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堂镇
释义

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距广州市区46公里,距东莞市区12公里。全镇面积 60 平方公里,下辖 20 个村(社区),户籍人口 7.21 万人,新莞人 6.44 万人。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等级公路 120 公里,107 国道、北王公路、 广深高速公路 贯穿镇内,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 东江支流环绕全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

中文名称:中堂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广东东莞

电话区号:0769

面积:60 平方公里

方言:广府话

车牌代码:粤S

东莞名人:王志东,新浪网创始人

一、中堂概况

中堂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距广州市区46公里,距东莞市区12公里。全镇面积6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21万人,新莞人6.44万人。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等级公路230公里,107国道、北王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贯穿镇内,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东江支流环绕全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全镇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镇内设完全中学1所,公办初级中学2所,小学7所,拥有大陆首所台商子弟学校。镇内水电充足,通讯发达,车站、广场、体育馆、商场、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投资环境优越。

中堂是一个逐步崛起的工商业重镇。中堂以纸品加工销售为支柱产业,全镇造纸企业33家,年产量近500万吨,占东莞市造纸产量近50%。中堂纸品制造加工业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规模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目前正大力培育IT、机电、食品、物流、服装、酒店等新的产业。镇内“凯景”和“鸿富”两家五星级酒店将在年内投入使用。

中堂正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下马四”岛上规划了占地3100亩的现代农业生态园,配套酒店服务和休闲设施,集生态农业基地、旅游休闲与一体,也是全市首个完成招商的生态园区。

中堂是一个传统文化名镇。中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比较有名的有潢涌村“黎氏大宗祠”、袁家涌村福庆桥和凤冲村陈伯陶故居,其中“黎氏大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莞文物八景”。特色体育文化也享负盛名,龙舟、篮球、游泳等体育“三张牌”和广场舞、粤曲、书画等文化“三张牌”越打越响。是著名的中国龙舟之乡、龙舟制作技艺保护基地,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中堂正围绕“产业升级促发展、城市升级促发展、环境优化促发展、统筹协调促发展、和谐稳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2008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6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1.6亿元,各项税收总额8.5亿元,镇本级财政收入4.2亿元。先后获得“中国龙舟之乡”、“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无"黑网吧"达标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自然地理

六千年前,中堂一带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漫长年月,泥沙沉积,才逐渐形成了东江三角洲平原。明代初期,中堂与石龙之间,水道仍很广阔,清末始瘀积变窄。广东水文二队 PK16 钻孔发现中堂蕉利 13 米 深处有腐木,经广州地理所测定,该腐木是在全新世海沉浸稳定后沉积,证明了 6000 年前,中堂一带的水深有 13 米 。

中堂位于东江下游,是珠江三角洲咸淡水交汇的地区,地型狭长,呈卧蚕状,沿东北—西南走向,从最东一端潢涌村下塘滘到最西端四乡村洲尾直线距离约 8 千米 。中堂地形开阔低平,镇域内没有山地丘陵,全部是平坦稍高的旱地与水田,西部的下芦、马沥、斗朗、槎滘等村旱地多,东部的潢涌、三涌、湛翠和中部的袁家涌、吴家涌等村则大部分为水田。

东江干流及其支流蜿蜒流过,把中堂分割成 5 个部分:主体潢新围部分面积约 42.4 平方千米,狭长型,东西长约 13 千米 ,南北宽约 3 千米 ,从西到东沿着公路两旁分布有东向、斗朗、镇墟、东泊、吴家涌、鹤田、袁家涌、凤冲、湛翠、三涌、潢涌等村(社区);西面槎滘村部分面积约 7 平方千米,西邻麻涌镇,北依东江干流,东临横涌海水道,通过槎滘大桥与东向、斗朗相连;南面与下芦、马沥村隔河相望。西南部分下马四是一个江心岛,包括下芦、马沥和四乡 3 条行政村,面积共 5.4 平方千米,地型呈条状,向外伸展,依东北—西南走向,倒运海水道与中堂水道环绕四周,通过下芦大桥与东向相连;正南方蕉利和郭洲部分位于中堂、望牛墩、万江交界处,面积约 4 平方千米,北临中堂水道,通过中堂大桥与镇区相连, 107 国道贯通其中,是中堂镇进出莞城的门户;北面江南社区(含麦州)部分是中堂镇唯一一片位于东江干流北岸的土地,面积只有 0.8 平方千米,与增城泥紫、久裕、大墩接壤,通过江南大桥与中堂豆豉洲相连, 107 国道贯通其中,地处交通要冲,是东莞北上直达广州市的“北大门”。

