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
释义 | 学校历史(基督教与教会学校 精益中学时期 1912——1951 (一)私立华英初级中学阶段 1912——1951(二)私立重庆中学阶段 1912——1951(三)私立精益中学阶段 文德女子中学 民主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重庆文益中学时期 重庆第十一中学时期) 学校历史基督教与教会学校基督教会为传播教义,把办学校视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基督教华西教育会总干事吴明1915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教会欲强大,必先重教育,而教育之实施,首推教会学校最重要”,又说“基督教育,同其他基督事业一样,其根本目的在表现基督精神。表现基督精神是传播福音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若要使一个民族得沾基督化,莫若在他们当中表现基督化生活。我们若能将我们的基督化的生活在他们中间充充分分地表现出来,就是没有其他传道的方法,也足以收到相当的效果。”这就是在教会学校的生活里必须是充满“基督精神”的目的和作用,由此,教会认为“将来布道事业之成败,悉以教育事业之良否为转移。”所以教会对办学校是积极地想办法而使它出色一些。 但是,有些帝国主义份子却披着宗教外衣,亦采取建教堂,办学校,开医院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渗透,掠夺,侵略造成专案,激起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因此我国政府早在1917年至1925年先后颁布教会学校立案办法。1930年教育部又发布“整顿教会学校令”。这些法令对教会。校是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教会学校与教会在名义上,经济上是保持联系的,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教会的影响和制约的。学校校长由教会派任。从学校校长、主任到财务人员都是教徒。 根据上述教会办学的教育目的,在学校中的宗教气氛自然是比较突出的。 学校有传教士和牧师。他们在每班任《宗教》课一节,宣讲《圣经》即《新约》、《旧约》。以这两部经典进行教育。为了学校呈现“基督化的生活”,就尽力要求学生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每天三餐前,均须做祷告。星期三晚上要参加“晚祷会”,如果不参加,训育处就要记缺席,受处分。参加活动的学生,除个别受“洗礼”,成为教徒外,多数学生是被迫参加活动的,因为怕“禁假”(星期六下午不放归宿假)。星期天要做《礼拜》、由牧师讲《圣经》,宣讲前唱《赞美情》,宣讲后做“祷告”。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校长邀请全体教帅到“益德堂”(即今区一院)参加这个最热闹的活动,教徒穿上礼服,当天活动的内容是聚餐,唱赞美诗,相互赠送礼品……。充分显示出一片平和、欢乐、肃穆的气氛。这就是在“基督化的生活”,表现了“基督精神”。 管理学生的生活,言行是十分严格的,明文各种规则达六十余条、没有通讯与言论自由。信件,墙报都要经过检查,更不准参加一切政治活动。另一方面,对成绩优良学生,给予奖励,可保送进入华西大学,供给学费。 由于教会重视教会学校的教育,同时由于教师们辛勤教育的结果,文德、精益这两所教会学校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科学,有文化知识的男女青年,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精益中学时期1912——1951 (一)私立华英初级中学阶段1912年基督教英美会在南岸弹子石正街租仰房屋(即今南学岸区人民银行宿舍)创办华英小学,校长是加拿大籍万鹏里,学生仅有六十多人,全校分为两个班,以后高达六个班,一学生一百七八十人。 1919年,增设初中班、更名为华英初级中学、校长是加拿大籍曾思礼。 1921年,开始修建校舍,地址在鸭儿凼。 1922年迁人新校舍,初中增设三个班,学生人数达200多人,校长是加拿大籍赖君漠。 1924年,加拿大籍文恭如接任校长。当时学校未在政府立案,一切行政,全由英美会决定。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反帝运动。外国教会在中国办学是文化侵略行为,有反基督教运动发生;同时,我国政府督促教会学校一律办理立案手续,并依照教育部规定,由中国人任校长。 华英初级中学向重庆市政府办理立案手续,校长由中国人泰国瑜继任,外籍人退居助理地位,但是一切行政措施,仍多由外籍人处理,国人实际上处于助理地位。 1926年,斡小峰继任校长,当时正值反帝高潮,各地学生纷纷反对基督教,华英中学也发生学潮。学校当局为避免运动的冲击,改名为私立重庆中学。 1912——1951(二)私立重庆中学阶段私立重庆中学经重庆市政府准予立案,但经费枯竭,难有显著发展。 1928年,李伯良代理校长,1930年病逝,由李义铭继任校长,尚孚众望,任职四年。1934年教会派加拿大籍文幼章,万鹏甲到校掌握行政权。祝天成任校长时,将邀请重庆市警备司令李根固任董事长。 1912——1951(三)私立精益中学阶段1936年,重庆市政府命令,私立中学不能以地名为校命名,以免公私相混。李根固董事长以“精益求精”之意、更名为“私立精益中学”。当时学生计有250余名。 文幼章在校兼任英语教师,自编教材,(复制原件存11中展览室)为了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创办了(重庆精益中学英文周报(The GinI Middle SChool English Weekly)》8开石印,原刊复制件现存11中展览室,刊登国内外时事、诗歌、故事、漫画、寓言等,内容丰富多彩。