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阳铭文戈
释义

秦代“中阳”铭文戈

中国古代用于钩杀和啄击的冷兵器。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多为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战国晚期,铁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后期已绝迹。在《古代战争馆》里,陈列着一件秦代铭文铜戈。此戈由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文物站提供,1983年9月在乌盟清水河县拐子上古城出土。戈通长221毫米,援长137毫米,胡长110毫米,内长82毫米。内一面自右向左横刻"中阳"二字。胡一面纵刻"广衍"二字。据《汉书·地理志》载,"中阳""广衍"均是秦西河郡属县。戈身铭文在不同部位刻有"中阳""广衍"两款,是同一器物前后在两地置用时,分别刻划的。

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用于勾啄的兵器。秦戈沿袭了战国铜戈的标准形态,基本特点是长胡,三穿或四穿,曲援,内上翘,除援有锋利的刃外,内和胡上也磨有利刃,增强了勾杀和啄击的作用。出土的秦戈均为铜制,分布较广,但数量不多,反映了这一时期戈的战术地位已日趋下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