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农民非农化研究
释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十分敏感的重大问题。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都是中国农民为争取基本生存权利尤其是争取合理的土地权利的斗争史。

书名:中国农民非农化研究

作者:漆向东,徐永新,刘利仄

ISBN:9787505880122

类别:经济

页数:378

定价:20.0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4-1

装帧:平装

开本:1/16

内容简介

农民非农化问题不单单是农民就业问题,它与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紧密相连并将贯穿于这一进程的始终。农民非农化也不单单是引发一场农民就业革命,而是推动了并必将继续推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巨大变迁。这表现为:其一,农民非农化首先引发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优化,进而带动农业内部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民的就地非农化转移,优化了农民的收入结构,提高了工资收入的比重,促进了农民的兼业生产和持续的增产增收;其二,农民的跨地区转移推动了城市经济中产业的分化和重组,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生产服务业的兴起和比重增加),进而推动了城市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加了城市经济对各类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其三,农民的非农化就业把城乡经济融为一体,有利于缩短城乡差距、消除城乡分割和弥合城乡断裂,有利于城市第二、三产业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对接,有利于以工哺农和以城带乡,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城乡就业;其四,农民的非农化转移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给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带来的压力,推动着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农村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着农民由身份农民向专业化的职业农民转变,推动着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五,农民的非农化转移加速了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能够发挥城市经济的积聚效应,把大中小城市连成一体,促进了我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进了整个城市化进程;其六,聚集在各类城市周围的农民工形成城市中的第三元社会,加速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农民市民化进程;其七,农民的流动和转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市场机制的日臻完善,推动了改革攻坚阶段的到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前完成。

中国农民非农化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同时,它也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作者简介

漆向东,男,1966年生,河南省信阳市人,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经济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 自从事本专业教学与研究以来,先后在《中国经济阅问题》、《经济问题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经纬》,《中州学刊》,《江汉论坛》、《江西社会科学》、《生产力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承担和参与完成“河南统筹城乡发展中就业结构问题研究”等省级课题7项,获厅级一等奖4项,主编《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等学术著作3部。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关于农民与农民的理论

第一节 关于农民

第二节 关于农民的理论

第二章 农民非农化的实践与思想认识

第一节 农民非农化的实践

第二节 关于农民非农化的思想

第三章 中国农民非农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民工的演化过程

第二节 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与趋势

第四章 中国农民工的特殊本质

第一节 中国农民工的特质

第二节 中国农民工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农民工的局限性

第五章 中国农民工的地位、作用和使命

第一节 农民工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农民工的历史使命

第六章 中国农民非农化的途径和农民工引发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中国农民非农化的途径

第二节 农民工伴随的社会问题

第七章 中国农民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障碍

第一节 中国农民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农民非农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第八章 中国农民非农化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农民非农化过程中政策变迁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取消制度障碍创新制度服务

第九章 中国农民非农化的经验总结与国外借鉴

第一节 中国农民非农化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国外农民非农化的经验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