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钟书华
释义

钟书华男,男,汉族,1957年8月生,贵州毕节人,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湖北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

总体介绍

1988年以来,先后给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前沿》、《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科学哲学与科学学》、《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高科技园区管理》等9 门课程。共培养了1位博士后,11位博士,20余位硕士。

研究方向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研究论文

期刊文章

1、从贵州经济发展探讨西部地区技术引进的方式,《科技、经济、社会》,1988年1期。

2、我国智密区建设刍议,《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年2期。

3、技术与区域经常开发,《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年1期。

4、我国现行科技奖励体制存在的问题,《科技管理研究》,1989年2期。

5、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几个重点,《开发研究》,1990年3期。

6、澳大利亚的工业研究与发展,《科技管理研究》,1990年3期。

7、澳大利亚最大的科研组织,《科学学研究》,1990年2期。

8、澳大利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做法,《企业技术进步》,1990年7期。

9、澳大利亚的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深圳特区科技》,1990年3期。

10、澳大利亚信息发展战略,《科技管理咨询》,1990年10期。

11、澳日科技、经济合作的新构想,《城市开发》,1990年7期。

12、澳大利亚企业技术引进受到的限制,《引进与咨询》,1991年1期。

13、技术地理:一门即将产生的边缘学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1年1期。

14、澳大利亚政府的科学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研究》,1991年3期。

14、区域经济比较研究,《开发研究》,1991年3期。

15、澳大利亚的几项重大科技、经济决策,《深圳特区科技》,1991年3期。

16、澳大利亚的现行的技术创新政策,《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8期。

17、澳大利亚的科研装备,《科技发展与改革》,1991年12期。

18、DSTO新近的研究成果及商业活动,《现代兵器》,1992年4期。

19、澳大利亚各州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若干对策,《外国经济与管理》,1992年4期。

20、澳大利亚制造业的研究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1992年5期。

21、澳大利亚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与发展》,1992年3期。

22、澳大利亚的技术创新资助管理,《中国软科学》,1992年6期。

23、科技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科学管理研究》,1992年5期。

24、论科技奖励的竞争机制,《科学管理研究》,1992年4期。

25、我国科技奖励设置若干问题探讨,《研究与发展管理》,1992年4期。

26、论时空效应及其与科技奖励的关系,《科研管理》,1993年1期。

27、科技奖励评审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与发展管理》,1993年2期。

28、科技奖励系统的导向信息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年1期。

29、澳大利亚初级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亚太经济》,1993年2期。

30、澳大利亚初级产业的研究与发展,《科学管理研究》,1993年5期。

31、澳大利亚通讯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技术进步》,1994年1期。

32、澳大利亚有关“国家职责”的科技研究,《科研管理》,1994年1期。

33、企业高新技术开发的切入点选择,《科技管理研究》,1995年1期。

34、东亚技术技术共同体:一个明智的选择,《科学学研究》,1995年1期。

35、国外咨询业的发展,《外国经济与管理》,1995年8期。

36、近年来我国科技奖励的新发展,《科技导报》,1995年9期。

37、培育咨询市场,发展咨询产业,《中国科技论坛》,1995年4期。

38、软科学成果评价的四个要素,《中国软科学》,1995年9期。

39、我国咨询产业的发展与管理,《科技开发动态》,1996年1期。

40、近年来我国民间科技奖励兴起的原因及其发生机制,《科学学研究》1996年2期。

41、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存在的问题,《科技开发动态》1996年2期。

42、决策效益评估的几个问题,《软科学》,1996年1期。

43、科技奖励异议现象与根源,《中国科技奖励》,1996年2期。

44、我国民间科技奖励的现状及特点,《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年8期。

45、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奖励的性质,《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2期。

46、科技工业园区发展理论述评,《软科学》,1996年3期。

47、科技奖励评审系统的前馈控制,《系统辩证法学报》,1996年4期。

48、科技工业园本质初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11期。

49、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科技管理研究》,1996年6期。

50、科技奖励的社会分层过程,《科学学研究》,1997年1期。

51、科学工业园的进化,《科学学研究》,1997年2期。

52、我国咨询市场现状分析,《科技导报》,1997年8期。

53、咨询市场的特征、运行机制及管理,《中国软科学》,1997年7期。

54、我国科技奖励中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的现状解析,《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年第4期。

55、论科技奖励的对象及分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年第5期。

56、中英日德美咨询市场类型比较,《科技管理研究》,1997年第6期。

57、我国民间科技奖励的若干问题,《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58、我国民间科技奖励与国家级科技奖励的声誉及强度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12期。

