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
释义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中国共产党倡导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地发动了中国人民参加到民族解放行动中去。没有共产党的努力,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战争是无法取得胜利的。那么如何评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呢?在8年抗战中,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给日军以重大打击,战争结束时,国民党军队共伤亡官兵321万人(其中阵亡131万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是一部客观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史学巨著。 基本信息作 者: 王秀鑫,郭德宏I S B N: 7801992407 开 本: 23cm 出 版 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1-1 内容简介为纪念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总结和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振兴,我们撰写这本《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以作为我们的献礼。 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团结奋战,进行了一场中国近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正义之战,最后打败了猖獗一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最后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不朽篇章,是一段不应忘记、永远震撼中华儿女心灵的历史。 目录前言 第一章局部抗战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一二八事件与淞沪抗战 三、东北沦陷与东北人民的英勇斗争 四、长城抗战和察哈尔抗战 五、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六、绥远抗战 七、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八、国共谈判于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准备 第二章全国性抗战的爆发 一、七七事变与全国抗战的开始 二、八一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国共两党的抗战指导路线和战略方针 四、日军对华北的进攻与平型关大捷 五、太原会战 六、淞沪会战 七、南京保卫战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 八、台儿庄大捷与徐州会战 九、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 十、武汉会战和广州作战 十一、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的抗日斗争 十二、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的支援 第三章相持阶段前期两个战场的作战 一、日本侵华战略的变化与国共两党采取的方针 二、汪精卫集团叛国与全国人民的声讨 三、沦陷区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 四、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的地建设 五、百团大战 六、香港、澳门谈判 七、正面战场的持续抵抗 八、晋西事变和皖南事变 九、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宪政运动的兴起 十、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第四章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前后的中国战场 一、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中国战区的成立 二、中国远征入缅作战 三、日军的细菌战、化学战和血腥暴行 四、正面战场湘、鄂、浙、赣地区的抗战 五、敌后军民艰苦的反“扫荡”斗争 六、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和中共的整风运动 七、以抗战为中心的文艺工作的发展 八、宋庆龄和保卫中国同盟的抗日活动 九、国共两党为改善关系团结抗日而进行的磋商 第五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中的中国战局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战局的变化 二、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发展和对日军的进攻性战役 三、敌后战场对日军的局部反攻 四、中、美、英开罗会议论联合国对日军作战 五、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的缅北、滇西反攻 六、正面战场豫湘桂作战的败退 七、大后方民主运动的高涨 八、中国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九、国共谈判和美国的扶蒋反攻政策 第六章抗日战争的最后的胜利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垂死挣扎 二、敌后战场的春夏攻势和正面战场的作战 三、雅尔塔协议、波茨坦公告和苏联队日宣战 四、解放区战场的全面反攻 五、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六、中国战区的受降 七、对日本战犯及汪伪汉奸的批判 八、中国普天同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结束语 引用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