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释义

根据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但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中国的重点大学中,工信部直属高校共7所,工信部共建高校共5所。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外文名: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MIIT、工信部

创办时间:2008年3月11日

类别:国务院组成部门

主管部门:国务院

部长书记:苗圩(部长、党组书记)

直属985高校:哈工大、北航、北理工、西北工大

直属211高校:哈工程、南航、南理工

共建211高校:西电、成电、北邮

成立背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在2008年中国“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新成立的中央部委。是根据十一届人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而组建的。中央将国家发改委的工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工委除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以及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加以整合,并且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另外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此外,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办。

机构简介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目前,工业行业管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分别负责,管理分散,不利于工业的协调发展。为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有必要对相关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

2008年6月29日10时,在原信息产业部所在地北京西长安街和万寿路两个办公地点,历经10年的信息产业部牌匾悄然撤下,同时更换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包括职能、机构、编制在内的 “三定”方案已经获批,司局级数量设置为24个。工业和信息化部机构上内设司局24个。其中,综合司局10个,工业行业管理为主的专业司局5个,履行国防工业管理相关职能的司局1个即军民结合推进司,信息产业行业管理、信息化推进司局8个。 在编制方面,按照“三定”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职能部门编制599名,包括原信息产业部多数人员,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各自有百余人并入。人员到位工作08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加上离退休工作人员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总的行政编制为731名。

职责调整

调整方案

(一)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和信息化有关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具体包括: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的拟订及组织实施;组织领导和协调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编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协调相关政策;工业日常运行监测;工业、通信业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和扶持;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稀土行业发展、盐业行政管理、国家医药储备管理的工作,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职责。

(二)将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除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中组织协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重大事项、保障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等职责划给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三)将原“信息产业部”的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中军工电子管理职责划给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有关邮政管理职责划给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四)将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

(五)职能: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

主要职责

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一)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三)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工业、通信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

(四)负责提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意见,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五)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六)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组织拟订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七)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八)推进工业、通信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指导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九)负责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十)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

(十一)统筹规划公用通信网、互联网、专用通信网,依法监督管理电信与信息服务市场,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通信资源的分配管理及国际协调,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保障重要通信。互联网、专用通信网,依法监督管理电信与信息服务市场,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通信资源的分配管理及国际协调,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保障重要通信。

(十二)统一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卫星轨道位置的协调和管理,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十三)承担通信网络安全及相关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负责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十四)开展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代表国家参加相关国际组织。

(十五)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设24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负责机关文电、信息、安全保卫、保密、信访等工作;负责机关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督查;承担政务公开、新闻发布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问题;组织研究工业、通信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提出政策建议;组织起草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负责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承担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三)规划司

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议;承担固定资产投资审核的相关工作。

(四)财务司

编报部门预决算和管理资金的使用;组织实施内部审计和绩效检查;提出行业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建议;负责机关财务、资产管理等工作。

(五)产业政策司

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实施汽车、农药的准入管理事项。

(六)科技司

组织拟订并实施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行业技术基础工作;组织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

(七)运行监测协调局

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日常运行,分析国内外工业、通信业形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承担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相关工作。

(八)中小企业司

承担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会同有关方面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九)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和污染控制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十)安全生产司

指导工业、通信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指导重点行业排查治理隐患,参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民爆器材的行业及生产、流通安全的监督管理。

(十一)原材料工业司

(十一)原材料工业司(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办公室)。承担钢铁、有色、黄金、稀土、石化(不含炼油)、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等的行业管理工作;研究国内外原材料市场情况并提出建议;承担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组织协调工作;承担农业化学物质行政保护有关工作。

(十二)装备工业司

承担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十三)消费品工业司

承担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家电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拟订卷烟、食盐和糖精的生产计划;承担盐业和国家储备盐行政管理、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国家药品储备管理工作。

(十四)军民结合推进司

提出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军民通用标准体系建设等军民结合发展规划,拟订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相关体制改革。

