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集团军 |
释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集团军,代号68310部队,于198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改编而成。其前身可追溯到1930年成立的原红军独立1师。现隶属于兰州军区,军部驻地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为乙级集团军。 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第47集团军的前身可以追溯至彭德怀、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时,所组建的红五军一部。后发展为红八军,曾在湘赣一带战斗;长征时,被编为红六军团,由萧克担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红六军团被编入八路军120师359旅,以“南泥湾大生产”而闻名。抗战胜利前夕,359旅分两个梯队南进华南。当日本投降后,奉命移师东北。1947年1月,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参与了攻占哈尔滨市、攻占合江等战斗。 当中共在解放战争中转入反攻地位时,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与独立第3师合并后,又吸纳了“东满独立师”,合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1948年11月,第10纵队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首任军长为梁兴初,政治委员周赤萍,下辖第139师、第140师、第141师。部队在辽沈战役中,参与大黑山阻击战;还曾参加了平津、宣沙等战役;而后,配合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参加了向四川、贵州的进军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部队于1951年2月进入朝鲜战场,军长曹里怀,政委李人林。1954年9月回国,驻防雷州半岛,1960年移防湖南衡阳。1970年北调陕西。 1985年,第47军改编为第47集团军。 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赴云南老山地区参加对越南的两山战役。 主要领导历任军长梁兴初(1948年11月-1949年5月) 曹里怀(1949年5月-1952年4月) 张天云(1952年4月-1956年12月) 李化民(1952年12月-1960年12月) 颜德明(1960年12月-1964年5月) 黎原(1964年5月-1975年7月) 胡伯华(1975年7月-1980年12月) 张德福 董占林 钱树根(1985年3月-1992年10月) 郭伯雄(1992年10月-1994年12月) 邹庚壬(1996年6月-2000年10月) 常万全(2000年10月-2002年1月) 徐粉林(2002年1月-2003年12月) 彭勇(2003年12月-2011年6月) 曹益民(2011年8月—至今) 历任政治委员周赤萍 李人林 刘贤权 陈发洪 孙正 刘凌 王子健 陈发洪 李振军 宫永丰 (1985年6月 - 1990年4月) 周永顺(1990年6月 - 1993年2月) 李宝祥(1993年2月 - 1994年12月) 赵可铭(1995年7月 - 1996年1月) 骆正平 (1996年1月 - 2005年8月) 楮益民 (2005年8月 - 2006年12月) 范长秘(2006年12月 - 至今) 荣誉荣誉单位“红军师”——步兵第139师 “红军团”——步兵第139师第415团 “英雄四连”——步兵第139师第417团第4连 “红色尖兵连”——步兵第141师侦察连 荣誉个人邱少云——原步兵第56旅168团9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士兵,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 罗盛教——原第141师侦察连文书;荣获“一级爱民模范”称号,被誉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欧阳海——“爱民模范”,所在班被国防部授予“欧阳海班”; 1988年5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命令,通令嘉奖第47集团军全体参战指战员,表彰在老山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