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银纳鄂伦春族乡 |
释义 | 基本概况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是大兴安岭两个民族乡之一,是呼玛县唯一的民族乡。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1985年建乡,位于呼玛县北部,呼玛河之滨,距呼玛县城100公里,地处东经125°54′,北纬52°24′,南部与西南部与兴华乡、韩家园镇毗邻,西部与塔河县交界,北部、东北部与鸥浦乡接壤,属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脉东麓。 乡名由来白银纳鄂伦春族乡 乡名来源于驻地白银纳村名。“白银纳”,鄂伦春语,意为“富裕”。白银纳村是1953年国家为安置世代在深山老林里游猎的鄂伦春族建立起来的鄂伦春族聚居区。原属十八站公社,1969年划归鸥浦公社管辖。1984年初,将鸥浦公社改为鸥浦乡。同年8月,将鸥浦乡西南部的白银纳、红光、玻璃沟等7个村划出,设置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族人口约占全乡总人口的21%。 地理位置白银纳乡辖境地处呼玛河流域,河网密布。全乡总面积527平方公里,村屯主要分布在呼玛河两岸。以林业为主,兼事狩猎。有耕地1.9万亩,主要种植小麦。全乡共辖红光、白银纳、新河、新村、新山、新胜、玻璃沟、更新等8个村。其中白银纳村是鄂伦春族集居村,鄂伦春族居民153户,276人。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1715人。乡政府驻地白银纳村。 经济概况白银纳乡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全乡耕地面积36000亩,人均耕地18亩;林地面积45.42亩,人均占有森林面积280亩;呼玛河从境内腹地穿过,流域面积17公里,有草原面积138700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24600亩。白银纳乡土质肥沃,年无霜期80至1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2℃,作物生长有效积温1600℃至1900℃,年降水量450毫米左右,属于传统农业乡,主要作物粮豆薯类:小麦、玉米、大豆、芸豆、杂豆、马铃薯;经济作物类:葵花籽、白瓜子;蔬菜类:豆角、蕃茄、大白菜、黄瓜、甘兰等;山野菜类:黑木耳、猴头蘑、桦树蘑、榛蘑、草磨、蕨菜、金针菜(黄花菜)老山芹、柳蒿芽、水芹菜、蒲公英、野菠菜、刺龙芽、黄瓜香等;野果类:笃斯(都柿)越橘(牙格达、红豆)、草莓、黑加伦、野玫瑰果、稠李子果、山丁子果等;中药材类:黄芪、党参、桔梗、赤芍、刺五加、平贝母、北五味子等。白银纳乡鱼类资源比较丰富,以呼玛河天然冷水鱼类为主。鱼类分属于15科56种,主要有鲑鱼(大马哈鱼)、重唇鱼、细鳞鱼、哲罗鱼、雅罗鱼,还有鲫鱼、鲤鱼、红尾鱼、狗鱼、沙葫芦鱼。 2009年白银纳乡行政区划及城乡划分代码232721 呼玛县 232721204 白银纳鄂伦春族民族乡 232721204200 210 白银纳村 232721204201 210 更新村 232721204202 220 玻璃沟村 232721204203 220 新村 232721204204 220 新河村 232721204205 220 红光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