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头鹀青海亚种
释义

白头鹀青海亚种(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 fronto)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7厘米。体羽似麻雀,头顶黄褐杂以栗褐色羽干纹,头正中有一不很明显的白色块斑,眉纹土黄,耳羽土褐,胸部具显著纵纹。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中国青海,甘肃,贵州南部。

中文学名:白头鹀青海亚种

拉丁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 fronto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鹀科

属:鹀属

种:白头鹀

亚种:白头鹀青海亚种

命名者及时间:Stresemann, 1930

英文名称:Pine Bunting

外形特征

白头鹀青海亚种羽色和指名亚种相似,但幼鸟冠部黑斑较宽,特别在前头,栗色部分常较微暗,翼较长。

雄鸟(冬羽):头顶黄褐杂以栗褐色羽干纹,头的正中有一不十分明显的白色块斑;眉纹土黄,耳羽土褐色;肩、背红褐色,具较宽的黄褐色羽缘及黑褐色轴纹;腰及尾上覆羽淡栗,羽缘土黄色;两翼黑褐,小覆羽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内侧次级飞羽有宽阔红褐色羽缘,外侧初级飞羽则具较狭的土黄色边缘;尾羽黑褐,中央尾羽镶以红褐色羽缘,外侧两对尾羽具楔状白斑;颏栗色,羽端土黄,喉中央有一白色块斑;胸及上腹栗色,杂以土黄色羽缘,上胸栗色之前有一圈褐色点斑;胁白缀以栗纹,下体余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而具暗褐色羽干纹;腋羽白,中央污暗并常沾黄。

雌鸟(冬羽):上体与雄鸟相似,但较暗,下体栗色不如雄鸟鲜亮。

雌性成鸟(春羽):头顶和上颈,从上嘴基部到耳羽后有一条宽阔条纹,头侧一个点斑及上胸一个新月形点斑全为白色;耳羽上下有两个点斑为黑色;头侧余部、颏和喉为栗红色;围绕头顶和上颈白色部分,在额部相接的宽阔冠纹为黑色带灰;上颈的两侧各有一黑色点斑;后颈和翕羽浅栗色,后者具黑色羽干纹;下背、腰及尾上覆羽鲜浅栗红色;尾羽暗褐色,中央一对较浅,且具宽的浅栗红色缘,最外一对白色,仅在沿羽干尖端有一褐色条纹和在内翈基部有一褐色楔形斑,次外对尾羽有一白色楔形斑,占据整个尖端达35mm;小覆羽灰色,基部褐色,缘以栗红色;余翼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黑色,具宽的栗红色缘和淡栗色先端;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暗褐色,后者有栗红色窄边,前5枚初级飞羽边沿白色,余者同次级飞羽;翅缘、翼下覆羽、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后者有栗红色羽轴;胸和胁部栗红色,缘以白色。翼下覆羽污白,腋羽与胁同色。

秋羽:上体和喉有一种淡灰白色边沿,头顶羽具灰皮黄色尖端,中间暗褐,几乎均隐匿于白色冠下。

雌鸟(春羽):头部和翕部栗皮黄色,具细密的暗褐色条纹;颈部条纹栗色;上体余部似雄鸟;喉白,多少具黑褐色条纹和白色或黑色颧纹;头侧淡栗褐色;胸和胁淡赤褐色,具暗褐色条纹。

雄性幼鸟:头顶条纹浓著,喉部栗色,和胸部一样具浓密的暗褐色条纹;余部羽毛和雌鸟相似。

虹膜暗褐;嘴角褐色,下嘴较淡;脚肉色。

栖息环境

无内容

生活习性

白头鹀青海亚种见于丘陵及高山上。成家族群活动于草甸灌丛中。在新疆见于青山山麓海拔200m草丛中。

在冬季所见大都成群活动,少者10余只,多者达30余只。栖息于低山至亚高山草甸带。鸣声似其他鹀类,为“chi chi”声。且多在起飞和隐伏时鸣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鸣啭最盛,多在树上及电线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且多是杂草种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麦等。也吃一些昆虫,特别在夏天,以大量昆虫喂雏,其中有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也吃些蜘蛛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青海湟水河谷及甘肃(留鸟),6—11月见于青海西宁、贵南、同仁、柴达木、都蓝和青海湖。

繁殖方式

白头鹀年产两窝。巢筑于地面,巢缘与地表平齐,置于菊科植物为主的草丛中,巢隐蔽很好,巢以干草茎编成,内衬马毛,编织坚实,外壁编人少量鲜草。每巢约产4枚卵。呈淡紫色,有的带淡玫瑰色,上具灰色带斑和灰褐色斑和小斑点。雌鸟孵卵,孵化期约14天左右。

亚种分化

无内容

种群现状

无内容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