四川各地,远及北平地区的学校都纷纷来信索取,以致发行量高达五千多份,成为风行一时的课外读物。由于该刊内容激进抨击法西斯,希特勒及墨索里尼,因此,德国和意大利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把文幼章驱逐出境,并勒令该刊停刊。文幼章回答说: “这是中国学生自办报纸。”对此抗议置之不理,英文周报继续出版。他的态度和言论获得了中国人民的赞赏和支持。 1937年,祝天成去职由萧文若继任校长。 1937年秋季创办高中部,当时抗日战争已爆发,为进日本飞机空袭,政府下令市中区学校疏散。文德女中与精益中学协商、借用精益中学一楼一底房屋一栋,并赶建新宿舍为高中住读生使用。 1939年文幼章离校,由教会派加拿大籍吴以文到校。 高中部校舍在龙井湾北坡田间,(今十一中膳宿部)(没有围墙,也无树木花草,抗战期中),学生们在高中部主任周鉴之的教导下,虽物质条件差,却秩序井然,学习努力,因此获得社会人L的好评。 1940年,重庆市社会局派员到校视察,认为成绩优异,传令嘉奖,并准予高中部立案。从此精益中学就奠定了完全中学的基础。 当时初中部(即今11中学习部)青砖楼(此楼为文幼章经办修成)前有一块空地,高低不平,乱石成堆,学生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发扬爱劳动的建校精神,开辟为篮球场。(即今校门内的解放球场)这场地也作为升旗仪式,球类比赛,时事报告等学生活动的重要场地。抗战时期学校的童子军在敌机临空时抢救伤员,表现出非常英勇的服务精神。如有一次,敌机在重庆上空,滥施轰炸,我空军奋勇迎击,冲散敌机群后,油箱被击中起火,驾驶员被迫跳伞,敌机仍纠缠不放,我校童子军不顾自己安危奔向山上,将那位跳伞落地的飞行员抢救回来。这种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受到大家赞扬,激励厂大家的抗日热情。 精益中学在兴盛岁月中渡过广两个年头,不幸天灾人祸降临。1940年11月4日晚,高中部同学正在熟睡中,狂风暴雨骤至,两幢学牛宿舍倒塌了,学生死伤十多人。造成学校一次大不幸事件、当的难学生家长向法院起诉后。校长不能辞其责,校长肖文若受撤职处分,校长一职由董事长李根固代理。 肖文若并不因受挫而灰心教育事业,仍抓紧学校校务工作,将高中部与初中部合并办学。 1941年5月,社会局令精益中学接受南山中学学生、从此男女分班制改为男女合班制,但初中部只有男(文德女中〕生。 1942年,全校从200多人逐渐增加到800多人。校舍不够容纳,便从秋季分设男女两部办理,女生部设在龙井湾(即现在的膳宿部)新修一栋一楼一底房屋。男生部由刘雪松主任管理,女生部由唐幼峰主任管理。这两位主任不仅在管理学生方面显示出他们的管理才华,在教学上他们也富有教学经验。为振兴精益中学,刘雪松提出以“复兴精益”为目标“争取校誉”为口号的建校方针。 1943年春季,高中部共计八个班;初中部七个班,两部合计学生总数共819人。其中初一下,初二上及高二上每班约60人,其余各班均在50人以上。对教师的任用,以“师高弟子强”为标准,多方面物色聘请,如有何剑重(文史学家)朱穆清(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黄天朋,吕荧(文艺理论家)等来校任课,专任教师一律住校,便于准时上课,指导学生。在教学方面,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勤勉求学。在重庆市教育工作竟赛中,学校行政与学生成绩均被列入甲等,获得社会人士称赞。 肖文若复职校长后学校经费仍举步维艰。学校董事会改组后由国民政府参事长吕超任董事长,肖文若于1943年去职。这时因经费困难,将精益女生部合并到文德女中,精益中学仅设男生部,学生人数大为减少,仅有六个班,学生人数约200多人。 1944年秋季,教会派郝庆富任校长。 文德女子中学(1921——1951年) 文德女子中学为基督教加拿大英美女布道会四川分会所创办。 1921年,在重庆打铁街(今筷子街)购地建房,创办私立英美女子小学。当时,仅有初级班。 1923年1月增设高级班,共招生3个班,学生约10D人左右。学校第一任校长是加拿大籍女教士程人俊、施敬如。 1924年,女布道会另派戴尔白和施敏如(又名施尔文)两位女教士接任正副校长。 1925年8月扩建校舍,并招收初中班(一年级)。 1926年,正名为“私立文德女子初级中学校”,分设中学和小学两部。 1929年,中国人包克勋接任校长。 1930年春季,购置药王庙钉鞋院,作为小学部地址。 1931年夏,外籍人士不清立案手续,将房屋校舍校具等物租与美道会所办的重庆中学董事会,以一年为期,由该会更名为“重庆中学女生部”,委派李义铭(当时观音岩义林医院院长)担任校长,同时又委派杨赞先亦任校长。前者对外,后者对内。 1932年,女有道会与美道会租约期满,收回。 1933年,女布道会聘请刘哲如到校,与顾问顾复良女士共同计划料理校务。 1934年1月,女布道会开会决议,依照教育部颁布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向政府立案。同年5月向四川省教育厅呈请设立校董事会立案,同年教育厅指令转教育部批准董事会立案。同年八月呈请学校立案,九月奉教育厅指令,准予核转教育部。 1934年春,“私立文德女子初级中学”原名恢复,刘哲如任校长。 1935年9月,奉四川省政府训令转奉部令,准予备案。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1938年国民党以重庆为陪都。那些达官贵人、巨商,绅粮等涌进重庆。他们的于女需要上学读书,报考文德女中的学生人数日渐增多。当时日寇飞机常来重庆轰炸,学校当局为顾全学生安全计,经校董事会和女有道会同意并由女布道会出资1000元,将学校迁移到南岸弹子石龙井湾(今11中膳宿部)。初到龙井湾,向精益中学借到一栋房屋,自己动手搭建了临时饭堂。这样草草地完成了搬迁工作。时为1939年1月。 1940年秋,精益中学向文德女中索也借屋。文德女中筹集5000余元,自建一楼一底的校舍一座。由于空袭警报频传,原有的防空壕太浅薄,又修建山洞式防空壕一座,经费来自募捐和学生缴纳的费用。