三、中堂荣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该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中国龙舟之乡”、“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东莞市体育先进镇”、“无‘黑网吧’达标镇”等荣誉称号。

1、造纸名镇

以省正式批准中堂镇为“造纸专业镇”为契机,按照上规模、上档次的要求,环绕北海仔河建设完善北海仔造纸产业园、对造纸企业进行整合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市在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方面、每年投入 10 亿元的扶持基金这一契机,争取资金支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水平,继续保持在造纸和纸品制造行业中的优势,使造纸产业成为长远产业、健康产业和品牌产业,增强竞争力,打造现代造纸基地,成为中堂镇重要的支柱产业。大型造纸企业有东莞市建晖纸业有限公司、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东莞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东莞潢涌银洲纸业有限公司等。

2、龙舟之乡——中堂

中堂镇水网纵横,东江干、支流流经此地,是典型的水乡。过去江水浩荡,渔舟唱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水热爱有加,个个都是水上蛟龙,打鱼好手。龙舟竞渡成为这里几百年来狂欢、庆祝、宣泄力量的最好表现方式,每当端午节前后,中堂镇各村的“龙舟景”相继热闹起来,江面上锣鼓喧天,龙舟飞驰,江边上男女老少人头攒动摇旗呐喊,热闹非凡。时值今日,一年一度的龙舟文化节更是把这一传统竞渡文化推向了高潮。 2006 年、 2007 年龙舟文化节期间,为丰富节日内容,除了龙舟竞赛,还相继举办了江中花船巡游、摩托艇及水上划水展演、陆地花车巡游、书画展览、广场文艺晚会等。中堂“龙舟文化节”已成为这里的品牌。 2007 年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龙舟之乡”。而伴随龙舟竞渡,这里的“龙舟制作工艺”更是声名远播。每年生产的龙舟远销省内外。 2007 年被省文化厅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被省文化厅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舟、篮球、游泳”是中堂镇颇具群众基础的三大体育文化活动。其中,龙舟体育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已成为中堂镇响亮的文化名片。2006年该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龙舟之乡”称号,2008年其龙舟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中堂的龙舟景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

据了解,中堂龙舟制作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是东莞唯一制作、生产龙舟的地方,现在该镇有5家龙舟制作工场,每年制售龙舟近百条,除供应本市外,还销往博罗、增城、惠州等珠三角地区,目前全镇20个村(社区)均有自己的龙舟队,现有龙舟近200艘

每年端午节前后,中堂村村龙舟景开赛,规模较大的有:五月初二的斗朗景,初四的槎滘景,初六的潢涌景、江南景,初八的马沥景,而五月十三的龙舟节则是全镇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龙舟盛会。

中堂的龙舟制作、拥有数量多、龙舟景多、参加国际、国内赛事获奖多,已成为其龙舟民俗文化活动的鲜明特点。

四、行政区划

1、明代之前

明代 (1368 年 ) 以前,东莞县行政区划制度,县城的城内称坊,附城称厢,东莞县城有三坊一厢;县城以外的地方由乡统领都,都统领图,图统领村,全县有 4 个乡(文顺乡、归城乡、恩德乡、延福乡)十三个都,中堂村在第十二都辖内,这一都统领 1 个图共 7 个村:中堂、东向、槎滘、梅畴、斗朗、三曹、江南。(《陈志》卷三第 1 ~ 3 页)

2、明代

到明洪武年间( 1381 年)设中堂巡检署,中堂巡检署署衙原来设在县城西面的麻涌村,旧名中堂寨。明洪武十四年( 1381 年)苏友兴起义,中堂寨被烧毁后,迁往中堂村,日久废弃,后来在东向村借用民间祠堂办公。