59、关于我国民间科技奖励活动的管理建议,《中国科技奖励》,1997年1期。

60、影响科技奖励的社会分层诸因素探析,《软科学》,1997年,4期。

61、信息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载《电脑之辩》,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62、中英日德美咨询市场运行机制比较,《外国经济与管理》,1998年1期。

63、企业技术联盟本质初探,《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板),1998年增刊。

64、我国科技奖励中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的现状分析,《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4期

65、技术联盟∶类型、效益与成本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年8期。

66、我国咨询市场竞争机制初探,《软科学》,1998年3期。

67、我国咨询市场价格机制初探,《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板),1998年4期。

68、咨询风险及其防范,《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年8期。

69、科技奖励的动力与运行机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6期。

70、咨询市场的概念和分类初探,《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1期。

71、面向21世纪的中国科技奖励体制改革,《科技管理研究》,1999年1期。

72、论咨询市场的管理手段,《武钢大学学报》,1999年2期。

73、咨询价格模式评析,《软科学》,1999年增刊。

74、美日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竞争与合作,《科技管理研究》,1999年第3期。

75、科技奖励的效应理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4期。

76、企业技术开发合作决策分析,《科研管理》,1999年第4期。

77、我国咨询市场管理模式的选择,《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78、技术创新与知识经济,《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增刊。

79、企业技术联盟:概念、本质及动力,《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2期。

80、产业界对企业技术联盟的认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3期。

81、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行为,《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第2期。

82、美、日、欧盟企业技术联盟发展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第2期。

83、企业技术联盟初探,《企业技术进步》,2000年第4期。

84、技术创新组织的比较分析,《软科学》,2000年第2期。

85、企业技术联盟评估指标体系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文科版),2000年第3期。

86、培育和发展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战略意义,《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9期。

87、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现状分析,《科研管理》,2000年第4期。

88、美国的企业技术联盟,《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第5期。

89、企业技术联盟:风险与防范,《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0期。

90、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11期。

91、构建企业技术联盟的强化机制,《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第1期。

92、欧盟的企业技术联盟,《软科学》,2001年第1期。

93、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第2期。

94、绿色冲突:形式、特点及对策,《科学学研究》,2001年第1期。

95、从快速成形技术看技术创新的特征,《科研管理》,2001年第2期。

96、企业技术联盟的风险分配,《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第4期。

97、企业技术联盟成本及其分配,《科研管理》,2001年第4期。

98、构建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协调机制,《软科学》,2001年第4期。

99、企业技术联盟的公平分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文科版),2002年第1期。

100、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运行,《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4期。

101、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科技导报》,2002年第5期。

102、美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趋势,《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2期。

103、美日、欧盟绿色技术创新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7期。

104、经济全球化中的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10期。

105、日本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科技与管理》,2002年第4期。

106、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形式及选择,《科研管理》,2002年第5期。

107、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区,《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1期。

108、企业技术联盟与海尔成功之路,《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1期。

109、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技术进步》,2003年第1期。

110、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文科版),2003年第2期。

111、我国企业实施ISO14000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2期。

112、企业技术联盟的成本构成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

113、企业技术联盟的成本控制分析,《科学学预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7期。

114、企业技术联盟的成本变化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9期。

115、企业技术联盟的理论透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文科版),2003年第5期。

116、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宏观构想,《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4期。

117、 欧盟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6期。

118、选择理论:科技园区区位的新视角,《中国高新区》,2003年第12期。

119、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经济布局的新探索,《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1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解读,《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21、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中国高新区》,2004年第4期。

122、从7-ACA项目看我国制药业的企业技术联盟,《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123、企业技术联盟中的信息不对称,《科技与管理》,2004年第3期。

124、面向经济全球化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3期。

125、科技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6期。

126、科技园区的四大发展趋势,《中国高新区》,2004年第7期。

127、政府与企业技术联盟,《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

128、生态工业园区概念的理论渊源,《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3期。

129、国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框架构想,《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5期。

130、企业技术联盟的组建策略,《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第8期。

131、企业技术联盟中的冲突及其化解,《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1期。

132、生态工业园工业链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比较,《科技与管理》,2005年第3期。

133、我国科技个人奖设置探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7期。

134、我国科技奖励项目奖和个人奖研究述评,《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4期。

135、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36、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第6期。

137、日本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科技与管理》,2006年第1期。

138、美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139、国家科技奖励中项目奖与个人奖调整构想,《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3期。

140、生态工业园区的区位模式,《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6期。

141、爱尔兰软件产业:市场、产品、公司及发展模式,《科技与管理》,

142、创新集群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

143、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44、中国省部科技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4期。

