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死缓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张正新 著 丛 书 名: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文库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7041141出版时间:2004-01-01版 次:1页 数:321装 帧:平装开 本: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刑法 内容简介死刑问题,是中外刑法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死刑存废问题上,中外学者百年来一直争论,各执其理,莫衷一是。在死刑尚未在全球废止之前,学者们几乎一致的观点是,尽量限制死刑,减少死刑的适用。中国刑法设立死缓制度,为世界之首创,于中国这一有13亿人口、民众对罪大恶极罪犯报复惩罚心理强烈的大国而言,这一制度对减少死刑在中国的适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既为法院坚持少杀、慎杀刑事政策,减少死刑的适用提供了法律根据,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报应心理,还顺应当今世界限制、减少死刑到最终废止死刑的刑罚轻缓化潮流。 目录序 刘家琛 科学置刑是限制死刑的最佳途径 赵廷光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代死缨制度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死缓制度的产生 第二章 死缓的概念、性质和功能 第一节死缓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死缓的功能 第三章 死缓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死缓制度的思想根源与中华文化传统相关 第二节 死缓制度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第三节 死刑存废之争影响我国死缓制度的发展和走向 第四章 死缓的适用和执行 第一节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适用死缓的实质条件 第三节死缓的执行 第五章 死缓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第一节死缓的早期发展与完善阶段 第二节 死缓制度被刑法典首次确立之后的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现行死缓制度的完善构想及其最终走向 下篇 案例篇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 抢劫罪 贩卖、运输毒品罪 贪污、受贿罪 其他犯罪 后记 ·收起全部<< 前言《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文库》以出版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促进刑法学的研究,扶植刑法学新生力量为宗旨。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刑法学是研究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科学。它既有深邃的理论,又与司法实践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刑法学的研究,一直为法学工作者所重视。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公布后,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刑法学论文和著作。80年代中期以后,几所法学院系招收了刑法学博士研究生,给刑法学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一些博士生年轻有为,思想敏锐,功底扎实,研究深入,所撰博士论文,对刑法理论的研究具有相当深度。一本一本的博士论文出版成书,使刑法学的研究生机勃勃,呈现更加繁荣的景象。 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生是从1987年开始招生的。这些博士吐都很注意学位论文的撰写,他们的论文大多具有真知灼见,理论水平较高。一部分论文出版之后,在社会上得到颇好的评价。但由于学术著作出版较难,致使有些论文未能付梓;研究成果无法与读者见面,实在令人惋惜。有鉴于此,遂筹措刑法学基金,用于资助优秀刑法学博士论文的出版。同时考虑到过去我们的几位博士生虽然出版了几本博士论文,但由于各自为战,分散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成书,未能集结一起,形成一股学术力量,因而与武汉大学出版社洽商,设立《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文库》,出版社慨然允诺,给予支持。这样每年出版两三本刑法学博士论文,积土成山,集腋成裘,经过若干年,便可形成一套洋洋可观的丛书,为刑法学界增添较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文库》,由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刑法学教授组成编委会,负责编辑出版事宜,以每年答辩的刑法学博士论文为选题范围,审慎选择其中优秀的博士论文逐年编辑出版。希望我们的刑法学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写出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使这套文库不断有优秀著作问世。 最后需要说明:《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文库》是由刑法学基金资助,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大力支持下出版的。刑法学基金是关心我校刑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