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
释义

由来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该纵队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

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在陕北三原县桥底镇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115师第33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

1940年2 月,改编为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左权(后为杨得志),政治委员黄克诚。6月底,第2纵队一部与新四军第6支队在淮北地区会师,整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治委员黄克诚,7月,又与地方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9旅。

1946年8月,以师机关一部成立西满军区,司令员黄克诚,政治委员李富春。9月,师主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刘震任司令员,吴法宪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吴信泉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8旅改编为第4师;第10旅改编为第5师;独立旅改编为第6师,全纵队约3万余人。第7旅改编为第16师编入第6纵队。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番号未变。8月,东北军区前方第2指挥所改称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部,第2纵队隶属第2兵团建制。

1948年11月1日,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军,刘震任军长,吴法宪任政治委员,谭友林、孙子仁任副军长,王良太任参谋长,李雪三任政治部主任。原辖第4师改称第115师,胡继成任师长,李世安任政治委员;第5师改称第116师,吴国璋任师长,石瑛任政治委员;第6师改称第117师,张竭诚任师长,李少元任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2师,罗华生任师长,邱子明任政治委员。

1949年12月,152师兼南宁军分区。39军与38军、40军组成战略预备队驻防河南。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战略预备队调往东北组成东北边防军,增加42军(原计划是42军要转为建设兵团)共4个军。

10月,第39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徐斌洲。部队进驻朝鲜,于1953年5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番号。

主要战绩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9旅。同年7月参加以江苏盐城为中心的反"扫荡"。9月,第9旅调归第4师,第10旅调归第3师。1942年10月,实行精兵简政,先后将4个主力团改为地方武装,主力部队参加淮海区反"扫荡"。同年冬,第3师兼苏北军区。1943年春,参加盐阜区反"扫荡"。1944年参加高沟杨口战役。1945年4月,第10旅兼淮海军分区,一部组成独立旅赴皖中,归第7师指挥。第3师在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中,攻克阜宁县城,参加两淮(淮阴、淮安)战役。

1945年10月,新四军第3师奉命挺进东北。11月底到达锦州地区,归东北人民自治军建制。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及师直三个特务团,共3.7万余人,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在辽西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中,取得了秀水河子、喜欢池等战斗的胜利,开辟了西满根据地,控制了长春至白城、通辽经郑家屯至齐齐哈尔铁路线及西满广大地区。之后,在四平地工进行了两个月阻击战斗,围歼了向四平进犯的国民党军第71军第87师主力。

1946年8月,以师机关一部成立西满军区,司令员黄克诚,政治委员李富春。9月,师主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刘震任司令员,吴法宪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吴信泉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8旅改编为第4师;第10旅改编为第5师;独立旅改编为第6师,全纵队约3万余人。第7旅改编为第16师编入第6纵队。1947年春参加三下江南战役,向长春、德惠、农安之间地区之敌进攻,4月,独立第1师编入第2纵队。从5月开始,接连发起了夏、秋、冬季三大攻势,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番号未变。8月,东北军区前方第2指挥所改称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部,第2纵队隶属第2兵团建制。9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第2纵队先参加锦州作战,后回师北上,与兄弟部队一起于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并乘胜直捣沈阳。

1948年11月1日,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军,刘震任军长,吴法宪任政治委员,谭友林、孙子仁任副军长,王良太任参谋长,李雪三任政治部主任。原辖第4师改称第115师,胡继成任师长,李世安任政治委员;第5师改称第117师,张竭诚任师长,李少元任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2师,罗华生任师长,邱子明任政治委员。12月1日,挥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战役中,第39军担任和平门方向的主攻任务。

1949年4月,由东北军区整训司令部组建第14兵团,第39军隶属第14兵团建制。4月底,第39军由河北武清地区出发,向华中南进军。7月初,进至湖北宜昌、沙市、江陵地区,渡过长江,改归第13兵团建制。后进军湘西,参加了衡宝战役,然后直下柳州,解放南宁,于12月11日解放镇南(友谊)关。同时,第152师改为南宁军分区,脱离第39军建制。在解放战争中,第39军涌现出梁士英、王凤江,黄达宣等许多著名战斗英雄和"攻克锦州先锋连"等许多英雄集体。

1950年1月2日,第39军奉命北上,7月4日,开赴东北,到辽阳、海城地区驻防。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第39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徐斌洲。10月21日,开赴朝鲜参战。11月1日,在开进中与敌遭遇,于云山地区打了出国第一仗,歼灭美军骑兵第1师第8联队和南朝鲜军第1师第12团一部及两个炮兵营、一个战车连大部,毙伤俘敌共2000余人。11月底,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第39军先在云山以南的明堂洞,上、下九洞地区阻击北犯之敌,后与兄弟部队一起转入反攻追击,收复了平壤及"三八线"地区。12月底,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第39军在高浪浦里以东地段突破敌临津江防线,解放汉城,进占水原,与友军一起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广大地区。1951年2月,志愿军进行第四次战役,第39军(欠117师)归第3兵团指挥,担任战役预备队任务。战役结束后,北移成川休整。11月,第39军归第19兵团指挥,接替第47军临津江两岸的防御任务。在历时340天的防御作战中,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依托坚固防御阵地,粉碎了敌人数百次进攻,同时,广泛地开展小分队活动,积极组织战术反击,挤占缓冲区11个高地,扩大阵地面积,稳定了防御态势,配合了停战谈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倪祥明、高云和等许多战斗英雄和"突破临津江英雄连"等许多英雄集体。

1952年12月18日,移防西海岸,参加西海岸抗登陆备战。1953年5月回国。

结果

运动战阶段结束后,39军在中部战线担任了一段守备任务,后又回撤成为西海岸守备部队。1952年末,39军班师回国。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39军共牺牲7298人,负伤10254人,付出了巨大代价。 今日39军

国家/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部门 第115摩步师 第116混成师 第190重装旅 第3装甲师 陆军航空兵大队 特种兵大队 工兵团 防空旅 工兵团 防化团

种类 军队 甲级集团军

直属 沈阳军区

驻军/总部 辽宁省辽阳市

绰号 常胜军

赞助者 中国共产党

进行曲 解放军进行曲

战役 长征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指挥官 

现任 指挥官 军长潘良时 政治委员张烈英

著名 指挥官 林彪 黄克诚 洪学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