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释义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2002年11月正式成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铁道学院,并于2003年9月招收首届软件工程方向本科生(1+3模式),2004年1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试办)(教高司函20047号)。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获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起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

中文名:中南大学铁道学院软件学院

简称: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创办时间:2002年11月

类别:二级学院

现任校长:陈志刚

所属地区:湖南省长沙市

主要院系: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领域工程、数字化技术、嵌入式软件与应用

学院介绍

该学院于2002年11月成立,2004年1月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软件学院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试办)。

学院按照教育部“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要求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逐步落实各项规划和建设工作,在学院定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截止2012年,该学院已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全方位合作的办学模式;对本科和研究生两种层次共五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在引进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和IBM教育课程体系等的基础上,结合中南大学信息学科的优势,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和软件学院的实际,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学校及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学院已走过了初创阶段,步入了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

办学规模

该件学院作为中南大学二级学院之一,实行学校统一领导、独立运作的管理体制。在运行机制上实行院长负责制,学院根据办学和发展的需要,自主设立机构。为了加快软件学院的发展,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和软件学院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的软件学院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宏观指导,有组织有层次地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研究并解决软件学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结构方面,为了综合利用信息学科已有的优势和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软件学院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属一个党委,学位分委员会也为同一个建制。软件学院下设软件工程系、数字艺术系、行政教务办公室、实验实践中心和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南大学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软件学院新的办公、教学和实验场地均已纳入建设方案之中。

该学院现有专门的办公、教学、实验用房1500平方米,PC机及设备500多台套,并配齐了相关的教学软件和开发平台。学院组织编写了各专业课的实验指导书,完善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试题库。同时学院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如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和IBM教育课程体系。

师资力量

截至2007年9月,学院拥有可用教学办公场地2500平方米,在校学生人数758人,并已形成了由14名专职教师、18名校内兼职教师、16名企业兼职教师、7名境外教师构成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该学院有中南大学教学名师2人(陈志刚教授和胡志刚教授)占14.3%;高级职称教师9人占64.3%;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占35.7%,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占42.9%;7名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占50%;留学归国人员4人,占28.6%;有71.4%的教师参加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工程化教育培训;具有外校学习经历的教师占50%。

培养方案

本科生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专业基础知识,熟悉现代软件工程开发技术,受到良好的软件开发训练,并具有良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能力、项目规范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能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高层次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管理及教学等工作。

主要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比较全面的软件课程,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参加由具有软件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软件企业中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程师联合指导的各项工程实践,突出培养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研究生

学科代码与名称:200313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应当有较宽的培养方向,包括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领域工程、数字化技术、嵌入式软件与应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以及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系统管理与支持、市场营销等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1. 领域工程

2. 数据与系统建模理论及应用

3. 软件体系结构及软件设计模式

4. 软件开发技术及软件重用技术

5. 网络及信息安全工程

6.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技术

7. 软件可靠性分析及质量评价技术

8. 软件过程管理

9. 软件工具与环境

10. 智能代理与专家系统

11. 软件标准与规范

12.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精品课程

软件工程

本课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讲述软件开发的过程、步骤、方法与技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以培养学生用工程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课程建设的鲜明特色:

