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释义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是电子学研究所的水声研究室、空气声学研究室、超声学研究室。主要从事声学和信号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特色研究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音频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超声检测与声学微机电技术,语言声学与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声学智能制导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以及数字音视频和宽带网络技术。 学科定位在声场声信息和数字信号处理研究领域中,以基础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为主体,建设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科技竞争能力的国家队。既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声学和信息处理问题,又能在国际声学研究领域居于前列地位。 声学所研究实验手段齐全,主要设施包括音频声学实验室、高声强实验室、声学微机电系统实验室、水声测量实验室、超声检测实验室、语言声学实验室、水声实验船等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 结构声学研究所现有5个高技术研究部、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部)、1个应用工程部、 1个工程研究中心和分布在海南、上海和青岛的3个研究站。 2004年,声学所的人才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已经呈现出金字塔式的良好构造。其中,既有以6位院士、5位杰出青年 ( 百人计划 ) 学者为代表的专家型人才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更有一大批科研水平高、团队精神浓、战斗力强的青年科研人才和研究生队伍。 目前,全所在职人员583人,其中科技人员 465 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有237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研究员66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19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94人,硕士学位的107人,比2001年增加1倍多。 声学所设有声学专业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87人,硕士研究生162人,在站博士后19人。 成果2004 年,声学所争取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5 项,国家“ 973 ” 项目 18 项,“ 863 ”项目16项,院创新重大和方向性项目14项,横向委托项目56余项,研究所支持前瞻性布局创新课题52项,其他重大项目22项,“十五”预研项目17 项。上报登记成果共5项,其中理论成果1项,应用成果4项。 2004年,声学所围绕二期创新的八大科技目标和承担的国家“十五”主要项目,在突破关键技术和项目难点方面,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有2个项目 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声学微机电、IPv6 宽带接入技术为代表的一批项目和课题通过了结题验收,绝大多数项目和课题以优异成绩通过了阶段性检查,产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2005年圆满完成这些科技目标和项目,顺利转入三期创新试点和“十一五”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 年,声学所申请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国际专利3项,授权专利20项,申请软件登记20项,授权软件登记29项。发表论文223篇,其中核心刊物文章145篇, SCI 论文33篇。国际会议论文50余篇,科技著作9部。 宗旨声学所作为声学研究领域的科技国家队,一直把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增强实力、提升水平、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2004年,国际交往更加频繁,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全年出访达53 批113人次,接待来访75人次。成功主办了“ 2004 年三亚国际声学论坛”,成功申办了“ 2005 年国际超声大会”,申办“ Inter-Noise' 2008 ” 和“IEEE-UFFC' 2008 ” 获得初步认可。申请成功三个院级科技合作项目,3位同志分别当选国际著名学术组织的会士和高级会员。此外,2004年,有来自英国、法国、瑞典、俄罗斯、孟加拉等国的6位外籍人士申请声学所的客座或访问学者研究岗位,这在声学所的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声学所加强与社会力量的战略合作,与网通中国研究院合作共建实验室,与嘉兴市合作共建研究分部,与广州航天宇航通讯公司和夏新电子等公司合作成立多家股份制科技公司,这些合作单位和公司的成立,使声学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加强。 自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声学所在经济上的对外竞争力大大增强。2004 年在研项目206项,其中约30%的经费和近70%的项目属应用基础与预先研究。2004 年实现总收入 2.39 亿元,总支出1.96亿元,总资产4.95亿元。 按照“科学管理,依法治所”的治所方针, 声学所从 1999 年开始按照 GB/T19001-1994 标准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001 年6月通过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现场审核。2004 年 7 月通过新时代认证中心标准换版后第一次监督检查。2004 年9月通过国家某管理体系和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核与认证。 声学所在国内声学界充分发挥了国家队的作用,挂靠有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委员会等学术机构或组织。编辑出版《声学学报》中英文版、 《应用声学》 、《微型计算机应用》 、 《声学技术》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 7 份专业学术杂志。 