安装电灯,购置学生床架,门窗玻璃等费用,由前任董事梅秀英资助部分外,其余大部款项都是向学生家长募集。由此可见创业初期的艰难。 全校5个班,学生176人,走读生41人,住读生135人。 学校在训导方面实行童子军管理,施行导帅制。成立学生自治会,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成立抗敌后援会,参加慰劳抗日受伤士兵,收募捐款110元,棉背心300多件。次年又收募捐款700多元,寒衣200多件,还多次编写墙报,宣传抗日,新生活劳动服务团组织学生多次参加服务;还开办民众学校;精神总动员;每月1日午前7时至8时开国民月会;道德宣传;每礼拜日晚上6时至7时,由牧师主讲。每天有朝会,由教师轮流主讲。 1942年,精益中学女生部合并到文德生巾,校舍也随之扩大,又增设高中部。每学期均有12个班到14个班。(高中部6个班,初中部8个班),学生人数多达500/仓。 1943年学生人数增至 700左右,这没时期是文德女中极盛时期。 1944年前,刘哲如校长赴华四大学读书,由训育主任王叫玉代行校长、刘哲如结业返校,复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达官贵人,二豪富商纷纷携眷离开重庆,义德女中学上人数逐渐减少,高初巾仍有12个班,但学生人数骤减到300人左右。 1947年,刘哲如赴加拿大留学,英美女布道会指派张玉莲代行校长职务。 1949年,刘哲如回国后复任校长。直到1951年,开展“三、五反”运动,刘哲加停职。 1950年,付震用受市教育局委派任副校长。 民主革命时期1941年,方殷(左翼作家),在精益,学任高年级国文教师,遭国民党特务量捕,后经多方设法、获释放。 1942年秋,精益中学第1个中共学生党支部成立,成员有沈昌益,王世达(沙鸥),伍某某。 1942年,李凌(音乐家),任教精益中学音乐课,课余市编《新音乐》月刊,教学生唱《黄河大合唱。、《在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自发学生要自由,要幸福。 1943年,在文德女中的地卜党员和进步教职员有刘文范、斯鲁雨、工仲雄、周瑞华、钱伟、黄行农、黄绍鲁、张清林等人。 刘文范,周瑞华等几位年青教师与中共南方局青年组刘光同志联系;根据党的指示开展(勤学、勤业、勤交友)活动,以文德女中作为学运工作的重点,采取各种教育形式进行活动。如历史课便介绍《新华日报》》上乔冠华撰写的《时事评述》,每月作一次时事报告,讲解阶级斗争的知识等;公民国文课,向学生介绍进步书籍,如高尔基的《童年》、《母亲》等,巴金的《家》、《吞》 《秋》,鲁迅,叶圣陶,蒋光慈等作家的作品,同时指导学生去阅读 《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 同年上学期,文德女中,精益中学两校第一个读书会成立,参加学生有杨蜀翘、朱铁英、邱雪松等L八人。下学期又成t第二个,第三个读书会。文德女中订阅《新华日报》多达50到60份,高12班学生人手l份。送报的报童叫小王,年纪小,聪明机灵,记忆力很强、每天越午餐时,从学校后门溜进学校,把《新华日报》放进各订户的课桌内和教帅宿舍的门缝甲。 1944年6月,刘文范老师带领学十来效梅又名(王备会。7月4日中复旦大学成立。 1945乐3U人之一的陈以文(中共党员)。 1949年11户27日殉难于渣滓洞)到文德女中秘密成立“中导社”小组,开展革命工作,先后发展文德女社员有朱效梅、梁德芬、李秀清、董世芝、温自强、燕国珍、张雪林、文可法、罗玉清、侯文川、孔庆伦、文家荣、许英儒、喻传贤、左琳华、殷治华、赵承权、何淑冬、张沪光、倪俊英、李忠秀等21位。内部设发行组,通讯组。由于“中导”社出版经费困难,需要从各方面筹集资金。社员们将自己的零化钱凑集了5000元(法币)送去,此外还向计会上进步人士募捐。如史良,曹孟君、谭平山、杨根亚也捐款相助。 “中导社小组”成立后,为团结广大同学,通过“学生自治会”改选,“中导社”成员取得了“学生自治会”领导权。张雪林、孔庆伦担任了“学生自治会”正副主席,下设文书、纠察、文艺、学术、总务,各股均由社员任股长,以“学生自治会”名义开展革命工作。创办工人夜校,参加夜校学习的除校内工人外,附近纱厂的工人和居民也来校报名学习。夜校教师全出“中导社”社员担任,教材也是由计员自己编印,讲文化课,时事课,讲劳苦大众翻身作主的道理……因此,获得厂他们对“中导社”的支持。如传达室工友李保忠主动替夜校老师传递书信,把传达室作为“中导社”社员与外界联系的联络点。陈以文每次来校活动,李保忠都作了很好的配合,起到了掩护作用。 文艺股组织演出话剧,如(雨)、 《口出》,罗自意同学主演《红楼梦》改编的话剧等。高12班同学演出郭沫若的 《孔雀胆》。此剧还在弹子石公演三次,引起了轰动。周瑞华老师导演的《不自由、如宁死》是由南方局青委联系中华剧、艺社派著名演员来指导演出。其它演出的节目有《朱警察户曰》、《朱大嫂送鸡蛋》等歌剧、以及表演秧歌舞,小提琴独奏等。 学术股根据同学的不同兴趣,爱好组织各种活动小组,并派老师辅导。如“社会科学小组由靳鲁雨老师辅导;“时事学习小组”由陈以文老师辅导;“不夜天计”有周瑞华老师辅导。温自强,张雪林两位中导社成员任主编。这个“不夜天”在学校比较活跃,它介绍革命文学作品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经过及其真象,对校方一些不合理的禁令也进行了揭露,迫使刘哲如校长取消了对学生的禁假,拆信,壁报检查等,同时还提出“反对奴化教育”的口号。 “学生自治会”通过南方局文委、邀请著名作家,诗人茅盾,老舍、田汉、安娥、姚雪垠、沙鸥、王亚平、索夫、藏云远,柳倩等来校讲演,开座谈会,诗歌朗诵会。这些活动几乎每周举行一次,沙鸥是“中导社”的成员,每次邀请,欣然允诺。茅盾来校演讲鲁迅的小说《伤逝》。他讲到动情处,停止了抽烟,声音缓慢而低沉,会场寂静,惟有细微的抽泣声。同学们不仅提高了文学知识水平,而且加深了对旧社会的认识。如果旧社会制度不改变,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是不可能获得的。