(1)“做中学”教学模式,即以项目训练为载体,通过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和经验学习,增强学生自学、研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工作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2)理论与实践统一,通过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课程组通过多渠道的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内容综合了各种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思想、方法、技术和理论。操作系统理论和技术发展极为迅速,教学内容需要跟踪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需要关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动向。操作系统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最核心的课程而且演变为信息科学类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组经多年探索与教学改革,通过积累、归纳、总结、完善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1.坚持“基础性、系统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紧密跟踪操作系统最新发展,案例教学与相关前沿技术专题并举,并以本科《操作系统原理》为基础,构建了先进的课程体系,跟踪最新操作系统发展,基于现代操作系统的多用户、多任务、并行运行特征,灵活实施双语教学,结合Unix操作系统分析,并通过专题等方式补充多核技术、多线程技术、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及应用操作系统的综合能力;以本科《操作系统原理》为基础,形成了由多门课程构成的内容衔接合理、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2.保持“现代性、多层次与开放性”特点,研究构建了“操作系统虚拟实验室平台”,基于CDIO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强调创新能力培养,以课程组开发的“操作系统虚拟实验室平台”为基础,结合课程网站平台,形成网络化、互动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指导学生构建“案例库”以及综合性实验项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由硬件到软件、由验证到创新地进行实践;多层次地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 构建了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多元化、合理化与标准化”考评体系,强调能力培养,并基于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除了增强考试内容的选择性与开放性,课程组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学生能力考评体系,在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的同时,注重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以及创新能力考核。基于能力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办学特色

1.以质量求生存,构建完善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该院以人才培养质量求生存,结合软件人才培养需求,通过长期摸索和实践,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教学过程有章可循,依据中南大学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软件学院的特点,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机制,对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细化,并制定了符合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平台。

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执行,该院严肃对待教学工作、严密组织教学过程、严格要求学生,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着手,对课堂教学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检查,认真贯彻各种教与学激励机制,构建了“基地化、案例化和制度化”的专业实习机制,形成了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软件项目实战训练模式,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多层面、多目标的跟踪监控机制,由此形成了高效的教学过程质量监督体系。

此外,针对软件人才培养国际化、工程化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关于外聘教师、外出实习实训等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通过规范的基础培养、严格的质量保证、系统的综合能力锻炼,该院的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全国英语四级统考中,软件学院学生的通过率一直居于学校的前列,学生多次在国际数学建模大赛、ACM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国家英语竞赛和省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此外,软件工程2003级李耀东同学在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考试中进入了前50,毛挺挺同学于2007年6月顺利拿到牛津大学的offer;2004级王书鑫、张武建同学在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考试中分获湖南省第五和第九名。

2.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教育,服务社会

该院认真落实学校“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教育,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为社会培养了多层次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应用人才。

自1996年起,原中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湖南省国税局开展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在学校相应职能部门支持下,采用短训班、高级班、专升本、工程硕士培养基地等多种形式为湖南省国税系统提供了上千人次的教育服务。软件学院成立后,承接了与国税局的合作关系,继续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各类软件工程专业相关人员800多人次,这些毕业生在湖南省国税系统的信息化工作中起到了业务骨干作用,受到单位的赞赏与重视。

该院面向信息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涟源钢铁集团公司、湖南电信、巴陵石化信息中心等省内大型企业及湖南工业大学、广东惠州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合作,所培养的软件工程管理、应用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

3. 依托学科优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中南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科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针对软件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借鉴软件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并以此形成了由6+1个系列组成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这里“6”个系列指:人文社科基础系列、计算理论基础系列、计算机系统基础系列、软件工程技术系列、软件工程管理系列、软件开发工具系列,“1”指Carnegie Mellon系列,“+”表示“1”贯穿于“6”之中。

该课程体系同时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技术、重管理、夯实外语、突出实践”的特点。

4. 坚持产学研结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充分利用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开发大型应用项目的团队攻关实力、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优势以及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关系;重视人才培养中的产学研结合,结合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四种产学研结合模式:自主调研、校内结合、实习基地、校企结合,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造就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横向项目和共建项目合作,努力营造创新人才和企业应用人才的培养环境,为提高中国软件产业水平,推动信息化社会发展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做出贡献。2004-2006年,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7项。其中“学校机房网络管理软件----中南之星”已通过湖南省软件评测中心检测,并开始在郴州等地学校推广应用,合同经费达150万元。

所授荣誉

截止2012年,软件学院坚持学、产、研结合,注重科学研究。原专职教师主要科研项目有55项,其中国际级有15项,省部级8 项。

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来源,2004至现在累计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有30多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