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星花潜 |
释义 | 摘要生物基本信息中文学名: 白星花潜 中文别名: 白星花金龟子、白纹铜花金龟 二名法: 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 有颚亚门(Mandibulata) 纲: 昆虫纲(I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Pterygota) 目: 鞘翅目(Coleoptera),通称甲虫 科: 花金龟科 种: 白星花潜 分布: 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 白星花潜-基本资料学名 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鞘翅目,花金龟科。别名 白星花潜、白星花金龟子、白纹铜花金龟 寄主 苹果、梨、桃、李、杏、樱桃、葡萄、柑桔等。 为害特点 主要以成虫食幼叶、芽、花及果实。幼虫为腐食性,一般不为害植物。 白星花潜-形态特征成虫体和16~24毫米,宽9~12毫米,椭圆形。全体黑铜色,具古铜或青铜色光泽,前胸背板和鞘翅上散布众多不规则白绒斑,其间有一个显著的三角小盾片。腹部末端外露,臀板两侧各有3个小白斑。卵圆形至椭圆形,长1.7~2.0毫米,乳白色。幼虫 体长24~39毫米,头部褐色,胸足3对,短小,胴部乳白色,肛腹片上具2纵“u”字形刺毛,每列19~22根,体常弯曲呈“C”形。蛹 体长20~23毫米,初黄白,渐变黄褐。 花金龟科昆虫的1种。又名白纹铜花金龟,白星花潜。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体型中等,体长17~24毫米,体宽9~12毫米。椭圆形,背面较平,体较光亮,多为古铜色或青铜色,有的足绿色,体背面和腹面散布很多不规则的白绒斑。唇基较短宽,密布粗大刻点,前缘向上折翘,有中凹,两侧具边框,外侧向下倾斜,扩展呈钝角形。触角深褐色,雄虫鳃片部长、雌虫短。复眼突出。前胸背板长短于宽,两侧弧形,基部最宽,后角宽圆;盘区刻点较稀小,并具有2~3个白绒斑或呈不规则的排列,有的沿边框有白绒带,后缘有中凹。小盾片呈长三角形,顶端钝,表面光滑,仅基角有少量刻点。鞘翅宽大,肩部最宽,后缘圆弧形,缝角不突出;背面遍布粗大刻纹,肩凸的内、外侧刻纹尤为密集,白绒斑多为横波纹状,多集中在鞘翅的中、后部。臀板短宽,密布皱纹和黄茸毛,每侧有3个白绒斑,呈三角形排列。中胸腹突扁平,前端圆。后胸腹板中间光滑,两侧密布粗大皱纹和黄绒毛。腹部光滑,两侧刻纹较密粗,1~4节近边缘处和3~5节两侧中央有白绒斑。后足基节后外端角齿状;足粗壮,膝部有白绒斑,前足胫节外缘有3齿,跗节具两弯曲的爪。 白星花潜-生活史及习性年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5月上旬出现成虫,发生盛期为6~7月,9月为末期。成虫具假死性和趋化性。飞行力强。多产卵于粪堆、腐草堆和鸡粪中,幼虫以腐草、粪肥为食,一般不为害植物地下部分,在地表幼虫腹面朝上,以背面贴地蠕动而行。 1年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5月份出现,7~8月为发生盛期。有假死性。主要为害玉米(乳期)、大麻等植物的花,或为害有伤痕的或过熟的桃和苹果,吸取榆、栎类多种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成虫产卵于含腐殖质多的土中或堆肥和腐物堆中。幼虫(蛴螬)头小体肥大,多以腐败物为食,常见于堆肥和腐烂秸秆堆中,有时亦见于鸡窝中。以背着地,足朝上行进。干燥幼虫入药,有破瘀、止痛、散风平喘、明目去翳等功能。 白星花潜-防治方法(1)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和趋化性,于清早或傍晚,张单震树,捕杀成虫;也可用40~50厘米长的竹筒,或酒瓶等小口容器内盛腐熟的果实2~3个,加少许糖蜜,将竹筒等与枝干相贴挂于树上,诱集成虫于午后3~4时收集杀死。(2)结合桔秆沤肥翻粪和清除鸡粪捡拾幼虫和蛹。(3)药剂防治成虫,此虫一般不需单独施用药剂防治,在防治食叶和一些食果害虫时,可收兼治之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