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韩街道办事处
释义

中韩街道办事处东邻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 北以308国道为界与李沧区相接,南临黄海,是崂山区人民政府、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崂山风景区管委会所在地,是崂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概况

沿革

中韩属崂山地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青岛。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逼清廷强租胶州湾。中韩与崂山地区的一些村庄划入租界,沦为德国殖民地。1914年11月,日本出兵山东,把德租界攫为己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依照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的规定,日本于1922年12月10日将胶澳交还给中国, 崂山地区隶属胶澳商埠,时境内设李村区和海西区。1929年7月,胶澳商埠政区改为青岛特别市, 崂山地区随属之。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崂山地区重陷日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崂山地区随之。1949年6月2日崂山解放,归南海专署领导,设崂山行政办事处。1950年改属胶州专署。1951年4月划归青岛市。1956年设中韩乡,由原中韩乡、张村乡、午山乡合成。1958年9月成立中韩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建崂山县,仍属青岛市。1967年3月设崂山县中韩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4年6月撤中韩人民公社建中韩镇。1989年1月撤县设区,中韩镇隶属关系不变。1992年5月,青岛市在中韩镇原辖区区域成立“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实行镇园合一的管理体制, 同时成立高科园社会事务局。1995年1月撤高科园社会事务局,恢复镇建制。1998年5月撤镇设中韩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

中韩街道办事处位于青岛市区东部,依山傍海,美丽富饶,是青岛市东部开发的黄金地带。交通四通八达,距青岛市火车站15公里,距青岛港12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17公里,区内交通循环主要有海尔路、香港东路、东海路、青银高速公路、株洲路、银川路、松岭路、李山东路等组成。青银高速公路和青岛市长途汽车站东站成为全国各地进入青岛市的必经之路。

自然状况

中韩街道办事处既有秀美的山山水水,又有肥沃而开阔的冲积平原,山海掩映,风光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总面积58.8平方公里,海岸线12.5公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的东海路两边,有风格别具、形态各异的雕塑群, 在路边草皮和花木映衬下, 平添了无限风光。香港东路有崂山的第一景点“石老人”,有开阔平坦柔软细匀的沙滩,有海豚馆、海洋游乐城、弄海园、浮山公园、高尔夫球场等许多旅游娱乐场所,闻名遐迩的青岛国际啤酒城坐落区域内。这里土地资源丰富,外资企业项目的引进落户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兴起,使这片土地身价倍增,大型工程建设紧锣密鼓,土地开发如火如荼,境内大厦耸起,高楼林立,沿海的别墅群和花园间相连接,构成一幅与自然风光相吻合的美丽图画。这里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先进信息传递网络。 区域内海尔路、香港东路等7条主次干道,三纵三横相互交错,构筑了发达便利的交通网络,与青岛市区交通融为一体。实现了闭路电视网,各村企业增设微机处理系统,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该街道地处地势较为平坦的丘陵地带, 东西最大距离1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7公里。总面积5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1公顷。主要山脉有浮山、午山、枣儿山,其中午山最高,海拔398.5米,域内张村河在区内自东向西穿过,境内流长11公里,流域面积67.4平方公里,区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良好。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崂山茶、花生、果品等。全街道辖30个行政村(居委会),居住人口12.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6‰。

主要经济状况

2000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6970万元, 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4∶57∶29,完成地方税收3152万元。中韩街道办事处自1994年区划调整以来,借助于青岛市东部开发和高科技工业园建立这一历史机遇,广大干部群众掀起了改革开发的热潮。短短几年,这片古老的土地已成了青岛市东部开发的黄金地带,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 域内规划为5个功能区:高教区、科研区、商住区、旅游区、产业区。包括两个国家级政策开发区域:一是坐落在旅游区内的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面积10.8平方公里,规划以“山海风光、啤酒文化、渔村民俗、美食购物”为特色。有海洋娱乐区、海洋观光区、石老人旅游观光区、体育休闲区和科学城等功能区。 二是坐落在产业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9.8平方公里,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其他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项目。

中韩街道办事处是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已初步建成山东省、青岛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家迅速成长基地。集中体现研发创新、孵化企业、产业辐射、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五大主体功能,现有海尔、朗讯科技,扶桑精细化工、金谷镁业、澳柯玛生物产业园、高科通信等一批中外著名企业在中韩街道办事处落户。