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来重庆与蒋介石谈判,陈以文组织学生左琳华等到街上做保卫毛主席的工作。那天,学生、工人从珊瑚坝到小什字的沿途都设有警卫。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2月1日,昆明学生为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而起来罢课,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开枪打死学生6人,重伤数十人,制造了12月卫日特大m案。消息传到重庆,各大、中学学生立即发起声援的群众运动。陈以文来校作形势报告,同学们倡议募捐和写慰问信。自治会组织同学卖报,擦皮鞋和演出话剧,以此筹款的全部收人,委托《新华日报》转交昆明同学。候文川还代表全体同学写了慰问信。 1946年1月,旧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中导社”为一个社团参加了陪都各界发起的“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文德女中的“中导社”成员参加了“沧白堂”和“较场曰”集会,目睹了国民党军警的血腥暴行,并到医院慰问受伤同学。返校后,在《不夜天》墙报上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946年3月3日晚,文德女中教师张泳雪与徐跌冰由城区返校,在距校门不远处突遭三名持枪歹徒拦劫。张老师不忍心自己的订婚戒指被抢,予以反抗,歹徒便用枪猛击张老师头部,致使重伤倒地昏迷,歹徒乘机逃走。“中导社”社员得知,立即赶赴现场,将张老师送到医院抢救,同时派出代表要求学校当局出面与国民党政府交涉,惩办回手。 学校所在的第18区政府派出干事王根汉来校了解情况,徐跷冰老师认出来人正是行凶抢劫歹徒。那人仓惶逃走。这一消息立即传遍全校,激起了师生无比愤恨:教师罢教,学生罢课,强烈要求严惩凶手。3月5日,全校师生到城内保安路市警察局游行请愿,并且递交请愿书:一、严惩凶手工根汉;二、保障人身安全,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三、改组18区区政府;四、由凶手王根汉负责张泳雪的全部医疗费和营养费。4月8日,《新华日报》刊登了这个事件的真象。国民党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一面将王根汉凶手拘留;另一方面则造谣这是“桃色事件”。学生忿忿不平,求助史良律师,将事实真象公诸于社会。《新华日报》在4月27日刊登“文德女中一群学牛”的《我们的呼吁》。新华日报评论员文章《文德女中抢救案谈起》亦公诸于世。狼狈不堪的第18区政府在铁的事实面前,不得不低头接受学生所提出的全部条件。 1946年上年,国民党政府颁布法令:“凡高中毕业学生必须参加‘集中军事训练’。陈以文来校,动员文德女巾与市女中联合起来。首先发起反对“集训”的法令。两校同学分工进行工作。文德女巾负责联络工作,市女中负责宣传工作。张雪林、董世芝、温自强、罗玉清、史可法外出联络。一天之内,将精益中学,广益中学,懿训中学,南山中学、市一中等8所学校联络起来,《新华日报》、《民主报》又大力支持。这样既有学生坚决斗争,又有社会舆论的支持。国民党政府处在两面受挟的情况下,只好取消“集训”。 1946年,2月22日,国民党反动派诬陷苏联占领东北三省为由,发动反苏大游行,下令各校学生必须参加,违者开除学籍。此项消息,陈以文通知“中导”社员会,高12班,高13班首先发起拒绝参加。教导主任陈朝栋暴跳如雷,一面出示点名册;一面以威胁的口吻嚎叫:“谁不参加就是人爱国,她就政/I。”罗玉清挺身而出,讲出不参加游行的理由,其它同学则以头痛,肚子痛、“例假”为由拒绝参加。还有部分同学与陈朝栋“捉迷藏”,东躲西藏,累得他气喘呼呼,望天长叹。温自强在墙报上发表《苏联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一文,澄清了事实真象,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险谋。 1947年1月,重庆大学响应平、津、沪等地反对美军暴行的爱国行动。重大、女师学院、渝女师,文德女中,育才中学等31所学校的代表共116人在青年会举行会议,一致通过罢课,游行示威的决议,游行队伍高举“重庆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横幅,沿途高呼“美军滚出中国去”,“反对不平等中美商约”等口号,沿林森路,“精神堡垒、小什字、打铜街,折向林森路到西南行辕。游行亘至下午才告结束。 1948年8月,中共川西先遣小组派汪霖、戴辉来校任教,其任务是内部联系,隐蔽或转移同忐和发展地下党外围组织。在这段时期。发展了教帅汤宜庄,学生工守信,郭人兀三人为“民主协会”会员。组织学生编出各种墙报。学习鲁迅笔法,以杂文,诗歌、小说等形式揭露社会上,学校内的阴暗面。并邀请专业剧团来校演出营高的《雷雨》等话剧。 1949年“4.21”学生运动的导火线。为迫使国民党南京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8项和谈条件,南京各大专学校6000多学生四月一日举行示威游行,惨遭南京政府军警的血腥镇压,柯死学生2人,重伤学生100多人。如此恶讯传到重庆,群情激愤,纷纷指责南京政府的血腥暴行。 精益中学的地下党员遵照上级规定(当时川西先遣组未与川东地下党组织直接联系),必须在全校教师中团结进步的,争取中间的,利用学生自治会的合法组织形式与重大学生会联系,接受任务,联系南岸地区学校,特别是与文德女中紧密结合。开展斗争,七时在精益中学的进步教师有汤宜庄,朱培根;学生中有王守信、游少鹏、祝子航、费舜耕等。文德女中学生有徐长龄、陈国壁等。这些学生都是南岸地区学生领袖。文德女中,精益中学两校联合在文德女中礼堂召开追悼“4.1”烈士,声援“4.1”惨案大会。同时与重大,女师学院、市中等471所学校代表集会成立“重庆市学生争生存联合会”,号召全市学生统一步调,共同斗争。会议决定全市罢课3天,以示抗议,并于4月ZI日举行“争温饱、争生存、反迫害、要民主”的示威游行和请愿。