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邮政 |
释义 | 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华邮政”,在台湾一般直接称作“邮局”)是为台湾地区(今仅限台澎金马)提供邮政、储汇、保险与金融等服务的一个台营股份制企业,前身为交通部邮政总局,设有邮政储金汇业局,以及台湾北、中、南区邮政管理局等单位,其标章由篆体的“邮”字所组成。 为了突破邮局暨有的经营限制,并增加市场竞争力,台湾地区政府在2002年7月完成《邮政法》修法,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将邮政总局正式公司化,改制为台湾地区交通部门100%持股的台营公司。 简介中华邮政的前身是1896年3月20日光绪帝下诏成立的大清邮政。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但中国的邮政大权依旧操纵在外人手中。时任邮政总办的法国人帛黎,面对辛亥革命的洪流竟宣布邮政“中立”,还在大清邮票上加印“临时中立”字样,经南京临时政府提出抗议后,又加印了“中华民国”四个宇,成了不伦不类的“中华民国临时中立”,致使南京方面两度拒售邮票(“临时中立”仅在福州售出,“中华民国临时中立”也只有南京、汉口和福州有售)。在事态日益严重、袁世凯表示密切关注后,帛黎方向南京提供了蟠龙、跃鲤、鸿雁图加盖“中华民国”字样的普通邮票。 南京临时政府北迁,中华邮政由交通部邮政总局负责经营管理。1913年,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政权进攻内蒙古,蒙边事起,中华邮政第一次进行了军事邮政业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邮政系统掀起了撤销洋人邮务长、收回邮权、组织工会、要求改善职工生活待遇等一系列的斗争。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全国统一。国民党当局通过将军统、中统特务插进邮局,检扣进步报刊和邮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书报检查制度;同时,随着“新生活运动”的开展,全国邮政开始提供“节约建国储金”服务。到了民国后期,中华邮政虽已具有一些现代通信事业的基础,但由于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全面崩溃,邮资飞涨、“节约建国储金”一钱不值,中华邮政已变成了一个残破不全、连职工工资也无钱发放的烂摊子。 1949年10月,中华邮政在广州发行完国父像华南版基数邮票、北平风景图银元邮票和国际联邮会(万国邮政联盟)成立75周年纪念邮票后迁往台湾的台北。2004年,中华邮政实施股份制改革,成立中华邮政公司。 2007年2月12日,中华邮政公司更名为台湾邮政公司。 2008年8月1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会中决议回复「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之名称。 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 Chunghwa Post Co., Ltd. 公司类型 未上市公司(交通部国营事业) 市场资料 简称 成立时间 2003年1月1日(改制公司日期) 总部地点 台湾 台北市大安区金山南路二段55号 邮政编号 106-03 电话号码 重要人物 董事长:吴民佑 总经理:胡雪云 口号 可靠 亲切 效率 创新 产业 邮政、储汇保险业务 产品 邮务、保险、金融服务 资本额 新台币40,000,000,000元 年营业额 新台币13,817,000,000元(2004年) 员工数 约26,000人 (一).中华民国邮政中华民国邮政简称(中华邮政),可分为民国初期邮票、民国中期邮票、 抗日战争时期的邮票(抗战邮票)民国晚期邮票 民国邮票的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 航空邮票、欠资邮票、和地方面值邮票(如东北贴用)等。。。。 其中 1-民国初期邮票是(1912-1927年),发行的邮票主要是, 反映北洋军阀统治。其中有临时中立加盖邮票,宪法纪念, 陆海空大元帅就职纪念等。。。。。。 2-民国中期邮票是(1927-1937年),发行的邮票 基本以孙中山像邮票为主。 