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首善陈光标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中国首善陈光标

作 者:酋长有德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1

ISBN: 9787511304674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

共和国总理向他致敬

连续四年获得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

2008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

陈光标,男,1968年7月生,江苏泗洪人,祖籍安徽。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常委、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南京市白下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第十届全国王商联常委,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再生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一南亚商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东盟国际友好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光标榜样基金执行主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江苏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江苏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荣誉会长,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副会长,江苏省青年商会副会长,江苏省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荣誉教授、校董等,全国71个市县荣誉市民,36个市县高级经济顾问,51所中小学名誉校长。

目录

序和谐社会需要这样的榜样

前言

第一章 靠自己改变命运

中国人有句话说得特别在理儿:“由小看老!”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总结得精准到位。不信就请回顾你的一生,尽管现在我们的生命离结束还很早,但是只要回过头来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秘密,那就是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其实都可以从我们的童年甚至幼年经历中窥到一些因果端倪的。儿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一个人一生的轨迹几乎可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今天拥有万贯家财,受到万众瞩目的陈光标也不会例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贵人的鼎力相助,他的命运是从童年开始一点点靠自己改变和缔造的!

1.对饥饿的恐惧记忆

2.偷吃鸡蛋被痛打

3.立志脱贫

4.一分钱随便喝

5.小红心的故事

6.从卖冰棒到贩粮

7.“少年万元户”是这样炼成的

第二章 “不务正业”的学生时代

不要以为尝到“经商”甜头的陈光标会从此沉迷商海放弃学业,恰恰相反,对陈光标而言做生意只能算是他的课余活动而已,而他做这些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继续自己的学业。所以在17岁那年,这位“少年万元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南京中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只不过,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读书期间的陈光标确实也并不消停,为了自己善的信念,他会那样的执著而坚定,为了开辟更宽广的财富道路,他继续做着别人看来“不务正业”的事儿!

1.为保护青蛙跟人打架

2.“投机倒把”被审查

3.与“牧鹅姑娘”的初恋”

4.背着电影机到处跑”

5.被“绣花枕头”骗光积蓄

6.靠信誉东山再起

7.学业一点没落下”

第三章 从“败走麦城”到“渐入佳境”

陈光标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南京中医学院的门诊部,其后又担任

过江苏省社科院应用开发中心的副主任和南京红光医药公司的办公室主任。除了这些公职之外,陈光标也不忘摸索自己的事业,虽然期间也摆过地摊儿,遭遇过失败,但是却越来越坚定了创业的信念,他立下了要成为华人世界第二个李嘉诚的宏伟志向。也正因为他的坚持和不断摸索,让他的事业渐入佳境,发掘到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1.创业未果

2.南京街头“练摊”

3.在公厕刷牙洗脸

4.曾经的“皮包公司”

5.灵芝经济的巨大收益

6.我要成为“李嘉诚”

第四章 慈善家的事业王国

目前,在中国许多人都知道陈光标是“中国首善”,知道他捐了十多亿善款,知道每当国家发生地震洪涝灾害,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这个“中国首善”如此庞大的捐款背后有怎样的一个后盾做支撑。这个1997年还曾经在南京街头摆小摊的农民的儿子是怎样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里聚集起了如此多的财富的呢?他的公司究竟靠什么挣钱?而且能发展如此迅速?他的成功到底是一个特例?还是可以复制的呢?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陈光标呢?

1.你搞拆迁,我组拆迁公司

2.循环经济模式的开创运用

3.中国最大再生资源利用公司

4.没借贷过一分钱

5.好人有好报

6.经济领域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7.陈光标的发财经

第五章 财富如水要分享

陈光标常说:“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在陈光标看来也只有分享才能实现“水”的价值,也只有分享才能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得到“水”和传播“水”的快乐。分享无论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一件大好事,而好事总是不嫌多的!

1.不小心扎进富人堆里的“穷人”

2.从1.8元到1.8亿

3.慈善家也有烦恼

4.爱心传播,浪子回头

5.善良且善解人意

6.多重身份的背后

7.上善若水任方圆

第六章 不折不扣的浪漫老公

所有的人都知道,陈光标从汶川大地震中亲自背出200多具遇难者遗体;所有的人都知道,陈光标是一个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就捐赠了十几亿款物的大慈善家,所有的人都知道,陈光标凭借自己的高调行善感动了中国。但是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陈光标还是一个对妻子一见钟情,十几年如一日地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的不折不扣的浪漫丈夫。他跟妻子从相识。

到相知到相守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首首浪漫的恋歌,只要听了的人都是会被感动的,比如看到下面故事的你!

……

第七章 让“富二代”变“慈二代”

第八章 你所未见得家庭组合

第九章 向汶川进发

第十章 慈善、经商、环保一个都不能少

第十一章 心灵富豪

第十二章 高调慈善为哪般?

第十三章 劝捐与裸捐

第十四章 标哥有话说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艰苦的童年

虽然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极度贫乏,却都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江苏西部,淮河中游,洪泽湖西岸,因泗洲“泗”、洪泽湖的“湖”而得名的泗洪县,随着1949年解放的阳光,老百姓一下扬眉吐气了起来——打倒了土豪,审判了劣绅,分得了田地,住上了房屋。

而出生于1945年的陈立胜,虽然居住在贫穷而偏僻的乡下,虽然自己也才只有几岁,但共和国的缔造,却给了他幸福而自豪的家庭:有了一分自己的土地,可以在自家土地上播种希望;踏踏实实耕,踏踏实实种,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养家。

很快,陈立胜长大了,陈立胜成人了,陈立胜娶亲了新娘一一是邻村的姚翠侠,比他小两岁,长得如花,勤劳似朵,夫唱妇随,小家庭其乐融融。

可是,日子虽然是甜的,但生活却异常艰苦。虽然有了田地,但田地却并不因小两口的苦累苦劳就能过上好日子一一他们的儿子很快就来到了世上。

望着粉嫩似霜的孩子,陈立胜又喜又愁。喜的是添了丁进了口,愁的是,锅里吃了上顿却没有下顿,就连妻子生产,也没能吃上一口饱饭,更不要说一碗红糖水了。

吃不饱的姚翠侠,怎么也“制造”不出奶水来喂养孩子。很快,这个还没来得及叫一声“爸”、喊一声“妈”的可爱孩子,便夭折了。

长子的失去,给陈立胜与姚翠侠一个狠狠的打击,但坚强的夫妻俩,在抹干泪水后,很快便又坚强地过起了口子。不久,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一一女儿到来了。

可是,望着又一一个可爱的孩子,面对着仍一贫如洗、家徒四壁,陈立胜的眼泪止不住地再次落下…这个女儿,与长子一样,还没享到父母的一丝温暖,便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去了……

一连两个孩子因饥饿而先后夭折,给这对年轻的夫妻怎样的打击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