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棉所65
释义

品种信息

物类别:棉花品种

品种特性:中熟杂交种

省级审定:皖棉2009001

育种者:杨代刚、匡冬萍、周关印、周晓箭、王海风、孟清芹、裴小雨

品种(生态)类型:中熟春棉杂交品种

育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中棉种业长江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9018(来源于鄂荆1号×中7263)×zGK9708-41(来源于(((5658×陕5254)×4067)×中棉所10号)×冀棉6号)

特征特性

植株筒形,株型较松散,茎杆光滑,铃卵圆形。

2005年、2006两年区域试验表明,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杂40)早1天,株高117厘米左右,第一果枝节位为7.4,株果枝数18台左右,单株结铃26个左右,单铃重6克左右,衣分42%左右,籽指10.2克左右,霜前花率91%左右。

抗性表现:经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鉴定,2005年耐枯萎病(病指10.6)、耐黄萎病(病指29.6);2006年抗枯萎病(病指1.7)、耐黄萎病(病指26.5)。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05年纤维长度29.6毫米,断裂比强度29.6cN/tex,马克隆值4.8;2006年纤维长度29.7毫米,断裂比强度29.2cN/tex,马克隆值4.9。

产量表现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5年区试亩产皮棉101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6 %(极显著);2006年平均亩产1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4%(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皮棉10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9.3%。

适宜推广区域:安徽省。

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和营养钵育苗。播种前晒种2-3天,以促进种子的后熟作用。营养钵育苗宜在4月上中旬的“倒春寒”过后,抢晴天足墒播种,播种后覆盖细土1.5厘米左右。加强苗床管理,确保一播全苗。

2、合理密植。密度一般控制在1300至1600株/亩。依当地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水平可作适当调整,具体接受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

3、底肥施足有机肥;重施蕾花肥;增施盖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在基肥中每亩施有机肥4至6方、棉饼50至75公斤、尿素10至15公斤、磷酸二铵20至30公斤、氯化钾15至20公斤、硫酸锌1.0至1.5公斤、硼砂0.5至1.0公斤;花蕾期结合高培土,每亩埋施尿素15至2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氯化钾15至20公斤。追肥培土后,在棉行两侧覆盖33厘米宽、6.7至10厘米厚的麦糠或麦秸,可大量增加土壤中拮抗菌数量,对枯、黄萎病防效显著,且还起到保墒、灭草、施肥和改良土壤的作用。7月底至8月上中旬每亩施花铃肥和盖顶肥各用尿素10至15公斤。根据棉田长势情况可选择使用1%的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0.2%硼砂溶液,每亩用水量50公斤,连续喷施3至4次,每次间隔5至7天。

4、全生育期间遇旱应及时浇水,直到9月中旬。吐絮后遇旱浇水是提高上部铃重、衣分、品质及防止后期早衰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大雨后要及时排水,严防渍涝发生。

5、合理化调,适当应用生长调节剂,用量以少量多次为宜。

6、抗虫棉对棉铃虫有一定抗性,可减少农药防治,但当棉铃虫偏重发生时应根据虫害指标及时防治。其它棉花害虫如盲蝽象、棉红蜘蛛、棉蚜等应及时防治。

注意事项

在不同使用条件下,中棉所65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中棉所65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中棉所65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