3-抗战邮票(1937-1945年),发行的邮票 基本以孙中山像邮票和孙中山像加盖改值邮票 4-民国晚期邮票是(1945-1949年),发行的邮票, 基本是改值邮票 发行邮票1300余种; 中华民国纪念邮票目录(1912~1949)民国年、发行年份 志号 邮票名称 元年、1912年12月、纪1 中华民国光复纪念 元年、1912年12月、纪2 中华民国共和纪念 10年、1921年10月、纪3 中华邮政开办25年 12年、1923年10月、纪4 宪法纪念 17年、1928年03月、纪5 陆海军大元帅就职 18年、1929年04月、纪6 国民政府统一 18年、1929年05月、纪7 孙中山总理国葬 21年、1932年、纪8 西北科学考查团 22年、1933年、纪9 谭院长纪念 25年、1936年01月、纪10 新生活运动 25年、1936年、纪11 中华邮政开办40周年 28年、1939年07月、纪12 美国开国150周年 30年、1941年10月、纪13 中华民国创立30周年 33年、1944年12月、纪14 中国国民党五十年 34年、1945年03月、纪15 孙中山逝世二十周年 34年、1945年07月、纪16 平等新约 34年、1945年、纪17 林故主席 34年、1945年10月、纪18 蒋主席就职 34年、1945年10月、纪19 庆祝胜利日 35年、1946年10月、纪20 蒋主席六秩寿辰 35年、1946年11月、纪21 国民大会纪念 36年、1947年05月、纪22 国民政府还都 36年、1947年8月、纪23 教师节 36年、1947年10月、纪24 台湾光复日 36年、1947年12月、纪25 中华民国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 36年、1947年12月、纪26 中华民国宪法 37年、1948年03月、纪27 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 37年、1948年、纪28 国营招商局75周年 38年、1949年08月、纪29 国际联邮会75周年 (二)中华邮政台湾纪念邮票由于目前海峡两岸尚未统一,自1949年10月以后,国民党退守台湾, 中华民国邮政局简称(中华邮政局)从1951年3月开始, 发行台湾地方邮票、至2010年民国99年6月1日共发行316套纪念邮票 中华邮政台湾纪念邮票目录(1951-1960)民国年、发行年份 大陆志号台湾志号 邮票名称 40年 1951年 纪01 纪32 台湾省实行地方自治 40年 1951年 纪02 纪33 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会 41年 1952年 纪03 纪34 台湾省三七五减租 41年 1952年 纪04 纪35 蒋介石复事纪念 42年 1952年 纪05 纪36 蒋介石复事三周年 42年 1953年 纪06 纪37 台湾防疫会成立纪念 43年 1953年 纪07 纪38 西螺大桥落城纪念 43年 1954年 纪08 纪39 第11届台湾青年节 43年 1954年 纪09 纪40 第2届台湾华侨节 44年 1954年 纪10 纪41 台湾反共义士 44年 1955年 纪11 纪42 第二任台湾民国总统就职周年 44年 1955年 纪12 纪43 台湾军人节 44年 1955年 纪13 纪44 联合国十周年 44年 1955年 纪14 纪45 孙中山诞辰90周年 45年 1956年 纪15 纪46 中华邮政60周年 45年 1956年 纪16 纪47 中华邮政60周年展览会 45年 1956年 纪17 纪48 台湾儿童节 45年 1956年 纪18 纪49 中国铁路七十五周年 45年 1956年 纪19 纪50 蒋主席七秩寿辰 45年 1956年 纪20 纪51 中国电信七十五周年 46年 1957年 纪21 纪52 世界童子军五十周年 46年 1957年 纪22 纪53 广播事业三十周年 46年 1957年 纪23 纪54 台湾横贯公路开工周年 46年 1957年 纪24 纪55 招商局八十五周年 47年 1958年 纪25 纪56 世界卫生组织十周年 47年 1958年 纪26 纪57 中国农村复与联合委员会十周年 47年 1958年 纪27 纪58 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新厦落成 47年 1958年 纪28 纪59 世界人权宣言十周年 47年 1958年 纪29 纪60 行宪十周年 48年 1959年 纪30 纪61 国际劳动组织四十周年 48年 1959年 纪31 纪62 中国童子军参加第十次世界大露营 48年 1959年 纪32 纪63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成立十周年 49年 1960年 纪33 纪64 世界难民年 