市学联把通知送到文德女中,却被校当局扣留。文德、精益内校当局为阻挠学生参加游行,便宣布放假。文德女中校长刘哲如与18区区长潘纯暇勾结,向学生家长发出通知,要求家长将子女领回家,并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参加游行,被打死了,学校概不负责。”但是仍有大部分学生留校不回家,以高二年年级学生为主体,团结所有在校学生,以李自芬、徐长龄、陈昌贤、陈国壁、汪霖、汤宜庄、朱培根、王代科、王守信、祝子航、黄守耕等人的带领下继续斗争。西南长官公署,重庆市的军政头人,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如临大敌。 20日下午,在全市交通要道、车站、码头戒备森严,对各路道架设机枪进行封锁。将南岸所有船只调至北岸,轮渡封渡,顿时乌云密布,杀机四伏。市学联和“4.12”游行指挥部根据地下党的指示,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决定全市分区举行游行。市持支书记余时光派殷逸民来南岸下地下党钟维志传达这一指示。21日文德女中被国民党军警封锁校园,学生几次突围都末成功。不得已改在校内开展活动。当晚,文德。精益两校举办荧火晚会,广益中学也派代表来参加,晚会上学生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山那边哪好地方》、《古怪歌》等革命歌曲,跳起秧歌舞。 精益中学,文德女中两校学生在这火热的斗争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革命觉百,增强了革命斗志,同时也涌现出了大批积极分子,为迎接重庆解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重庆文益中学时期(1952——1953年)1952年2月3日,文德女中与精益中学两校合并为一所中学,校名取两所学校的校名,各一字而得名为文益中学。 重庆市文教局委派邝抱斋为文益中学代理校长。 重庆第十一中学时期1952——1992年 1、1952——1966年,改旧学校成为社会主义学校。 重庆私立文益中学于1952年10月由重庆市教育局接办。1953年5月1日由市教育局更名为“重庆市第1]中学校”。公办以后,主要任务就是“改旧学校成为社会主义学校”。市教育局指定邝抱斋代理校长,又调彭克定为副校长,1953年,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全校教职工开展“忠诚老实”的思想改造运动。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大家解除了思想顾虑,大胆暴露思想,再进行分析、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教书育人的重大意义,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解决了为谁服务的问题。 1954年,在上级的领导下,大力推行“教学工作是压倒一切的工作”的指示,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和中央文件,鼓励教师努力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并坚持学校为L农开门的办学路线,培养教师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端正了办学方向,进而树立f教育要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让会主义服务”的思想。由于正确执行了党的教育路线,广大工农群众的子女大量人学。从1953年到1956年的三年里,学生由原来的 12个班500人左右增至24个班1350多人,其巾90%以上是工农劳动人民的子女,达到学校为工农开问的要求。 1954年5月,国际友人,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成员,原精益中学英语教师文幼章先生来校参观后说:“过去精益中学只有男生200多名,现在有男女学生近1400名,学生中有70%是农民子女,过去农民子女不到20%,变化很大,”又说“学生虽然增加,可惜学校校舍没有增加”。他还给学生讲了话,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旧57年上半年,全校教职工响应党的整风运动,帮助党整风,开展“大鸣大放”,后来发展到“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在教职工中被错划了9个“右派”。11中的第一个党员校长朱一心,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停止校长职务,留校任物理教员,这些问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全部平反昭雪。 1952年下半年,中共11中支部成立,单独进行了活动。 从1958年下半年到1960年上学期,学校为贯彻“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开展了劳动教育。师生大炼钢铁,采矿、支工、探矿、支农、办工厂、办农场……等一系列劳动,忽视了教学工作。此时,m抱斋校长调出11中,重麻厂工人干部谭茂盛来校任专职副书记,主管党务工作和勤工俭学劳动。 从1953年到1966年,除了上述各项活动及劳动教育外,还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l)、建立学生的共青团组织和少年先锋队组织。团队组织逐步健全扩大,到1956年上期,学生团员人数超过150多人,学校成立了共青团工作委员会,至1960上期,团员人数达300余人,这时班班有团支部,周用有共青团活动。