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钟启元
释义

生平概述

钟启元(约公元1830年—约公元1890年),名灵,字启元。钟姓入川祖崇德公五世孙(按入川字辈系七世祖)。四川邻水大坪村钟家湾人。清咸丰年间头甲进士(据位于四川邻水大坪村钟家湾之钟启元墓上所镌刻“御赐进士及第”推定),翰林院学士。因故贬回原籍任四县(邻水、大竹、渠县、梁平)教谕(明清时代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而嘱托则是约聘教员。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长诗文,精书艺,重德行,门下弟子逾千人。其墓冢石碑上书楷体三字“三不朽”,虽言过其实,但也可见其一生风范。

入川钟姓

钟姓一支来源是是宋国末代君王偃的第三子奔走许州,因其曾封“钟邑大夫”,子孙以钟为姓。钟烈一脉虽也以颍川堂作为郡号,但是按其族谱记载,钟烈并不是在颍川开基,而是在河南许昌开基,从地理上分析许昌在颍川以南不远的地方。钟烈以自己曾封为“钟邑大夫”为姓,因此有可能当时钟烈所在的“钟邑”就有钟姓了。钟烈的十世孙钟桂生于汉武帝五年乙丑(公元5年),至19岁时就身长九尺,腰大八围,异常骁勇。时值汉光武帝在南阳张榜招募天下武勇讨莽。钟桂率宗支应征。他在讨莽战争中,作战勇猛,后来东汉朝刘秀封其为镇蛮大将军(一说佐卫大将军),并赐“金铜宝图”,随军宗支25人皆受封赏。因此《钟氏族谱》有一对联的上联曰:“镇蛮成大业汉代追封宝鼎金铜一门祀笏家邦耀”说的就是钟桂获得金铜宝图的事。钟烈一脉迁南方的始祖是钟贤,钟贤于东晋末年迁往南方。新版族谱上还记载了迁徙的时间为公元420年五月二十一日,钟贤过江迁至江西虔州,成为钟姓入赣始祖。后来钟贤奉南朝宋武帝刘裕之命,入闽平定“六戎之乱”,为闽中都督,因此钟贤也是入闽始祖

钟贤的儿子钟朝,袭都督大将军,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携后母马氏妻儿到白虎村(今福建长汀白石村)定居。钟朝继母马氏,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卒于南朝宋顺帝开明二年(公元478年)。马氏一生贤德,常常奉劝丈夫儿子在战争中谨慎杀戮,经常收容伤者、病者,深受当地官员的爱戴,死后葬于后山九龙岗癸山丁向,过去有流传民谚曰:先有钟家墓,后有汀州府。

其后人钟星辉移居上杭县梅溪寨、再迁南雄、迁乳源定居。入川祖崇德、美先、崇锡弟兄三人随母谢氏四人于康熙年间,由广东乳源县温水塘移入大竹县暂居,后定居四川邻水大坪村。崇德公开基于上钟家湾,七世祖钟启元考取老爷,俗称“钟家老爷湾”。字辈:利廷崇德广 天启凤翱翔 有仁锡礼义,世代写文章。目前出生最小字辈为“义”字辈。

『崇锡公,创业于下钟家湾(邻水县长安乡金钟村,紧邻大坪村钟家湾);裕盛公,妣覃氏、莫氏,于康熙年间,由广东移入四川邻水大坪村堰塘湾定居。其排行字辈是:明裕登龙光、腾超起凤翔、国朝相学仕、永清显芳华。目前出生最小字辈为“相”字辈。』

启元子孙

钟启元是钟烈姓一族入川祖崇德公之后五世孙(按入川字辈系七世祖)。其嫡传子孙:

第4代传人:

钟祥明:仙逝。塾师。

钟祥高:仙逝。

钟益堂:1912年6月14生。仙逝。

钟祥五:仙逝。

第5代传人:

钟锋(向成):现居重庆北碚。原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图情系书记。退休。妻子:陈吟秋

钟毅(万福):1947年4月初7生。现居邻水。退休教师。亡妻:林素清

钟有安:现居湖南。

钟明生:现居邻水。

钟有文:现居邻水。

第6代传人:

钟咏梅:现居重庆。钟大双 钟小双:现居重庆。

钟灵毓:现居南充。教师。妻子:刘心雨。 钟鹏飞:现居广安。法官。妻子:周朝兰。

钟洪波:现居广东。妻子:邓晓红

钟雪琼:女,现居邻水。钟丽娟:女,现居邻水。教师。钟仁茂:学生。

钟仁科:男,现居邻水。钟仁义:现居邻水。

第7代传人:

钟灵毓博:男,1996年12月31日下午5时诞生于广安市邻水县冷家乡,学生。

钟若兮:女,学生。

钟宇恒:男,学生。

钟灵毓秀:男,2011年4月9日中午12时24分诞生于南充市嘉陵区妇幼保健院5楼,体重3.6公斤。

相关资料

邻水县冷家大坪村

邻水县冷家大坪村,位于邻水县中山万峰山下,老龙洞旁,南与长安乡接壤,东北与汤巴丘相连,海拔855米。该村现有耕地面积988.43亩,生态林5.480亩。全村257户,968人,其中属客家的944人、占总人口97.5%。

大坪村主要客家姓氏有钟、李、姜、谭、黄、林、谢、饶、刘、邹等,其中钟李八姓12支系来自广东,黄姓来自江西,姜姓来自湖南,他们聚族群居,形成邻水特有的客家社区。

明末清初,他们的的先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洪流,依依不舍地告别父老乡亲,挥泪离开温暖可爱的故园,带着祖先的遗骸金骨,牢记本姓的排行口诀,跋涉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寻求到这块生存空间,落脚于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凭着踏实的作风和打满血泡的双手,兢兢业业地在这片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十分贫瘠的黄土地上埋头垦荒,开辟田园,疏通沟渠,创建家园。他们的引种玉米、红苕、少许水稻。常年主食为玉米、红苕,二三月青黄不接,常以野菜、野果、酸涩难吃的冷饭坨充饥。这种长期衣不暖体、食不饱腹的苦难生活,铸造了他们特殊的生存能力和倔强性格,养成了习勤劳,尚俭朴,重团结,务实苦干的精神。客家人不仅男人们很勤劳,特别是妇女们能吃苦,成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无论田间地头、锅边灶台、针织缝补,以及孩子们的书桌边,都是他们克己尽职的场所。正如美国人类学者艾德尔经过实地考察写到:“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系,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大坪村,与客家创业有关的地名有钟家老爷湾、李家湾、谭家湾、林家湾、姜家湾、谢家垭口、刘家老屋、邹家湾等。客家庙宇有“显应山”、“普兴庙”(均已毁),“小儿庵庙”(已破烂不堪)等。还有凤凰寨、谭家寨、高峰寨、高岩寨等山寨遗迹。

走进邻水县冷家大坪村,村民操着一腔外人听不懂的客家话,溯源祖宗,他们的先祖都是从广东、江西、福建移入的。讲话的语言、声调又与广东粤语不相同,所以人们将“客家人”称为“土广东”。而“土广东”大多数并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只知自己的祖先是来自偏远的广东、江西、福建。而客家人又有固守自己文化的勇气和方法,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域和文化特征。这段历史,大有探讨的必要。为此,让我们走进大坪村,了解一下客家的由来、现状和风俗礼仪吧!

从大坪客家人聚居地收集到的族谱,透露出都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期移入的,他们的“根”在中原。在这些平常被秘藏箱底,纸页发黄、字迹典雅的族谱中,我们发现每一本族谱的姓氏渊源几乎都有可以追述到尧舜,古老得令人叹息和无法想象。而且,即使是那些目不识丁、神情呆滞的客家老人,亦知其祖先何时何地艰难地南迁,以及何年何月起身入蜀,落业定居后的艰苦创业历程。

客家人聚籍而居,家族伦理观念浓厚,族众以房屋聚族而居。男人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某个家庭或族群。各姓氏都有“清明会”,具有尊祖崇宗报德的伦理观,首先是重族谱的纂修,修谱之义在于使族人团聚,追根思源。以祭祀祖先为主线,联络亲情,把众多单个家庭联络为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在婚娶和丧葬中,亲族会聚,互庆互邦,平时注重相互贺生、祝寿、喜庆等,把族人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凝聚力。插秧收割、修房造屋等集体活动中你帮我、我帮你,邻里和睦,形成客家人的族群力量。祖先凭着顽强的毅力,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走过来的,在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不断垦殖中生存下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