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
释义

清末,留日学生曾按省籍在日本组建了“同乡会”、“恳亲会”等乡谊性组织。事实上,留日学生同乡会已具近代社团色彩,对国内变革发挥着影响。 作为乡谊性组织,当时各省同乡会都将“笃厚乡谊”、“同乡互助”作为重要宗旨,并制订了相关规定。留日学生组建同乡会更主要的目的则是将其建成他们用以砥砺自新、聚集力量、改造社会的新式组织。基于这一目的,各省同乡会对会员和组织都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要求,概括而言,一是要求会员敦品力学,奋发图强,一是要求会员关注桑梓,致力国事。

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简介

清末,留学日本学生曾按省籍在日本组建了"同乡会"、"恳亲会"等乡谊性组织。对这类组织,学界目前尚未予以足够关注。事实上,留日学生同乡会已具近代社团色彩,对国内变革发挥着影响,是我们了解中国近代社会及知识群体嬗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窗口。

作为乡谊性组织,当时各省同乡会都将“笃厚乡谊”、“同乡互助”作为重要宗旨,并制订了相关规定。如浙江同乡会要求,乡人初至日本,会员有招待之义务;湖南恳亲会规定,乡人如被外界侮谤,会员要“出死力期必得其平为限”(《湖南恳亲会草章》,《游学译编》第2期);

江苏同乡会也规定,乡人在日本如遇疾苦,会员要及时救助。但是,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以现代化为定向”(马里乌斯·詹森:《日本与中国:从战争到和平,1894—1972》)的留学群体,留日学生组建同乡会更主要的目的则是将其建成他们用以砥砺自新、聚集力量、改造社会的新式组织。基于这一目的,各省同乡会对会员和组织都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要求,概括而言,一是要求会员敦品力学,奋发图强;一是要求会员关注桑梓,致力国事。如湖北学生互约,“愿各以学行相励,以实际相程,互为监史,以相纠责,庶几热度高涨,国事日竞”(《叙论》,《湖北学生界》第1期);浙江同乡会规定,“本会对待内地,有输入文明之义务”,“会友于私德上有关碍公共名誉事,本会有劝戒之义务”(《浙江同乡会简章》,《浙江潮》第1期);湖南恳亲会规定,会员“对于世界,研究学术”,对于湖南内地,则负责筹办“全部公益”(《湖南恳亲会草章》);江苏同乡会则进一步规定,会员不但“应各就其府州县乡人净立支会,以图分体势力之扩张”,还“应与本国同志创立之各会互相连络,以图全体势力之扩张”(《江苏同乡会公约》,《江苏》第1期)。这些规章,使同乡会超越了地缘性组织的局限,成为一种追求近代价值观念的新式知识分子的团体。

留日学生为维护华夏尊严 抗议大阪博览会

1903年2月10日和2月11日,日本报纸《日本新闻》、《国民新闻》上,分别登载关于大阪博览会人类馆的消息,说该馆已雇用支那等七种人表演风俗习惯,以供日人观览。中国留日学生们闻讯后悲愤不已,认为将中国人同未开化的种族、已亡国的种族并列,是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于是,留日学生会馆干事群起集议,起草《呜呼支那人!呜呼支那人!》一文,激起各处旅日华人抗议,终迫使博览会的主持者撤销此举。

时留日学生其他组织、进步刊物

留日湖北学生激进刊物《湖北学生界》创刊

1903年1月29日,湖北留日学生刘成禺、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激进的革命刊物湖北学生界,并首创用省区命名并由用乡会主编的办刊形式。

《湖北学生界》宣传民族独立,抨击君主专制,鼓吹民族民主主义,大声疾呼"我国民宜持定主义,破坏倒灭满清之政府,而自建设政府"。该杂志为月刊,采用32开本,四号字排印,每期100余页,栏目有论说、学说、政治、教育、军事、经济、实业(农学、工学、商学)、理科、医学、史学、地理、小说、词词薮、杂俎、时评、外事、国闻和留学纪录等。它以"输入东西之学说,唤起国民之精神"为宗旨。编辑及发行者有王芳、尹援一和窦燕石。《湖北学生界》出版后,引发《直说》、《浙江潮》、《江苏》等杂志纷纷创刊。

留日绍兴籍学生致故乡公开信

1903年2月,绍兴籍留日学生周树人、陶成章许寿裳、经亨颐等27人,在日本东京开同乡恳亲会,以公开信致书故乡人民,题为绍兴同乡公函,主张"年少之士亟宜游学",鼓励同乡青年到日本寻求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并详细介绍留学方法,包括可读的学校、宜学专业、所需费用、赴日旅程等。公开信的在于激励乡人"愤思奋发"、"更新国政"。

