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 |
释义 |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出版信息何明、罗锋编著 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内容简介现当代史研究中的热点、难点苏联和中国,都是在二十世纪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国家。关于这两个大国历史的研究,一直是现当代史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而关于两国关系的研究,则更是热中之热,难中之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两国间的关系,从兄弟般的友谊,到后来双方公开论战,乃至后来到了剑拔弩张、流血对抗的地步,其变化之大,实在是太富戏剧性了。由于一个时期相关档案材料一度大多处于保密状态,再加上意识形态方面的诸多禁忌,这使得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步履维艰;而对于广大的中国读者来说,两国关系的万变之大、之快,让人摸不着头脑,于是乎,对于两国关系变化的种种臆断和猜测不绝于耳。 很多过去以为是“不虚”的大事,往往被新公布的档案或新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实是“虚得很” 关于两国关系的出版物,几十年来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关于两国关系种种所谓内幕的演绎本,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很多相关内容的大量出版物,并没能理清人们的思路,很多读者对于中苏间当时到底发生过哪些事,以及这些事情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依然是不清楚的。 目前,国内关于中苏关系的出版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纯学术出版物,如《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苏联兴亡史论》、《十年论战》等都是难得的佳作,是学者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心力之结晶,引经据典、论述充分。从这些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近年俄罗斯、美国、中国台湾相关档案的开放,中苏关系研究已经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中苏两党问题、两国问题,对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问题,对于两国与朝鲜战争的问题,对于两国论战及交恶问题,以及两国在波匈事件中的立场、作用问题,直至两国的边界纠纷、冲突等等众多重大事件,我国的史学研究者都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解读,应当说是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近了。但是,这些研究成果的受众往往是高端的学者或专业人员,普通读者往往没机会或者很少有机会读到这些专著,有的甚至没有兴趣读下去。 而另一类出版物则以通俗见长,写中苏两国关系简直同写小说一样,对于重大事件全无考证便信马由缰、胡编乱造。可读性是有了,但是真实性、可靠性却经不起推敲。当然,有些人会说这样的演绎作品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特别是在一些所谓的“纪实”类作品中,这种现象尤其常见。如果真的能“大事不虚”当然很好,但事情往往并不是这样。由于近十年来中苏关系的研究进展较快,很多过去以为是“不虚”的大事,往往被新公布的档案或新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实是“虚得很”。中苏关系研究的最新成就,又往往不是一般的写作者所能掌握的。这也正是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一书的必要性所在。 一部走通俗化路线的专家之作该书的作者何明,是从事中苏关系史研究的专家,而他的这本书却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作品,而走的是通俗化的路线,但这种通俗化之中又包含着很高的学术水准。全书的语言是娓娓道来式的,如同在讲中苏两国间的一个个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但是,书中的内容却吸收了近年来中苏关系史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比如,关于朝鲜战争问题,很多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如果细细考问,很多事恐怕又会似是而非。读过本书,相信很多人会对有关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为什么会出兵以及出兵后中国的得失等种种问题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作者利用、依据学界大量、权威的研究成果,在书中明确告诉读者,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部队迅速越过三八线,向南推进,28日朝鲜人民军即占领了汉城。