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黄36 |
释义 | 基本信息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01 品种名称:中黄3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遗-2×Hobbit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76.6厘米,有效分枝0.6个,单株有效荚数42.7个,单株粒数93.3个,单株粒重15.1克,百粒重16.5克。卵圆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种皮黄色,黄脐,圆粒。2004年经接种鉴定,表现为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中感大豆胞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32%,粗脂肪含量23.11%。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4.6公斤,比对照早熟18增产12.7%(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99.6公斤,比对照冀豆12增产3.1%(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7.1公斤。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0.9公斤,比对照冀豆12增产1.8%。 栽培要点选用籽粒饱满,无虫蚀粒,大小整齐的种子,于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保苗1.5万~1.8万株,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最好在前茬施入或播前施入,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和硫酸钾5公斤;花荚期追肥浇水,保花保荚,加强中耕防草荒。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及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