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羽葡萄 |
释义 | 白羽葡萄,又名尔卡齐杰里、白翼、苏58号,欧亚种。原产格鲁古亚,是当地最古老的品种之一。1956年引入中国。抗寒、抗旱、抗霜霉病的能力较强。是酿制白葡萄酒和香槟酒的优良品种。宜在华北、黄河故道和西北中部地区栽培。现在河北、山东、陕西、北京及黄河故道地区有大面积栽培。 品种简介品种名称:白羽。原文名称:Rkatsiteli 别名:尔卡齐杰里,白翼。 品种来源:欧亚种,属黑海品种群格鲁吉亚亚群。原产前苏联,1956年引入中国。河北、河南及北京市均有栽培。白羽是欧亚种。原产格鲁吉亚。果穗中等大或较大,平均穗重429克,圆锥形或圆柱形,有大或中等副穗,常形成对称歧肩,呈翼状,故又名“白翼”。果粒着生紧密,平均粒重2.5克,椭圆形,黄绿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含酸量0.83%,在北京9月上中旬成熟,为中晚熟品种。适应性强,是欧亚种中抗葡萄根瘤蚜的品种之一。 白羽葡萄亦别具风味,它犹如水晶白玉,晶莹透明,果粒严实,皮薄汁多,既酸又甜,香郁爽口。 栽培历史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的葡萄主要为欧洲系统(Vitisvinifera),《史记》记载葡萄是汉武帝时(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但考古发掘的成果表明,在汉使张骞出使西域以前,葡萄栽培已经传入中国。2004年在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中,从约公元前500年的一座墓穴里发现了一根葡萄藤。在中国史书上记载的及中国西部地区发现的葡萄很可能是欧洲葡萄种群。 植物学性状嫩梢绿带紫红色,有绒毛。幼叶黄绿色,中等厚,叶脉间带红褐色,有光泽,叶面有绒毛,叶背绒毛浓密。一年生成熟枝条深红褐色,节间长约7.4厘米,枝条直立性特强。 成龄叶片中等大,心脏形,边缘略向上卷呈漏斗状,三至五裂,上侧裂深,下侧裂浅或中;锯齿锐而密,叶面有网状皱褶,叶背有稀疏绒毛。 叶柄洼开张,叶柄长或等于中脉。卷须间隔性。两性花。 生长结果习性树势中等,枝条较细,生长直立而稠密,结果枝占总芽眼数80%左右,每果枝着生一、二穗果,结果系数为1.39,副梢结实力弱。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开花,9月中旬果实完全成熟,中晚熟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结果枝占芽眼总数的40%左右,每一结果枝上的平均果穗数为1.5~1.6个。产量较高。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的生长日数为147~155天,活动积温为3402.6℃~3652.8℃,在北京9月上中旬成熟,为晚熟品种。适应性强,是欧亚葡萄品种中抗葡萄根瘤蚜的品种之一。抗寒、抗旱、抗霜霉病的能力较强,抗白腐病的能力中等,不裂果,无日烧,但不抗白粉病。棚架、篱架栽培均可,宜中、长梢修剪,长梢修剪能增大果穗。新梢直立性强,易于管理。白羽是酿制白葡萄酒和香槟酒的优良品种。宜在华北、黄河故道和西北中部地区栽培,浙江也可栽培。 果实性状果穗中等大,平均穗重250克,长15.1厘米,宽9.8厘米,圆锥或圆柱形,多数具副穗或歧肩,果粒着生紧密。果粒中等大,平均重2.5克,纵径17.8毫米,横径15.3毫米,椭圆形,绿黄色,果粉薄,果皮较薄,果肉多汁。 味酸甜,含糖量18.3%,含酸量0.88%,出汁率78%。种子中等大,每果粒含2—3粒。 由它酿成的酒,淡黄色,澄清发亮,有悦人的清香,味正,柔和爽口,酸恰当,满口生香,丰富完整,回味深长,酒质优良。 营养价值1、白羽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白羽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3、白羽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4、白羽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食疗作用白羽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 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 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症、浮肿等症,也可用于脾虚气弱、气短乏力、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备注: 1. 白羽葡萄的用途很广,除生食外还可以制干、酿酒、制汁、制罐头与果酱等; 2. 作烹饪原料使用的要求粒大、肉脆、无核与风味好;葡萄干作为点心的辅料; 3. 多食易生内热,或致腹泻。 栽培要点白羽为优良的酿造品种,树势中庸,宜篱架栽培,中短梢修剪。该品种结果早,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耐旱,对风土适应性强,枝条直立易于管理。 但目前各地栽培的白羽品种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应进行脱毒和品种提纯复壮。 白羽易感染霜霉病和白粉病,生产中要注意及早防治。 古井牌干白葡萄酒以优质白羽葡萄为原料,采用现代国际先进工艺与设备精酿而成,为厂荣誉产品之一。本品呈禾秆黄色,晶亮透明、具有新鲜的果香和优美的酒香。醇和柔爽,风味独特,并有效地保留了葡萄含有的多种营养成份。1983年全国葡萄酒质量评比荣获国家银质奖章;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7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名牌产品”。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分选→清毒→漂洗→破碎→压榨→硫处理→调节→主发酵→后发酵→成熟→澄清过滤→装瓶→装瓶、杀菌 质量标准 1.外观透明光亮,无浑浊沉淀及任何悬浮物质,色泽浅麦秆黄色,具有葡萄原有的清香味和特殊的发酵酒香,口味圆滑,醇厚爽口,不甜或略带酸味。 2.酒精含量约12%,总酸0.7克/100毫升,挥发酸不大于0.02克/100毫升,残糖不大于0.15克/100毫升,总二氧化硫不超过145ppm,PH值3.65以下,铜不超过0.1毫克/100毫升,铁不超过0.5毫克/100毫升。 注意事项: 1.有的厂为使果梗中的单宁溶出一部分,以增进白葡萄酒的风味,并降低葡萄汁粘度,以便于榨汁,一般破碎后放置一夜再行压榨。但必须使果汁中含有二氧化硫0.15克/升,才能防止放置期间氧化酶及杂菌的作用。 2.生产过程中,切勿与铜、铁等金属接触。 3.若发酵时速度过慢,应加入纯种的酒母或换桶通气。 4.发酵结束后,若酒度低于12度,可用酒精加以调整。 5.澄清剂还可采用明胶和鸡蛋清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