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历代军事战略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I S B N: 7506541971

页 数: 1572

开 本: 32开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1-1

内容简介

本书从我国几千年的各类战争中,选编三十六个专题,详尽论述了我国历代战争的战略。着重探讨历代具有关键性战争的战略方针、战略措施及重要的战役指导、战役布势等问题,并简述了历代战略的特点及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实料价值。

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论述先秦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下册论述隋唐至清末时期的战争。

本书目录

(上册)

第一篇 先秦时期主要战争的战略

第一章 商汤灭夏

第二章 武王灭商

第三章 春秋争霸

第四章 战国兼并

先秦时期战略运用的特点和发展

第二篇 秦汉三国时期主要战争的战略

第五章 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灭秦

第六章 楚汉战争

第七章 西汉平息内忧与消除边患的主要战争

第八章 绿林军摧毁王莽政权的昆阳决战

第九章 刘秀统一战争

第十章 黄巾大起义

第十一章 三国的形成及其关键性的战争

第十二章 三国鼎立时期的三角斗争

第十三章 魏灭蜀和晋平吴

秦汉三国时期战略运用的特点和发展

第三篇 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战争的战略

第十四章 羯族石勒统一北方的战争

第十五章 氐族苻坚统一北方与淝水之战

第十六章 刘裕“北伐”

第十七章 鲜卑拓跋焘统一北方和宋魏战争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略运用的特点和发展

(下册)

第四篇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战争的战略

第十八章 隋统一中国的战争

第十九章 隋末农民战争

第二十章 唐统一中国的战争

第二十一章 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

第二十二章 唐平藩镇的战争

第二十三章 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

隋唐五代时期战略运用的特点和发展

第五篇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战争的战略

第二十四章 宋统一中国及对辽的战争

第二十五章 金灭辽和北宋的战争

第二十六章 金与南宋的战争

第二十七章 元灭南宋的战争

宋、辽、金、元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战略运用的特点

第六篇 明清时期主要战争的战略

第二十八章 明统一中国的战争

第二十九章 明代北部边防

第三十章 明代东南海防

第三十一章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三十二章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及与明争夺

辽东的战争

第三十三章 明、清争夺辽西及清军入关的战争

第三十四章 郑成功抗清复台及清统一台湾

的战争

第三十五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第三十六章 清代海防

明清时期火器的发展和战略运用的特点

文摘

由于分封各国各部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及战争的胜败,有的国家强大起来了,有的衰弱甚至灭亡了。新兴大国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都企图控制中小国家,以对付竞争对手并谋取小国的贡赋。而中原腹地诸国地当冲要,自然就成为大国争夺的对象,它们只好依违于大国之间,以图悻存。这就出现了大国争霸中原的局面。(“霸”同“伯”,是盟主的意思,与后世的恶霸等贬词不尽相同)

春秋争霸战争的规模由小到大;战争的地域由平原发展到山地、河川、湖沼地带;作战的类型由车战为主发展到步战、水战,也孕育着骑战(春秋以前,经传无骑字,但战国时期出现骑兵,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必定有一定的孕育过程);使用的兵器,也逐渐由铜兵器发展到铁兵器。在这样复杂频繁而丰富多彩的战争历程中,熏陶出了不少具有机巧权变的卿相和英明果断的国君。他们所作的富国强兵的策划,料敌制胜的谋略,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这不特为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兵书——《孙子》《司马法》等的作者总结战争经验教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我们现在批判地接受祖国军事遗产,加深对某些战争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战略、战术、军事思想的演进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为了便于研究,本章依争霸战争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探讨。第一阶段,由平王东迁到齐桓公死亡(前770年到前643年)。这是中原诸侯及戎狄混战,和齐桓公独霸中原时期。主要研究:为什么称霸的不是西周所封的鲁、卫等大国而是齐国(以后为晋、楚、秦越),为什么“五霸桓公为盛”,齐桓公霸业的历史作用及其战略运用的得失等等。第二阶段,由齐桓公死至宋大夫向提倡弭兵会议之年为止(前643年至前546年)。这是晋楚长期争霸时期。主要研究:宋襄公为何霸业不成?晋、楚长期争霸在战略上的原因何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