共爱会章程

1903年5月4日,日本留学女学生共爱会制订章程。内容如下:

其宗旨为:

本会以拯救二万万之女子,复其固有之特权,使之各具国家之思想,以得自尽女国民之天职为宗旨。

办法为:

甲、先组织在东留学女子之团体,互相研究女学问题,以渐达其权力于祖国各行省。

乙、本会会员公认本会为其托命之所,凡本会之成立,及其发展各会员,当以女学之运动为其唯一之责。

丙、本会公选会员四员,每月各作论说一二篇,交事务长代为登报,以流达于祖国。此外,内容还有职掌和规。职掌有:

公选事务长一员,凡会中一切事务皆属之;公选书记一员,掌通信记事之事;公选评议员二员,佐事务长,以评议本会种种之办法,改良及其发达。

规则有:职掌会员由投票公选,每三月改选;或连选及他选,皆以投票决之。

每月开会二次,以月之第一日曜日及第三日曜日为率,下午一时起至三时止;遇有要事,可开临时会,日期由事务长择定。凡遇举人决事,会员到者须有三分之二,方可议决。会员中如有特议之事,得三人之赞成,可开临时会,开会时,会员均须一律到会,如有要事,先函知书记,开会时由书记报告同人。开会时,首演说,次议会中之事。演说以循环法,每次三人,用拾票检定甲乙。会员每月须纳会费一角,于开会时纳之事务长。演说议事时,不得谈笑阻人听闻。职员既承公选之后,不得放弃其责任。

武昌学生集会请愿要求政府力拒俄约

1903年5月13日,湖北学生得到京师大学堂仕学、师范两馆学生联系之函电,请求督抚电阻政府与俄签订密约。是日,武昌各学堂一律停课,200余学生于曾公祠、三佛阁等处集会,会议决定上禀兼署湖广总督端方,请其代奏。朱和中、吕大森等人在曾公祠发表了激烈的演说,刚成立的私立江南旅学学生在《汉报》上登告白表示:"虽我学初立,亦难坐视,愿全国学堂合力奋争,刀俎斧钺,仆等必受一分"。

留日学生痛诉清廷 疾呼革命

1903年6月,清廷镇压学生拒俄的各种密电泄露出来,留日学生们激愤万分。《浙江潮》痛斥道:"钩党结狱,缇骑四出,若欲尽杀我中国国民而后止"。

《 江苏》说:"以求媚联俄的异族政府之无术,乃不惜反唇肆其'名为拒俄,实则革命'之狂噬,以自斫其对外之扦御,则异日虽百变其术,百变其言,苟有可以为取媚异族之具者,即概以'名为如何,实则革命'一语冠之无不可也"。

《游学译编》说:"满政府禁制吾四万万之人与俄宣战,吾国民当以四万万人之同意,与满政府宣战"。

军国民教育会会员陈去病说:"闻其密札有曰:'名为拒俄,其实革命'。夫革命竟革命耳,何借拒俄之词为?今既拒俄,则非革命固无疑矣。而端方,而蔡钧,必欲合并而混同之,务极倾陷以为快。

呜呼!我留学生何万幸而遽邀革命之名乎?夫有柜俄之诚而即蒙革命之名,吾知自今以往,世人之欲效忠满洲者惧矣。然使倡言革命而徐图拒俄之计,吾转不知彼满洲者于我将奈之何?是故余乃怃然慨息,悄焉累欷,以敬告于我留学生,并以谂四万万黄帝之胤日:呜呼!革命其可免乎!"

中国抗俄铁血会成立

爱国学生发超成立中国抗俄铁血会豪言"必食俄人之肉,寝俄人之皮而后快"

1905年2月,一批爱国学生发起成立中国抗俄铁血会,并发出檄文说:俄人者,自咸丰以来,私移界碑、窃我黑龙江以北、乌苏里以东,已为万国所不取,公法所不韪。近又虎狼蓄心,蛇蝎肆虐,踞关东三省俨为己有。奴隶我官府,牛马我人民,剥食我资财,淫掠我妇女。种种禽兽之行,神人共愤;色色野蛮之状,天地难容。故日人崛起,外挫其凶顽;虚党愤兴,内溃其脏腑。丹麦、瑞典、挪威现举同盟,影响愈激愈远;犹太、波斯、土国共图报复,风潮愈涌而愈高。此为我国报深仇雪大耻,树我完全独立之旗,定我民族帝国之义一大机会也。倘再不振吾精神,歼除丑类,结吾团休,扫荡腥膻,将来必灭尽我身家,殄绝我族类,较英制澳洲而更痛,美毒黑奴而倍残。有鉴于斯,创立本会。纠合海内外学生将弁及直、奉、吉、黑四省之绿林领袖,痛心疾首,透爪裂目,必食俄人之肉,寝俄人之皮而后快。以此同化之师,和亲之众,一朝齐发,电疾风驰,遍地合攻,澜翻水涌。