强镇由来

中韩街道办事处财政收入名列全市第3名, 先后荣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60余项,其中有7个部门、2个村获10项省级荣誉称号,该街道办事处已被列入“全国投资环境200强乡镇”“山东省经济综合实力200强乡镇”“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十强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十强乡镇”“山东省百强乡镇”。并荣获青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青岛市“三五”普法先进单位、青岛市水利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1958年全镇粮食平均亩产130公斤,总产630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2 64公斤,总产1233万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街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田,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产量。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韩街道办事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村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一是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实施农业精品工程。 石老人旅游观光园作为青岛市9大农业精品示范工程已初具规模,带动了周边村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农业开发项目。枯桃花卉基地建设已初具雏形,带动了该街道花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二是突出发展了海珍品、浅海、藻类和贝类养殖业,确定了水产业在大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使水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2000年全街道粮食平均亩产478公斤,总产78.6万公斤。197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为517万元,2000年为1.9413亿元。种植业总产值4382万元,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324公顷,渔业总产值1.4115亿元。耕地面积460公顷,农作物面积31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公顷,经济作物20公顷。粮、经作物产值比为1:9。

第二产业

建国前,中韩人民以农业为主。地区内有酿酒业、榨油业、砖瓦业等,从业人员多不专职,与农业劳动紧密联系,职业分工不明显。建国后,工业和其他行业迅速发展,大批人员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职业分工愈来愈明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开始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建起了面粉厂、机械厂、砖厂等小型企业。1978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130人, 实现产值713万元。进入90年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重新把招商引资工作定位为:依靠高科园,突出高科园,内资外资并重,大小项目并举。项目招商逐步形成“以外为主,内外并重;以外引外,以内引外”的特点。企业稳步发展,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青岛面粉机械厂生产的“双福”牌面粉加工成套设备,多年畅销国内外;南张易通公司的卫星导航仪、色谱仪、大气采样器获国优称号;西韩预制构件厂的预制板材通过省级鉴定,属省免检产品;大麦岛铁路机车机械产品质量过硬,享誉青岛,目前,其企业产品有3个获国家专利,7个获省优。2000年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226人,实现产值36.903亿元。

第三产业

1978年, 全镇第三产业年创产值273万元,2000年全镇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1200户,从业人员4148人,年创产值3.4871亿元,实现利税1427万元。

人民生活 建国前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纯收入不过10元左右,不足以自给。1978年人均纯收入135元,年人均粮食417公斤。2000年人均纯收入4567元。

大事记

明永乐二年(1404年),在今中韩街道金家岭村置即墨管,有把总2,兵1000余名。筑有寨城一座,周长2华里。

明宣德八年(1433年),即墨管由金家岭移至即墨城北。

1925年10月,工运积极分子浮山后人王星五在青岛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6月,崂山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浮山后支部成立,王进仁任书记。

9月,中共埠西支部成立,袁相锡任书记。

1938年1月10日, 日军侵略军海军在山东头登陆,第二次占领李村,崂山再次沦为日军统治之下。

1958年,在浮山开采的巨型长条崂山花岗岩,用两节车厢装载,专车运往北京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1972年,在枣儿山西麓兴建的崂山县烈士陵园落成命名,并移来烈士墓40余座。

1983年,市政府决定石老人村西2.5平方公里地域为旅游开发区。

1988年1月28日, 1987年建成的中韩镇孙家下庄陶瓷厂试产成功。所产琴岛牌釉面砖经测试质量优异,填补了青岛市一项空白。

特色产业

石老人观光园集高效农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石老人观光园规划面积2000亩,它以石老人当地远古神话故事为基础,结合封神传说建设而成。一期工程建有都市农业园、水果自助餐、鲜花大棚、休闲别墅、茶叶自助品尝、花溪等特色景点。以石老人观光园为龙头,拓展了王家村茶园、午山桃园,形成了旅游生态观光链。二期、三期吸引国内外资金,共同开发。

