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释义

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从本科到博士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的学院之一,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态学3个本科专业,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发酵工程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植物学和生态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生态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南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

学院有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遗传学、植物学和动物学6个教研室,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学历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硕士学位3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2人,林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林业部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人,株洲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5人,16人次担任一级学会、省级学会理事。还聘请了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及外籍专家承担我院教学与科研合作。

学院的科研实力雄厚,有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会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森林植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还有4个研究所(生态研究所、昆虫资源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近5年来,学院承担80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有15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科研论文600多篇。

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重视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外语、计算机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现有在院全日制研究生140人,本科生800人。

学院加强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家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派出9位教师出国留学学习,还有3人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科研概况

学院现有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遗传学、植物学和动物学6个教研室;有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会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森林植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还有4个研究所(生态研究所、昆虫资源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近5年来,学院承担80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有15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科研论文600多篇。

重点实验室简介

国家级实验室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进行组建,她的建设对于完善我国南方林业特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林业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加强林业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之间的有机衔接,有效整合产学研优势资源,着力提升林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南方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的技术进步,加速产学研联合、科技成果转化和学科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搭建技术平台,开展林业重大工程及关键技术的设计、研发和试验验证,开展林业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集成组装和新产品开发,开展南方林业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解决关键技术,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凝聚、培养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的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格局,搭建基础支撑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提高产业技术的有效供给,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突破林业产业核心技术、逐步扭转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对国外技术严重依存的局面提供有力支撑,为重大林业生态应用技术研发和保障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必要条件,为加速林业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效手段,为聚集、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技术方向是:高效优质健康可持续人工林构建和经营利用技术、南方退化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保护及生态监测技术的科技攻关、技术研发、试验验证、集成组装和成果转化等3个主体方向。

省级重点实验室

城市森林生态重点实验室

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组建于2006年,针对我国南方城市快速扩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立足生态学研究前沿,以培养专业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为宗旨,以达到持续高效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的,全面开展城市森林的结构调控与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水文学过程、城市景观结构与生态管理和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该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客座研究人员2人,流动人员包括兼职研究人员26人。近5年来实验室先后共承担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科技部项目22项,国家教育部项目2项,国家林业局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其他项目19项,共计科研经费2441.66万元。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目28项,获奖2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获得其它科研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226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出版专著27部,统编教材2部。

实验室现有期刊和藏书24.09万册,拥有仪器设备766台(件),包括原子吸收室、常规化学分析室、痕量气体分析精密仪器室、气相色谱-质谱室、生态系统信息管理与模拟实验室和酸雨模拟实验室等;野外试验设施有城市森林集水区径流试验场、树干蒸腾测定系统、城市小气候综合观测室。实验室依托的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生活和实验用房600 m,8个面积为2公顷的小集水区径流场综合试验区,6个气象观测站,2座22m高的综合因子观测铁塔,1座碳通量综合因子观测塔,1座水文观测室,6座测流堰系统。综合试验场内各观测项目都采用自动化记录仪器,购置了美国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澳大利亚的ICI-2000TL树液蒸腾和小气候测定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

1 研究内容

实验室围绕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揭示城市森林结构调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水文学过程、城市景观结构和生态管理、城市生态环境等内容。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景观结构布局两方面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布局规划与结构设计,使之获得较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效益;力争在城市生态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为湖南省和我国南方城市快速扩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并维持学科优势,确保本学科和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2人才培养

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实验室招收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时,也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科研基地,形成了完备的多层次、多学历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本实验室在读的博士37人、硕士70人、本科生126人,博士后2人。已毕业并获得学位的博士14人,硕士38人,本科生126人,毕业的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65篇。

3 成果转化

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将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推广应用作为实验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难题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致力于应用基础研究及基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城市蒸腾耗水与节水绿化树种筛选、抗污染和酸雨树种的筛选、高新技术在城市绿地资源调查和管理、城市环境污染监测、绿地规划、古树名木保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在湖南、贵州、广西等各省市县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推广应用,近五年社会经济效益达15多亿元。

4 对外交流

本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各项学术交流活动。近五年,引进加拿大Quebec University的Changhui Peng教授为“芙蓉学者”,特聘美国Governors State University 的Xiaoyong Chen博士、加拿大Lakehead University的Qinglai Dang教授、德国Freiburg University的Juergen Bauhus教授作为本实验室的海外专家和学术顾问。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近280多人次。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3次之多。