东联日本为外援,西接波兰为内应,何难逐长蛇于兴安岭以北,驱封豕于雷纳河以西,使廿二省锦绣河山与日星而并寿,四百兆圣贤子弟,享幸福于无穷。凡我同志,惜同胞之惨酷,忧祖国之倾危,皆打破生死之好,男儿愿作牺牲之大豪杰。今中立将破,大战有期,惟余马首是瞻,以期和衷共济,务使二十世之万国记载,大书特书曰:中国抗俄铁血会,大败俄罗斯于东清而后止。急急特檄。

湖北革命团体日知会成立

1906年2月清末湖北重要革命团体之一日知会在武昌成立。1904年10月科学补习所遭到破坏后,革命党人刘静庵退出了新军马队营,在武昌圣公会所设的日知会阅报室内管理书报,联系原科学补习所成员和其他革命同志。武昌圣公会会长为胡兰亭。刘静庵在得到胡兰亭的同意,将日知会改组为宣传革命的机关,同时举办补习班和讲演会。

1906年2月,刘静庵在武昌正式发起成立了革命团体日知会。在成立大会上,刘静庵发表演说称:"中国醒,中国醒,我中华大地,外人要瓜分了,我们同胞,又要做两重亡国奴了!.........我汉人四万万同胞,被满清压迫愚弄,多有不知的;现在祸在眉睫,应该醒来,应该觉悟,早想挽救之法,以免永为人之奴隶牛马。"他号召"救民族出于危亡,救国家出于灾难,救人民出于水深火热的苦难"。到会者100多人。日知会的会员多来自于军界,设干事会和评议会两部,由刘静庵任总干事,李亚东等任干事,冯特民、陆费逵等为评议员。日知会没有严格的组织系统,主要通过讲演报告、撰文办报、教授讲课等,宣传革命道理,探讨救讨救亡之道。同时,日知会还大量翻印了陈天华所著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及邹容所著的《革命军》等革命宣传品,在学生和新军士兵中广为散发。

右上图日知部分会员合影。左起第一排:罗子清、徐竹坪、喻禄、董杰;第二排:吴兆麟、朱元成、陆费逵、卢保三、刘静庵;第三排:黄家麟、李亚东、范腾霄、冯特民、李胜美;第四排:熊兴亚、刘复基、方柏年、潘善美、范尚立、胡兰亭

留日湖南学生创办《洞庭波》

1906年10月18日,湘籍留日学生陈家鼎等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洞庭波》月刊。由陈家鼎、李毓麟、宁调元、仇世匡等编撰,以宣传民族革命为其宗旨。内容设图画、论著、学术、译丛、时评、文苑、谭苑、附录等栏目,曾刊发有《二十世纪之湖南》、《仇满横议》等文章,鼓吹排满革命,提倡以暗杀作为革命手段,批判改良主义,号召实行种族革命,期以之达到救亡,图存、立宪的目的。出一期后改名为《汉帜》继续出版。

《论国民保存国土之法》发表

1907年6月,由留日学生主办的《云南》杂志侠少的文章《论国民保存国土之法》。文章说:"夫中国之土地,我中国四万万人民之所有也。非他人所得而有之,即非他人所得而盗卖之,更非他人所得而估买之、强借之也。盖我之土地所有权,固神圣不可侵犯。非我中国国民被杀尽死尽,我中国全土沉于太平洋底之一日,则中国之一沙一石一草一木,皆我中国国民为之主人翁"。"他人有盗卖之者,是民贼也。有估买及强租之者,是国仇也"。"我国民宜竭全体之力抵抗之,除去之"。痛斥英法两国对云南的觊觎和渗透。