49年 1960年 纪34 纪65 台湾横贯公路通车纪念 49年 1960年 纪35 纪66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台湾 49年 1960年 纪36 纪67 第5届世界森林会议 中华邮政台湾纪念邮票目录(1961-1965年)民国年、发行年份 大陆志号台湾志号 邮票名称 50年 1961年 纪37 纪68 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十周年 50年 1961年 纪38 纪69 詹天佑诞辰100周年 50年 1961年 纪39 纪70 第三任总统就职周年纪念 50年 1961年 纪40 纪71 民用航空40周年 50年 1961年 纪41 纪72 中华民国建国50周年 50年 1961年 纪42 纪73 原子弹落成纪念 50年 1961年 纪43 纪74 中华电信80五周年 51年 1962年 纪44 纪75 第2届世界气象节 51年 1962年 纪45 纪7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成立15周年 51年 1962年 纪46 纪77 全球抗疫纪念 51年 1962年 纪47 纪78 郑成功赴台300周年 51年 1962年 纪48 纪79 第40届国际合作节 51年 1962年 纪49 纪80 国际狮子会成立45周年 51年 1962年 纪50 纪81 中华民国四健会10周年 51年 1962年 纪51 纪82 招商局90周年 52年 1963年 纪52 纪83 免疫接种之自由运动 52年 1963年 纪53 纪84 第20届台湾青年节 52年 1963年 纪54 纪85 亚洲邮联周年纪念 52年 1963年 纪55 纪86 大陆同胞奔向自由 52年 1963年 纪56 纪87 红十字会100周年 52年 1963年 纪57 纪88 第2届亚洲杯篮球锦标赛 52年 1963年 纪58 纪89 世界人权宣言十五周年 52年 1963年 纪59 纪90 好人好事运动 52年 1963年 纪60 纪91 保持耕者有其田10周年 53年 1964年 纪61 纪92 台湾自由日10周年 53年 1964年 纪62 纪93 吴稚晖诞辰100周年 53年 1964年 纪63 纪94 国际护士节 53年 1964年 纪64 纪95 石门水库 53年 1964年 纪65 纪96 第10届航海节 53年 1964年 纪66 纪97 纽约国际博览会 53年 1964年 纪67 纪98 第10届台湾军人节 53年 1964年 纪68 纪99 第18届世界运动会 53年 1964年 纪69 纪100 古代名人-徐光启 53年 1964年 纪70 纪101 孙中山创建中国国民党70周年 53年 1964年 纪71 纪102 罗斯福夫人 54年 1965年 纪72 纪103 第20届司法节 54年 1965年 纪73 纪104 国际福利社60周年 54年 1965年 纪74 纪105 国际电信联合会100周年 54年 1965年 纪75 纪106 国际合作年 54年 1965年 纪76 纪107 孙中山诞生100周年 台湾与大陆的区别 1.大陆志号是、大陆发行的目录纪1是台湾省实行地方自治 2.台湾志号是、台湾发行的目录纪3-纪31是、中华民国邮票纪1-纪29、 纪32是台湾省实行地方自治 台湾邮政纪念日是3月20日(大陆是10月9日)、 台湾青年节是3月29日(大陆是5月4日)、 台湾军人节是9月3日(大陆是8月1日)、 台湾儿童节是4月4日(大陆是6月1日)、 台湾吧奥运会叫做世界运动会 中华邮政的演变中国于商代就有组织化的通信活动,西周则邮务系统较完善,秦汉之后以骑马送信为主。宋朝出现“急脚递铺”且允许公文夹私,民间通信改善。清代则至19世纪末始有处理民间邮务的“民信局”,而仍为邮、驿合并营运。 1840年代,随着列强进入东亚地区,连带着也将西方的邮政制度带进中国。由于各国势力有着互相通信的需要,因此普遍在租界设立邮局,这些邮局不仅负责官信收送,也接受民信的寄送。 1878年,大清重臣李鸿章接受建议,同意于北京、天津、牛庄(营口)、烟台、上海五地开办新式邮政,并称其名为“海关拔驷达局”(Customs Post Office)。 188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发布“台湾邮政条款十六条”,设置“台湾邮政总局”。 1896年3月20日,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海关邮政因而正式改称为“大清邮政”。 1911年,邮政业务实现独立营运,从此邮政正式脱离海关。