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须牛羚
释义

白须牛羚分布在非洲东部,其中以塞伦盖蒂-马赛马拉地区数量最多,大约有200万头。肯尼亚的安博塞利和察沃国家公园的白须牛羚体色与塞伦盖蒂的明显不同,有人认为是不同亚种,叫做青牛羚。

基本简介

自从1850年首次采集到白须牛羚标本以来,白须牛羚是属于羊亚科还是牛亚科,科学家一直争论未休,现在大家趋向于划归麝牛亚科。这亚科仅有两种,一是亚洲的牛羚,一是北美洲的麝牛。和牛羚一样,麝牛也是一种介于牛羊之间的古老动物。而且据加拿大和中国学者的研究证实,北美麝牛的祖先就在中国。牛羚和麝牛原来同时生活在中国中部,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一部分牛羚向南迁移;另一部分麝牛向东迁移,经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分化变异形成两个种,但在染色体、肾脏、肝脏、生殖系统、肋骨、外形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外形特征

白须牛羚总的形态像牛,体形粗壮,重300-400公斤,头大颈粗,四肢短粗,特别是前肢比后腿更壮,蹄子也大。

但身体的某些部位又酷似羊类:吻鼻的隆起,肩高大于臀高,尾巴短小,成兽下颌有须,而且从头骨、四肢骨及驱干骨来看,绝大部分似羊,内脏及生殖系统也似羊。在生物化学测定方面,白须牛羚与羊也有较近的遗传关系。有的科学家做过白须牛羚与绵羊、黄牛种染色体研究,白须牛羚与绵羊的染色体臂数相等,如果二者杂交,有成功的可能。白须牛羚的肩高为110-120厘米,雄性体重可达400公斤,雌性250公斤,最重的白须牛羚甚至可达1000公斤。雄性和雌性都长有较短的角,一般长约20厘米。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从头顶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角尖向内。体形粗大,四肢粗壮,肩高大于臀部,体长约1.8米,成年雄性可达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体重200—300千克,尾较短,吻鼻部高而弯起,似羊。肩高于臀,角粗而弯向两侧。其毛色色泽依老幼而不同。遍体白色或黄白色,老年个体为金黄色,背中不具脊纹。吻鼻部和四肢为黑色。幼体通体为灰棕色。

分布范围

白须牛羚产于我国西南、西北及不丹、印度、缅甸等地,由于产地不同,毛色由南向北逐渐变浅。我国境内的白须牛羚,全身白色,称为“白羊”,老年个体呈金黄色,称为“金毛扭角羚”。主产县有周至县,一般产县有太白、宁陕、洋县、佛坪和柞水等5县,宁强、凤县、略阳、留坝、勉县、城固、镇安、户县、眉县、蓝田、长安等11个县亦有分布,总计有17个县有分布。白尾白须牛羚是典型的高寒种类,常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带,冬季又迁移至2500米以下的针叶林中的多岩区。夏季迁移至高处采集多种维生素及淀粉的草本植物。冬季进入高山台地或向阳的山地。

生活习性

主要食物

白须牛羚主要以草、树叶及花蕾为食,一般在白天活动。白须牛羚的采食活动多见于上午和傍晚,晨昏时期较为活跃。它们所食植物种类多达百种,因此具有多方面的营养,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药,有止泻驱虫的功能,能抵御疾病,它还喜爱舐食岩盐、硝盐或喝盐水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林中含盐较多的地方,常是牛群的集聚点。它们身上长有一身厚密的被毛,能抵御严寒,不怕寒冷,可是怕热,夏季气温接近30℃时,每分钟气喘即达100次以上。冬天组成小规模的种群,夏天时种群数量可扩充到100头以上,年长的公白须牛羚则基本为独居。每群白须牛羚都由一只成年雄牛率领,牛群移动时,由强壮个体领头和压阵,其他成员在中间一个挨着一个地随后跟着顺小道行走。牛群平时活动时,一般有一只强壮者屹立高处瞭望放哨,如遇敌害,头牛会率领牛群冲向前去,势不可挡,直至脱离险境。

