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书 |
释义 | 【书目】: 白书 ——记忆中消逝的时间与影像 【拼音】:bái shū 作者:贺濒 出版者名称: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9 分类号: I227 ISBN: 7-5371-3578-9 【内容简介】: 如果你认为是正确的事情牢不可破,而且在时间消逝前紧紧的抓住它,它可能就是真实的。记忆中那些庞大的地标……终年积雪的冰川、贫脊的草场和幽深的峡谷,都不再是屹立不动的景观,而是成为不断变幻的影像,于是时间与影像就像钥匙与锁孔一样密合的天衣无缝。 本书包括:“阿拉法特山的一夜”、“札记”、 “在使用以前”、“敦煌画本”、“速写”、“思维的分析”六章内容。 白书亦指编制外的官吏 原文摘自 吴思-《血筹定律》: 正吏的职位上也有编外人员,朱元璋提到过“主文”和“写发”。我无法确定这些人的数目和身份等级,但从清代巴县档案看来,同一职位上也存在三个等级。四川巴县的正吏(典吏)不过15名,一等临时工(半正式工)“经书”常有200多人,二等临时工“清书”和“小书”是经书的徒弟,统称白书,数目与师傅相近。 我国古代官府的干部职工分为官、吏、役,“白书”单指编外书吏,见于清代四川巴县档案 ,词典和正史上都查不到。“白役”一词流行稍广,却偏指差役。这两个词中都没带官员的位置,很不尊重领导。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不妨依据“白役”和“白书”的造词法 ,生造它一个“白员”。“白员”是白役和编制外官吏的统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