、急诊科、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液透析室等。医技科室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病理科、供应室、营养科等,并设有心脏血管疾病和骨伤骨病相关研究室共5个。其中心血管外科与骨科是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 医院拥有各种大型及先进医疗设备如:先进的以色列ELSCINT双螺旋CT,美国GE1250MA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日本1300MA大型C臂X线机,500MA胃肠X线检查机、多台美国和德国的X线摄片机、智能惠普5500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仪、西门子小狮王B型超声及颅脑彩色多普勒、美国太空实验室心电运动平板检查仪、日本光电的肌电图一诱发电位及心脏、神经电生理检查仪,骨密度检查仪、肾结石碎石机、德国西门子先进的直线加速器、后装机、头部、体部X刀全套设备,意大利BELLCO公司产Formula2000型世界先进 的血液净化装置、各种进口的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支纤镜、膀胱镜、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前列腺气化电切镜、麻醉机、呼吸机、人工心肺机、多功能心肺床边监护和中心监护系统、心内电生理检查、病理及临床检验等先进设备。 新建住院大楼外设有绿化区和供交通使用的中山广场,供病员休闲散步及车辆往来。大楼内布局合理,各部门之间联系配合方便,设有电梯、中央空调、中央吸引、中心供氧、消防报警、双路电源等系统。病区设甲、乙、丙、丁四类不同档次病房,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每间病房有独立卫生间及淋浴设施,24小时供应热水、开水。新门诊大楼临街而立,风格别具,有专门为医院而设的停车港,门诊设服务咨询台有免费供病员使用的推车及坐椅,诊断室均为单间,方便病员检查及候诊,各专科门诊节假日均开放,门诊外设有停车场,专人24小时管理。急诊设有绿色通道,抢救、治疗、观察设施齐备,24小时专家应诊。医院还开展出动救护车接送病员服务。方便患者就诊。 199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推出以病人为中心,病人选择门诊和住院医生的医疗模式。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责任心和医疗技术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副总理的表彰和社会各界及广大病员的好评。多次荣获全国及重庆市的优秀集体、精神文明医院、十佳医院等光荣称号,并被市政府指定为干部及涉外医院。热诚欢迎广大病员前往就诊。 医师介绍蒋淑冰医生简介1936年出生,1959年于华西医科大学5年制本科医疗系毕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历任重庆市外科医院(现重庆市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对心血管系统的各类疾病诊断和内科诊疗,尤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病,心律失常。 梅霞医生简介1982年毕业于四川泸州医学院医学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现任重庆市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重庆分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从事内科和心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特别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80年代初开始从事心脏介入性诊断治疗,90年代初开始从事冠脉造影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球囊瓣膜扩张术,是重庆市较早从事心脏介入的女医师。参与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两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唐永忠医生简介1933年出生 重庆潼南人 中共党员 1955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本科医疗系。60年代调入重庆市外科医院(现市中山医院)。历任心肺科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1963年曾参加卫生部心肺疾病进修班学习。1986年以高访学者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回国后在医院率先开展心血管介入性诊断,如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等工作,并参与心脏直接手术的实验到临床病例选择,准备、术中监测,术后处理等科研工作。在参与BP-I型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及临床应用上取得优良效果,当时在西南地区居领先水平,并参加研制ycP-Ⅱ型埋式人工心脏起博器,在市内率先应用于临床,此外在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等在市内起步较早,并培养一批能独立工作和掌握操作技术的下级医师,多次获省、市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数次获省、市科技成果奖。 擅长于各科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障碍的处理上尤有造诣。曾兼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委员,心血管专委会委员,重庆卫生局科研委员会委员,《重庆医学》杂志编委。并在各系列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以及参加撰写专业书籍,词典等数部。 郑向清医生简介1989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学士学位,现任重庆市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疗小组组长。现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风湿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10多年,对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内科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1992年参加心导管技术工作及起博器安置术;1994年参加食道、心内电生理技术、射频消融术及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1999年参加PTCA及冠脉支架置入术。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病、心肌病、先心病、肺心病及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带领的医疗小组多次被评为优秀医疗小组,三次荣获“医院优秀青年医师”称号,并获得院津贴奖。参与国家十五公关课题两次,在国家级、省市级杂志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李蜀和医生简介1942年出生于重庆,196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5年制本科医疗系。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专业。曾在原重庆市外科医院(现重庆市中山医院)胸科、肝胆科、急诊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972年始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至今,对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内科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含婴幼儿先心病),心血管畸形,风心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内科治疗及介入性治疗有丰富经验,提供能争取早期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患者有明显成效。曾参于各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集体获奖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