3、清代

至清代乾隆十九年( 1754 年),东莞县划分为五个司属:捕厅、戎厅、京山司、缺口司和中堂司,中堂司设巡检一员,驻中堂墟内,它属下有 12 个大乡,范围很广,东至石碣,南至洪屋涡,西至麻涌,北至中堂,共辖大小村庄 233 个。中堂司所辖的区域面积接近于 2002 年的中堂、麻涌、望牛墩、高埗、石碣、万江、道滘、洪梅等八个镇区的面积和。

4、民国

民国( 1912 年)以后,中堂司改称第六区,管辖范围屡有变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称中堂区和第十区。

建国后

5、40、50年代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东莞县于1949年10月17 日解放,中堂改称新四区,设区长1人,管辖4个乡,石腰、江鹤、西芦、永宁, 43210 人。

1950 年新四区设正副区长各1人,管辖7个乡,潢涌乡、新宁乡、四平乡、江鹤乡、新冼沙乡、石腰乡、水南乡, 43000 人。

1951 年新四区设正副区长各1人,管辖6个乡:新宁、四平、江鹤、新冼沙、石腰、水南, 68521人。

1952年新四区设正区长1人,副区长2人,管辖24个乡。

1953 年中堂改称十五区,设正区长1人,副区长2人,管辖17个乡。

1954 年~ 1956 年,十五区设正区长1人,副区长2人,管辖16个乡。

1957 年撤区建乡,十五区划分为中堂、潢涌两个乡,中堂乡政府设在中堂墟,设正乡长1人,副乡长3人,管辖8个村。潢涌乡政府设在潢涌村,设正乡长1人,副乡长2人。

1958年1~9月,中堂、潢涌两乡合并为中堂大乡,设正乡长 1 人,副乡长 4 人,管辖 13 个大队,30718人。

1958年10月,撤乡建人民公社,中堂大乡改称“中堂人民公社”,行政机构称“中堂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各 1 人。 1960 年以前管辖 20 个大队(乡改称大队),一个墟; 1961 ~ 1962 年管辖 26 个大队,一个墟1962年人口34472 人;1963 ~ 1966 年管辖 18 个大队,一个墟。

6、60年代——70年代

1967 年~ 1979 年,“中堂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中堂公社革命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各一人,管辖 18 个大队,一个墟。 1980 年~ 1983 年 7 月,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管理委员会的名称,设正副主任各 1 人,管辖 18 个大队, 1 个墟。

7、80年代——今天

1983 年 8 月~ 1987 年 3 月,区级政权进行了体制改革,撤销中堂人民公社,建立中堂区,设正副区长各 1 人,仍然管辖上述 18 个乡(大队改称乡)和 1 个墟。

1987 年 4 月区级政权又进行了体制改革,撤区建镇,设正镇长 1 人,副镇长四人。管辖 18 个管理区(乡改称管理区)和一个居民管理区(原中堂墟)。总户数 13480 户

1998 年撤管理区建行政村,中堂镇下辖 18 个行政村和 1 个居民委员会。

8、区划变化

1949 年 11 月至 1962 年,中堂由于行政区划不断变化,辖区人口也变化较大,自 1963 年开始至 1998 年 9 月,中堂行政区划一直没有变动, 1998 年 10 月红锋村归属中堂镇管辖,中堂镇辖区增至 19 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从 1962 至 2002 年,每隔 10 年约增 9 千人。

五、历史沿革

中堂初名“舂堂”,北宋立村。在唐代后期,此地散居农、渔人家,以农居多,至唐末,居户有所增加,已具村模,到宋朝建立之始(约 960 年)正式立村,定村名为“舂堂”,辖属于东莞县文顺乡归化里。

