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
释义 |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于2006年初正式成立,是国内首家以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为主体、从事高端金融研究及培养高级金融人才的学术机构,是一个集研究、教学、培训为一体的学院。学院将致力于聚集海内外优秀的金融和经济学人才,建设一个在国内乃至亚太地区领先的金融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并进一步创建世界一流的金融领域研究创新平台。 师资力量(吴仰儒 冉齐鸣 同生辉 李广众 李杰 李建栋 李晟 刘芳 温健 卢钧 朱小能 文华 向巨 周月刚 倪传流 Dayong Huang Ren-Raw Chen) 学院创立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的综合优势,教育部和财政部自2006年开始试点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共有6所高校批复进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Finance and Development,简称 CAFD)在此背景下得以创立。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是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主体。他们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的教学体系,引进世界一流的教材和师资,是为了加强经济学与公共政策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在整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基础上打造的国际化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经济学和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高地,培养经济学和公共财政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师资力量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汇聚了众多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来夫·格兰杰(Clive.W.J.Granger)教授和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Engle)分别为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和名誉教授。世界500强经济学家、华人经济学家排名第19位的吴仰儒教授担任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院专职教师均为海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归国人员,此外还有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和业内知名人士担任本院特聘教授。目前,本院共有名誉教授2人,特聘学术带头人3位,专职教师14人,特聘教授2人,客座教授2人,构成了结构多样、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已在国际主要经济金融学期刊上发表了近一百篇学术论文,反映了研究院师资队伍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学院还聘请了两名海外特聘教授和两名客座教授。 吴仰儒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现任美国新泽西州Rutgers大学Rutgers商学院金融学教授,Rutgers商学院数量金融硕士学位项目主任。曾任美国西弗尼吉亚大学商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吴仰儒教授还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Associate Editor,以及《Afro-Asian Journal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和《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编委。吴教授曾担任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香港金融管理局客座研究员,上海证券交易所高级金融专家,和《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执行编辑。吴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金融和证券定价实证分析。已在国际知名的金融和经济杂志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吴教授荣获过国际金融管理学会全会最佳论文奖,国际金融管理学会投资方向最佳论文奖,美国新泽西州Rutgers大学Rutgers商学院资深教授杰出研究奖,和美国西佛吉尼亚大学商学院杰出研究奖。吴教授曾荣登全球500名经济学家排行榜,在华人经济学家排名第十九。 冉齐鸣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西弗尼吉亚大学博士。现任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冉教授曾任教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经济系和金融系。冉教授的主要研究工作在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他已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包括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Economics Letters等。冉教授曾荣获岭南大学优秀教学奖。 同生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南伊利诺大学金融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公司理财。199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赴美留学,2004年获美国南伊利诺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8年分别在美国伊利诺学院(Illinois College)和塞伊纳学院(Slena College)任教。已在国内外主流金融和管理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李广众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纽约城市大学Baruch College金融学博士。李教授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和美国Baruch College,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和金融机构管理。有关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博士论文获得纽约城市大学最优金融学博士论文奖。李教授曾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包括Review of Finance、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等。同时,李教授还在《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统计研究》等著名中文期刊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担任国内外众多著名学术杂志匿名审稿人。 李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大学数学硕士,经济学(国际金融方向)博士,外汇储备研究中心主任。李杰曾在美国克莱蒙大学担任助教和助研工作,在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波莫那分校、拉文大学担任过讲师。李杰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货币与金融、外储投资、汇率制度、资本管制以及中国经济问题等。李杰于2011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基金,2007年及2009年两次获得教育部项目资助,2004年获得海恩斯博士论文奖和Phi Beta Kappa 国际学者奖。在《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等杂志及论文集发表英文论文十余篇。 李建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金融学博士。李博士曾在德雷克塞尔大学担任教学助理和讲师,讲授企业金融基础等课程;并作为研究助理参与“大萧条前的银行流动性和系统风险分析”和“德国市场的期权交易行为”等项目的研究。李博士曾供职于IHT交易公司和申克公司(北京)。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经济计量建模分析和预测,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和机构,行为金融学,金融法规政策以及宏观金融学。李建栋助理教授于2007年9月加入研究院,一直为研究生讲授《公司财务》等课程。 李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李博士曾担任犹他大学教学助理和讲师,为犹他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讲授经济学相关课程。她曾供职于犹他州政府公共设施署。李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组织、房地产经济和应用微观经济学。李博士曾在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及《金融研究》、《投资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李博士曾任Applied Economics和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y杂志匿名审稿人。李晟博士自任职以来为学生生讲授《高级微观经济学》、《工业组织》、《房地产经济与金融》等课程。 刘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比利时鲁汶大学金融学博士。曾任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欧洲投资银行项目分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资产定价实证分析,交易策略和中国金融市场研究。