朝鲜战争是北方政府率先发动的,而且是在精心策划后发动的,这一点学界早有公认,但有很多细节,许多人并不清楚。人们固有的观念总是“南方政府不断进行战争挑衅,北方被迫反击”,或者是“南方坚持武力统一,北方也做了必要的准备”,结果朝鲜战争爆发了。然而,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就出现疑问了,那就是为什么说南方政府不断扩军备战,对“北进”信誓旦旦,而战争刚一打响,迅速展开大规模攻势的却是北朝鲜军队?其实,早在2000年,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就利用已新公开的俄国档案,具体地提到了这样一个情况:自1950年1月以来,北方政府就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另外,对北方政府如何征得斯大林同意并凭借苏联的武器支援发动朝鲜战争等情况,同一时期发表的很多专业论文和专著也都有极为细致的论述和研究。不过这些成果大多局限在学术圈内,未能改变一般大众的固有观念。 关于“由谁挂帅出征朝鲜”这一细节十分引人注目的,还有关于由谁挂帅出征朝鲜的问题。本书一改以往“毛泽东同志原先决定让林彪去朝鲜指挥志愿军,可他害怕,托词有病,硬是不肯去”的提法,说“受毛泽东器重并准备委以志愿军总司令的林彪,却明确表示不赞成出兵朝鲜”,并认为“林彪的话不无道理”,这种评价的改变其实包含着在这一问题上的学术进步。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就明确指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最初考虑挂帅出兵人选时,首先考虑的是粟裕或林彪,并非只是林彪一个,而后来改为彭德怀,也不是因为他们害怕不肯去,而是因为“林彪和粟裕均有病在身,不能挂帅出征”。何明将学术研究的新进展,不露痕迹地融入了细节之中。 关于“长波电台”的新史识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苏两国间争论频生,摩擦迭起,两国关系逐渐从分歧走向破裂。本书对于这一时期两国间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如1958年夏天,中苏之间由“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引发了一场严重争吵。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场冲突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其原因在于苏联的做法侵害了中国主权,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到底该怎样认识这一问题?书中披露,关于“长波电台”,苏联方面一再表示,“所有权肯定是中国的,但苏联既然使用,出一些钱也是应该的,可以用贷款的形式提供”。而中国方面则坚持,“中国不需要贷款。如果苏联一定要出钱,中国就不搞了”。就“联合舰队”问题,赫鲁晓夫称,他本人和苏共中央主席团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过像中国同志所想的那样要共同指挥中国的舰队,从来就没有两国共有的想法和影子”。本书指出,“莫斯科的这些考虑是针对美国的,并非有意控制中国”。两国间的分歧,其实主要在于对军事同盟运作方式的不同理解:赫鲁晓夫要求的是共同行动,而毛泽东此时需要的只是单向援助。 陈锡联披露当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的若干细节 此后,又发生了炮击金门风波、原子弹问题、人民公社问题、中印冲突、苏联撤回专家、中苏公开论战、划界谈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期间,中苏双方虽几度有意缓和矛盾,修复关系,但是新的争端层出不穷,直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1966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不派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三大,两党关系随之中断,“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义篡夺了”的定性同时下发全党;与此相呼应,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并派二十万苏军进驻蒙古,在远东配备了可以进行核攻击的数百架轰炸机,从1964年10月15日到1969年3月15日以前,苏联方面挑起的边境事件竟达4189件之多,最终导致了珍宝岛事件的发生。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乌苏里江中游主航道中国一侧,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是个江心小岛。1968年底乌苏里江封冰后,珍宝岛成为中苏冲突的焦点,苏联边防军一再武装登岛,拦截上岛的中国边防巡逻队,殴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甚至还开枪挑衅。1969年初,中方决定自卫反击。3月2日,中苏在珍宝岛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面对上岛拦截中国边防巡逻队的苏军的武力干涉,已在珍宝岛中国一侧岸上隐蔽待命的中国精干小分队,奉命投入战斗。