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报刊开始出现

1907年6月10日,《天义报》在东京创刊。该刊为半月刊。该报为女子复权会的机关刊物,何震为编辑兼发行者。何震为刘师培之妻,该报实系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编辑。后刘师培又与张继等成立社会主义讲习会,于是该报实际又成为社会主义讲习会的机关刊物。该报"以破坏固有之社会,实行人类平等"为宗旨,并以"破除国界种界,实行世界主义"相号召。鼓吹"无政府革命",反对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6月22日,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周刊《新世纪》杂志创刊于巴黎,由中国留法学生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发起主办。主要介绍著作无政府主义者的事迹,译载其主要著述并加按语,也进行反清的革命宣传。

留日学生创办《秦陇》

1907年8月28日,陕甘籍留日学生于日本东京创办《秦陇》 月刊,由杨铭源任经理,党积龄、郗朝俊、高又民等编撰,以揭露社会、传播新知为宗旨,内容设论说、文苑、新闻等栏目,曾刊载有《论关陇腐败之原因及其补救之法》、《吊秦陇》等文,《秦陇》出1期后,于次年改名为《关陇》出版。

留日四川学生吴玉章创办《四川》杂志

1907年11月,四川籍留日学生吴玉章在日本东京创办了《四川》杂志,系月刊,吴自任编辑并兼发行人,另有雷铁崖等参与编撰。以"输入文明,开通民智"为宗旨,内容设论著、译丛、时评、文苑、小说、杂俎、来稿、大事记要、附录等栏目,曾刊载《警告全蜀》、《列强协约与中国之危机》等长篇社文,揭露帝国主义侵略阴谋,号召进行革命,推翻清封建王朝,和宣传无政府主义。

1908年秋,日本当局在清政府的敦请下,以鼓吹革命、激扬暗杀、煽动日本殖民地反对帝国、反对天皇四大罪状,查禁了《四川》杂志,同时判处主编吴玉章有期徒刑半年,该刊之第四、第五期亦被查没,《四川》杂志停刊。

《江汉日报》创刊

1908年3月17日,留日归学生饶翼儒、方聪甫等于汉口创办宣传革命报纸《江汉日报》,由饶翼儒任总经理,宗旨为广开民智,鼓吹改革,宣传革命。内容设社论、专电、新闻、调查、小说、词林、插画等栏目。曾载有《政府立宪之概观》、《论中国立宪当求唯一之方法》等文,批判清政府预备立宪之骗局,宣传民主共和;同时刊载文章,对孙中山、同盟会、华兴会的革命活动和政治主张进行系统的介绍,并以插画、小说揭露社会腐败,讽刺弊政。同年8月,被清政府当局查禁,共出149号。

《武学》杂志日本创刊

1908年5月30日,留日陆军学生孙传芳、李根源、唐继尧、刘存厚等89人,在日本东京创办军事月刊《武学》杂志,由陆光熙、方日中、覃鎏钦等先后担任主编,该报宗旨是"鼓吹尚武精神,研究兵科学问,评议征兵办法,补助军事教育,讨论各国军备,振兴海军计划",设社说、教育、学术、海军、法制、杂俎、文苑、小说、调查等栏目,鼓吹武力图存,以兵立国,重点介绍西方军事理论和战术阵法。

留日江西学生创办《江西》月刊

1908年7月9日,江西籍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江西》月刊,以"开通风气翦除弊俗,灌输最新学说,发扬固有文明,鼓舞国民精神"为宗旨,刊有《警告全赣书》、《二十世纪之江西》、《江西少年之前途》、《江西兵病谈》等文,倡言地方自治,反对君主立宪,主张民主革命,强调发展国家军事力量和国民势力。1909年6月停刊,共发行4号。

支那暗杀团在港成立

1910年4月,刘思复、谢英伯、汪精卫、林冠慈、李沛基等20余人在香港成立支那暗杀团。以暗杀清朝皇亲贵族及满汉大臣中极端仇视革命分子者为主要任务。

留日学生创办革命刊物《浙江潮》

1903年2月17日,日本东京的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创办《浙江潮》杂志。编辑兼发行者有孙翼中、王嘉榘、蒋智由、蒋方震、马君武。主要撰稿人除上述五人,还有陈威、沈沂、周树人等。刊物定于旧历每月二十日发行,分社说,论说、学术、大势、时评、杂录、文苑等栏目。刊名《浙江潮》,是用来"作革命潮汹涌的象征"。该刊持论激烈,批判改良保皇,赞扬暴力革命和排满。说"近顷以一,无论天之涯地之角,有一事之起则无不是帝国主义者为之根。"抨击清廷"直如木偶傀儡"。批评梁启超的"新国必先新民"之说是"倒因为果"。指出拯救中国危亡只有一途,即"革命造反"。发刊后,很快风行国内外,每期印刷数都达5000册以上。为清末中国留日学生各省同乡会所办革命报刊中影响较大的一份。

