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戏曲文化 |
释义 | 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若干年来,戏曲理论界对戏曲本体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创获。许多论著不仅提示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征,而且进一阐释传统戏曲的深一层的特征,如综合性、节奏性、虚拟性、程式性等。这些认识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基本信息周余德著,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作品介绍:但是,当人们对中国戏曲作进一步研究时,不禁会产生一系列的问号。诸如,中国戏曲何以会形成如此高度综合,包罗万象的气势?各种独立的艺术在中国戏曲中何以能结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国戏曲那种独特的"无中生?quot;的虚拟手法何以能为中国老百姓所认可和接受?中国戏曲何以能如此自由地玩弄时间与空间?中国人何以千百年来对戏曲艺术如痴如醉?中国戏曲文化的长河如何能长流不竭而汩汩向前?要想令人信服地回答这些问题,仅从戏曲的本体着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作出多学科的开掘,必须对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作整体性的观察和思考,必须把戏曲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中国戏曲文化》正是在这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主要观点此书的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中国戏曲的体态与风姿,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直接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又和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民俗、中国伦理、中国艺术、中国经济、中国政治等等,都发生层次深浅不同的联系。 作者正是从这种普遍的联系着眼,打通戏曲艺术学与广泛的人文学科的界限,对戏曲一道作文化学的全方位的观察与思考,从而窥察到中国戏曲的种种奥秘。 在《源头编》作者认定中国戏曲大综合的舞台艺术体制的形成与中国人整体浑然性的思维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一统"是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观念。"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国人思想的趋同性。"同一哲学"的思维传统,培育出"万物皆备于我"的博大胸怀,开辟了中国戏曲调和众艺的广阔道路。 在《剧种编》作者论说中国戏曲出生以来就处于严酷的竞争之中。为了抗拒优胜劣汰规律的惩罚,为了生存和发展,戏曲家不断地引进和吸收新的艺术因素,丰富自己的手段,提高自己的水平。自觉和不自觉地实践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易》理。所以,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剧种至今能分享艺术园地的雨露阳光。 在《文学编》,作者认为戏曲文学是在传统文化的轨道上进步,深受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不同的历史时代,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文化思想的变异,社会风尚的转换,使戏曲文化的风貌随之改观。 在《演出编》,作者认为戏曲舞台的时空自由观与中国传统宇宙观保持着内在的联系,虚拟表演的原则的确立与传统《易》学的意象观大有关系,传统的阴阳太极观念则无处不在地表现于传统舞台的方方面面。作者以老庄道论、儒家易理、佛家般耶学说阐释戏曲舞台的规律。 作者视角《中国戏曲文化》打通了史与论的界限,对中国戏曲既作了历史性的考察,也作了理论性的探索,涉及了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可成一家之言。在戏曲史论研究领域中建立了新的视角,具有开拓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