通过一条列的有目的教育,团员的政治觉悟成为学生中的“排头兵”,并且带动了全校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起到了党在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助手作用。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品德教育方面,学校极其重观,设党员干部专管。班主任与团、队组织配合密切,协调一致,并以“五爱”为七要内容。坚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如报告会、团课、班会、座谈会、团日活动等。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和爱国主义热情,在三年困难时期,学生们为国分忧,进行节约口粮、采矿、炼钢、学工、学农等项活动。“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历届高、初中中业生都能做到服从分配,无论是开学还是就业,都以“振兴中华”为奋斗目标。1954年以后,有很多的学校来11中学习学生思想教育经验,1955年上半年,川东区学生思想教育会在11中召开,由市教育局李嘉仲主持。 在开展学生智力方面,突出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监督。1966年上学期全校大保高三,搞“三高一大”(高速度,高质量,高标准和大面积丰收)。彭克定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要求“把厚书变成薄书” (即将课本知识化、系统化、公式化)。要求“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60级4个班196名学生毕业生,升人大专院校的有192名,升学率为95%,名列全市第二名,被评为市的“红旗学校”之一。从高61级至高64级毕业生的升学率较高,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红旗学校”。学校领导在教学工作上,对教师提出了“四个认真、三个提高、两个深入、一个减轻”的严格要求。这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从布置工作,督促实施,检查落实到总结提高,都有制度作保证,达到了开启学生智力的目的。从1952年到1965年高中毕业284班,1344人,其巾60%至80%的毕业生升人大专院校学习,初中毕业生70%至80%升入高中或中专学习,高59级毕业牛陈核琼,在西德医科大学毕业后,现任美国旧金山医院脑外科主治医师,曾为祖国四名留美研究生作辅导教师,为祖国培养高级医学人才。 在体育锻炼方面:以加强锻炼、增进学生体质为目标,1953年征用新兴乡农田引.174亩,修建田径场,学生除体育课外,坚持每周四小时课外锻炼、学生坚持两操,并组建田径队,乒乓球队、武术队、体操队、篮、排、足球队、通过锻炼、学生的体质有u显的提高,达到国家锻炼标准的人数逐年增加、学生中参b[:lllothi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95%以上,达标在75%以上,优秀的等级运动员为10%,历次参加区、市运动会、都多有获奖项目,全国短跑健将陈家金、国家级足球教练严德俊及徐光辉、周荣昌、王安荣、吕光荣、温家秀、赖德容、张徐梅等,他(她)们在体育战线上贡献了自己的力赛。 3)、学校领导认真贯彻党的统战政策。 学校凡有重大事件均与各民主党派人士共同商量,征求意见、然后进行决策、民主党派人士亦感到心情舒畅,乃与党同心协力,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966年6月 6日,11中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字报铺天盖地,干部被点名达100%,教师80%到90%,重点人头、失去自由、备受凌辱,多次被抄家、被批斗,围攻。学生纷纷走出学校、四处串联、住在校内外的造反派相互攻打拆毁天桥,焚毁文卷,撕毁帐册单据,书籍物品,学生学籍案卷等全部损失整尽。 1968年下半年,工宣队、军宣队先后进驻学校,搞“革命大联合”,成立了“革命委员会”1968年5月搞“清理阶级队伍”。20多位教职工被“专政”。1971年夏天,进行“双清”,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干部和教帅进行批斗。如此10年,是11中遭受空前灾难的10年。 3、拨乱反正与10年改革奋进概述(1976--1992) 从1976年——1992年间,先后在我校领导班子中任职的有:樊秉廉、沈晓茵、林孟壁、钟尔丰、叶汝才、朱渝虎、曹均绵、蒋勤武、现任书记文成业,现任校长王u福、副校长陈抑强、张春林。1978年,11中由南岸区教育局考确定为区属重点中学。1982年由重市委、市府、首批文明单位。同年由四川省教育厅核定、将11中列为首批省属重点中学之一。其间,11中经历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两个阶段。 1)、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妥善解决回“文革”的善后事宜。 10年动乱后11中带来的创伤是巨大的,最主要的是党的知识份子政策受到破坏,挫伤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学校党支部在11届3中全会以后,向受害教师职员赔礼道歉、全面否定文革中的莫须有罪名和不实之辞,重点人头还由中共南岸区委宣传部明文平反昭雪,通过对11届3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令人亲身感受到党对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政治L,生活上的热忱关怀。