145、自主创新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变迁的影响,《科技管理研究》 2008年第5期。

146、国内“科技奖励与自主创新”研究述评,《软科学》,2008年第6期。

147、完善国家科技奖励,推进自主创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8期。

148、中国省部科技会商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9期。

149、国家科技计划自主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的实证分析,《中国科学基金》,2008年11期。

150、企业加速器:概念、特征及意义,《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第5期。

151、中国科协的知识桥梁角色——基于“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项目的实证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0期。

152、基于主体要素视角的创新集群评价——以爱尔兰信息通讯技术集群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12期。

153、省部科技共建:背景、现状与完善,《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2期。

154、国家科技计划自主创新评价方法论,《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第6期。

155、创新集群:当代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式,《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

156、美国企业加速器的现状、特点及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3期。

157、集聚耦合对创新集群演化的影响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3期。

158、国内“企业加速器”研究综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第10期。

159、我国省部科技共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160、省部科技合作:从国家科技管理迈向“国家-区域”科技治理,《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7期。

161、省部科技合作:从国家科技管理迈向“国家-区域”科技治理,《科学学研究》,2009 年第7期。

162、创新集群的演化动力及其生成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8期。

163、创新集群政策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164、创新集群的发育、成长路径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165、我国省部科技会商政策的性质及实践意义,《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0期。

166、国内“省部科技合作、协商”研究述评 ,《科学管理研究 》,2009第10期。

167、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1期。

168、企业加速器的渊源与发展模式,《科研管理》,2009年第6期。

169、论科技举国体制,《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12期。《新华文摘》转载,2010年第4期。

170、我国省部科技会商政策的形成探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2期。

171、国外创新集群中的组织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第6期。

172、基于科技治理的“省部科技共建”调控,《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173、国外生态工业园区评价研究述评,《科研管理》,2010年第2期。

174、国内外府际科技共建比较与完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8期。

175、我国省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176、创新集群的本质涵义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区分,《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10期。

177、现阶段省部科技合作背景及本质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第2期。

178、1978—2008:中国高新技术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4期。

179、我国省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180、创新集群的本质涵义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区分,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10期。

181、创新集群绩效评价:以欧洲IT集群为例,《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3期。

182、我国科技园区企业加速器的管理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第4期。

183、我国科技园区企业加速器的运营模式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第16期。

184、会商路线图——省部科技会商制度均衡的政策工具,《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9 期。

185、创新集群环境评价——以北欧国家ICT集群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9期。

186、企业加速器的“加速”服务——基于IBA、SPARK BA、HTC等10个企业加速器的实证分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9期。

187、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科技合作40年,《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12期。

188、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器的毕业标准,《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6期。

189、创新集群:研究谱系与分析维度,《科研管理》,2010年第6期。

190、我国企业加速器发展对策,《科技与管理》,2010年第6期

191、美国企业加速器的准入机制——基于IBA、SPARK BA、HTC等10个企业加速器的实证分析,《科技与经济》,2011年第1期。

192、科技治理的模式:一种国际及国内视角,《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第1期。

193、中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性测度与评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4期。

194、论科技治理,《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第1期。

195、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化趋势,《中国高新区》,2011年第3期。

196、企业加速器的退出方式,《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第4期。

197、企业加速器的功能定位——基于美国IBA、SPARK BA、HTC等10个企业加速器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

198、企业加速器入驻企业的选择标准,《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6期。

199、基于区域成长环境分析的中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性,《科技与管理》,2011年第3期。

200、论科技治理工具,《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6期。

201、企业加速器服务的四种定价方法,《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4期。

202、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的网络设计及工作流程,《管理现代化》,2011年第2期。

203、国内府际科技治理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6期。

204、基于技术需求挖掘的创新驿站田野调查方法,《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9期。

205、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演进,《科研管理》,2011年第10期。

报刊文章

1、澳大利亚能源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5%,《国际商报》,1992年7月30日。