战斗进行了三十多分钟,双方各伤亡数十人,残余苏军退出了珍宝岛。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回忆说:这次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确实是经过中央批准,早有准备的。当时正准备开九大,大军区首长均已来到北京,因此,中央军委专门在京西宾馆开设了一个房间,架设了专线,由他负责直接与前线联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负责掌握国际方面的情报,随时向周恩来汇报,并由周恩来下最后决心。为了最初的战斗,我们准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从三个军抽调了三个侦察连,一个连二三百人,由有作战经验的参谋人员带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配备,打得干脆利落。 今天看来,珍宝岛事件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中苏已临战争边缘,两国关系无以挽回的标志;同时,它又为中美关系的恢复提供了契机。中国一贯的反美立场迅速发生了改变,而美国对此也作出积极回应,中美迅速开始接近和对话。对此,当时许多人很不理解,阿尔巴尼亚党甚至批评中国右倾,毛泽东不管那一套,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右倾机会主义,你能把我怎么样?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当时没有力量与苏联单独对抗,必须拉上一个帮手,这样苏联就不敢打我们了。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捧读本书,会发现这样极富戏剧色彩的重大事件比比皆是。历史本身,真是胜过任何好的编剧。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作 者:何明 编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版 次:2 页 数:429 字 数:320000 印刷时间:2009-3-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010062242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斯大林曾经把中国共产党人看作是“铁托一类的人”,毛泽东对此事一直感到不平。然而,赫鲁晓夫抛出“秘密报告”后,毛泽东却反对将斯大林 “一棍子打死”。 莫斯科提出同中国联合建设潜艇舰队,毛泽东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他气愤地说:“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 莫斯科决定采取报复行动,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毛泽东表示:要硬着头皮顶10年。 中苏两党公开论战。20多年后,邓小平回忆说,在论战中“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现在我们也不认为自己当时说的都是对的。 珍宝岛冲突发生后,考虑到可能发生核战争,中国主要领导人疏散到全国各地。 目录一、斯大林的两封电报 1.毛泽东不满地说,斯大林在最紧要的关头,“不让我们革命” 2.斯大林再次建议国共和谈,难道他真想劝阻解放军过江 3.斯大林说,如果国民党拒绝和谈,共产党将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二、米高扬秘访西柏坡 1.斯大林告诉毛泽东,苏共中央将派一名政治局委员到中国去 2.毛泽东表示不急于夺取南京、上海,米高扬却认为越快越好 3.米高扬怀疑“中共周围的人”泄密,毛泽东否定了这种可能性 4.米高扬说,同他交谈的中共领导人“十分内行”,而且很“自信” 三、刘少奇的莫斯科之行 1.斯大林同意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并向中国派遣专家 2.刘少奇表示: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联共(布)的指示和帮助 3.斯大林声称:胜利者是不能被审判的 四、科瓦廖夫的秘密报告 1.中共东北局为表彰科瓦廖夫,决定将缴获的小轿车送给他 2.科瓦廖夫告诉斯大林,中共的政府和军队里有国民党人 3.科瓦廖夫说,中共没有限制资产阶级,甚至对美国抱有幻想 4.科瓦廖夫反映,中共不重视工人阶级,党员大多数是农民 5.斯大林把秘密报告交给了毛泽东,并解除了科瓦廖夫的职务 五、毛泽东出访苏联 1.在遭到斯大林的多次谢绝后,毛泽东终于开始了莫斯科之行 2.斯大林出尔反尔,毛泽东颇多怨言 3.毛泽东说,去莫斯科祝寿,不歌颂斯大林,难道“还能骂他” 4.西方记者促成了斯大林态度的改变 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斯大林同意签订新条约,毛泽东反而担心起来 2.斯大林表示:苏联不打算在中国大连享有任何权利 3.周恩来强调:是我们主动要留苏联驻兵,“不是苏联不肯退兵” 4.毛泽东说,如果帝国主义打我们,“我们就有了一个好帮手” 七、毛泽东、斯大林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 1.斯大林的估计过于乐观,毛泽东则认为战争将长期化 2.敌人越过了三八线,金日成只好向苏联和中国求援 3.