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外禔福 |
释义 | 总理衙门匾额“中外禔福”总理衙门正中的匾额上题“中外禔福”四字,“禔福”就是福安之意,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遐迩一体,中外禔福,不亦康乎?”。在一个向来自居为中央帝国的政权核心,匾额上不宣示皇恩浩荡、威恩远扬,而只是祈求平安无事,这也是晚清政权心态的真实写照。 展馆位置:总理衙门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 寓意:只有祈求平安无事 出现年代:晚清 作用:匾额题字 总理衙门这张照片摄于1908年的厦门。这座城堡式建筑正门上置“中外禔福”匾额。“中外禔福”,是代表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身份的专用词,可见,这是总理衙门在厦门大兴土木,临时设立高规格的接待场所,专门用于接待来访的美国大白舰队。其实,大白舰队这次环球巡弋,兴师动众,用意在于震慑日俄战争中得手后日益嚣张的日本。列强虎视下的晚清外交,从中可见一斑。 寓意翔泳归仁,中外禔福民间及很多宗教也流传着被赋予某种灵气的护佑“平安”的圣物被称之为“平安符(福)”。因为没有主旨“平安”的“福”字,古人以瑞应的形式表现“平安福”吉祥寓意,在瓶子上贴上福字,取“瓶(平)”的谐音“平(安)福”;将牡丹绘在瓶上寓意“富贵平安”等等。“和顺一门生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流传于民间的楹联凸显了平安福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禔福”来源禔:安宁;安享;幸福的意思。汉·扬雄《法言》:或问“君”曰:“明光。”问“臣”曰:“若稙。”《说文》:“禔,安也。”“禔福”就是福安之意。古老的汉字“禔”或许是“平安福”的源头, 《易》曰:“禔旣平”;至清朝各大对外府衙的匾额仍用“中外禔福”。在一个向来自居为中央帝国的政权核心,匾额上不宣示皇恩浩荡、威恩远扬,而只是祈求平安无事,这也是晚清政权心态的真实写照。 “禔福”就是福安之意,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遐迩一体,中外禔福,不亦康乎?”。“禔福”就是福安之意,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遐迩一体,中外禔福,不亦康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