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绣花机发展弊端
释义

电脑绣花机是当代最先进的绣花机械,它能使传统的手工绣花得到高速度、高效率的实现,并且还能实现手工绣花无法达到的"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要求。它是一种体现多种高新科技的机电产品。

概述:

世界上著名的电脑绣花机品牌有日本田岛(TAJIMA)公司TMEF-H620型、日本百灵达(BARUDAN)公司BEMRH-YS-20型 、日本兄弟(brother)公司BAS-423型、德国蔡斯克(ZSK)公司174-12型、德国百福(PFAFF)公司的KSM221、12/260型等。

发展历程

电脑绣花机的在国内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史上第一台绣花机的原型是1828年Joshua Heilman 生产的第一台手摇式绣花机。是由 Mulhouse 的 Koechlin 制造的,到1860年瑞士提花编织者 Isaak Groebli 将手摇绣花机技术与当时的缝纫机(或锁针)技术结合在一起,研制出一种能使用连续线(绕在线轴上)的机器。这一改良,给机器绣花带来一场完全彻底的革命。

这其中也经历过二战时期的战乱,绣花机的繁荣与衰退,一直到1997年日本田岛公司的成立,绣花机技术的发展开始日渐完善,慢慢的延伸到国内市场。生产厂家由最初的四、五个发展到现在的数百个,年产量从最初的二百多台发展到现在的近万台,机器品种从最初的单一平绣发展到现在的各种特种绣应有尽有,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然而,纵观中国电脑绣花机行业现状,不难发现,可谓是喜忧参半。先说喜:电脑绣花机行业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完成了产业化进程,成本大为降低,售价大为降低,产品性能已能与进口品牌相媲美,部分机械已可完全替代进口,因此用户选择范围宽,再加上大多厂家的分期付款甚至先用后买的优惠政策,使得绣花机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从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强劲发展。

再说忧:中国电脑绣花机行业的发展是畸形的,是一种无序的、盲目的发展,总的看来是生产能力过剩,但过剩的是低质低价的机器,由于竞相降价和分期付款,使得生产厂家的利润持续下降,而生产厂家就狠杀零件价格,零件生产厂家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就在生产零件时降低材料和加工标准,从而使机器质量更加低劣,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出现绣品质量差,机器易损坏,厂家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造成了没活干发愁、有活干也发愁的被动局面。

再延伸到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我国的服装出口额急剧下降,而内需又不足,所以当时造成很多做出口的企业抢内贸的单,电脑绣花这个行业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价格战这个恶性循环中,到09年下半年,由于出口复苏,出口企业接单量开始加大,但是现在对高档服饰的需求较旺,就造成了,做低端加工的小厂,做不了外单,而经过经济危机,没有人愿意去投资买比较好的电脑绣花机,所以就陷入了小厂在恶性竞争,越做利润越薄,整个市场已被恶性竞争打乱。

中国绣花机的发展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要进行自我突破。品质有产品品质,有企业品质,更有企业老板品质。国内外诸多败落的企业向人们揭示了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其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战胜自己就是战胜自己的弱点,诸如过度膨胀的欲望、短期利益的诱惑、得意时的忘形、失意中的自馁等人性的种种毛病。我们看到那些历百年而不衰的企业,真正支撑他们的不是产品,不是技术,而是不变的使命,是品质(质量、诚信、责任和文化集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