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人的性格
释义

图书信息(一)

基本信息

书 名: 中国人的性格

作 者:(美)史密斯 ,李明良 译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

ISBN: 9787561350003

开本: 16开

定价: 26.80元

内容简介

美国传教士雅瑟·亨·史密斯在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格》中,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性格。史密斯以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他为中国人归纳了20多种性格特征,有褒有贬,而且很容易看到一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读者看中国人的性格,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中国人的性格。正是雅瑟·亨·史密斯的孜孜以求,他的著作就像一面镜子,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深深的思考:我们中国人到底具有怎样的性格……

目录

前言

一 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二 中国人孝悌为先

三 中国人知足常乐

四 中国人的生命活力

五 中国人的忍耐力

六 中国人的勤劳

七 中国人的节俭

八 中国人的礼貌

九 中国人的面子

十 中国人的慈善

十一 中国人的同情心

十二 中国人的优越感

十三 中国人的间接方式

十四 中国人的责任感

十五 中国人的诚信

十六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

十七 中国人对精确的概念

十八 中国人的惰性

十九 中国人的因循守旧

二十 中国人的固执与顺从

二十一 中国人的公共精神

二十二 中国人的思绪

二十三 中国人的猜疑

二十四 中国人的人际纠纷

二十五 中国人的崇拜

二十六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

图书信息(二)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人的性格作者: (美)亚瑟·亨·史密斯

译者: 乐爱国 张华玉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书号: 9787507714265

发行时间: 1998年4月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自从那位喜欢说大话的威尼斯商人在热那亚监狱里口述了一本游记,700年间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商人、水手、政客、学者,形形色色的人写过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有写实,有虚构;有不着边际的赞美,也有不怀好意的污蔑。有这难以计数的“中国著述”中,真正有影响的,不过那么几本。美国作家亚瑟·亨·史密斯所著的本书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美国排行榜的畅销书,本书从作者理解中的中国人的性格入手,真实的、全面的

图书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 保全面子

第二章 节俭持家

第三章 勤劳刻苦

第四章 讲究礼貌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善于误解

第八章 拐弯抹角

第九章 顺而不从

第十章 思维含混

第十一章 不紧不慢

第十二章 轻视外族

第十三章 缺乏公心

第十四章 因循守旧

第十五章 随遇而安

第十六章 顽强生存

第十七章 能忍且韧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悌为先

第二十章 仁爱之心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

第二十二章 社会风波

第二十三章 株连守法

第二十四章 相互猜疑

第二十五章 缺乏诚信

第二十六章 多元信仰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时务

图书信息(三)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人的性格

图书编号:1388936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定价:29.8

ISBN:753437073

作者:李亦园/杨国枢主编

出版日期:2006-01-01

版次:1

开本:大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为主,辅以量化的方法论,剖析中国人的理想性格及今昔差异,个人与社会、家族之互动关系,从儿童养育,仪式行为,价值观变迁看性格的塑造。本书能直探本心,完整生动地突显中国人的性格,帮助读者拓展视野、认识自己。

图书目录

简体版序言

再版序

序言

韦政通:传统中国理想人格的分析

文崇一:从价值取向谈中国国民性

朱岑楼:从社会、个人与文化的关系论中国人性格的耻感取向

杨懋春:中国的家族主义与国民性格

李亦园:从若干仪式行为看中国国民性的一面

徐静:从儿童故事看中国人的亲子关系

曾文星:从人格发展看中国人性格

杨国枢:台湾大学生的人生观

李美枝、杨国枢:台湾大学生的价值观

吴聪贤:现代化过程中农民性格之蜕变

瞿海源、杨国枢:台湾大学生现代化程度与心理需要的关系

项退结:中国国民性研究及若干方法问题

附录:有关中国国民性研究书目汇编

名词索引

翻译好象有错误: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时务

英文原文:

What the Chinese lack is not intellectual ability. It is not patience, practicality, nor cheerfulness, for in all these qualities they greatly excel. What they do lack is Character and Conscience. Some Chinese officials cannot be tempted by any bribe, and refuse to commit a wrong that will never be found out, because "Heaven knows, earth knows, you know, and I know."

