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天祖 |
释义 | 农民起义领袖 白天祖,原名王庚烈,巨野县核桃园镇府君庙人,农民出身,家庭贫苦,于1918年(民国6年)聚众金山,号称“顺天王”,发展到数千人。梁生环(巨野县独山镇梁楼村人)和田玉本(现成武县田集人)等率数百人纷起响应。这些人以金山为根据地,打着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旗号,四处活动,在金山周围县区大搞抗捐抗税打击地主和官府威风。曾在菏泽芦村集击毙官兵营长邵文成,俘虏官兵4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300余支。同年8月,攻克肥城。白天祖等带领部下,常活动于郓城、汶上、济宁、嘉祥、巨野、金乡、单县、曹县等县区,远至邹县、滕县和黄河以北的濮阳、范县等地。民国7年(1918年)8月14日,白天祖、范炳心和顾德林、张占元等商讨东进,以图大举。范炳心拉起“靖国军总司令”的旗帜,率军携枪3万余支,出师东上。顾德林、张占元不满意范炳心自称总司令,之间发生矛盾,便各自分路行动。白天祖另率3千余人举兵东进。济南的第物师倾巢出动镇压,双方激战。范炳心军队转战嘉祥、巨野,至孟姑集、杨楼一带,又遭曹州镇守赵汝才的官兵截击。 白天祖在敌人马队的尾追下,边战边走,奔坡东、走抱犊崮、历徐州,绕道返巨。行至沛县茶城,在官兵和地方武装的联合打击下,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白天祖化装成农民逃至沛县龙堌集附近,被沛县警备队杀害。 1921年(民国10年),范炳心、梁生环集合旧部,重新举行暴动。在巨野、金乡、单县、成武四县边境地带,与官兵和地主武装斗争。后在金乡、单县两县边境的阎场,被单县防营的王金妮围困,范炳心受伤,其弟和子被打死,突围后转入河南,占领西华县城,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有枪3万余支。休整后率师西进,途中时与官兵对打,常遭地主武装截击。行至卢山县山区,人地两生,给养断绝;加之组织涣散,指挥失灵,以致军心动摇,全部溃败。范炳心愤愧自杀。梁生环率数十人潜回巨野,于1927年(民国16年)“招安”,被褚玉璞所杀。 《杨家将》中的白天祖 此白天祖出自故事《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泰城东南章家庄附近,有两个很大的土台,高有一丈多,长宽各五十余米,东边的叫孟良台,西边的叫焦赞台,是当年孟良、焦赞在此点兵阅将的地方。两台两边的蒿里山,原叫号令山,他们在此发号施令,召集人马。 当年,大宋皇帝派杨延景率领孟良、焦赞二将和他的儿子杨宗保去边关镇守,走到泰山脚下,遇到了两股强敌,一是白天祖在这里大摆天门阵,一是穆桂英占领着穆柯寨。这两股力量都非同小可,杨延景不将他们削平,就难以前进。于是,他先在泰山脚下安营扎寨,以便探明情况再作理会。 白天祖摆天门阵的地方,便是现在泰山的南天门。这里山高路窄,尤其是自中天门至南天门一段,两边都是陡崖峭壁,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杨延景派孟良、焦赞在山下屯兵聚将,准备攻打天门。 穆柯寨,在泰山西边一百余里,穆天主的女儿——穆桂英占据着这个地方。这穆桂英虽为女性,却一身的大丈夫气,确是巾帼英雄,女中魁元。 面对强敌,杨延景令杨宗保率领一彪人马,前往巡营掠哨,准备进攻。谁知他们刚到穆柯寨下,就被寨上的喽罗们发现,禀报给了穆姑娘。穆桂英闻讯,披甲搭弓上了战马,直奔山下。穆桂英来到阵前一看,只见是一位身穿白袍的小将,便大喝一声问道:“来者何人,怎敢闯我阵营?”杨宗保见她是个女流之辈,也不曾把她放在眼里,当即回道:“我乃宋进大将杨延景之子——杨宗保。”二人互报姓名,便上前厮打起来。穆桂英手使大刀,杨宗保挥舞银枪,二人大战几十个回合不分上下。突然,穆桂英收回大刀,二马错镫,回身用刀杆拦腰打来,杨宗保哪里提防这一招,结果被打下马来,喽罗们蜂拥上前,把杨宗保捆绑起来。为此,肥城以西的那条小河,便取名为“擒将河”。 杨延景听到儿子被俘,心中十分慌恐,惟恐杨宗保一去不返,丢了性命。正在犯愁之机,探马报道:“宗保被擒上山去,说要救得宗保,须有一事相许。”“快快讲来。”杨延景急切地说道。“穆氏桂英向宗保求婚,如果答应,不但宗保能活命,还可以帮着我们破天门阵。否则,宗保性命难保。”杨延景听说穆桂英能破天门阵。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儿子的性命,只好点头应允了。 穆桂英见杨延景答应,高兴自不必说,未及成婚 ,便和杨氏父子合兵,前往南天门破白天祖的天门阵。 南天门下面,全是陡崖峭壁,白天祖在这里布下了短刀手、弓箭手,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穆桂英心生一计,她和杨氏父子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便带着在大队人马转到泰山背面,顺着南天门后的大峪直奔而上,来到南天门的后面,白天祖悉心注视着正面,哪 里想到穆桂英又从背后插来一刀。白天祖措手不及,慌忙间与穆桂英交战,兵士们一见早乱了阵脚,穆、杨两家,前后夹击,把白天祖打了个人慌马乱,一塌糊涂,破了天门阵。现在,南天门后边的那条沟,叫“穆桂英沟”,便是缘此得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