枯桃花卉基地中韩街道枯桃村是全国著名的有100余年历史的花卉之乡, 现已开发建设了100亩的集种植、 科研、市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枯桃花卉基地。是青岛市最大的远近闻名的花卉生产和销售基地。 全村共1100户,2900人,从事养花业的有700余户。1997年全村养花面积达500亩,总收入1100万元,纯收入330万元,户均养花纯收入3000余元,人均1000元。花卉已成为枯桃村的主要产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枯桃村连续多年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评为“花卉之乡”和“鲜花生产先进村”。枯桃村北靠将军山,南临张村河,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种花养花的理想地带,已有百余年的种花历史。特别是80年代以来,花卉种养业进入千家万户。全村拥有各种花卉、乔木、草皮近千种,主要有月季、仙客来、菊花、郁金香、玫瑰、雪松、龙柏、康乃馨、唐昌蒲等几十种名贵花木。

发展理念

为了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花卉市场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枯桃村审时度势,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及早地走出了一条“公司加农户”的一条龙经营路子。1991年成立了枯桃花卉总公司,下设4个分公司,并成为省建委批准的7个省级花木公司之一。该公司主要负责全村养花的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提供市场信息、培养花卉花苗、做好销售服务等。作为龙头企业,该公司多年来承揽了八大关疗养区、流亭立交桥、海尔路、东海路等多处市级重点绿化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枯桃村养花世代相传,不仅本村大多数农民都是种花养花能手,而且培养出了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的许多优秀园丁。他们春天育苗抓弄时,夏季扦插嫁接讲刀法,秋季开花抓肥水。辛勤的劳作、丰富的经验加上现代科学技术,使枯桃村花卉越开越艳。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该村于1995年规划设计了500亩养花基地和市场建设蓝图,总投资350万元。 1996年投资170万元的一期大棚工程已投入使用。1997年又投资250万元新建5000平方米的连动窗式大棚和占地20亩的花卉批发市场。枯桃花卉基地不仅在生产上已形成规模,质量上追求上档次,并且不断开拓鲜花的销售前景,建立花卉专业市场,形成花卉批发、运输、零售等多种形式的流通渠道,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并努力打开国际市场。

石老人旅游度假区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青岛东部黄金区海滨一线,东起石老人村,西至东海路与南京路交汇处, 北依浮山、 午山、金家岭,南濒黄海,东西长约12.5公里,南北最宽约1.3公里, 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度假区以“石老人”景观而得名,三山环抱一个月牙形大海湾,青山叠翠,碧海连天,气候宜人,风光秀丽。近年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 00多万人次,已发展为中国北方最有吸引力的滨海观光、度假胜地。

石老人度假区位于青岛市区和崂山风景名胜区之间,西同市南海滨相连,东距崂山太清宫不足20公里,三者间优势互补,形成山、海、城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中心部的五大中心广场 (行政中心广场、会展中心广场、文化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前海休闲广场) 的建成,将使海滨度假更具有现代旅游的情调和氛围。度假区的北翼是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科技产业区与度假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青岛市民营科技工业园经青岛市政府批准设立,旨在创造良好环境,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科技企业,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青岛市民营科技工业园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南邻国家旅游度假区,北靠城市交通主干线,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投资环境良好,是适于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机构及民营工业发展的理想区域。

青岛市民营科技工业园由市、区政府成立管理委员会,指导园区的规划发展,下设管理办公室,设在中韩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基础配套、招商引资、土地出让和管理服务。

青岛市民营科技工业园规划范围为3平方公里, 分三期进行配套开发。园区按照现代化工业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适应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园区内办公、商住、贸易、金融、服务等配套公用设施,充分满足绿化、美化要求,合理安排项目布局,适当预留发展用地。基础设施配套的实施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分期进行,做到建设一片、完善一片、美化一片,真正把民营科技园规划建设成为适于科技项目和科研人员集中的、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形象鲜明的模范工业小区。一、二期开发区域已经实现“六通一平”,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可充分满足各类项目生产需要。另外,为展示民营科技工业园形象,为开发型、研究型和技术贸易企业提供办公、经营、交易场所,在沿海旅游区内划出部分区域,建设青岛市民营科技工业中心,作为民营科技工业园的对外窗口。