5 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

实验室由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等部门组成。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任负责实验室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全面管理。副主任协助实验室主任工作,负责协调和解决实验室运行中的问题,使实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一般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面向社会开放合作交流服务,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到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和合作研究提供试验条件,积极加强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和交流。

昆虫系统进化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

基本概况:昆虫系统进化与综合管理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由原昆虫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昆虫资源研究所、森林昆虫实验室以及森林保护学科有关实验室组建而成,2008年被批准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作为重点建设的科研平台之一。

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其它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论文356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国家一级期刊13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有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已培养了博士后2名,博士生13人,硕士生62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此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依托,已成功为我校申报获批1个博士点(森林保护学)、2个硕士点(动物学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并申报获批森林保护学湖南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并支持了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林学、生物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申报和建设工作。

研究方向: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四个,一是昆虫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二是昆虫行为与进化生态学;三是害虫资源化利用及资源化管理;四是微生物农药和植物病虫害管理。

方向一、昆虫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

学术带头人为魏美才教授。本方向是实验室的特色优势方向,主要开展广腰亚目形态系统学和分子系统学及其起源与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研究。共发现和正式报道91个动物新属、1022个新种、30个中国新记录属、182个中国新记录种,提出了一个新的膜翅目分类系统,建立或重新调整了59个科级单元、81个新组合、13个属级新异名、34个种级新异名。

本方向建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叶蜂标本馆(国际昆虫和蜘蛛标本馆编号:SCSC,建立于1995年),主要收藏膜翅目广腰亚目各科昆虫。截至2010年初,标本馆叶蜂收藏量超过130000号,定名叶蜂超过3500种、其中正模标本1230号,副模标本5120号。这些标本的采集地覆盖欧洲、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亚洲等各大动物地理区域,在叶蜂标本总量上仅次于国际上著名的史密森研究院广腰亚目部和大英博物馆广腰亚目部,但定名叶蜂种类数与大英博物馆广腰亚目部和史密森研究院广腰亚目部相若,叶蜂正模标本和副模标本收藏量则已经超过史密森研究院和大英博物馆,并远远超过德国昆虫研究所等国际知名机构的叶蜂标本收藏。我校叶蜂标本馆目前已成为世界膜翅目广腰亚目昆虫系统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

方向二、昆虫行为与进化生态学

学术带头人为朱道弘教授。本方向现阶段主要研究飞蝗、亚热带蜚蠊目昆虫变型:黑化诱导神经肽[His-corazonin]的控制机理;季节适应的多样性及生活史策略的进化;东亚地区飞蝗种群的演变规律、大发生机理及其控制对策;共生细菌Wolbachia对瘿蜂科昆虫的感染、对宿主“生殖操作”及其机理的研究;丽斗蟋雄性短翅化的适应意义及翅多型现象Roff假说的验证等。已于国内外重要学术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参与编写专著1部(日文,日本东海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著1部。

方向三、害虫综合防治及资源化管理

学术带头人为聂海燕教授和刘高强副教授。本方向一是主要进行植物源生物农药及害虫的综合治理研究;二是以昆虫资源,特别是重大害虫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综合开发及资源化管理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和害虫的综合治理方面,实验室多年来相继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研究工作,在白蚁、马尾松毛虫、菜青虫、蚜虫等重要害虫的综合治理,以及利用芫花、苍耳等植物活性物质和昆虫性激素防治害虫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害虫资源化利用及资源化管理方面,实验室提出了“害虫资源化管理”的新理论、新策略,对松毛虫资源的多维多途径开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深入研究了重大林业害虫松毛虫的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相关的理论和应用技术。承担了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国家948课题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研究成果“重大害虫马尾松毛虫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于2010年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方向四: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病害管理

学术带头人为周国英教授。本方向主要开展微生物农药、植物病害的无公害化防治研究。

本方向很早就致力于林业病虫害的管理研究。近年来,在学术带头人周国英教授的带领下,加大了病原微生物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力度,重点针对国家重要产业林(如油茶林)的无公害化防治进行研究。通过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等,开发出了多种生防菌剂。利用内生拮抗细菌和放线菌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叶枯病、根腐病以及油桐枯萎病等植物病害效果明显;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和绿僵菌等病原微生物防治油茶尺蠖、油茶毒蛾、松毛虫、舞毒蛾和云杉芽卷叶蛾等害虫都获得成功,申请了多个国家发明专利。

科研团队:实验室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具博士学位者11人。其中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和湖南省青年科技奖,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