《浙江潮》发刊词

浙江人之留学于东京者百有一人,组织一同乡会。既成,眷念故国,其心恻以动,乃谋集众出一杂志,题曰浙江潮。

且述其体例而为之辞曰:

我浙江有物焉,其势力大,其气魄大,其声誉大,且带有一段极悲愤极奇异之历史,令人歌,令人泣,令人纪念,至今日则上而士夫,下而走卒莫不知之,莫不见之,莫不纪念之。其物奈何?其历史奈何?曰:昔子胥立言人不用,而犹冀人之闻其声而一悟也,乃以其爱国之泪,组织而为浙江潮,至今称天下奇观者,浙江潮也。

秋夜月午,有声激楚,若怨若怒,以触于吾耳者,此何为者也?其醒我梦也?!临高以望,其气象雄,其声势大,有若万马奔腾以触于我目者,此何为者也?其壮我气也?!夫子胥之事,文明之士所勿道,虽然其历史可念也。呜呼!亡国其痛矣!不知其它,勿痛也;不忍任其亡而言之而勿听,而以身殉之而卒勿听,而国卒以亡。呜呼!忍将冷眼睹亡国于生前,剩有雄魂发大声于海上。古事往矣!可勿言矣!而独留此一纪念物,狭其无穷之恨,以为吾后人鉴,吾后人可勿念哉!

抑吾闻之,地理与人物有直接之关系在焉。近于山者其人质而强,近于水者其人文以弱,地理之移人盖如是其甚也!可爱哉!浙江潮。可爱哉!浙江潮挟其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气力,以日日激刺于吾国民之脑,以发其雄心,以养其气魄。二十世纪之大风潮中,或亦有起陆龙蛇,挟其气魄。以奔人于世界者乎?西望葱龙,碧天万里,故乡风景,历历心头。我愿我青年之势力,如浙江潮;我青年之气魄,如浙江潮;我青年之声誉,如浙江潮。吾愿吾杂志亦如之,因以名,以为鉴,且以为人鉴,且以自警,且以祝。

留日浙籍学生致书国内要求保卫浙江矿权

1903年10月3日,东京浙江籍留日学生召开特别同乡会,议决致书国内,要求宝昌公司的高尔伊废约。同时,《浙江潮》接连发表了《致高尔伊书》、《浙江人听者!卖我浙江矿产者听者》等文,谴责高尔伊"举亿万年无穷之宝藏以为献媚外人之贽见礼,图博他日之高等奴隶地位",痛骂他是"狗彘不食之徒"!号召浙江人民起来保卫矿权。浙江省的衢州、严州、温州等处是重要矿区。早于1898年时,浙绅候选道高尔伊组成宝昌公司,经英国福公司华人经理刘鹗介绍,向意大利商人开办的惠工公司借款500万两,承办衢州等四府煤铁各矿。实际上,宝昌公司没有资本,高尔伊不过是惠工公司的买办。该年2月外务部竟奏准这项卖矿活动,从而激起浙江人的义愤,风潮大起。

留日学生慨然决议组成拒我义勇队

留学生皆抱必死决心 愿以身殉国

1903年4月29日上午,留学生会馆干事及评议员40余人就俄对中国侵略意图集会。汤槱(即汤尔和)建议先致电南北洋大臣,请他们主战。钮永建指出:"徒言无益,学生不自担任,但责望于人,非所以为国民也。宜自行组织义勇队以抗俄,并为国民倡"。全体赞成。下午,在锦辉馆召开留学生全体大会,到会500人,推汤槱为临时议长。汤槱、钮永建、叶澜、蒯寿枢、周宏业、张肇桐、汪荣宝、程家柽、李书城、翁浩、张允斌等相继说。汤槱慷慨激昂地说:"大丈夫日日言不得死所,今俄人于东三省之举动,日本警报皆已知之,此真吾国之奇垢极耻,亦正我辈堂堂国民流血之好机会"。"东三省一失,内地十八省,外人纷树国旗,中国人还有立脚地么?到那时候,想一战而死恐不可得,今日非我堂堂国民流血的好机会么?"全场鼓掌。汤槱愤慨地说:"留学生遇重大问题,充类至尽,不过打个电报,发封空信,议论一大篇,谁肯担半点血海干系?还说是待我学成归国再议办法。咄!待尔学成归国时,中国已亡了几十年!支吾瞒混,待骗谁来!"他高呼"今日有不怕死的,肯牺牲一身为中国请命的,立刻签名,编成一队,即日出发!"有人反驳说:"以学生之力,何能担当此任,虽举全体学生驱而死之,亦不足当俄人之铁骑。故轻举妄动,固宜切戒,孤注一掷,尤所不取"。汤槱当即答道:"学生无用,则诚无用。吾辈徒以国家大义所激,暂以身殉,为火炮之引线,唤起国民铁血之气节"。到此,他历声大呼:"死生一发之际,犹想层层周到,难道还要预备衣衾棺椁么"!会上决定:

一、愿加入义勇队赴前敌者,在二日内签名;未即赴前敌者,别设本部,部署军队各事。

二、致电上海各团体,请求协助。

三、致电北洋大臣袁世凯,并补发详函,说明愿将义勇队隶属其麾下。

四、举特派员往天津,与袁订定彼此关系。

五、派人到国内各地方及南洋各埠、欧美各国从事运动。

组成义勇队之事决定之后,叶澜发声问道:"吾军此举为国民乎?为满洲乎"?钮永建答道:"为国民"!众皆鼓掌。会上留学生纷纷签名加入义勇队。福建同乡会开会时,15岁的方声煊要求签名入队,翁浩抱着他哭道:"方君,我北征且歼,留汝为吾国义勇种子,死更有光大于我者。吾辈日日言报国,今予为势所迫,仅一死以塞责,罪且不可逭,汝复轻身殉此,胡为者"?满座闻言皆哭。浙江同乡会上,16岁的矮小少年潘国寿也要求入队。同乡劝他留下,又劝他改归本部或往内地游说。潘不肯,大哭说:"国亡无日,欲求死所且不可得,我得从军以死于北边,其为吾乡人荣,不更大乎"!

女学生的共爱会也举行特别会,决定如入赤十字社,随同义勇队北征。

留日学生以清廷为目标组织暗杀团

1904年6月,日本东京的几个留学生秘密地组织了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暗杀团决心以剌杀清廷首要,暗杀的第一目标是西太后。暗杀团组织极为严密,成员仅杨笃生、苏鹏、周咏曾、何士准、胡镇超、汤重希六人,以杨笃生为首。他们跑到横滨乡间,专心钻研化学,聘请马君武、梁慕光、李植生教授制造炸药。梁、李都是兴中会里制造炸弹的行家。杨笃生利用保皇党人对后党的仇恨,从梁启超手中得到一笔钱,和苏鹏、周咏曾将炸弹运到天津,设立据点,何士准则先到上海,把张继从湖南邀来,一同赴津。他们潜入北京,探测形势,制订计划;蛰伏月余,没有找到下手机会。因经费告匮,扫兴返沪。

留日学生暗杀团在上海发展团员

1904年9月,留日学生的秘密组织军国民暗杀团的成员何海樵,经过上海时,发展蔡元培加入暗杀团,请他为暗杀团来沪作准备。暗杀团全体团员由日抵沪后,即住入新闸路余庆里。在上海,暗杀团又发展了钟宪鬯、章士钊、刘师培陈独秀等加入,分别在几个地点学习制造炸弹。此时华兴会正准备起义,张继返湘,杨笃生、章士钊、蔡元培等组织爱国协会、争存会和吴春阳办的青年学社等机构都设在余庆里,这里一时成了革命党人在沪活动的要地。

光复会成立

1904年11月,光复会成立。光复会又名复古会,会址设于上海,蔡元培被推为会长。光复会成立后,争存会、暗杀团等组织都归并于光复会,但暗杀团名义没有被立即取消。加入光复会的成员必须宣誓,誓辞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自退"。

加入光复会的还有赵声、吴春阳、徐锡麟、龚宝铨、蔡谷清、陶成章、孙毓筠、林獬、黄韧之、俞子夷、秋瑾、陈去病、柳亚子、陈伯平、马宗汉等。尚在狱中的章炳麟,曾与闻光复会的创立。流亡的华兴会员也和他们声气相通。

光复会成员善于著书立说,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徐锡麟自称:"蓄志排满有十余年"。蔡元培认为"革命止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昊暗杀"。"万福华案"并未妨碍上海的革命活动的开展。蔡元培采纳一些人的建议,将暗杀团扩大改组为光复会。

日报诬中国学生"放纵卑劣"