“舂堂”本是唐、宋时期南方的一种劳作场所,因其方式独特,很具地方特色,后来人们也视其为一种习俗。(《陈志》卷九十六第 1 页:“‘舂堂'见《太平环宇记》(之)《岭表录异》,盖谓此为唐宋遗俗。”)就字义而言,“舂”是撞击的意思,“堂”为某一场所,如学堂、歌堂、祠堂等。对于古代的舂堂,唐朝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一书中有所描述:“广南有舂堂,以恽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思,莞音念“四”)之巧弄秋 砧 ,不能比其浏亮也”。(这一段话的大意是:广东南部有“舂堂”这种劳作方式,是用整根大木挖空成为木槽,在一槽的两边大约有10 支木棍,男女相间站在槽边执棍一边舂槽中稻谷,一边有节奏地敲打槽边,有如奏乐的节拍不断重复。木槽发出的声响,就像鼓声一样,几里远的地方都听得见,就算思念丈夫的妇女们在秋天为外出夫君槌洗冬衣时那巧妙槌打洗衣板的响声,也比不上“舂堂”的响声那么爽朗响亮。)古代民间立村,定村名方式有的取其地貌,有的取其特色,有的取其物产,中堂这地方立村前已有“舂堂”,故立村时取其为村名。

舂堂村地处附近乡村的交通汇合点,各村村民多来此作买卖交易,很快就发展成一个中心墟市。因“舂”与“中”同音,人们在文字书写方面图方便,常把“舂堂”写作“中堂”,久而久之,舂堂也就成了中堂。注:《陈志》卷四十第 6 页:“按:张志作中堂,考李涛碑亦作舂堂,盖古今异名。”

六、经济发展

中堂镇按照市委提出“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发展战略,围绕我镇确立的“产业升级促发展、城市升级促发展、环境优化促发展、统筹协调促发展、和谐稳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优化提升纸品加工产业。目前我镇仍以纸品生产销售产业为主,全镇纸品生产加工企业共30多家,年产能400多万吨,纸品产业年产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60%以上。因此,在推进产业升级优化过程中,我镇将立足纸品加工销售产业这个重要基础,抓住北海仔造纸产业基地顺利通过省环评这一有利契机,借助镇内几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造纸产业技术升级、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延长产业链,在纸箱生产、印刷包装等方面进行延长充实。积极探索发展纸品物流业,大力引进各类纸品印刷包装材料的大型制造商和供应商,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做强做充分纸品相关产业。同时,针对环境治理问题,要用强有力的手腕,坚决落实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使全镇造纸企业达标排放,通过筹资建设截污专管,实行转移排放,提升河涌自洁自净能力,进一步优化全镇环境,全力打造“纸品加工销售专业镇”。

二是加快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一是充分挖掘中堂现有服装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推动服装制造业发展壮大,鼓励和引导实力服装企业参与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推动镇内服装企业从“贴牌加工”向“品牌创建”方向转变,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将培育服装制造业发展与帮扶群众就业创业工作相结合,大力推进“手牵手”就业帮扶和“星光创业”工程,推动群众向服装业方面就业、创业,进一步做强做优民营经济。二是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现代工业园区,充分利用潢涌、三涌片区现有IT产业基础,加快发展英树电子等一批大型优质项目,推动形成高新科技产业片区。三是充分发挥我镇造纸产业发达、进出口运输量大的优势,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向运输业方面投资、发展。同时利用我镇江岸线长、适合内河航运的优势,计划在沿江、沿河的合适位置建设一批物流码头,做好内江内河水运文章,推动全镇运输业的发展壮大。四是大力发展环保建材产业,充分利用我镇原来红砖、水泥产业时期积累的产业和人才基础,大力引进环保达标的环保砖、钢材、铝材企业,并进一步延长充实建材业的产业链,提升建材业发展空间。

三是整合零散工业进园发展。加快槎滘工业园和泛珠物流园的建设,整合零散的食品等工业企业进园发展,吸引一批大型优质的食品加工、物流企业落户,推动槎滘片区形成食品加工与物流业相结合的基地。零散工业企业进园发展后,充分利用市即将出台的“三旧”改造政策,大力实施“退二进三”计划,将镇中心区周边村处于优势地段的原工业厂房改造发展为商业店铺,推动形成第三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加快农民公寓和廉租房、经适房的建设,为今后的旧城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四是推动传统农业精细发展。以下马四农业生态园为龙头,对生态园内农田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种植经营管理,形成花卉种植交易、苗圃栽培、农业技术研发的生态农业基地,并适当配套旅游休闲设施,打造富有水乡特色的新型休闲观光农业。同时,计划对全镇剩下的17000多亩“农保区”实行农田标准化建设,实行精细化生产经营管理,推动传统农业向经济农业转变。