天敌

凭借强壮的体躯和力气,白须牛羚可以随时赶走到来争食的毛冠鹿、麝、鬣羚和其它有蹄动物。白须牛羚的天敌是豺。别看扭角羚体驱臃肿,在行进时弓腰驼背,步态蹒跚,可是在需要时却能跃过2.4米高的枝头,或者用前腿、胸膛去对付一根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树干,使之弯曲直至折断。白须牛羚行进时的队伍非常有纪律,健壮的公牛分别走在队伍的前面和后面,队伍的中间是母牛和幼牛。群牛不会主动攻击人,危险性要低很多。但独牛的性情跟生活在群体中的白须牛羚则大不一样。夏天一般是白须牛羚的发情期,为了争夺配偶,白须牛羚群中的公牛会展开决斗,通过“暴力手段”确定等级序位,失败者往往会“愤”而离群出走,成为独牛。一些白须牛羚由于从群体中走散,而不得不独自“流浪”。这些看似忧郁的“独行客”,往往性情暴躁,极易伤人。所以,在遇到独来独往的白须牛羚时,要特别小心,及时避让,以防遇到危险。碰到白须牛羚时,不能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可以立刻爬上高处,或者就地卧倒一动不动,白须牛羚就不会伤害到人。

采食行为

集群采食

白须牛羚主要以集群的方式采食,但也见到单独活动采食的白须牛羚。在野外累计见到白须牛羚146群次共1090只白须牛羚,其中单独活动的白须牛羚有50只,占所见白须牛羚总数的46%;集群活动的白须牛羚个体数占954%。研究期间在佛坪自然保护区所见白须牛羚的最大群体有59只,有50%以上的白须牛羚是在大于15只的白须牛羚群体中见到的,群体大小平均为108±94(n=96)只。白须牛羚常通过低沉的吼叫来传递位置信息,从而达到聚群和共同采食迁移的目的。白须牛羚采食移动时的吼叫是从一个采食域向另一个采食域的行走过程中发生的。发声时白须牛羚的头并不仰起,也不向四周张望,头仍然是向下向前觅食的姿式。母头牛在采食过程中不时地从喉部发出低而深沉的吼叫声,这会使群体中的其它个体向其活动的方向移动。如果母头牛来到陡峭处见不利于迁移采食而改变移动方向后,其低沉的吼叫会引起近邻的几只牛紧随其后改变走向,稍远处的其它牛则不再前往陡峭处,而是往声源方向行走采食,母头牛的吼叫声所起的作用极其明显,表明了群体内个体间的通讯对于白须牛羚集群采食迁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采食迁移

研究区域的海拔高差将近2000m。随着不同海拔区域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其植物生长的情况也会有相关的变化。白须牛羚为选择优质的食物会作季节性的、上下垂直的迁移活动。白须牛羚在12月初至3月底的这一段寒冬季节期间内基本上稳定在海拔1800~2000m之间活动,此时的白须牛羚较喜欢选择支梁背风一侧的半坡作为栖息场所,啃食树皮及以华桔竹叶、苔藓等为食物。每年春季来临后,白须牛羚活动处的植物并未萌发,萌发的植物出现在气温先期变暖的较低海拔处,因此白须牛羚开始向下迁移采食。5月份白须牛羚迁移到海拔1500m附近的区域活动,采食萌发出的新鲜幼嫩的食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高海拔处的各种植物也逐渐萌发生长,白须牛羚逐渐向上迁移采食,到6月底时白须牛羚基本上迁移到海拔2000m以上的山顶附近活动。6月至9月白须牛羚主要在高海拔区域活动。随着高山植物枯萎落叶,10月份白须牛羚又开始往低海拔处迁移,并越过白须牛羚冬季栖息的海拔高度区域,采食低海拔处的针阔叶混交林及针叶林内的一些未落叶灌木和小乔木,于11月中旬下移至1700m附近活动,尔后再往高处迁移回到冬季栖息区域。采食时间 白须牛羚主要在白天进行采食活动。研究期间所见的96群次集群的白须牛羚中,有75群次在采食、5群次在行走、16群次在休息;所见单独活动的50只次白须牛羚中,有21只在采食,21只在行走,8只在休息。白须牛羚的采食活动多见于上午和傍晚,晨昏时期较为活跃。