陈天华愤而蹈海,以警世人

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陈天华是湖南省新化县人。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1903年赴日本留学,4月,参加留日中国学生组织的拒俄义勇队,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1904年回国,同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准备在湖南发动起义,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8月,参加组建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会章起草员,并任机关报《民报》的撰述员。在留日学生群起抗义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时,日本《朝日新闻》云:"清国学生过于狭义解释省令,此亦清国人特有之放纵卑劣行为所致,他们的团结力量亦甚为薄弱"。陈天华见报,愤不欲生,遂决心以一死抗议日本,唤醒同胞。当日,他挥笔写下《绝命书》。12月8日晨,陈天华蹈海,年仅30岁。

陈天华所遗《绝命书》痛言道:呜呼!我同胞!其亦知今日之中国乎?今日之中国,主权失矣,利权去矣,无在而不是悲观,未见有乐观者存。其有一线之希望者,则在于近来留学生日多,风气渐开也。乃进见吾国同学者,有为之士固多,可疵可指之处亦不少。以东瀛为终南捷径者,目的在于求利禄,而不在于居责任。其尤不肖者,则学问未事,私德先坏,其被举于彼国报章者,不可缕数。近该国文部省有《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之颁,其剥我自由,侵我主权,固不待言。鄙人内顾团体之实情,不敢轻于发难。继同学诸君倡为停课,鄙人闻之,恐事体愈致重大,颇不赞成。然既已如此矣,则宜全体一致,始终贯彻,万不可互相参差贻日人以口实。幸而各校同心,八千余人,不谋而合。此诚出于鄙人预料想之外,且惊且惧。惊者何?惊吾同人果有此团体也。惧者何?惧不能持久也。然而日本各报,则诋为乌合之众,或嘲或讽,不可言喻。如《朝日新闻》等,则直诋为"放纵卑劣",其轻我不遗余地矣。夫使此四字加诸我而未当也,斯亦不足与之计较。若或有万一之似焉,则真 不可磨之玷也。

近来每遇一问题发生,则群起哗之曰:"此中国存亡问题也"。顾问题有何存亡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诸君而念及鄙人也,则毋忘鄙人今日所言。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而死,而更有意外之举动。须知鄙人原重自修,不重尤人。

诸君更勿为鄙人惜也。以生而多言,或不如死而少言之有效乎!至于待至事无可为,始从容就死,其于鄙人诚得矣;其于事何补耶?今朝鲜非无死者,而朝鲜终亡。中国去亡之期,极少须有十年;与其死于十年之后,曷若于今日死之,使诸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丕兴国家,则中国或可以不亡,此鄙人今日之希望也。然而必如鄙人之无才无学无气者而后可,使稍胜于鄙人者,则万不可学鄙人也。

秋瑾拨刀讲演三千留日学生归国

1906年1月,因抗议为日本文部省颁发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8000余名在日留学生,已有4000多人退学。其中3000余人归国抵沪。1月20日,秋瑾与易本羲由日本乘"长江"号轮抵达上海。秋瑾自到日本后,加入了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盟人。她每会必赴,每赴必演讲。中国留学生奋起斗争,秋瑾力主全体归国革命。归国前,秋瑾在讲演激昂时拨出倭刀,插在讲台上,高声宣言:"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众人为之鼓掌。

李培仁愤而蹈海绝命

1906年10月18日,山西留日学生李培仁蹈海自杀,将收回山西矿权运动推向高潮。同治年间,英、意商人合股成立福公司,通过山西商务局签订了承办晋矿合同,限期60年。但此后,一直没有进行勘查开采。1905年,山西绅商集资购买矿地,自行开采,抵制福公司而福公司依靠英国公使萨道义支持,不准中国人开矿,激起民愤。1905年12月,晋绅解荣辂、梁善济等300余人联名上书,要求废除合同。山西大学堂和武备、师范、商矿、警务等学堂学生共千余人联名具禀,主张筹款赎回矿权。留日学生创刊《晋乘》杂志,以收回矿权为杂志的"六大主义"之一。留日学生李培仁对清政府卖矿深感恚愤,他在蹈海绝命书中悲言道:"政府如放弃保护责任,晋人即可停止纳税义务,约一日不废,税一日不纳,万众一心,我晋人应有之权力也。

光复会于安庆发动起义

1907年7月,光复会的起义悲壮失败。早于该年5月间,光复会即已拟定起义计划。其时秋瑾用"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字为记号,编各地会党为八军。