五是加快发展房地产、酒店业。加快107国道中堂段的改造建设,大力引进五金、物流企业落户,打造五金、汽配、钢材批发长街。在适宜地块大力发展优质江岸地产项目,推动形成高尚房地产区域和现代商贸区。加快推进镇内几大星级酒店建设,在优势地段再合理布局一批上星级、上档次的酒店群和大型商业中心,带旺中堂,助推商业和房地产业的大发展。

六是做好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工作。围绕打造五大片区产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大型优质项目,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支持服务,积极落实支持鼓励措施,改善整体营商环境。大力推动“三来一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或与民营企业合作,鼓励外资企业将自身优势产品打造为国内优秀品牌,拓展国内市场,开展内销业务,促使外资企业就地升级转型。

七是坚定不移抓好民生实事。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基础。我镇在推进现有镇村统筹发展项目的同时,将进一步拓宽镇村统筹发展的内容,精选优质发展项目,采取由社会投资和集体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允许村级集体投资参股,获得分红回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我镇将进一步落实医疗保障、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一保五难”等工作,认真抓好各项民生实事。

七、文化教育

该镇现有完全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两所,公办小学七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一所,公办幼儿园一所,省一级学校两所,市一级学校五所,市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一所,市一级幼儿园一所。 镇内还有大陆首家台商子弟学校以及三间外来工子弟学校,为台商子弟和外来工子弟创造了优越的教育环境。

近几年,镇委、镇政府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大办教育,办大教育, 使全镇的教育事业生机勃勃。该镇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中堂教育发展的新优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该镇拥有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干部群众重教兴学,广大教师勤教善教,许多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均进入全市的前列。2004-2005 两年连续荣获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和本科比例两项全市第一,2006 年两项分别排在第三、第四。2006 年底,该镇被评为省教育强镇。今年该镇高考又创历史新高,其中本科录取132 人、三A 以上248 人、三B 以上440 人,继续稳居全市面上中学第一名。

该镇继前两年投入2.5 亿元完成小学阶段的联合办学后,今年又投入1.5 亿元建设中堂实验中学,明年 9 月竣工使用,完成初中阶段的联合办学,并使群英学校逐步转制为市第四中学。创名牌学校方面,中堂中学明年将迎来 50 年校庆。

该镇将本着“中堂大发展,教育要先行”,“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不断推进中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中堂教育发展的新优势,为开创中堂社会经济建设新局面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建设和谐东莞作出应有的贡献。

八是抓好亲商扶商工作。由镇外经办、投资服务中心派出专人专门负责对有投资或增资意向的企业实行专人全程跟踪,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投资咨询的“一条龙”服务,代办包括城建、国土、环保、消防、税务、工商、外贸、海关等所有手续,及时向企业宣传国家的各类新政策法规等。设立镇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将民政、计生、城建、工商、消防、环保、卫生防疫、劳动共八个部门的对外服务项目纳入中心的服务范围,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公章接件、一个标准对外,一个期限(时间)办结的统一管理,为群众和投资者提供便捷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八、城市建设

