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牛圈自然村
释义

1、中牛圈自然村

村情概况

中牛圈自然村隶属于整董镇曼滩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13.00 公里,距离镇21.00公里。国土面积0.18平方公里,海拔754.00米,年平均气温21.00 ℃,年降水量1,550.00毫米。有耕地25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户,有乡村人口72人,其中农业人口72人,劳动力44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2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50.00亩(其中:田50.00亩,地200.00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20.00亩;荒山荒地0.00亩,其他面积0.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有15户通自来水,没有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的农户。未通电,未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1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3辆,摩托车9辆。

全村无使用沼气池农户;无装太阳能农户;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0.00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15户农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茂兰镇牛圈箐村

村情概况

茂兰镇牛圈箐村委会位于茂兰镇东南部,南与晓街乡隔罗扎河相望。村委会驻地牛圈箐自然村距镇政府驻地茂兰街17.5公里,距国道214线6.5公里,距县城驻地爱华镇22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600米,最低海拔970米,属亚热带气候。村委会下辖6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大字皮、小字皮、田心、温皮、牛圈箐和团山6个自然村。2005年末全村共有246户895人,其中布朗族888人,占总人口的99%;农村经济总收入1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0元;粮食总产量229吨,农民人均口粮256公斤;全村国土总面积30970亩,占全镇总面积的8%;有耕地面积5010亩,占全村总面积的16%,其中水田1160亩,旱地3850亩;森林覆盖率为33.3%。该村自然条件较好,适合种植热区各种经济作物。村两委班子和干部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各村民小组都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群众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致富愿望。

民族文化习俗

牛圈箐村是云县布朗族主要聚居村之一。当地群众依然沿用本民族语言,民族特征较为突出,保留着赶庙会、打歌等民族传统习俗。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之交通闭塞、信息阻滞,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落后。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项目,能促进该村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全村生产生活设施明显改善,群众收入稳步提高,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关系和谐”的建设目标,在全县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能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自然资源基础设施

按照省民委和市民宗局的有关指示和精神,云县民宗局与茂兰镇党委、政府结合茂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际,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资金整合、社会融资、自力更生、协调发展”的方法编制了茂兰镇牛圈箐村委会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项目规划。规划涉及牛圈箐村委会6个自然村,期限为2006——2010年。项目规划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这个核心,在牛圈箐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中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和加大技术培训等四个方面共十三项建设内容,具体实施33项工程。规划计划总投资386.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40万元。牛圈箐村是云县境内布朗族人口聚居的三个重点村之一。该村位于茂兰镇东南部,与茂兰镇忙卓村、晓街乡月牙村及国道214线相邻。在该村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项目后,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拉动、产业培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使该村委会六个自然村的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人居环境将有较大改善,能在周边地区各民族群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带头示范、典型引路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