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大电气 |
释义 | 学院简介重大电气全称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排名在全国第五位。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电机系、电气工程系)始建于1936年,是重庆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至今已有74年的历史。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6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院士1人、外聘院士10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千人计划”人选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及提名奖获得者2人、两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7人,博士生导师36人(兼职11人)、正高职49人(兼职11人)、副高职49人;在读博士生174人、硕士生1310人(含工程硕士)、本科生1802人。 学院现拥有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111创新引智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点、1个国家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近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荣获国家级科技教学奖8项,省部级科技教学奖40多项;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73项,其中以首席科学家担任主持973计划1项,省部级研究项目19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0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700多篇;获专利6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38本。 凭借着强大的师资实力和学生素养,重大电气的毕业生在电力行业里广受好评,就业形势在重庆大学所有专业中数一数二。 历史沿革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名电机系、电气工程系)创建于1936年,与土木工程系、采冶系、化学工程系等同属于工学院,院长税西恒兼任电机系首任主任。税先生早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曾任重庆自来水厂总工程师。 1937年,我国著名的无线电通讯专家冯简先生来到重庆小龙坎建设当时远东功率最大的35千瓦短波广播电台,同时兼任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在他的领导下,聘请了许多知名教授来电机系任教,如金锡如、王际强、刘宜伦、毛鹤年、张钟俊、张煦、吴大榕等。1940年,电机系分为电机、机械两系,冯简任工学院院长,闵启杰任电机系主任,金锡如任机械系主任。抗战胜利后,闵离渝东下,吴大榕、刘宜伦曾先后兼任电机系主任。 毕业于东北大学电机系的王际强先生,曾经与金锡如先生一道,受张学良先生资助赴美国普渡(Purdue)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王先生受冯简聘请,于1949年初来重庆大学电机系任教,并接替刘宜伦先生的电机系主任职务。重庆解放后,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王际强先生任工学院院长。1951年1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同意王辞去电机系主任兼职,改由江泽佳继任。 1952年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电机系设置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和电报电话通信两专业。1953年学校决定取消电机系,改设电信系,任命江泽佳为电信系主任,1955年电信系全体学生和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调往北京,与天津大学无线电系合并组建北京邮电学院。重庆大学又恢复电机系,除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外,增设电机及电器专业。江泽佳任电机系主任直至1982年12月。 江泽佳先生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并获工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电机系工学硕士学位,1981年被批准为国内首批博士生导师。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电工理论专家,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态度以及他严于律己、一丝不苟的作风对历届电机系的师生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税西恒、冯简、闵启杰、吴大榕、刘宜伦、王际强、江泽佳等一大批著名的学者,为电气工程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传统。 改革开放以后,电机系先后更名为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并增设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三个新的专业方向。2000年合校后,电气工程学院与原重庆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合并组建成新的电气工程学院,新增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二级学科。徐国禹(1983年1月)、杨顺昌(1986年10月)、曾祥仁(1987年8月)、孙才新(1996年5月)、舒立春(1997年7月)、周雒维(2003年9月)先后任系主任、院长,为电气工程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概况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下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电机与电器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等6个系,现有教职工1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外聘院士7名、教授38人(含博士生导师27人)、副教授及高工39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分别占41%和38%。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000余人,其中博士生150余人、硕士生1300余人、本科生1800余人。 学院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拥有“电工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压输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科学与新技术”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电路原理”国家精品课程。 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科研、教学奖7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40余项,获得专利40余项,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30余项,承担省部级研究项目120余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50余本。 两院院士学科简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工业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等。高年级可根据社会需要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模块课及选修课。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基础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专业综合实验、计算机上机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主要实验:运动控制实验、自动控制实验、计算机控制实验、检测仪表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科排名1.清华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浙江大学 5.重庆大学 6.天津大学 7.哈尔滨工业大学 8.上海交通大学 9.华北电力大学 10.东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并列) (注:此排名为目前教育部官方最权威排名,是2006年发布,为国家电网公司录用毕业生时的参考排名。另有一个旧版本是2000年左右发布,重大排在第十位并且遗漏了华北电力大学,该排名由于来源不明并且有所遗漏,教育部是不予承认的) 就业去向电力局、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核电站、电厂。 本科毕业后平均月薪4~5千,硕士毕业平均月薪6~7千,博士毕业生暂无统计数据。 (注:薪酬数据为非官统计,参照中国毕业生就业薪酬统计) 2010年度毕业三年后月薪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 序号 本科专业名称 毕业三年后平均月薪(元) 1 软件工程 6765 2 市场营销 6754 3 广告学 6625 4 金融学 6496 5 国际经济与贸易 6406 6 通信工程 6227 7 信息工程 6022 8 日语 5922 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867 10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5802 11 电子科学与技术 5730 12 电子信息工程 5721 13 自动化 5672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 5667 15 英语 5528 1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471 17 信息与计算科学 5451 18 人力资源管理 5446 19 统计学 5436 2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400 报考建议高考成绩高于当地重点线50~60分以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