中堂镇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等级公路 120 公里, 107 国道、北王公路 、 广深高速公路 贯穿镇内,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拥有 22 万伏变电站 1 座, 11 万伏变电站 2 座,主变电容量为 100 万千伏安;正在抓紧建设日供水 10 万吨的供水厂;现有程控电话 3.97 万门,最大装机容量可达 5.17 万门;大陆首所台商子弟学校落户该镇 潢涌村,全镇设完全中学 1 所,初级中学 2 所,小学 7 间,顺利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篮球馆、汽车客运站、医院、广场等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中堂镇以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现代滨江新城为目标 , 按照 “拉开框架、优化布局、强化功能、改善环境、提高品位”的要求,科学规划,进一步扩大城市中心区范围,划定以 107 国道为标线,潢新围 107 国道以东 500 米 范围,以及 107 国道以西、以南、以北直至东江边合共约 10 平方公里为新中心区。一方面加快已落户的东港城、莞都国际花城、中天南国雅苑、江畔豪庭、鸿富广场花园等房地产建设;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中堂 独特的风情美景 —— 东江水,以堤路结合工程为契机, 以新中心区建设为带动, 规划沿东江边从斗朗至东向再到合益酒店路段, 利用市“退二进三”的政策,启动 对豆豉洲、海旁街、红锋至东向段现有的残旧建筑物进行拆旧建新,旧城改造。在拆旧建新过程中利用四面环水,邻近广州,拥有巨大市场消费力的优势, 大力发展江岸概念地产项目,形成一批高品质、纯居住型的滨江高雅房地产群,努力把中堂建设成为宜居城镇。 2007 年,全面启动 8 类 31 项重点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大新路的升级改造,中兴路升级工程正在施工,槎滘大桥正在施工扩建, 2 号路、规划一路、湛凤路、堤路结合、水利防灾减灾、截污管网铺设等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区多个大型房地产楼盘、农贸市场陆续建成推出,鸿富五星级酒店、东汇四星级酒店已经封顶;潢涌农民公寓楼多幢同步推进,实验中学建设进度逐步加快,全镇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同时, 进一步加快劳动、社保、邮政等一批行政办公大楼和图书馆、游泳馆等公共设施建设,把镇中心区建设成为行政、商贸和居住的中心, 力争用五年时间把新中心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商业、服务业繁荣的上规模、上档次的新镇中心区,努力打造亮丽的东莞北大门。

围绕打造富有水乡特色的现代滨江新城的目标,下一阶段,中堂将大抓环境建设,全力推动城市升级转型。充分抓住市同意该镇土规修编中的城市规划布局这个有利机遇,争取尽快完成通过土规城规的修编,重点抓好“两横四纵”的骨干路网的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各项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大力加强镇村内河涌的环境整治,切实提升镇村的环境和质量,整体打造出中堂富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城市格局,大力优化中堂的投资发展环境。

九、水乡文化

中堂镇有 900 多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薪火相传,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与日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把传统文化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内容。众多的祠堂是这里又一道靓丽的风景,我镇各村共有祠堂 34 间,大部分有近百年历史,如潢涌黎氏宗祠、凤冲陈伯陶故居等,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我们要求各村对历史跨度超过一百年,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祠堂进行申报和鉴定,保护好文物遗产。上半年,我镇已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祠堂普查,并聘请了有关专家进行了研究探讨。拟出了初步的修缮方案,目前已有 13 家祠堂或正在修缮或计划修缮。我们按照秉承传统,凸显特色的原则修缮祠堂。要求各村在充分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需要进行修缮,尽可能做到各有千秋。

我们从中堂的实际出发,确定了祠堂四个方面的新功能:一是将祠堂打造成村史教育阵地;二是将祠堂打造成村民论坛;三是将祠堂打造成传播科学知识的阵地;四是将祠堂打造成老人活动中心。这些目的达到后,祠堂文化就有了新活力,会不断地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参观,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十、今日中堂

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等级公路 120 公里,107 国道、北王公路、 广深高速公路 贯穿镇内,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 东江支流环绕全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镇内 设完全中学 1 所,初级中学 2 所,小学 7 间,拥有大陆首所台商子弟学校。 2007 年成功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镇内水电充足,通讯发达,车站、广场、体育馆、商场、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投资环境优越。

近年来,中堂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物流、造纸、五金、房地产和服务业,成功把一个水泥重镇转变成一个工商业迅猛发展、物流业迅速崛起的重镇,经济发展成绩喜人。2006 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 51.17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136.71 亿元,各项税收总额 6.26 亿元,镇本级可支配收入 2.76 亿元。目前,中堂正围绕“产业升级促发展、城市升级促发展、环境优化促发展、统筹协调促发展、和谐稳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滨江新城!