大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2)、关心教师的政治进步和业务提高,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1154人(干部 11人,职员16人,教师89人,工人38人)、绝大多数是解放以后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贯彻、学校党支部在加强自身的建设中积极地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曾经多次被中共市、区党委评为先进支部,现有党员41人,其中有33人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入的。有一大批教师积极分子在矢志不渝地追求着政治进步:业务上提高,教师89人,有高级教师ZI名,一级教师40人,二级教师19人、三级教师9人,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3)、学生在德、智、体方面的质量逐年提高。学校除正常的教学活动夕h、教学教法综合改革得到坚持并取得可喜成果。初中教学课从1983年起改革试点,采用科学院卢仲衡《中学教学自学辅导教材》,按领读启发自学、自学辅导、个性研究四阶段进行教学、选用西南师大王秀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学实验教材》,及其《指导自学精讲法》。实验班的第一阶段wtl983——1986),采用卢本、达到了成绩提高能力增强,迁移和全面发展之目的。与对照平行班相比,有突出优势。第一二阶段(1986——1989),第三阶段(1989——一1990)采用大本、实验结果显示出能推动各学科的均衡发展,有利尖子学生成长之特点。 学校激励学生的求知上进心,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竞赛、在竞赛中成绩斐然,从1987年到1991年,获省级奖56人次,获全国奖10人次,学校的歌咏队获全国计划单列城市比赛二等奖,获市级奖62人次。 体育方面,从1982年—一1992年间乒乓球队,田径队参加全国比赛、并创有省、市、区纪录的有党天歧、张春明、胡开军。计有55人。我校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以追求进步、回结友爱,谦虚朴实为特点。高90级学生黄河、1989年 5月 13日,在两名)[童落水危急时,及时跳入河中将他们救起并救护旧家,然后悄然离去,被评为区“见义勇为”先进标兵。在高考中受到破格录取奖励。90级学生田力患癌症住院,我校学生捐献人民币两仟多元、三十八中,一O一中学生患癌症,我校学生捐款800多元。 我校充分发挥群团统战的优势,凝聚师生的教学热情。团组织成为团结教师和青年学生的纽带,党支部把团的组织看成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定期研究,使团的活动做到了制度化,学校团委被评为南岸区的优秀团委;注意青年教师的政治成长,支部注重吸收他们听党课,给他们压担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有相七部分青年教师写了人党申请书,表达了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学校支部重视党的统战政策的实施:学校有“民建”成员11人,成立了11中支部、“民盟”4人,农工民主党 4人,民建7人;“民革”4人,支部及时定时召开联席会议,激励这些人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大旗下团结起来,在振兴11中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他尚有教育工会,教工代表会、离、退、休人员小组们都这都是民主办校的具体表现。学校积极设法改善办学条件,1952年文益中学留下地75.539&,破旧房41幢330间,共7682.4l平方米,图书馆残缺不牛后征用十加30现在实有105.694南,“文革”结束时共有房屋 47幢 375间,10574.67平方米,大部分是抗日战争修建,亦为危房,难以继续使用,当11中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后,从1980年起,修建实验楼,面积为 1796平方米,教职工住房楼三幢,计82间套,5314平方米,学生宿舍两幢,面积为 2310平方米,1991年建学生食堂面积为1667平方米,学习部门前又新建大楼一座,学校制定了园林式学校五年计划,实行总体设计规划,分为实施的策略。连结膳宿部与学习部的水泥大道,就是总体规划的一个小部分,两旁绿树花草已经完工,学校的面貌正在不断改变,一所美丽的11中校舍正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获得荣誉学校是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市文明学校、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田径、篮球)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先进学校、全国德育先进集体、市德育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计算机示范学校、文明小区、绿色学校。 配套设施学校占地240余亩,有两幢计85间教室的教学大楼,有11层楼高的逸夫科技大楼,7000平方米的体艺馆,5000平方米的图书大楼,有供2500人用餐的学生食堂,有学生公寓宿舍,有400米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游泳池。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场所。 