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力使命 |
释义 | 《重力使命(Mission of Gravity)》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哈尔·克莱蒙特(Hal Clement)的代表作,创作于1954年,是科幻史上有名的硬科幻作品。 讲述的是在麦斯克林星上一枚空间探测器坠毁了,这颗行星非常巨大,且旋转飞快,上面的重力加速度最大是地球的700倍左右,最小也有3倍;我们的任务就是取回这枚火箭。《重力使命》的续集是《星光》(Star Light,1971),故事发生在一颗重力加速度为40G的行星,麦斯克林星人到那里去历险。 【作者简介】哈尔·克莱蒙特哈尔·克莱蒙特,本名哈里·斯塔布斯,生于美国麻省,曾获哈佛天文学学士学位,二战时入伍,成为一名轰炸机飞行员。退伍后成为中学教师,长期教授科学课程。 克莱蒙特一生共创作了十五部长篇以及大量中短篇小说。1954年,《重力使命》开始在《惊奇科幻》连载,成为他的代表作,该书也是科幻史上硬科幻小说的代表。 重力使命及续集哈尔最有名的长篇小说是《重力使命》(Mission of Gravity),在麦斯克林星上一枚空间探测器坠毁了,这颗行星非常巨大,且旋转飞快,上面的重力加速度最大是地球的700倍左右,最小也有3倍;我们的任务就是取回这枚火箭。《重力使命》的续集是《星光》(Star Light,1971),故事发生在一颗重力加速度为40G的行星,麦斯克林星人到那里去历险。 其他作品此外,哈尔的长篇小说还有《冰世界》(Iceworld,1953)、《火环》(Cycle of Fire,1957)、《接近临界点》(Close to Critical,1964)。 哈尔获得的荣誉包括1991年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宾;1996年的回顾雨果奖,此奖奖给他1945年的作品《非同寻常的感觉》(Uncommon Sense);1998年入选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名人堂;1999年获得SFWA的大师奖。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于1999年星云奖颁奖仪式上授予他科幻大师称号。 【图书目录】第一章 冬天的风暴 第二章 飞客 第三章 远离地面 第四章 实遇险情 第五章 绘图 第六章 雪橇 第七章 石头防卫 第八章 治愈恐高症 第九章 陡坡 第十章 巧取独木舟 第十一章 险遇暴风眼 第十二章 风之飞翼 第十三章 失言遭疑 第十四章 独木舟遭难 第十五章 高地遇险 第十六章 风谷发难 第十七章 妙用升降机 第十八章 造山救火箭 第十九章 新条件 第二十章 凯旋而归 【图书简介】摘要《重力使命(Mission of Gravity)》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哈尔·克莱蒙特(Hal Clement)的代表作,创作于1954年,是科幻史上有名的硬科幻作品。 内容简介书中描述了一个奇异的星球“麦斯克林星”,由于星球本身的高速自转,引起了两极地区和赤道地区的高度重力差异。前者的重力是地球的700倍,后者也有3倍。地球人的一艘载有重要仪器的飞船,落在了星球的极地地区,但是地球人无法承受那里的重力,只好委托当地人帮助取回。麦斯克林人是一种类似毛毛虫一样的智慧生物,它们受了人类的委托,去完成这一“重力使命”。 剖析这是一部相当“硬”的科幻小说,书中到处都能看到翔实可靠的科学知识细节。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作者已经非常成功。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这部小说的故事进展略显缓慢,人物形象也比较单一,不够丰满。但是并不降低这部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影响,它仍然是科幻史上的一颗明珠。 本书中文版曾在2003年的《科幻世界译文版》“天蝎号”上刊登,后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书摘】第一章 冬天的风暴 狂风呼啸,像有自己的生命一般卷过海湾,把平静的海面彻底撕碎,搅得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浩瀚大洋,狂风肆虐,顷刻之间便能像卷走木屑一样吞没“布利”号。千层巨浪随风卷起,整整一英尺高下,又被狂风吹散,成为弥漫四面的喷流。 伯纳兰蹲伏在高高的船尾木筏上,只有他一个人溅得全身是水。他的“布利”号早已安全上岸。伯纳兰一知道将在这里过冬,便马上把他的船稳稳当当拖上陆地。但此刻他仍旧禁不住有点担心:巨浪比他在海上历年遭遇过的高几十倍。