她在国际经济学和金融学期刊“the Financial Review”, “the World Economy”,和“th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上发表了文章,曾获“第一届亚太金融市场会议”最佳论文奖。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和评论文章,曾担任期刊“the Financial Review”, “th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和“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的匿名评审人,“中欧论坛2007” 会议翻译以及“美国80年代至90年代初银行危机研究“一书的主要校译。 温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风险管理和保险学博士。温健博士的研究方向是金融风险管理,保险经济学,保险监管以及长寿风险。她教授的课程包括:金融学导论,公司金融,金融案例分析;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计量经济学;风险管理导论。 卢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兴趣主要在公司理财、金融媒介和房地产金融等方面。卢博士是美国金融协会的成员,曾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发言。 朱小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 丹麦奥胡斯大学经济学硕士。朱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资产定价,货币政策、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朱博士曾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包括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朱博士也为Quantitative Finance等国际期刊担任匿名审稿人。其研究曾受浦江人才计划(社会科学类)等支助。 文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学博士。文博士曾供职于韩国外换银行天津分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担任教学助理和研究助理。文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资产定价,金融分析师,行为金融以及国际金融。她是特许金融分析师3级别考试候选人,美国金融协会和金融管理协会初级会员。文博士曾获新加坡国立大学颁发的科研奖学金,南开大学颁发的多项奖学金包括南开奖学金、菲律宾首都银行基金一等奖学金。文华助理教授于2007年9月加入研究院,文华助理教授讲授《并购与重组》《金融学基础》《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 向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UTSA)金融学博士,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过研究,瑞典语商学院(HANKEN)金融工程硕士,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学士。向博士曾独立讲授Investments、International Finance、Quantitative Finance等课程。向博士的研究兴趣为Investment、Market Efficiency、High-Frequency Trading、Value Investment、Risk Management)等。投资学、市场有效性、高频交易、价值投资、及风险管理等。其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 Global Finance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and Derivatives。曾在多次国际会议包括欧洲中央银行(ECB)的风险管理会议上宣读研究成果。向博士是金融风险管理师(Financial Risk Manager) 及CFA证书持有者。 周月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金融数学博士,美国农工大学(TAMU)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周月刚博士教授的课程有:中级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导论,博弈论和战略行为,以及高级微观经济学等。周月刚博士的研究兴趣有:行为金融学,资产定价,家庭投资,信用风险。 倪传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客座教授。美国西弗尼吉亚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客座教授。倪教授曾任职于天津市政府政策办公室,蓝田州立学院,西弗尼吉亚大学中国商务中心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他创建了Corro Tech,Tianjin Reimers Electra等数家公司。倪教授在公司战略、公司治理、商务公关、公司融资、多文化商务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Dayong Huang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客座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波若分校会计和金融学系助理教授,黄教授于2005年获得西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黄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投资学,资产定价,国际金融等,并教授金融市场与机构、公司财务、投资学、选择与未来等课程。此外,他还在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Ren-Raw Chen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客座教授。Fordham大学金融学教授,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其金融学博士学位。陈教授作为金融领域的著名学者,在信贷衍生品、利率的期限结构、期权定价和金融工程如住房抵押贷款等众多数量金融领域均有深刻研究和独特见解。其论文发表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Fixed Income等国际顶尖杂志,陈教授曾供职于华尔街顶级公司,并长期为其提供广泛的商业咨询。 人才培养金融学本科实验班培养加入WTO后,随着中国金融领域与世界逐步接轨,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前,国内的金融研究和教学与海外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实现国内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推出“中财金融国际项目”——金融学实验班,从2007年起开始招收国家计划内本科生。 金融学实验班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特色,培养具有坚实经济学基础、掌握现代金融学理论、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具备流利英语沟通能力的高端人才。本金融实验班通过国际化的先进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中建立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框架、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以及分析解决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以英文作为工作语言投身到金融行业或从事研究工作。 本实验班完全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体系,全面采用权威英文版教材,突出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规范经济学方法的培训。本专业方向十分重视英语学习,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专业相关英文文献,分析英文财经资讯。本学院开设的课程均采用英语授课(学校开设的公共课程采用中文讲授),锻炼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以使学生完全能够用英语进行专业研究和国际交流。 金融学本科实验班设两个方向: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方向和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方向(学生入学后即按照报考志愿分成两个方向学习),学院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还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 国际金融方向:本专业方向将培养学生在掌握宏观金融分析工具的同时,能够以国际化的视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国际金融实践中。学院将提供国际金融领域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学生毕业后,将可以在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国内外大型金融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如果进一步深造,学生还将可以从事金融研究和教学工作。本方向将开设如下主要课程: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等。 公司理财方向:本专业方向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掌握系统的微观金融理论;能够运用数理方法和金融学理论分析解决公司理财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专业方向培养将使学生熟悉企业运作模式和财务决策业务,了解公司理财领域的学术和实践前沿。学生毕业后,将可以在国内外金融机构或企业从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资产管理、金融分析等相关工作;如果进一步深造,学生还将可以从事金融研究和教学工作。本方向将开设如下主要课程: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货币银行学、公司治理、财务报表分析、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等。 