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程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程》讲述了:中国在1840年至1949年的100多年中,经历了封建王朝的腐败统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出现、北洋军阀的割据以及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黑暗统治。

概述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程

作 者:陈明显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ISBN: 9787300105208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元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程》讲述了:中国在1840年至1949年的100多年中,经历了封建王朝的腐败统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出现、北洋军阀的割据以及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黑暗统治。它们都没能使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摆脱贫穷和落后。这是为什么呢?一句话,它们都背离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的要求,都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所以,它们都先后被历史抛弃,有的被人民革命所推翻,有的只存在于历史的一瞬间。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选择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方案。人民共和国代替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历史,也不断地证明: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是非常正确的,它代表了中国当代历史发展的方向。那么,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道路呢?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道路,就是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的本质就在于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变化。中国人民将以勤劳的双手建设一个新的国家。人民共和国道路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即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已实现了,同时也为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即争取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

图书目录

导言

一、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共和国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保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是共和国发展变化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辟是共和国发展变化的正确途径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形成是共和国发展变化的最坚实的基础

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路线和基本国策的形成是共和国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七、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防是共和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重要保障

八、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共和国走向世界的唯一正确的方针

第一章 开国大典: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

1.全国一届政协的召开与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

2.开国大典

3.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4.巩固国家政权

5.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6.和平外交政策的实施

7.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二章 “一化三改”: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2.中央财经工作会议和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召开

3.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4.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毛泽东任国家主席

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6.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与合作化高潮

7.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9.国防、外交和教育科技的发展

1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1.中共八大的召开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第三章 “大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创立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理论

2.“一五”计划的完成与“二五”计划的实施

3.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4.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与“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5.中央对“左”倾错误的察觉及纠正

6.庐山会议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7.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刘少奇任国家主席

8.“八字方针”的制定及其贯彻

9.重新强调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0.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

11.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共和国发展中的严重曲折

1.“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爆发与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

2.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国民经济在动乱中艰难举步

4.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

5.科技与经济建设新发展

6.邓小平1975年的全面整顿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错误发动

7.江青集团被粉碎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结束

第五章 三中全会:共共和国的历史性转变

1.在徘徊中前进

2.对“两个凡是”的批判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5.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与国民经济的调整

7.纠正“左”倾错误,平反冤假错案

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9.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第六章 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1.中共十二大的召开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李先念任国家主席

3.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4.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5.“一国两制”的构想

6.加快对外开放

7.“六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第七章 坚持一个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路线的制定与贯彻

1.“七五”计划的制定及其执行

2.中共十三大的召开与基本路线的制定

3.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始

4.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杨尚昆任国家主席

5.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确立

6.用三年时间治理整顿经济

7.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

8.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9.开创外交新格局

第八章 “南方谈话”:共和国发展新航道的开辟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2.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指导思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4.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江泽民任国家主席

5.促进祖国统一的八条主张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7.邓小平逝世

8.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实施

第九章 邓小平理论:共和国跨世纪纲领的制定

1.中共十五大的召开与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指导思想

2.跨世纪纲领的制定

3.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二次会议对宪法的修订

4.98洪灾与抗洪精神

5.澳门回归

6.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发展

7.从“三讲”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十五”计划纲要的制定

9.申办奥运成功与加入世贸组织

第十章 新世纪: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1.中共十六大的召开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指导思想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胡锦涛任国家主席

4.全国抗击“非典”斗争

5.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的召开和对国家宪法的第四次修订

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7.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的召开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

8.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取得新成就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的制定

10.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一章 高举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中共十七大的召开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2.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3.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召开与胡锦涛连任国家主席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