苏共中央决定:避免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即使是放弃北朝鲜 4.毛泽东决定:没有苏联空中掩护照样出兵,斯大林为此流下了眼泪 八、苏联从旅顺撤军的前前后后 1.斯大林承诺,不迟于1952年年底,苏军撤出旅顺口 2.中国决定延长苏军使用旅顺口的期限 3.赫鲁晓夫提出归还旅顺,除昂贵的炮群外,其他的都可以给中国 4.苏军终于撤出旅顺,外国军队驻扎旅顺的历史从此结束 九、赫鲁晓夫访华 1.苏联送给中国的一份珍贵礼物 2.赫鲁晓夫说,斯大林在中国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3.赫鲁晓夫归还中苏合资公司,毛泽东表示:“我们感谢他” 4.周恩来请求苏联帮助修建铁路,赫鲁晓夫表现得并不爽快 十、日内瓦风云际会 1.支持日内瓦会议,登国际舞台唱正规戏 2.尽管周恩来和莫洛托夫十分努力,朝鲜问题仍未能达成协议 3.对于中苏代表团的密切配合,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评价 十一、苏共二十大风波 1.莫斯科批判斯大林,毛泽东表示,中国还要挂斯大林的像 2.斯大林“整了我们四次”,毛泽东从感情上对他并“不怎么样” 3.尽管斯大林犯过错误,但毛泽东反对“一棍子打死” 十二、波匈事件与中苏关系 1.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捅了娄子”,波兹南事件似乎印证了这句话 2.毛泽东说,苏联武装干涉波兰,是“儿子不听话,老子打棍子” 3.赫鲁晓夫说,苏联对波兰不大好讲话,“你们中国是好讲话的” 4.周恩来表示:为了挽救社会主义,“中国准备挨全世界的骂” 5.匈牙利发生骚乱,毛泽东倾向进攻 6.亲苏的卡达尔政府成立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颇为满意 7.毛泽东认为,匈牙利事件“出了反而好,有脓包总要出脓” 十三、“东风压倒西风” 1.毛泽东表示:“你赫鲁晓夫同志这朵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2.毛泽东指出:为了“防备疯子”,我们需要“以苏联为首” 3.毛泽东提出“东风压倒西风”,却引起苏联人的猜疑 十四、未能实现的军事合作 1.莫斯科坚持不平等原则,中苏军事合作一开始就不顺利 2.赫鲁晓夫以为中国会给予合作,没想到毛泽东的反应既愤怒又激烈 3.毛泽东表示:“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 4.赫鲁晓夫承认,在中国建立潜艇基地,“也许做得急了点” 十五、炮击金门风波 1.毛泽东决心给美国人一点颜色,让他们“梳妆打扮后送上门来” 2.在事先没有通知莫斯科的情况下,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 3.赫鲁晓夫告诉美国人:对中国的侵犯,也就是对苏联的侵犯 4.莫斯科建议派轰炸机到中国来,毛泽东却怀疑苏联另有企图 十六、“大跃进”时期的中苏关系 1.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莫斯科却另眼相看 2.对人民公社化和大炼钢铁,赫鲁晓夫颇多微词 3.毛泽东主张,在过渡问题上还应该给苏联人留点面子 4.毛泽东认定,苏联有反对派和怀疑派,所以要“向全世界作战” 十七、裂痕的扩大 1.准备好的原子弹样品却没有运往中国 2.赫鲁晓夫为印度开脱,毛泽东给赫鲁晓夫戴上一顶右倾机会主义帽子 3.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很幼稚,不懂马列,易受帝国主义骗 4.赫鲁晓夫恶语伤人,毛泽东表示:“要组织反击” 5.为了帮助“好心善意的人”,中共中央发表了三篇文章 6.中共代表团遭到围攻 十八、中苏关系恶化 1.苏联宣布撤回专家,毛泽东表示:要硬着头皮顶十年 2.胡志明到莫斯科调解中苏关系,周恩来相信:总会雨过天晴 3.中共代表团背水一战,刘少奇表示:“置之死地而后生” 4.毛泽东认为,苏共纲领草案反映了新生的资产阶级思想 5.周恩来率领代表团拜谒斯大林墓 6.赫鲁晓夫攻击阿尔巴尼亚,周恩来特意在致词中加了一段话 7.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已经到了顶峰 8.苏联策动“伊犁、塔城事件”,中国边民大量外逃 十九、中苏公开论战 1.邓小平亲历“聋子对话”,毛泽东称代表团做了一件好事 2.毛泽东建议:披露1958年和1959年中苏关系的两件大事 3.随着论战的全面展开,双方发表的文章不可避免地情绪化 4.毛泽东相信,包括苏联在内,多数人会越来越怀念斯大林 5.双方的论战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一样,要想让它突然停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十、中苏边界冲突 1.谈判中,双方在界河归属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 2.毛泽东说,我们不要飞机、坦克,照样打胜仗 3.毛泽东说:现在总感到要打仗,这不仅是一个珍宝岛的问题 4.考虑到可能发生核大战,中国主要领导人疏散到全国各地 二十一、中苏关系正常化 1.接二连三的“葬礼外交”,中苏关系的“坚冰”开始溶化 2.邓小平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半年多了,还看不出明显的变化 3.邓小平表示,如果消除障碍,我愿意破例同戈尔巴乔夫见面 4.邓小平说:中苏历史上的问题已经讲了,最好“一风吹” 主要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