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邮政”,此时邮政仍非中华民国实质经营。 1919年,在上海开办储金业务。 1930年,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成立。 1935年,《邮政法》公布,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改制为邮政储金汇业局,隶属于邮政总局,并同时开办简易人寿保险业务。 1946年,台湾邮电管理局成立。 1949年,实行邮电分办,成立台湾邮政管理局,隶属于交通部邮政总局。同年,交通部邮政总局随中央政府迁往台湾。 1980年,台湾邮政管理局因应业务发展需要,分割为台湾北区邮政管理局、台湾中区邮政管理局、以及台湾南区邮政管理局等三个邮政管理单位。 2003年1月1日,交通部邮政总局进行公司化,改制为“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2月12日,改名为“台湾邮政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8月1日,复名为“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营业项目递送邮件,依照邮件往返区域,分成: 国内邮件,在台湾之内互寄。 国际邮件,往返港澳地区及其他国家或地区,但不含大陆地区。 大陆邮件,往返大陆地区,但不含香港、澳门。 邮政储金 邮政汇兑 邮政简易人寿保险 集邮及其相关商品 邮政资产营运 其他经交通部核定,受委托办理之服务。 现况虽然名称有“邮政”二字,但由于经营据点众多,且经营储金业务,故中华邮政拥有大量的资金(2006年3月统计资料:约3兆8449亿元新台币)。但另一方面,因为网络、电话的普及,加上民间邮递和快递业者竞争,使得中华邮政的本业——邮务业务大幅萎缩,但因快捷与包裹业务与民间业者的订价仍有相当差距,因此快捷与包裹业务仍然占据大部分业务。目前除了台湾地区《邮政法》规规定的信函(如帐单)必须经由邮局寄发外,其他普通、手写信件的寄送件数已经变得相当少了。 由于海峡两岸特殊的政治情势,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虽可通邮,但中华邮政对于大陆邮件的投递上采取部分特殊的规定: 台湾地区寄大陆地区收寄时,函件封面直接书写大陆收件人姓名、地址及台湾之寄件人姓名、地址。但封面收件地址书写中共国号者,退请寄件人另换信封交寄。 大陆地区寄台湾地区处理时,各局于处理过程中如发现进口函件封面书有中共国号或不妥文句者,应立即拣出送该局联络单位(无联络单位者送邮务部门主管或局长),按下列规定涂销: ①.办理涂销中共国号或不妥文句时,务请注意维护封面之整洁。 ②.封面收寄件人地址冠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者,仅涂销其中“人”、“共和”三字。英文国名则仅涂销“People's”一字。 ③.不妥文句全部涂销。 最近大事2007年2月8日,时任地区领导人陈水扁表示希望把中华邮政改名为“台湾邮政”,是一系列“台湾正名”的政策之一。 2007年2月9日,虽然中华邮政工会发动抗争企图阻止董事会进行,中华邮政公司董事会仍强行通过改名议案,将在2007年2月12日正式挂牌改名“台湾邮政”。部分人士认为这次改名并不符合公司法与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设置条例。因为现时法例只准“中华邮政”提供邮递服务,改名后的“台湾邮政”进行邮递业务引起合法性的质疑与争议。 2007年2月12日,中华邮政自行改名为“台湾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日举行挂牌仪式。 2007年2月28日,台湾邮政改名后的首张邮票“二二八纪念邮票”发行;邮票票面的国名标示,也从原本的“中华民国邮票”改为“台湾”。 2008年5月28日,马英九就任总统后,交通部发布新闻稿指出,8月起邮票票面改回“中华民国邮票”,也强烈谴责之前陈水扁政府不依法行政,率尔变更邮票票面国名。交通部部长毛治国表示,台湾邮政公司改回中华邮政公司,将一步一步来。 2008年8月1日,依据立法院交通委员会于当年4月16日第2次会议中通过的“鉴于中华邮政改名……程序尚未完备,不合法定程序,爰要求……于6个月内应恢复名称……”之决议,该公司召开第2届董事会第15次会议,决议回复“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之名称,顾客权益维持不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