中文翻译:

中国人并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耐心、现实性、快乐,这些方面他们都是杰出的。他们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许多中国官员受不了贿赂的诱惑,就做了错事,还以为永远不会被发现,因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另外一个版本,乐爱国 张华玉 的中文翻译大同小异。

也许译者认为一百年后的今天 “许多中国官员受不了贿赂的诱惑...”, 我个人认为翻译应忠实于原文。

新版图书信息

书 名: 中国人的性格

作 者:阿瑟·史密斯(ArthurHendersonSmith)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511501400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元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性格》内容简介:外国人眼中的100多年前的中国人,有高尚的品格、良好的习惯。也有天生的偏狭、固有的缺点。今天的中国人是否还在延续着这些特征,又发生了哪些鲜明的变化。在对比之中就能发现答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阿瑟·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 译者:徐晓敏

阿瑟·史密斯,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中文名明恩溥。1845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22岁毕业于比岁耶特大学。1872年,他接受美国公理会差遣与妻子来华,先后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做传教士,从事布道传教、救灾、医药、慈善、教育等活动,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他在中国居住长达五十多年,成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其著作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人的性格》(即《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的著作,先后被译成法、德、日等多国文字.使史密斯在国际上得享盛名。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保全面子

第二章 省吃俭用

第三章 勤劳致富

第四章 恪守礼节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容易误解

第八章 拐弯抹角

第九章 柔顺固执

第十章 智力混乱

第十一章 神经麻木

第十二章 轻蔑外族

第十三章 缺乏公心

第十四章 因循守旧

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

第十六章 生命力强

第十七章 遇事坚忍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悌为先

第二十章 仁慈行善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

第二十二章 社会纠纷

第二十三章 共责守法

第二十四章 互相猜疑

第二十五章 缺乏诚信

第二十六章 多元信仰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时务

作者

[美]亚瑟·亨·史密斯

译者

乐爱国 张华玉

第十一章

不紧不慢

第一段

从“nervous”这个词的不同用法中,可以看出现代文明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方面。这个词的原意是“神经的,强有力的,刚强的,有活力的”。这个词的引申意思,也是我们今天经常碰到的,是“有神经衰弱或神经疾病的,神经过于紧张的,易激动的,有病的”。表述神经疾病处于不同阶段的各种专业术语,今天听起来像日常用语那样熟悉。现代的文明无疑使人们的神经过于紧张,神经疾病也比前一个世纪更为常见。

但我们现在要说的并不是那些患有神经疾病的人,而是一般的西方人。这些人并非有疾病而健康状况不佳,相反,他们经常以各种方式提醒自己,神经系统是全身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说的是那些“神经过于紧张”的人,我们知道这也包

括所有我们的读者。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那些生活在蒸汽机和电力时代的人们,其神经的紧张程度当然不同于生活在帆船和马车时代的人们。我们的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它是一个急匆匆的时代。连吃饭的空闲都没有,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其后果完全可以想像得到。

今天的商人有一种急切、不安的神态(至少在西方国家做生意的人是这样),他们好像时刻在盼望一封关系其命运的电——他们事实上也经常是这样。我们的这种精神状态无意识地表现在各种行为之中。我们坐立不安,心情烦躁。一边谈话一边拨弄着铅笔,好像此刻应该写些什么,否则就太晚了一样。我们搓着双手,好像准备干一桩需要耗费全部精力的大事。我们拨弄着大拇指,像野生动物那样迅速转过头去,似乎是担心有某些被忽略的危险事物。我们总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去做某件事,这样,我们必须先尽快完成手头上其他几件更为紧迫的要事,然后立刻投身于那件事中去。神经的过度紧张不仅导致了诸如“拉琴痉挛”,“按键痉挛”、“书写痉挛”一类的病,而且导致了普遍的紧张。无论就时间长度还是就休息的有效性而言,我们的睡眠都大不如前。树上的鸟叫声。射进我们昏暗房间里的一丝光线、微风吹动百叶窗的响声、说话声,诸如此类,都会令人讨厌地打断我们的睡眠,而一旦这样,就别想再睡着了。我们把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没有空闲,其结果是我们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在今天,有这样一种说法:银行家只能抱着银行睡觉才能成功。可见,在股东们获利之时,正是银行家倒霉之日。