生长繁殖

白须牛羚每年7—8月进入交配季节,这时雄牛的性情变得格外凶猛,为了争夺雌牛,强壮雄牛间互相展开殊死的角斗,失败者退居群后,胜利者才得以与雌性交配。白须牛羚的孕期约9个月,一般在翌年3—5月产仔,每胎一头。平均寿命为12-15年。

种群现状

白须牛羚生性憨厚,不设防,很容易被人类捕杀或掉入人们诱捕它们的陷阱,加之生态环境的恶化。目前,白须牛羚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中国已经建立了两个牛羚的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措施落实,目前白须牛羚的数量不断上升,目前有约1300头白须牛羚栖息在中国的西部。

相关资料

简述

扭角羚,仅产于亚洲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五个国家,中国是羚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分布区域在北纬25°15′-34°10′,东经97°30′-109°30′之间。羚牛属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中国公布的红皮书列为濒危种, 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红皮书列为珍贵级。1984年,美国纽约动物学会国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组织负责人乔治B·沙勒博士,在四川北部岷山地区见到了扭角羚。沙勒博士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把这种动物称为“六不像”:庞大的背脊隆起像棕熊,绷紧的脸部像驼鹿,宽而扁的尾巴像山羊,两只角长得像角马,两条倾斜的后腿像斑鬣狗,四肢粗短得像家牛。扭角羚虽然喜欢隐蔽,但有时见到人既不逃,也不发怒,而是好奇地瞧着你。一次,沙勒博士偶尔遇到一头孤独无伴的公扭角羚在山坡上休息。它纹丝不动,后肢贴地,前肢撑立,蹲坐在地,乍看简直像一块巨大的砾石。凭借灵敏的嗅觉,扭角羚很快发觉周围有人,便立即站了起来,一动也不动地凝视着沙勒——抬高头部,鼓鼻吹气,把棕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据当地人说,有时候公扭角羚一见到人,会立即低下头部,用两只角对准着你,并发出一阵阵威胁的哼叫声,随时准备突然发起袭击。扭角羚和山羊一样,凡是能够到达它们宽阔嘴边的植物,几乎都吃,它的食料至少包括100多种植物,甚至可达300种。凭借强壮的体躯和力气,羚牛可以随时赶走到来争食的毛冠鹿、麝、鬣羚和其它有蹄动物。因此,没有什么自然天敌。别看扭角羚体驱臃肿,在行进时弓腰驼背,步态蹒跚,可是在需要时却能跃过2.4米高的枝头,或者用前腿、胸膛去对付一根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树干,使之弯曲直至折断。据沙勒博士测定,扭角羚能用这种方法,轻而易举地推弯或折断直径为12.7厘米的树干。

生活习性

扭角羚群居于高山上,一群少则10—20头,多则上百头,由雌兽、幼兽和未成年兽组成。平时成年雄兽喜欢过孤独的生活,故有 “独牛”之称;也有2-3头同栖的,称为“对牛”。在每年8月左右的繁殖季节里,它们很热切地四出寻找配偶,争雌格斗时常发生:以不灵活的步志蹒跚而上,口鼻部几乎低垂在两腿之间,双角直向敌手冲出,并发出嗥叫和哼叫声。经过几个回合之后,如果一方认输败逃,获胜者便不再追击。倘若双方势均力敌,在猛烈角击后彼此往往会隆起背脊,在2米距离内以体相击,企图以自己巨大而健壮的体驱压倒敌手。假使双方仍然各不相让,接踵而来的角击便更为激烈,常常是一方头角落地,鲜血直流。一场格斗往往可以持续几十分钟,少数自不量力的雄兽如不及时认瑜,轻则重伤,重则死于情敌之手。获胜的雄售与雌兽相爱,双双进入深山密林,进行秘密婚配。母兽怀孕8个多月,一般次年4月产下仔兽。仔兽消大一些后,它们的“妈妈”便把自己的“儿女”放在一个扭角羚幼儿园里,由一头扭角羚照管,自己外出觅食和进行其它活动。据说,“独牛”有时会混入家牛群中一起吃食,甚至同雌家牛交配。扭角羚4个亚种中国都产,其中四川扭角羚和秦岭扭角羚两个亚种是我国特有种。因此,它们被公认为是最稀有动物之一,中国政府仍然禁止将扭角羚移居到外国动物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