是失重的缘故,浪花才卷得这么高。同样因为失重,即使巨浪席卷海岸也不会对“布利”号造成什么不得了的损失,可他就是放不下心来。 伯纳兰并不特别迷信,但与“世界边缘”近在咫尺,谁都说不清到底会发生什么。即便他那一伙怎么说都毫无想像力的船员,这时也偶尔显得躁动不安,私底下嘀咕着越过“世界边缘”会倒霉。他们偷偷抱怨说,“世界边缘”那头不知有什么怪物,掀起这令人心惊胆颤肆虐千里的狂风。不管这怪物是什么东西,它准保讨厌被外人打扰。一遇到什么突发情况,船员们便开始新一轮抱怨,可任何意外在这儿都是家常便饭,抱怨于是终日不休。麦斯克林人本来习惯了自己五百五十磅左右的体重,在这里却只有二点二五磅。这种情形下稍不留神便会失足跌跤。伯纳兰船长对这点再清楚不过,但船员们就是转不过弯子来。弄清自己的处境,迅速调整状态以适应新环境,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有这种能力,至少也必须是个有逻辑思维习惯的人。 唐纳默尔本该比其他人强些,可就连他也……伯纳兰长长的身体绷紧了,两个木筏外的地方发生的事,他几乎还没明白其含意,命令便差点脱口吼出。正是唐纳默尔,他的大副,不早不晚,偏挑了这个时候检查一根船桅的系索。他利用现在几乎全无体重的情形,把原本匍匐的身体向上竖起,靠六只后脚摇摇晃晃保持身体平衡。“布利”号的船员们大都看惯了类似把戏,即使这样,他的动作看上去依然有趣极了。但是伯纳兰却一点儿也不觉得有意思。到了仅有两磅重的地步,你必须时时抓住什么东西,否则一缕微风就能把你吹跑,而六只用来爬行的脚是抓不住任何东西的。飓风呼啸,即使伯纳兰拼命叫喊也没人听得见他的命令。他正要爬过隔在自己和闹剧现场之间的空地,却见大副把一副索具牢牢系在身上的扣带上,另一头在甲板上固定好,稳稳当当伏在地上,几乎像被他放倒系牢的桅杆一样牢靠。伯纳兰又一次放下心来,他明白唐纳默尔刚才竖立的原因,这是表演——不管是什么东西掀起这场暴风雨,唐纳默尔以自己的举动表示对它的轻蔑,以此打消船员们的恐惧情绪。好样的,伯纳兰暗暗称赞,再一次把注意力转向海湾。 没人说得出哪里才是水陆交接的海岸线。海浪喷出的白沫夹杂着接近白色的沙,卷成一堵白色旋涡形成的水墙,挡在“布利”号四周,一百码外的一切都隐藏在这堵遮挡视线的水墙后。而现在,甲烷雨滴子弹一样嗖嗖地打在伯纳兰的眼壳上,他连“布利”号都看不清了。还好伯纳兰的许多只脚下的甲板还像岩石一样坚固。这船虽然也因为失重减轻了分量,但似乎还不会被吹走。“布利”绝不会被吹走,伯纳兰恶狠狠地想,多少根缆绳啊,系在深深扎进地下的锚上,系在散布岸边的矮树上。是的,照说不应该出事。可万一呢?冒险开近“世界边缘”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船多了,“布利”也不是第一只。船员们对飞客的怀疑也许有其道理。毕竟,说服他留在这里过冬的正是那些奇特的生物,而飞客呢,连保护船只船员的任何承诺都没作。可话又说回来,飞客消灭他伯纳兰一伙易如反掌,何苦大费周折把他们哄到“世界边缘”来。飞客居然有本事驾驶着那个庞然大物升到“布利”号头顶上!虽然这个地方重量已经没什么含义,可这一壮举仍然足以让他哑口无言。伯纳兰迫使自己不再想这件事。他同麦斯克林星球其他所有人一样,只要头顶上方有个非常结实的东西,哪怕只是暂时的,他们立即便会惊恐到极点。船员们早就躲进罩布底下,就是大副在暴风雨袭来时也停下了工作。大伙儿都在,罩布下面拱起的一堆一堆的,伯纳兰早已趁还能看清全船的机会数过了。知道暴风雨将至,于是没派人出去捕猎。这次不需要飞客通报,随便哪个水手都能看出天气恶化的迹象。近十天来,没有一个人离开距“布利”号五英里的安全距离。在这个失重的地方,五英里一点儿也不算远。 当然,“布利”号储备了充足的食物,伯纳兰可不傻,雇人时也极力把呆瓜排除在外。不过再怎么储备,总比不上新鲜食物。他实在想知道这场暴风雨会把他们钉在船里多长时间,暴风雨来临前的迹象船员们看得很清楚但持续时间却是从迹象上瞧不出来的。也许飞客知道。不管知不知道,“布利”号上现在反正无事可做,跟飞客那种古怪生物谈谈也好。每次伯纳兰看着飞客给他的那个仪器时总觉得难以置信,需要给自己打打气才敢相信这东西的能耐。 【书评】我读过的小说中,《重力使命》最出色地叙述了另一颗星球上的生活。 他实现了我们这些人的梦想:用科幻小说征服世界。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 托马斯·迪许 克莱蒙特具有一种最不可思议的才能:利用实实在在的科学知识,创造 一个最奇特的世界,一个符合我们这个宇宙的物理定律的世界。他是作家中 的作家,他的作品启发了无数作家。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 迈克尔·伯斯坦 在科学中狂欢,以科幻小说创造世界的先驱。克莱蒙特是有史以来最重 要的科幻作家之一。 ——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