在我们对西方人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实作了一番描述之后,如果一个西方人去了解中国人,那么他肯定会看到或感到有某种强烈的反差。对死去的中国人进行解剖研究并非寻常之事,当然也曾做过,但是,我们从来没听说过“黑头发人”的神经组织与高加索白种人的有什么根本不同。中国人的神经组织与西方人的相比,正像几何学家所说。是“相似的”;但是,他们的神经紧张程度却显然与我们所熟悉的大相径庭。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在一个位置上无论待多久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他可以像一台自动机整天地写个不停。如果他是一个手艺人,他可以从早到晚地站在一个地方干活,编织、打金箔或干其他什么事,而且是天天如此,没有任何变化,显然也根本没想过需要有任何变化。同样,中国的学生也是长时间地被限制在某个地方,既没有休息也没有变动;若这在西方,肯定会逼得小学生们发疯。我们的孩子几乎一生下来就好动,相反,中国人的婴儿抱在怀里却像泥菩萨那样静静地躺着。稍长大一点,西方人的孩子会与猴子一起做各种滑稽动作,而中国人的孩子却往往是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坐着,站着或蹲着。

第七段

在中国人看来,活动活动筋骨对于身体来说是多余的,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外国人都爱外出散步。至于冒着生命危险,像“猎犬追野兔”游戏那样你追我跑地打垒球,更是难以理解了。广州的一位教师看到一名外国女子在打网球,就问仆人:“她这样跑来跑去要付给她多少钱?”如果告诉说:“没钱”,他根本不会相信。在中国人看来,一桩事完全有能力雇苦力去做,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做?他对此根本不理解;若是有人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更是听不懂了。

就睡觉而言,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有不同。一般说来,他不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睡。搞得我们根本无法入睡的干扰,对他却不起作用。用砖当枕头,用草梗、泥土或藤做的床,躺在上面就可呼呼大睡,其他什么都不管。他睡觉时,不需要房里暗一些,也不需要别人安静。“半夜啼哭的婴儿”喜欢哭就哭吧,根本不会吵醒他。有些地区,在夏天午后的两小时里,所有的人都本能似地(像越冬的熊)躺下睡觉,很有规律,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在这个季节的午后两小时里,整个世界就像半夜后两点一样寂静。不论是干活的人,还是其他什么人,睡觉的地方并不重要。横卧在三轮车上,脑袋像一只蜘蛛向下垂着,张大着嘴,苍蝇在嘴里飞进飞出;若以这样的睡觉本事为标准,经过考试招募一支军队,那么,在中国要招数以百万计--不,数以千万计--这样的人,是轻而易举的。

此外,我们肯定能看到的是,中国人对呼吸空气似乎不讲究,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算是空气流通的,除非是一阵台风掀掉屋顶,或是一场饥荒迫使房屋的主人拆掉房子变卖木料。我们常常听说中国人住得过分拥挤,但是,中国人觉得这很正常,似乎不会有任何的不方便,即使有一点不方便,那也是不足挂齿。如果他们像盎格鲁一撤克逊人那样神经易于激动,那么,他们就会像我们通常所想像的那样是很不幸的。

