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钟茂初 |
释义 | (Dr. Zhong, Maochu,1965—),经济学博士、教授。1965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铜鼓县。1980年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1984年毕业并获理学士学位;1984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攻读数量经济学研究生,1987年毕业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0年在职起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2004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7年始就教职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93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民革成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顾问,赣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学术经历1992—1993年在日本立教大学(Rikyo University)进修;1998—1999年在日本一桥大学(Hitotsubashi University)客座研究;2003年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关西国际中心客座研究,并先后到广岛大学、京都大学、札幌大学、同志社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代表性学术著作《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相协调的经济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知识经济学??可持续发展辞典》(主编,现代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微观经济学解析》、《宏观经济学解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代表性学术论文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虚幻性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5期; 生态保护区的发展,谁担其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生态功能区与发达地区关系的分析,《生态经济》,2005年第9期; 生态维护与贫困治理--论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年第8期; 社会科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与制衡GDP,《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 第一生产要素:形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关键因素,《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8期; 可持续消费:从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视角的阐释,《消费经济》 2004年第5期; 生态林的利益博弈,《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年第8期; 持続可能な発展」に関する経済学的诸问题の帰纳――人间需要の分类に基づく视点からの検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関西国际センター「论文発表集」2003年7月; “国际标准化”的经济分析,《中外管理》 2001年第2期; Five Kinds of Macroeconomic Activities—Macroeconomic Models and The Analysis on Chinese Economy(1991—1998),IER of Hitotsubashi University,No 363 ,1999; 知识经济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世界经济 》1999年第1期; 知识经济的本质:知识配置资本,《人文杂志》 1999年第2期; 论知识经济,《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研究(与陈宗胜、周冰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8年夏季卷; 无形资产配置资本, 第一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科学辑刊》 1997年第3期; “宏观经济运行理论模型”及其对滞涨的解说,《经济学动态》 1996年第4期; 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及对经济周期的解说,《南开经济研究》 1996年第3期; 第一生产要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要因,《现代哲学》1996年第2期。 当前主要研究课题《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社会保障理论创新与制度设计》(南开大学文科创新基金)、《西部大开发云南实施效果的评价》(云南省课题)。 招生专业:产业经济学(方向一: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方向2:技术创新与知识经济) 代表性学术观点之一:首创提出:“人类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三个层次”,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可以系统地解释多数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问题。如:1)人类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导致“不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人类以过当的物质投入来过当地追求物质需求、而忽视人文需求和生态需求以及三种需求协调的结果;2)一个国家“完善的发展”应当追求什么?一要追求社会成员物质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即经济增长),二要追求人文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即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三要追求生态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即生态环境的保护);3)“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学有什么影响。一要讨论物质需求满足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即资源配置),二要讨论人文需求满足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即公平与分配),三要讨论生态需求满足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即资源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承载力);4)目前制约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既不是劳动短缺、也不是资本短缺、也不是技术进步不足,而是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的制约......这一论点,可以对多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作出较完善的解释。(出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及发表相关论文8篇) 代表性学术观点之二:首创提出“第一生产要素论”,主要论点是:人类社会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起特殊重要作用的第一生产要素。这一生产要素决定了各社会阶段的经济特征和社会制度。原始社会的第一生产要素为“集体劳动力”、奴隶主社会为“劳动力”、封建地主社会为“土地”、资本主义社会为“资本”。每一个社会又可以划分为:第一生产要素扩张阶段(如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第一生产要素集约阶段(如资本集约化阶段)、第一生产要素更替阶段(如“资本”要素向“知识”要素更替的阶段)。这个观点对“知识经济”问题可作出较完善的解释,即:由于当前在社会经济中起主要作用的要素由“资本”逐步过渡到“知识”,所以推断未来的社会形态将是知识经济社会。(发表相关论文12篇) 代表性学术观点之三:提出宏观经济运行中,总投资、总需求、总生产能力三者的关联关系,决定宏观经济运行存在5种形态——正常态、通货膨胀态、滞胀态、衰退态、滞停态,由此可以系统地解释滞胀、经济景气周期现象。(参见:宏观经济运行理论模型及其对滞涨的解说,经济学动态 1996年第4期;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及对经济周期的解说,南开经济研究 1996年第3期;Five Kinds of Macroeconomic Activities—Macroeconomic Models and The Analysis on Chinese Economy(1991—98),IER of Hitotsubashi University,No 363 ,Feb 199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