青岛市民营科技工业园项目在经济类型上以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为主,在产业类型上以技术开发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和项目技术水平高、产品科技含量高、企业管理水平高的生产加工企业为主,鼓励各种经济类型的科研机构及其试验、生产基地入园,允许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主导产品企业入园。严格限制发展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杜绝污染环境的项目入园。进园项目可采取土地出让、土地租赁、厂房租赁、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对投资额大或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采取“低门槛”政策。对进园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代办进园企业注册、税务登记、基本建设、劳动用工、人才引进等各项手续。进园企业可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经认定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开发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并享受民营科技工业园的其他优惠政策。

集体福利 街道所辖30个村(居)已有25个办理了农工商社会保险,现在男性村民到60周岁、女性村民到50岁便可享受以320元到700余元不等的保险金,养老保险投保面达100%。街道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医疗统筹,减轻了农民生活负担。各村都实行了奖学金、助学金奖励制度,全街道形成了热学爱教的良好风气。

社会事业

教育

作为现代化的新城区,中韩街道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行政学院、青岛市委党校、青岛高级职业学校、高标准的青岛二中新校、 青岛国际学校均汇集于此。实施了9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已有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院校65所,教职员工2805人,在校学生28956人,有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生在区内就学。

文化卫生

辖区内设有国际啤酒城、海洋娱乐城、海豚馆、雕塑公园、四星级宾馆、海滨度假村、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青岛市美术馆、博物馆、海尔科技馆、山东省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市体育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青岛对外贸易洽谈会、电子博览会、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每年都在域内举办。辖区已基本形成以医疗预防、康复、保健、 科研为一体的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兼有按国际标准设计、占地面积300亩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幼保健中心和疾病控制中心等医疗机构。

群众性文化活动成为新时尚,民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中韩街道篮球队曾夺得全国农民运动会第二名的好成绩;民间舞龙、舞狮、高跷、锣鼓等传统娱乐项目很有特色,村级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等,都在区、市重大活动中登台演出。

生活居住

办公中韩街道域内,已建成5个居民住宅区和16处集居住、办公、美食、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水平、高层次、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公寓、写字楼和别墅区,社会服务事业的完善和区域综合环境的优化,提供了具有良好生态条件的高质量生活新区和理想的办公环境。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25年10月,工运积极分子浮山后人王星五在青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韩街道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并于1926年发展建立了中共浮山后支部, 共有党员20余名。1926年冬,发展建立了中共埠西支部,党员3名。1928年2月, 发展建立了中共孙家下庄支部,党员4名,1931年4月,由于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而停止了活动。

1955年12月9日, 幸福人民公社更名中韩人民公社,公社党委辖生产大队党支部11个, 党员193名。1959年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为缩小生产大队规模,全社先后将11个生产大队划分为32个生产大队,公社党委辖生产大队党支部31个,党员386名。1967年2月, “造反组织”夺了公社党委、管委的全部权力,广大党员被停止了组织生活。1969年3月,崂山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中韩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69年4月至12月, 公社革委会先后批准32个大队成立革委会。1970年2月,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中韩人民公社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同时,各大队相继建立了大队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71年1月,撤销中共中韩人民公社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重建中韩公社党委,将32个大队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撤销,先后重建了3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04名。

1980年5月至1981年1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公社革委会先后撤销32个大队革委会, 建立32个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1月,经崂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中韩人民公社革委会, 成立中韩人民公社管委会,公社党委辖32个大队党支部,党员879名。截至1988年底, 镇党委辖农村党总支1个、党支部31个,党员1300名。至2000年底,全街道共有党委4个,总支数6个,支部64个,党员2343名。

基层政权建设 1949年6月青岛解放, 中韩街道所辖各村归属青岛市李村区。1956年撤区并乡,将9处小乡组成中韩、张村、午山3个大乡。

1955年底,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在明星农业社的带动下,先后组建起10个高级农业社。 1958年9月15日,经崂山郊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幸福人民公社,撤销原来的11个农业社, 建立11个生产大队。同年12月9日,幸福人民公社更名为中韩人民公社。1959年底,根据上级批示精神,全社先后将11个生产大队划分为32个生产大队。1969年3月崂山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中韩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69年4月至12月,公社革委会先后批准32个大队成立革委会。1981年1月撤销中韩人民公社革委,成立中韩人民公社管委。 1984年6月,农村进行体制改革,撤销中韩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建立中韩镇人民政府。1998年5月,撤中韩镇人民政府设崂山区人民政府中韩街道办事处。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土地改革时期成立农会。1964年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 。1953年成立了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1952年成立工商联合会。1980年成立计划生育协会。1983年成立个体劳动者协会。1983年成立科学技术工作协会。