2、澳大利亚食品加工业发展状况,《中国科学报》,1992年12月25日。

3、澳大利亚信息产业的构成,《中国科学报》,1993年5月17日。

4、地球何以自卫,《长江日报》,1993年1月19日。

5、波及欧美的“RU486 运动”,《长江日报》,1994年2月9日。

6、科学社会学—透视科学中的“社会现象”,《长江日报》,1994年3月21日。

7、人类无性繁殖,不可跨越雷池,《长江日报》,1994年3月28日。

8、科学界的"劫贫济富", 《长江日报》,1994年4月11日。

9、科学不相信“谦虚”,《长江日报》,1994年4月25日。

10、失误,千金难买,《长江日报》,1994年5月9日。

11、学派领袖,科学的“掌门人”,《长江日报》,1994年5月16日。

12、大师离不开大师“真传”,《长江日报》,1994年5月23日。

13、给论文“打分”,世界难题,《长江日报》,1994年6月13日。

14、科学竞争未必平等,《长江日报》,1994年6月27日。

15、谁是“天使宠爱的人”,《长江日报》,1994年7月11日。

16、科学家爱美,《长江日报》,1994年8月8日。

17、科学发展需“争争日上”,《长江日报》,1994年9月5日。

18、科学界如何打假,《长江日报》,1994年12月12日。

19、货币效益与非货币效益评估浅议,《社会科学报》1995年6月8日。

20、澳大利亚建筑业的改革战略,《中国建设报》,1996年2月13日。

21、大力培育我国的咨询市场,《社会科学报》,1996年10月3日。

22、当前内需不足的哲学分析,《社会科学报》,1999年8月5日。

23、“农业产业化”质疑,《社会科学报》,2000年11月2日。

24、发展企业技术联盟 推动我国技术创新,《科技日报》,2000年11月10日。

25、绿色技术的本质及价值,《科技日报》,2001年3月2日。

26、政府决策应寻求群体利益公约数,《社会科学报》,2005年8月11日。

27、发挥学科优势、建设高校企业加速器,《科学时报》,2010年7月5日。

发表专著

1、《人类面临挑战》,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年。

2、《科技论文写作100 问》(第一作者),新时代出版社,1992年。

3、《科技奖励的社会运行》(第二作者),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智慧的撞击》(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5、《资本主义管理大辞典》(副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

6、《澳大利亚的科学技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6月。

7、《激励论》(参编),华夏出版社,1995年3月。

8、《创业与高新技术》(第二作者),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12月。

9、《科技奖励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1996年。

10、《自然辩证法新编》(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科技奖励论》(合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科学技术史》(参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中国咨询市场》(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中国企业技术联盟》(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科技园区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年。

16、《企业技术联盟导论》(第一作者),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17、《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第一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18、《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国家科技计划与科技奖励》(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7年。

研究项目

研究项目

1、“我国科技奖励的运行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课题,于1993年完成(第二负责人),课题编号79070041。

2、“市场主导型R&D机构的组织发育”,物宝天华国际基金会资助课题,于1995年完成(第一负责人)。

3、“亚太地区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物宝天华国际基金会资助课题,于1995年完成(第二负责人)

4、“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科技奖励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课题,于1997年完成(第二负责人),课题编号95036。

5、“未来东湖科技多功能城研究”,武汉市科委委托课题,已于1996年完成(第二负责人),课题编号95601041。

6、“我国咨询市场的培育与管理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于1998年完成(第一负责人),课题编号96BJBO26。

7、“我国企业技术联盟及发展政策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9年批准立项(第一负责人),课题编号99BJYO72。

8、“经济全球化中的企业技术联盟与我国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第一负责人),课题编号01JA790104。

9、“生态工业园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年年批准立项(第一负责人),课题编号02BJY033

10、“湖北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第一负责人)。

11、“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2004年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第一负责人),教技司[2004]83号。

12、“国家科技计划对国家科技奖励的影响和作用研究”,2004科技部重点科技项目(第一负责人),项目编号2004EP030002。

13、“武汉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5年武汉市计委指令性项目(第一负责人)。

14、“国家科技奖励、科技计划与自主创新的互动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委托项目(第一负责人),项目编号2006-研—001.

15、“‘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绩效评估研究”,中国科协委托课题(第一负责人),2008年。

16、“我国‘中央—区域’科技治理研究”,2008年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点项目(第一负责人),教技委[2008]14号。

17、“创新集群的组织发育与对策研究”,湖北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08DEA044。

18、“创新集群评价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年批准立项(第一负责人),课题编号09BJYO81。

19、“湖北省政府应急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湖北省人民政府“能力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项目,2009年批准立项。

20、“企业加速器的运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A630044。

获奖情况

一、获奖

1、1995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科研先进工作者。

2、1996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科研先进工作者。

3、1996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先进工作者 。

4、1996年被华中理工大学评为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

5、1997年被华中理工大学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

6、1998年,《科技奖励的社会运行》一书获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1999年获华中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奖”。

8、2001年被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湖北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9、2002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10、2003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11、2004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12、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3、2005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

14、2005年主讲的《科技园区管理》课件获湖北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15、2006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16、2006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17、2008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8、2009年被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评选为“2009我最喜爱的导师”。