学校有研究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60多人,中级教师90余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40多人。 重庆市十一中有一流的教学质量。60年代,是四川省百面红旗之一。自全国恢复高考以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喜人,连续10年,上了十个台阶,高考升学率在同级同类中学中高居榜首。以近几年为例:2000年毕业381人,升学录取378人,重点上线率55.1%,本科上线率84.3%;2001年毕业568人,升学录取563人,重点上线率56.6%,本科上线率86.6%。初中联招考试上线率在南岸区处于领先地位,和直属学校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学校还为高校输送体育艺术人才70余人,培养一级运动员5人,二级运动员90余人。数、理、化、英等各科竞赛获国家一等奖60余人,二等奖90余人,获市级一等奖160余人。 博文修德育英才,精益求精创名校。重庆市十一中正高扬事业的风帆,开创更新局面,谱写更新乐章,创巴渝名校,全国名校。 队伍建设当浮躁的社会心态,通过对名牌大学学生的追捧,使教育的消费需求和教育的社会评价走向极端和病态的时候,重庆十一中的教师团队却冷静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理念。 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北大清华的学生,更有无数上不了北大清华的学生和家长对于教育强烈的优质服务要求。因此,教育的真正使命是转化与提高,是引导与发展,不是对少数优质学生的急就包装,更不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操作。 所以,十一中教师团队秉承自己“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精勤不倦,砺德敬业,拒绝功利与浮躁,默默耕耘,使十一中切合广大老百姓需要的综合升学效益在全市具有了绝对优势。 十一中人可以自豪地说: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后进生转化发展为中等生,让中等升转化发展为尖子生,让尖子生发展为精品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无限的发展希望! 教育的真实魅力在于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而不是对学生的自然守成。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是为广大人民提供的优质教育,才是广泛民族性的教育,才是具有突出发展性的教育。 科学理念引领队伍建设 重庆十一中在自己的办学历史中,十分重视队伍建设,历届领导班子都形成共识:他们认为队伍建设是办学的核心,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教育的良知与爱心,没有良知与爱心的教师就没有从教的资格。因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一个学生理应获得平等优质的教育。因此教育无权挑剔学生,只有教师给每一个学生全部的爱与生命的自信,学生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发展。所以,我们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爱心、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这是全部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保证。 创新机制促进专业发展 重庆十一中学校长期以来坚持自己富有特色的校本化培训,以老带新、坚持督导、教研组内部专题研究、信息技术系列培训、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校级课题研究、重点课题引领、高层学术交流、有计划的高端资讯分享┅┅这样的创新机制,能及时整合队伍,保证教师与时俱进的专业提升。 结构优势活化积极状态 重庆十一中学校,现含全国优秀教师1名,特级、研究员教师1名,高级教师83名,参加国家级骨干培训教师3名,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13名,市骨干教师2名,区学科带头人8名,区骨干教师52名,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73名。有优势群体的引领,带动着整体队伍素质的跃升。 百年积养释放特色魅力 重庆十一中学作为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名校,自创办时期“启智育民、兴学强国”的办学追求,形成了“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办学传统,在新时期更是形成了精勤不倦的作风与特色。十一中的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用最积极的爱与关怀去孵化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成就感、自信心,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指导、提升自己的职业追求,用最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综合的教育教学效益,这种队伍的特色魅力是十一中呈现给社会最好的品牌。 学校地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