行政区划

潢涌村

潢涌村地处东莞市北部,辖地约7平方公里,由4条自然村组成,下辖27个村民小组,农业户籍人口9000多人,外来人口15000多人,常住人口10000人。该村设党委制,党委下辖7个农村支部和一个外资企业联合支部,共有党员262名。该村北隔东江与广州增城市仙村相望、与广园快速干线接驳、紧连东莞北潢公路;南距东莞市区8公里,东距东莞市石龙镇10公里,西距107国道7公里,是一个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村风民风淳朴、产业特色鲜明、生活水平宽裕、社会安定和谐的水乡村落,曾荣获东莞市文化建设标兵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目前该村正进行广东省宜居村与东莞幸福名村创建工作,并被推荐为广东省名村示范村创建试点。党组织2007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五好党组织”。

三涌村

位于中堂镇的东部,东西两面分别与潢涌、湛翠相邻,南与高埗镇保安围一水之隔,北临东江,与增城十字滘隔江相望。1993年9月三保大桥建成通车后经此到莞城10.7千米。北王公路和南潢公路由东至西贯通村中,全村总面积3.5平方千米, 2006年,户籍人口3662人,外来人口1305人,辖下六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南汴(郭姓)958人、鹤树厦(郭姓)694人、胡屋1038人、格壆(胡姓)511人、陈屋墩288人、李屋墩173人。

湛翠村

位于中堂镇东部,在莞城镇西北部11千米处,东邻三涌、南邻凤冲,西邻袁家涌,北至“小北海”,西距 107国道4千米,镇中潢公路、市北王公路贯穿东西。全村总面积1.7平方千米,2002年底, 辖下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096人, 男1050人,女1046人;外来人口983人。全村袁姓村民约占总人口的59%,张、刘、李、曹等四姓氏人口,均各约占10%,还有黎、陈姓共30余人。

凤冲村

位于中堂镇东南部,东至湛翠,西至鹤田,南临东江南支流与高埗镇芦村隔江相望,北是南潢路贯穿村边,距107国道约3.5千米,全村总面积1.277平方千米。2002年,户籍人口1500多人,外来人口有1000多人,辖下3个村民小组。

袁家涌村

位于中堂镇中部,东、西、南分别与湛翠、吴家涌和鹤田相邻,北临东江与增城大墩隔江斜相对望,江岸线长 2 千米 ,东西走向的北王公路和南潢公路分别在村的南北面贯穿而过,西距 107 国道 2 千米 。袁家涌村含南汴、西隅、北汴、西亭、一甲 5 个坊和新村、新湾、大墩屯 3 个自然村, 2002 年,全村面积为 3 平方千米多,辖 8 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 5400 多人 ( 其中袁姓 4500 多人,其余吕、莫、毛、林、黎、李、丁、叶等姓约 800 人 ) ,外来人口 2000 多人。

吴家涌村

位于中堂镇中部,南潢路和北王公路贯穿村南北面而过,距107国道1.2千米,东至袁家涌,西邻东泊,南至鹤田,北靠东江与增城大墩隔江相望,2002年总面积为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300多亩,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462人,外来人口1627人。

槎滘村

槎滘村位于莞城西北13千米处,距中堂墟(中心区)3千米,北临东江干流,与增城新塘隔江相对,南与下芦、马沥隔江相望,西与麻涌镇欧涌村接壤,东面通过槎滘大桥与东向、斗朗相接。2002年,全村总面积7平方千米,辖下2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9000多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是中堂镇户籍人口最多的一个村。 “东糖集团”(原东莞糖厂)就设立在村东南方的“莲花氹”边。

村四面临水,河涌纵横交错,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素称“鱼米之乡”。

约在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年)立村,据《槎滘村志》(1992年编写)记叙,黎氏因遭受迫害于1195年由南雄迁入,同时期陈氏从顺德迁来打鱼落户,罗氏于1250年由南雄珠玑巷迁入。村庄涌滘环绕,河水碧洁,每当阳光或月色映照时,河面常泛银光,故立村时取名“艮滘”(“艮”字在当地使用相传中,音、义均与“银”同,而与字、词典中的“艮”有别)。明朝初(约1368年)曾立“埠”(明代一种军事建制),驻船兵约20人。乡间传说到了明朝期间,兵部尚书湛甘泉(增城新塘人)到艮滘探婿,品茶时偶尔打破了茶杯便随口而言“茶滘”,于是村名改为“茶滘”,往后年代多有兵荒贼乱,民不聊生,村民认为“茶”字不利,合议改“茶”为“槎”,“槎滘”一称于是沿用至今。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