现任党委书记:袁本常

现任办事处主任:韦文波

名人简介

徐仁江

(1908~1925) 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枯桃村人,汉族。徐仁江幼年丧母,读书用功, 在张村公学堂名列榜首。1924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三期学生。1925年6月19日,香港工人举行大罢工,6月23日,回到广州的省港罢工工人和市郊农民、军校学生军等10万人在广州举行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徐仁江走在队伍前列,当队伍经过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遭英法水兵开枪射击,徐仁江英勇牺牲,年仅18岁,遗体运回黄埔岛,安葬在升旗山山麓烈士墓。

王科仁

(?~1930) 青岛市崂山区浮山后村人(今属青岛市市北区浮山后),汉族。王科仁于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2月调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任交通员。1929年8月为处决大叛徒王复元的具体执行人之一。 1930年担任中共山东省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30年8月被国民党杀害。

王称仁

(1909~1931) 曾用名王公博、王学忠、曲秋,青岛市崂山区浮山后村人(今属青岛市市北区浮山后),汉族,为王星五之五弟。王称仁于192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钟渊纱厂(现青岛国棉六厂前身)罢工及中共青岛地方组织交通联络工作。1929年春,王称仁被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派往苏联学习,1930年秋回国,任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执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后任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等职。1931年4月被反动当局逮捕,同年8月在济南被杀害。

王星五

(1904~1931) 原名王佐仁,曾用名王尽臣、王曰生、袁敬臣,青岛市崂山区浮山后村人(今属青岛市市北区浮山后),汉族。贫农出身,兄弟五人,排行老三。由于家庭生活所迫, 高小毕业后开始做工, 在青岛沧口由日本资本家办的钟渊纱厂(现青岛国棉六厂前身)当练习生。1923年至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王星五领导工人开展斗争,举行罢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王星五担任中国共产党青岛支联书记, 发展建立了中共浮山后支部。1927年8月24日,王星五在青岛被胶澳商埠警察厅逮捕,作为“赤化要犯”关押起来。王星五坚定勇敢、沉着机智地和敌人斗争,在敌人的多次审讯中,不泄露党的机密。敌人得不到共产党组织的情况,就以“组织工会煽惑风潮” 的罪名,于同年9月判处王星五有期徒刑12年。经王星五多次向济南地方法院提出上诉和党组织的营救,1930年4月8日,王星五被无罪释放。出狱后, 他立即和党组织取得联系,经组织派遣到北京工作。9月,又在北京师范大学被捕, 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刑满后仍不释放,又押解至济南反省院。由于长期在狱中遭受摧残折磨和为革命事业奔波操劳,王星五身患重病,于1931年冬病逝于国民党济南监狱。

王进仁

(1901~1981) 曾用名王雅堂、王从先,青岛市崂山区浮山后村人(今属青岛市市北区浮山后) ,汉族。王进仁高小毕业后到四方机厂学徒,后又到沧口钟渊纱厂(现青岛国棉六厂前身) 做工。1925年因积极参加罢工运动被开除回家。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崂山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浮山后支部书记。1927年冬调中共青岛市委分管农民工作。1928年冬,担任中国共产党青岛市委书记。1929年初,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遭到严重破坏后, 王进仁调济南主持省委工作。同年4月任省委常委、 组织部长,7月担任山东临时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1930年任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书记,后任中国共产党唐山市委书记。1930年10月,王进仁被看成是执行“立三路线” 的干将,受到批判,被撤销中国共产党唐山市委书记职务。1931年2月,中国共产党北方局派王进仁去奉天(今沈阳市) 开展党的工作,1932年5月调任黑龙江省汤原县特委书记, 同年9月到哈尔滨向省委汇报工作时,被日本人当做“土匪嫌疑犯”逮捕, 并强令离开哈尔滨。此后,与组织失去联系,后回浮山后务农。1962年9月,王进仁被选为政协崂山县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之后当选为政协崂山县第二届、第三届常务委员,并改为专职驻会常委。1981年5月25日病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9: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