(十五)电子信息司

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协调重大系统装备、微电子等基础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组织协调国家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十六)软件服务业司

指导软件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十七)通信发展司

协调公用通信网、互联网、专用通信网的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拟订网络技术发展政策;负责重要通信设施建设管理;监督管理通信建设市场;会同有关方面拟订电信业务资费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

(十八)电信管理局

依法对电信与信息服务实行监管,提出市场监管和开放政策;负责市场准入管理,监管服务质量;保障普遍服务,维护国家和用户利益;拟订电信网间互联互通与结算办法并监督执行;负责通信网码号、互联网域名、地址等资源的管理及国际协调;承担管理国家通信出入口局的工作;指挥协调救灾应急通信及其它重要通信,承担战备通信相关工作。

(十九)通信保障局

组织研究国家通信网络及相关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政策措施;协调管理电信网、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平台;组织开展网络环境和信息治理,配合处理网上有害信息;拟订电信网络安全防护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和处置;负责特殊通信管理,拟订通信管制和网络管制政策措施;管理党政专用通信工作。

(二十)无线电管理局

(二十)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编制无线电频谱规划;负责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与指配;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卫星轨道位置协调和管理;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负责涉外无线电管理工作。

(二十一)信息化推进司

指导推进信息化工作,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助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协调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推动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承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

(二十二)信息安全协调司

协调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协调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工作,协调处理重大事件。

(二十三)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承担对外和对港澳台合作与交流相关事务;负责外事工作。

(二十四)人事教育司

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队伍建设等工作;管理直属高校。

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局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部直属机构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国内专用通信局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报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

中国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人员编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行政编制为731名(含两委人员编制13名,援派机动编制1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118名)。其中:部长1名,副部长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103名(含总工程师2名、总经济师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3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7名)。

主要领导

部长、党组书记 苗圩

苗圩,男,汉族,1955年5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82年合肥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历任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副经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生产部副经理、生产司副司长,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机械工业部副总工程师。

1997年9月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书记。

1999年3月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5年5月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

2008年3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10年12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

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8年12月21日湖北省经贸委、省经贸工委授予“全省经贸系统优秀廉洁自律领导干部”。曾到美、法、意、日、德、西班牙等国及台湾地区考察国际汽车大型工业公司。

副部长、党组成员 陈求发

陈求发,男,1954年12月生,湖南城步人,苗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高级工程师。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

副部长、党组成员 杨学山

杨学山,男,汉族,1954年12月出生,上海人,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国家信息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日元贷款办主任、总经济师兼计划财务部主任。2002年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政策规划组组长。2003年10月,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2008年3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副部长、党组成员 苏波

苏波,男,汉族,1955年10月生,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毕业,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1982年2月起在第一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委、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综合计划司工作,任副处长、处长。1995年起任机械工业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机械工业部行业发展司副司长,国家机械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副司长,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司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司长,国家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2005年1月起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兼国家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兼国家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2011年2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副部长、党组成员 刘利华

刘利华,男,汉族,1957年12月出生,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1983年8月起,任北京邮电学院教师、国务院办公厅处长、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1998年7月任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党委书记。2004年2月起,任信息产业部办公厅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主任。2009年4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

2011年2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郭炎炎

郭炎炎,男,汉族,江苏常州人,1949年9月生,196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空军第四航空学校飞行专业毕业,大专学历。

1966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空军飞行学员、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飞行中队长、团领航主任、大队长、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部训练处副处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1993年1月任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参谋长,1996年7月晋升海军少将军衔;2000年4月任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2002年2月任海军航空兵部参谋长;2005年7月任中央纪委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纪检组组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党组成员;2008年3月起任中央纪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党组成员、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 姜成康