中国人不会神经过于紧张还表现在他们很能忍受身体的疼痛。对中国医院的手术情况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病人常常是面对疼痛而不退缩,有些疼痛还可能令我们外国的壮汉所望而却步。这一话题可以很容易扩展为一篇论文。但我们必须把它搁在一边,而去听一听乔治·艾略特在一封信中所说的:“最高的感召与选择是不用麻醉药,眼睁睁地去忍受疼痛。”她说这句话肯定是由于她所不感兴趣的神学套话激怒了她。如果她是对的,那么毫无疑问大多数中国人使他们的感召与选择成为可信。

布朗宁夫人曾说过:“不抱同感去看,只会造成曲解。”无疑,这只是对像这位著名女诗人一类具有敏感大脑的人而言,西方人不喜欢被别人看,尤其是他正在做一件难做的事时更是这样。但是,中国人也许愿意在别人的观看下做好他们的工作。在外国人不常去的那些地方,我们的到来,会引出一大群中国人,他们用好奇的目光盯着我们,使我们一下子就产生了厌烦。其实,他们只是不带任何情感地看,并不是要伤害我们,但我们还是经常抱怨,若不把他们驱散,我们就会“发疯”。而对中国人来说,西方人这种本能的感觉完全不可理解。他并不在乎有多少人在看他,什么时候看,看多久;若是有人对别人的观看表示强烈的反感,那么他会自然地怀疑那个人肯定有毛病。

第十二段

西方人不仅睡觉时需要安静,生病时更要安静。如果他平时从未有过这样的要求,那么他现在病了,可以要求不受噪声的干扰;朋友、护士、医生都会相互配合确保这一对治好病最为重要的条件。如果病人得的病已是无可救药,那么病人更是处于一种最安宁的环境之中。中国人的习惯与外国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如何对待病人。某人得病的消息一传开,来自四面八方的干扰都强加于病人身上;而且病情越重,干扰就越多。此时,谁也没想到需要安静;而且说来奇怪,也没人要求安静。那么多前来探视病人的客人需要热热闹闹地迎送、招待,有些人担心病人不久就会死去而痛哭不止,尤其是和尚、尼姑以及其他驱鬼的巫师大闹一场。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看到这种场面,还不如死了更好。那位著名的法国夫人对前来探视者说:“她正在死去,请原谅不要打扰。”西方人对此没有不抱同感的。而在中国,决不会有这种原谅,即使有,也不会被接受。

在这个令人心烦意乱的世界里,无论什么地方的人都会感到担忧和焦虑。中国人不仅像其他民族一样受到这些邪恶的影响,而且要更深重得多。在许多地区,他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使得有相当比例的人总是挣扎在死亡线上。只要雨水稍微减少,

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挨饿;只要雨水稍微增加,洪水就会冲毁他们的家园。中国百姓很难幸免于官司的纠缠;一旦吃了官司,即使是完全清白,也难逃倾家荡产的厄运。这些灾难不仅说说而已,而且可以感到正在不断地俏然降临。对我们来说,最恐怖的莫过于等待一场不可防止并会带来可怕后果的灾难。中国人在面对这种灾难时,也许是因为它的不可避免而“眼睁睁地去忍受”,这正是这个民族最显著的特性之一。那些亲眼目睹灾荒年月成百上万百姓默默地死于饥饿的人,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要全面了解中国人,就必须去看,但无论看到什么程度,西方人都难以真正理解,就像中国人很难真正理解盎格鲁-撒克逊人继承并发展了的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理念。

无论我们从哪个方面去看中国人,我们都会发现,中国人是而且肯定一直是一个谜。我们将不断地去理解他们,直至我们终于相信,他们与我们相比是“缺乏紧张”有。这一含义复杂的说法会对这个民族未来与我们民族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影响很可能随着岁月的推移而增强——我们不想冒昧地作出猜测,但我们至少相信适者生存这一普遍规律。在20世纪的生存斗争中,最适应者是“神经过于紧张的”欧洲人,还是不知疲倦、不急不躁的中国人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