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畈乡
释义

中畈乡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西北部,东接樟树墩镇,南邻湾里,西邻贵溪市,北界三县岭。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是弋阳县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乡,是弋阳县的粮仓之一。耕地面积40049亩,其中旱地2339亩、山林面积163926亩、水面面积7236亩,中畈乡辖20个村委会,总人口3.4万左右。

自然条件

中畈乡北部多山,中部、南部为低丘陵平畈。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蛇山,海拔550米;最低点显南,海拔40米。年平均气温17.7℃。1月平均气温5.6℃,7月平均气温28.6℃。无霜期263天,年降水量1906毫米。中畈乡历来以种植水稻为主,其它作物主要有芝麻、花生、红薯、油菜、油茶、甘蔗、板栗、布朗李、桃、柿子、药材等经济作物;养殖业主要有鸡、鸭、猪等;矿藏有蛇纹石、铅、石灰石、石英、石棉、铁、煤。

主要资源

一、森林资源

中畈乡有林面积:153000? 亩,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林、阔叶林,毛竹等,另外还有300余棵古树,主要品种有古樟,罗汉松,

二、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蛇纹石矿、铅锌矿、石英石等,主要分布在坞垅黄家自然村,杉山街西川自然村;

三、水利资源

小朦河发源于杉山街村西川组的蛇山山脉,自北向南蜿蜒曲折流经8个村委会,是中畈乡主要的水利资源。现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及一批山塘小水库蓄水量达2000万立方米,加上柴角湾水库引渠溉,使中畈乡旱涝保收面积达20000亩。

中畈乡有水田面积34642.5亩,主要种植水稻,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8490亩,中稻种植12125亩,晚稻种植20767亩,

四 农业特色产品

中畈乡农业农业特色产品:1、大禾谷种植面积年达5000亩;是优质年糕的原料,主要分布在陈塘、溪湾、中畈等村委会;2、红芽芋头1500亩,主要分布在杉山街村委会,以西川红芽芋头为主;3、西瓜400亩,主要种植在中畈村委会方家村乐江线公路边田坂上;4、竹孙菇面积50余亩,以杉山街的西川,毛书面积较大。中畈乡有山林面积157000余亩,主要树种有:松树、杉树、枫树、荷树、栲树等阔叶林品种,还有毛竹,主要分布在杉山街、芳墩、江辽、汉墩、下叶等村委会,其中有52000亩,列为国家重点公益林,中畈乡02年与03年共退耕还林8660亩,其中荒山造林5857亩,坡耕地造林2803亩。中畈乡有国家、地方公益林。另外还有联营造林2800余亩,乡场造林2000余亩,主要分布在杉山村委会,下范村委会,江辽村委会。中畈乡有水面面积7236亩,有小(一)型水库两座,一座名凤型水库分布在汉墩村委会徐家村小组,另一座名花门楼水库坐落在下范村委会横山村小组。有小(二)型水库12座,座落在芳墩村洋源组,江辽新田岗组,杉山鲍仕源,显南连子塘,溪湾徐树坞,陈塘小天垅,陈塘老屋里,陈塘王柏垅。显南南源坞,坞垅高塘坞,坞垅罗家坞,坞垅捍杆坞。

特色产业

西川芋头:是江西弋阳中畈西川地带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来的一种地方特产。据《弋阳县志》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西川芋头就已名闻遐迩,作为贡品成为达官贵人的桌上佳肴。西川地带三面环山,山林茂密,山下泉水汩汩,清澈见底。适宜的气候和未受到污染的肥沃土壤,孕育出了优质的地方特产。西川芋头茎杆粗长,叶冠小而圆,块茎个体饱满匀称,肉质纯白,营养丰富,它以低蛋白高淀粉区别于一般芋头,含有多种维生素和K、Ca、Mg、Fe等矿物质。无论炖煮煎炒,遇火即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绿色菜肴。炖煮则色泽如玉,煎炒则白如奶色,食之酥软甘甜,清香滑嫩,味美可口。特别是芋头米粉蒸肉、墨鱼烧芋头、芋头烧牛肉以及芋头薯粉饺子等早已成为了传统名菜,更是迎宾请客、婚宴嫁娶的必备佳肴,同时可做成芋母丝、芋头干、芋母片等加工产品,西川芋头因其特有有生长环境辅以施加有机肥的传统种植,不施化肥无农药残留,是人们公认的无公害蔬菜。西川芋头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远销加拿大,深受食家一致好评。