6月中旬绍兴会党裘文高不待命令,突然于皖、浙两省树起革命军旗帜,杀清军数十名,打乱起义计划。7月1日,上海侦探捕获光复会员叶仰高、叶供出了部分党员的别名或暗号。端方电告安微巡抚恩铭,恩铭转示安庆巡警学堂会办徐锡麟,徐发现自己的别名赫然在内,顿感形势紧张。

5日,陈伯平、马宗汉抵达安庆,与徐密议定于次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起事。当夜,陈伯平起草了《光复军告示》,以"光复汉族,翦灭满夷"相号召。徐锡麟似"杀律",提出"遇满人者杀","遇汉奸者杀","不杀汉官"等。

7月6日晨,徐锡麟召集巡警学堂学生训话,声言来安庆"专为救国",要学生"行止坐卧咸不可忘救国二字"。随后,巡抚恩铭、藩司冯煦、臬司联裕等到堂。9时,典礼开始。恩铭等刚就坐收支委员顾松急步趋前,意欲告密。徐锡麟见事急,向前举手礼说:"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恩铭正惊愕间,徐锡麟已从容自靴筒内拨出手枪两友,左右手同时向恩铭施放。恩铭身中7弹,被侍从背走。徐锡麟拨刀而出,拍案大呼:"快从我革命!"诸生不知所为。徐、陈、马三人执刀枪挟持学生进军械所、取出枪炮,但多不能使用。这时,清兵已将军械所包围,冯煦等悬赏7000金捕拿徐锡麟。自7点钟激战至下午4时,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被俘。

审讯中,徐锡麟抗对不屈。毓朗令徐跪,徐说:"你还在洋洋得意,若慢走一步,即被余毙!"徐锡麟、马宗汉在审讯中皆英勇不屈,虽受严刑拷打,但无求饶活命之意。徐锡麟写自供书时,豪气干云,落款"光汉子徐锡麟",表明了他仇满革命、视死如归的精神。审后,徐锡麟、马宗汉被清军残酷杀死,为革命殉身。

南洋密议大计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西亚北部的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黄兴、赵声、胡汉民及各方代表出席。会前,黄兴致电光复会,建议"捐除意见,同任艰巨"。光复会接受邀请,两会关系出现转机。因多次起义失败,革命党笼罩在悲观的气氛中。孙中山遂提议"为破釜沉舟之谋",再次进行一次革命,"举全力以经营"。决定再次于广州发动起义,以新军为骨干,同时联系防营和会党。先定款项10万元,即席捐得8000元。又决定选择志士500人作为先锋,先于城内发难,然后开城迎接新军。

李大钊撰发《警告全国父老书》

1915年2月上旬,留学日本的李大钊撰写《警告全国父老书》并油印散发。《警告全国父老书》一文痛陈甲午战争以来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并把报章新闻披露的"二十一条"内容分析归纳为4项19条公布于众。文中认定:中国者为吾四万万国民之中国,苟吾四万万国民不甘于亡者,任何强敌,亦不能亡吾中国于吾四万万国民未死之前。必欲亡之,惟有与国同尽耳"。文章号召中国人"值此千钧一发之会",应当"举国一致,众志成城",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万一横逆之来,迫我于绝境,则当率我四万万忠义勇健之同胞,出其丹心碧血,染吾黄帝以降列祖列宗光荣历史之未页"。

留日学生发表《泣告全国同胞书》

1915年3月1日,回沪代表以全体留日学生名义发表《泣告全国同胞书》,指出日本所提"诸条件,即有其一,即足亡吾国而有余";"无论一部全部,皆在拒绝之列。即吾现政府承认之,吾国民绝对不能承认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表示:"宁为亡国前之雄鬼,不为亡国后之遗民"。

留日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1918年5月5日,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游行,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要求归还青岛,被日本警逮捕100多人,1000多名留学生罢学归国。

12日,在沪组织"留日学生救国团",派代表到各地开展反日爱国活动。

16日,留日回沪学生全体致电北京教育部,声明"此次全体归国,纯出爱国至性,义愤所驱"。

20日,留日学生救国团致电各国驻华公使,声明:"日本乘我国会未集,迫我政府私订密约,全国否认,即已签字,当然无效"。

22日,归国留日学生上书冯国璋,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23日,留日学术研究会发表特别启事:中日军事协定业已签字,"是当局者不顾民意,则人民自宜群起筹谋,以卫国权。同人等特与国人约,凡有承认此种条约者,即为国民公敌,吾辈当誓死反对之"。同日,教育部告:令留日学生早日反日回校就学。

28日,教育部又布告:限在京留日学生于6月10日前各回原校就学,否则开除学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