社会评价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咨询市场的培育与管理研究》完成后,中宣部规划办2000年2月25日来函,要求项目负责人将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整理成文章,以编1期《成果要报》,呈中央政治局常委参阅。

2、主持的2004年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于当年5月呈报教育部,被作为重要的政策参考文献。2004年12月17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文《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意见》文件采纳了研究报告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对此,2005年,《教育部简报》(第289期)专门予以表扬。

3、在主持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5年4月20日向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写信,建议“进行湖北省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论证工作,争取在湖北建成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若干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罗省长对来信高度重视,7月11日批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请组织发展中心、发改委、环保、科技等部门研究处理。形成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省政府秘书长也进行专门批示。

4、《先进生产力的形成与基本特征》一文被《人民日报》办的内参《思想理论动态参阅》(发至厅局级)2002年摘要刊载。

5、《澳大利亚的科学技术》一书得到了澳大利亚专家的好评,称“该书汇编了大量澳大利亚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料、数据和信息,介绍了澳大利亚的科学成就,详细解释了政府的战略和政策,科学计划和国际合作”。澳大利亚大使馆资助了该书出版。大使馆文化参赞PETER BROWN专门写信给作者,信中说,“对你收集资料写出这本书所作的巨大努力,我表示感谢。我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会为中国人民了解澳大利亚当前的科学技术作贡献。祝贺你取得这样有意义的成就”。

6、《科技奖励的社会运行》一书出版后,钱学森教授写信给作者,对该书给予了好评。国家科学奖励办公室专门致函华中理工大学,对课题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贵校曾做过(科技奖励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出过一本专著。该专著有深度,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参考价值。希望你们再接再厉,进行多学科研究,为我国科技奖励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中国科技奖励》杂志以“本刊评论员”署名发表文章,对该书的特点及创新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该书多次被同行引用。

7、2005年7月22日在“湖北省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对策研讨会”进行专题发言,建议湖北省实施“百家企业节能工程”,并阐述了该节能工程的具体实施设想。《湖北日报》将“建议”专门编发了一期《内参》(2005年第79期),呈湖北省主要领导同志参阅。2006年湖北省政府采纳了建议,正式启动了“节能工程”,《经济日报》2006年8月10日以《湖北31家企业签订节能责任书》为题进行了报道。

8、2006年,撰写的《培育创新集群,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文章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作为内参(《舆情动态》,2006年第97期)转呈中共中央宣传部,供中央领导参阅。

9、 据中国知网“CNKI学术趋势”的最新统计,在国内 “企业技术联盟”、 “科技奖励”、“生态工业园区”专题研究有影响的“相关作者”中,钟书华均排名第一。其中“企业技术联盟”专题排名第二、第三的是钟书华的研究生;被引次数居前五名的论文均为钟书华和学生所撰;钟书华的论文《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现状分析》被引次数居该专题第一,达26次。

10、在2009年最新出版的《科学学在中国》一书中,被划入“我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高产作者”。《科学学在中国》是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资深学者张碧晖、王兴成等集体撰写,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在该书中,著作者按影响因子等指标对10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类核心期刊1994-2006年13年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共有37位高产作者在此期间发表30篇及以上社会反响较大的文章,其中钟书华在37位高产作者中位居前五,共计发表文章数63篇。

11、“科技举国体制”的研究成果得到权威认同。众所周知,科技举国体制强调高度计划、集中资源进行“科技攻关”或“科技会战”,从而有望获得重大科技成果。正是依靠科技举国体制,中国才能在整体科技、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取得了“两弹一星”、核潜艇、洲际导弹、人工合成胰岛素等重大科技成果。但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是否有必要继续实行科技举国体制,对这一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钟书华经过深入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观点。

2008年在科技部举行的“国家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答辩会”上,钟书华正式提出中国应继续实施科技举国体制。这一观点当即引起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评审专家的高度关注,会后,评审专家专门与钟书华研讨了科技举国体制的相关问题。2009年,钟书华撰写了长篇论文《论科技举国体制》,发表在《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12期),被该刊列为封面推荐的重要文章;不久,《新华文摘》(2010年第4期)转载了论文,同样列为封面推荐的重要文章。2010年6月1日,国家公布了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部署,其中,重新强调要探索完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10年7月8日,《中国工业报》在头版《重申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抢占战略制高点》的记者述评中,集中点名评述了钟书华的观点。至此,钟书华继续实施“科技举国体制”的观点得到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同。

12、根据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截至2011年6月13日,钟书华著述被引用1223次,H指数1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