姜成康,男,汉族,福建永定人,1950年8月出生,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

1975年12月历任福建永定县抚市人民公社鹊坪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书记;1977年12月历任福建省永定县抚市人民公社干部、副书记、书记;1983年6月任福建省永定县委副书记;1984年3月任福建省龙岩地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党委副书记;1988年10月任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党组书记;1994年12月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1年3月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02年6月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党组书记,2002年9月兼任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2008年3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

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朱宏任

朱宏任,男,汉族,1954年8月出生,198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

历任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处长、处长;2003年12月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2008年7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2009年4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2009年10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其他事项

(一)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要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航天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有关活动,履行有关职责。委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承办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三)炼油、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的行业管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其他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行业管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四)管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

(五)原信息产业部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的通信管理局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实行垂直管理,行政编制500名。

(六)原信息产业部所属事业单位和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直属高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成套服务中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其他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直属高校(7所)

工信部直属院校(7所)

工信部直属高校(7所)原来隶属于当时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即“国防科工委”。

北京市(2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省(2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陕西省(1所):西北工业大学

原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3所)

上海交通大学:1896年—1949年国立大学,1949年—1961年直属于教育部,1961年—1970年直属于国防科工委,1970年—1982年直属于海军,1982年—至今直属于教育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31年—1966年直属于中央军委,1966年—1971年直属于国防科工委,1971年—1982年直属于四机部,1982年—1998年直属于电子工业部,1998年—2000年直属于信息产业部,2000年—至今直属于教育部。

电子科技大学:1958年—1971年直属于国防科工委,1971年—1982年直属于四机部,1982年—1998年直属于电子工业部,1998年—2000年直属于信息产业部,2000年—至今直属于教育部。

共建高校(5所)

1、与教育部、所在省市、行业龙头五方共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共建)

电子科技大学(与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共建)

2、与教育部、所在省三方共建

中南大学(与教育部、湖南省共建)

湖南大学(与教育部、湖南省共建)

北京邮电大学(与教育部、北京市共建)

《通信文明》电子杂志

《通信文明》电子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利用iebook超级精灵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的一本主要介绍了我部“十一五”通信业取得的成就和对“十二五”重点工作的展望;宣传了世博会、亚运会期间,广东、上海、天津等8个通信管理局及3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确保通信安全畅通中所取得的成绩及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

电子杂志设有五个栏目,分别是“行业监管”、“管局工作”、“企业动态”、“先进事迹”和“印象瞬间”。

关闭非法网站6600家

北京时间8月29日晚间消息,据《中国日报》英文版报道,工信部发布消息称,自今年3月份启动专项行动以来,电信业监管部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关闭了6600家非法的网络公关网站。

报道称,大部分此类网站的背后都为非法组织。这些组织声称能够删除网络新闻以及一些重要的报道,或是雇佣网民在互联网上传播特定的数据或观点。

报道称,在这起行动中,全国范围的工商业主管部门共处理了150起非法网络公关案件,开出了总共113万元人民币的罚单。主管部门的关注重点是网络广告、论坛和BBS。

报道称,官方数据显示,共有超过79万篇网络文章和新闻,以及165万包含非法在线公关内容的缓存页面在此项行动中被删除,这一行动于6月底结束。

报道称,这起行动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进行的。根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说法,政府部门之间将长期合作,共同打击非法的网络公关活动

参考资料

1.苗圩 

2.陈求发 

3.杨学山 

4.苏波 

5.刘利华 

6.郭炎炎 

7.姜成康 

8.朱宏任 

9.《通信文明》电子杂志多期在线阅读下载 

扩展阅读:

1

工信部官方网站:http://www.miit.gov.cn/

2

部属高校和共建高校: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12775420.html

3

工信部关闭6600家非法网站:http://www.sootoo.com/content/163706.shtml

4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459606/11606583.html

开放分类:
工业信息国务院部门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41次
最近更新:2012-02-16
创建者:weizhengbo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速途网 

gaowenlai 

nininanal 

面茶儿 

六平米的距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