硬件建设:实验室先后投入近1000万经费建设,建有1个叶蜂标本馆、2个人工气候养虫室、1个普通昆虫标本室、1个昆虫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1个分子系统学实验室、1个昆虫生理学实验室、1个微生物学实验室、1个无菌室;以及1个昆虫资源研究所、2个昆虫系统研究室、1个生物地理研究室、1个学术会议室等。具有研究级体视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野外专业相机、梯度PCR仪、全自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等研究设备。

亚热带森林生态实验室

1978年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科研规划(79科发—字0133号文件),确定中南林学院承担“亚热带杉木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物生产力的研究”课题,开展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1982年,中南林学院成立了森林生态实验室。经过20多年的建设,实验室已发展成为涵盖森林生态、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城镇林业生态等研究方向的综合性实验室。200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实验室,对亚热带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研究。

实验室有教学科研人员22人,其中校内12人,校外10人,实验室人员中,院士2人,教授15人,副教授4人。

实验室在森林生态系统产量结构和生物生产力的动态规律、养分循环和森林水文学过程的研究,一直处于我国领先地位。杉木林干扰效应和代际效应及生物调节恢复过程、杉木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等方面研究在国内外同类学术研究中具有深刻影响。

实验室目前承担科研项目34项,其中国家科技部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其它项目19项,科研经费其计1132万元。

实验室已获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实验室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586篇,出版学术著作26部。

学科建设

生态学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创建较早、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支柱学科,现在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先后开展了中亚热带地区木本植物、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国内第一份森林生物量研究成果,创建小集水区径流场封闭技术,设计人为干扰与植被自然恢复试验,把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水文学过程结合起来,出版了《杉木林生态系统学》、《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杉木林生态系统功能过程》、《马尾松和湿地松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和《樟树人工林生态学》等专著,在亚热带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与实践、南方城市多抗高效绿化植物的筛选及生态服务功能、山区退耕还林、次生林改造、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1)研究方向一: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本方向对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和阔叶林等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分循环及水质、能量利用、小气候特征、经营管理及干扰反应等动态变化进行长期而系统的研究,探索了南方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学机理,揭示出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规律。

2)研究方向二:南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本方向开展城市多抗高效绿化植物筛选及其抗污机理研究,监测城市森林净化大气SO2、TSP和NOx等污染物的效应、减缓热岛效应和调节城市水文过程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多环芳烃(PAHs)在城市森林中迁移、转化和净化机理,研究长株潭城乡一体现代林业构架模式、城市森林的空间阈值与分布格局。

3)研究方向三:南方山丘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

本方向研究南方坡耕地和造林困难地的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矿区废弃地土壤基质改良与植被恢复技术、超富集植物和抗逆植物筛选。已在锰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限制因子诊断和造林树种筛选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成功地建立了矿区植被恢复示范基地。

本学科现有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森林植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实验平台,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生态为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等省级实验平台。“六五”以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52项,经费达6860万元,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7部,获科研成果奖84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8项,授予国家专利6项。

学科现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3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博士生导师16人,是一支创新意识强、团结协作学术队伍。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国家林业突出贡献奖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湖南省首届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光召科技奖1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奖1人,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1人,湖南省政府“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人。

师资概况

学院有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技术、遗传学和生物工程6个教研室,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学历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硕士学位3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3人,林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林业部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人,株洲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5人,16人次担任一级学会、省级学会理事。还聘请了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及外籍专家承担我院教学与科研合作。

生态学教研室:闫文德(主任) 邓湘文(副主任)方晰(实验室主任)

田大伦 康文星 王光军杨湘桃 赵仲辉 黄志宏 朱凡 雷丕锋

梁小翠 李树战 蔡宝玉高耀明 黄少红 余常颖 赵坤 陈建国

高超

动物学教研室:魏美才(主任) 杨道德(副主任)

聂海燕 王德良 张少冰向左甫 晏毓晨 柳克敬 张志强 肖炜

植物学教研室:彭映辉(主任)梁文斌(副主任)

蒋丽娟 马英姿 王晓玲李秀平 张莉 刘玉刚

遗传学教研室:刘志祥(主任) 王爱云(副主任)

吴若炎 申响保 敖小平毛绍名 覃建庸

生物技术教研室:王义强(主任) 孙吉康(副主任)

何刚 谷文众 韩文军 周小慧刑伟一 何迎春 王元清 龙绛雪

吴顺 喻林华 李爱英

生物工程教研室:曾柏全(主任) 刘高强(副主任)

黎继烈 吴耀辉 姚跃飞曾超珍 王卫 沈珺珺 蔡燕 董旭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