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医教育 |
释义 | 《中医教育》创办于1982年,是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高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目前,《中医教育》属于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杂志简介刊名: 中医教育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主办: 北京中医药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305X CN: 11-1349/R 邮发代号: 82-44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医教育 创刊时间:1982 主要栏目《中医教育》设有教育研究、教材建设、教育论坛、教学园地、教育改革、研究生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等栏目。 期刊发展史1982年5月17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向卫生部申请编辑出版《中医教育》杂志。1982年11月24日(82)卫中字第25号文卫生部批复同意学院牵头组办《中医教育》杂志。《中医教育》杂志创刊时以16开本、56页、季刊公开发行。1986年,随着教育改革的需要改为双月刊。2002年,由于中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作者群不断扩大,中医教育由原来的小16开本改为A4开本(原大16开本),由原来的56页改为64页。为了提高《中医教育》杂志水平和影响力,2004年我们将杂志扩版至88页,封面也重新设计,增加了校长论坛等栏目。严格按《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规定,设中、英文目录,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等,使本刊从形式上、格式上、内容上得以完善。 《中医教育》从创刊至今,已走过27年了。在此期间,中医教育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从个别审稿专家到形成按专业分类的专家审稿队伍,到目前为止《中医教育》杂志的审稿专家已涉及到中医、中药、西医60多个专业共40多个审稿专家。 收录情况《中医教育》目前是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CMCC)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投稿须知1 文题 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要能概括文章的主旨,一般不超过20个字,最好不用标点符号和副标题。 2 署名 按顺序写清楚每位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及所在地邮政编码并在文末附第一作者的性别、年龄、学位、职称,是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3 摘要 论文超过3000字者,需写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尽量提供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应叙述完整、清楚、简明,尽量用短句子并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注意删繁从简,第一句避免与题目重复。 4 关键词 论文均须标注3~8个中文关键词(尽量提供英文关键词)。 5 中图分类号 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执行,也可不做标注。 6 文章内容 文章立题要有新意,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稿件须加盖单位公章。资料要真实可信,经得起重复验证。如系各级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文章,请标注课题名称和编号。论文课题如若获奖请及时反馈我刊。来稿要求文字准确、通顺、精炼,重点突出,层次分开,但不宜过细,只需1,1.1,1.1.1三层。名词术语规范,标点符号正确。7 图表 图表要精选,应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建议采用三线表。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图和表。 8 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GB3100~3102-93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或西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 9 参考文献 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只著录最必要、最新、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内部文件和资料、二次文献不宜作参考文献引用。不论引自期刊或书籍,作者超过3位时须列出前3位作者姓名,每位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后加“,等”。文内于引用处按顺序在右上角注明,文后对应列出其出处。 参考文献例:引用文献序号 作者名.文章名.出处,出版年,卷次(期次):引用起止页码 作者收到收稿通知后6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稿件可自行处理。作者请自留底稿,本刊概不退稿,切勿一稿两投。来稿刊出后酌付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