本院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院鼓励学生参加本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提供助理研究的机会参与研究课题甚至发表论文。对学习成绩优异并准备从事学术职业的学生,本研究院将协助推荐到美国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本院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开设“华尔街总裁论坛”,邀请国内、外金融业界的高层管理人员做讲座,拓展学生的金融知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帮助准备到金融业界工作的学生联系国际著名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本实验班的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学院具有完善的学位培养体系。本院所有学位项目均采用英文教学,参照海外著名高校的课程体系并充分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项目设有金融学、国际金融和证券投资三个专业方向,在证券投资专业下设有金融工程方向;此外,学院还拥有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项目。 金融学 金融学是研究经济活动领域中,货币与资本运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兼具理论性与实务性、微观与宏观、具有全球性特点的综合性学科。金融学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都有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影响,我国金融学科的研究将不断引入国外现代金融理论与方法,使本学科的领域和内容不断得到扩展和完善,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的需要。研究方向:本学科现设货币经济学、现代银行学两个研究方向。学制三年。本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国际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活动的学科,涉及国际金融理论、实务操作原理与跨国公司财务等领域。本学科旨在通过对跨国金融交易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国际金融活动的利益与风险以及管理模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内经济体系将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的需求非常迫切。研究方向:本学科现设国际汇率体制研究方向。学制三年。本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证券投资 证券市场作为最重要的投资和融资渠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证券投资是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的交易和利益分配规律的学科。本学科应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统计学、金融数学等数理方法,研究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律。本学科是既注重金融理论的学习,又注重具体实务操作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方向:本学科现设企业融资和公司治理、资产定价理论和实务、金融衍生工具三个研究方向。学制三年。本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金融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目前拥有三位博士生导师,采用国际化的视野与模式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博士研究生项目设有金融学专业,分为证券投资、国际金融和公司金融三个研究方向。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一”经济学基础“(专业代码2001)笔试参考书目: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卫兴华、张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二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二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近两年各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David Romer)戴维·罗默上海财经大学出报社(2009 第三版) 《宏观经济学》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十版) 《计量经济学》 潘省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版)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二”现代金融学“(专业代码3108)笔试参考书目: 《金融学》 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国际金融学》 姜波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投资学》 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J·马库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4th edition, Thomas E.Copeland、J.fred Weston、and Kuldeep Shastri Pearson Addison Wesley (2005) 教学特色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已搭建了一个全面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教学平台,借鉴美国著名大学的金融学教学体系,引进世界一流的教材,并结合国内现状设置了科学的金融学教学体系。本研究院开设的全部课程均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并以英语授课。本院聘请国际著名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指导学院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并与海外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建立了一系列联合学位项目、交换学生项目和培训项目。 国际交流巴黎美国大学研究生交换生项目。我院于2009年启动与该大学的交换合作项目。每年我院选派若干名研究生前往巴黎美国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我院已顺利派出了2007级研究生李文中、郝一珺;2008级研究生安瑶、欧阳政;目前,我院2009级研究生王成同学正在巴黎美国大学访问学习。每年巴黎美国大学选派若干名研究生来我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巴黎美国大学已于2010年春季选派了Laurel McWen同学,2011年春季Robert同学访问我院。2011年秋季巴黎美国大学Clemence 和Durian同学正在我院访问学习。 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生交换生项目。我院于2009年启动与该大学交换合作项目。每年春季我院选派6名本科生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我院已顺利派出2007级本科生林娅琪等6名同学;2008级本科生路帅等6名本科生;目前我院2009级本科生李心怡等6名同学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习。 法国IESEG大学研究生本科生交换生项目。我院于2011年启动与该大学的交换合作项目。每年IESEG大学及我院可以互派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交流学习。 就业去向2009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是中央财经大学2006年新成立的学院,2009年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毕业。在2009年金融危机形势的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属于非常有竞争力的,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还是很不错(个别信息未收集到),具体如下: 牛津大学读博 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拒了五矿集团和中化集团)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中化集团 德银证券 中信证券 中国五矿集团 海通证券 广东国资 北京国资 中信银行总行 中国邮储银行总行 中国通用技术总公司 博观资本 中国移动集团 水利水电集团 深发展总行 广发行总行 新华社 中行北分 新华保险总部 中信信托 中国银行总行 中国银行总行 2011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以下为部分研究生就业去向,还有公司名称不太确定或者去向不确定的没有写,补充的请留言。另外,去向现在还没有定的同学最后一定会有满意的offer的~Bless~ 中国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 中国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分行 大成基金行业研究部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 中信证券投行部 民生证券投行部 兴业证券研究部 东海证券经纪业务部 银华基金营销管理部 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并购与投行部 英大证券研究部 北医六院财务部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中植集团 中石油总部 昆仑信托 厦门信托 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 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 Tinbergen Institute, finance mphil/phd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