中畈椪柑:是中畈乡主要水果之一,品质、色、香、味具佳,深受城乡居民喜爱。

中畈蔗糖:俗称砂糖、红糖,同其他蔗糖比,具有味更甜、含糖量更高的特点。中畈蔗糖近年来引进浙江蔗种,种植在远离都市尘器的静谧环境中,施以有机肥,不受化学污染,自行加工生产,是一种原汁原味绿色无公害食品,含有丰富的Fe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适合贫血患者和哺乳期妇女食用。

中畈米粉:具有美味清香、口感细嫩、易煮易熟的特点,是一种久负盛名的本地特色食品。葛粉是从葛的块根中经工艺处理而得来的。葛粉色泽洁白,呈菱形状颗粒或粉末状。葛粉具有清热去火、明目护肝等功效。葛粉食用方便,开水冲泡即可,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

中畈红枣:中畈红枣呈圆柱形,色泽红润,肉多核小,甘甜味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枣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特别富含维生素C,故有“维生素丸”的称誉;枣果中的维生素P又称卢丁,能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压;《本草纲目》记载:“大枣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久服轻身延年”。

经济发展

中畈乡经济以农业为主,2003年中畈乡工农业总产值实现941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3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26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93元。

农业调优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

。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示范基地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并采取订单农业生产方设,减少常规稻种植,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稻和经济作物。中畈乡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95%,其中优质大禾谷面积达5000亩(中畈村连片1500亩)。

工业招商势头良好

。2004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招商服务观念,并随时掌握新情况、新信息,对意向的项目派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做到以诚招商,以诚留商。1—6月份,中畈乡共引进项目7个,合同进资6000万元,实际进资1200万元,超过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总和。现年总产3万吨和6万吨的二个碳酸轻钙厂已经投厂。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高速,中畈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打破种植品种单一化的农业格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推进农林牧副协调发展,全力实施开发农业,强攻工业。1999年农业总产值5438万元,1999年粮食产量达到22247吨。在稳定和发展常规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扩大西川芋头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种植,2000年中畈乡依托弋乐公路和乐平蔬菜大市场的优势种植4000亩甘蔗、蔬菜等经济作物。水面养殖上,鼓励农民向“特、新”养殖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美蛙”养殖,周良贵等一批养殖户通过试养,已具有一定规模。

城镇建设

集镇建设集镇建设以发展乡镇经济为中心,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 通、繁荣市场”的原则,使集镇总体规划更具科学性、前瞻性、美观性和实用性。中畈集镇地处平畈,呈长条形状,东高西低。北边为山峡隘口;南边与西边为河流和田畈,地势较低;东边地势高而平坦,接近对外交通道路。镇区规划用地仍以旧镇区为基础,呈带型向东边发展,四至界限:东至粟源河中畈灌渠,南至中学,西至小学,北至立壁岩。规划范围1、5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17年,分近期和远期。近期至2008年,镇内人口将发展为0、9万左右,镇区建设用地发展到0、9平方公里,镇区主干道、给水、排水细统、农贸市场、停车场、行政办公区、居住区逐渐形成。目前,正准备对规划中的方家、中畈、上叶、董家村沿乐江线60米内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建设。远期至2020年,镇内人口将发展到1、5万左右,镇内中心地段和主干道呈现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城镇景观,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配套完善,道路功能明确,街道绿树成荫,并集中连片,建成几处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小康型居住区。

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

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龟峰位于县城西南部,远看似龟,古称龟峰,明代改称圭峰,1998年复称龟峰。龟峰属丹霞地貌,山峦峻峭,峰岩秀逸,怪石嶙峋,岩洞幽奇,去海雾涛,奇珍古木,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享有“江上龟峰稀”和“东方天然迪斯尼乐园”的美誉,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疗养、度假及旅游胜地。另外,潮水岩、神仙洞、葛水回浪、婉潭映月、宝峰叠秀等美景也久负盛名。县境内还有众多的革命历史遗址和历史文物,主要有方志敏故居、邵式平故居、漆工镇暴动遗址、赣东北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窖头会议遗址、革命烈士纪念馆、三百烈士岩洞和叠山疏远、江南第一佛窖、双岩寺、陈康伯墓、谢枋得墓、周执羔墓等。

革命老区

中畈乡是革命老根据地,其方家墩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赣东北省驻地,曾招开过“赣东北第一次工农兵代表会”,后省驻地迁往横峰县葛源镇;也是吴克华中将(55年授衔中将,系我军四野第4纵队司令员、第41军第一任军长、震惊中外塔山阻击战一线指挥员)的故里,现该村竖有吴克华中将的纪念碑,江总书记题词为“攻勋卓著,正气凛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