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小民 副主任:李淑秋、李晓东 委员:张仁和、侯朝焕、李启虎、汪承灏、田静、张春华 潘锋、居琦、王劲林、马力、马晓川、张全 莫喜平、颜永红、李双田、郭良浩、李风华、易洪 顾亚平、冯海泓、戴琼兴、林建恒 外聘委员:凌青、焦秉立、王跃林、程建春 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田静 副主任:张春华 委员:张仁和 侯朝焕 李启虎 汪承灏 王小民 颜永红 王劲林 顾亚平 李淑秋 李晓东 北海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北海研究站是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派驻青岛的一个综合性科研机构。建站四十年来,共完成了300多项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中科院、国防科工委、中船总、海军等部委及省市科技成果奖。为中科院一期创新工程单位,建立了“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声学实验室》 ”。设有“水声物理研究中心”,“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下属多个各具特色的技术开发企业。拥有一批精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市场开拓能力很强的科技人员,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以及完善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多年来,承担的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预研项目“863”、“973”基金课题等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已逐步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主要的有:计算机网络工程、软件开发、办公自动化、智能楼宇综合布线及智能控制产品、工业自动化控制工程及检测设备的研制和生产,家用电器用智能控制器系列产品、IC卡系列产品、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自动报警系列产品,以及其他电子仪器仪表的研制,在海洋精细化工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机械加工方面,也已形成一定规模。 南海研究站声学研究所南海研究站是一九五八年创建的中国第一个水声研究站。现有职工36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中级研究人员20人,设有声学研究室、技术开发部、综合办公室、财务科等机构,在三亚市设有一个实验站。 南海研究站主要从事水声物理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几十年来,南海研究站先后在南海的南沙、西沙、榆林等重点海域进行了大面积的水声综合考察,获取和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实验数据,承担了几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研究项目,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中国水声界的许多栋梁之才,他们的水声研究生涯就始于南海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在视察南海研究站时曾欣然挥笔题词:“外国敌况要分明,捍卫东南靠水声,开拓海洋为国用,七年之内定超英”。 自2000年起,南海研究站在中国科学院和声学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的资金对科研、办公条件进行彻底的改造和建设。2003年,8004M2高层职工住宅楼建成;2005年,19135M2的“科研综合楼”动工。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南海研究站的对外形象,也逐年引进和招聘到一批技术人才,为南海研究站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海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始建于1960年,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上海的一个研究分支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全站共5个研究室、1个信息处理与优化控制研究中心。 东海研究站主要学科研究方向有:水声物理与海洋声学、水声工程与水声信号处理、水声导航与水下定位技术、非线性声学、海底声学、超声应用和宽带多媒体数字通信。 东海研究站内建有两个高等级的实验水池,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配备有双体实验船及其他辅助用舰的水库实验场一个。东海研究站是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分会挂靠单位,上海市声学学会的创建单位之一,主办核心期刊《声学技术》杂志。 嘉兴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嘉兴工程中心以中科院声学所和下属单位东海研究站的技术和人才为依托,由嘉兴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三方于2004年11月共同投资组建。中心面向国家需求和地方科技发展需求,在海洋工程技术、电声技术、超声技术和医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建立技术转移研发基地,面向产业化开展工程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 嘉兴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媒体电声器件与电声测试技术、水声设备与技术。主要科研成果:超指向性扬声器系统、声学计量测试站扬声器、受话器音质在线实时检测仪研制;领夹式立体声蓝牙耳机、蓝牙车载免提装置;水下定位系统、长基线水下声学应答释放器、水下多缆三维定位技术研究、声信标研制等。 科研骨干马大猷院士 1915年3月1日生于北京,原籍广东潮阳。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1936);哈怫大学硕士(1939)、哲学博士(1940)。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声学学报(中,英文)主编。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资深院士。 马大猷院士曾任国立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1940-46);北京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长(1946-1952);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52-55);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55至今);曾先后兼任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声学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58-1985),研究生院副院长(1980-85),国际声学委员会委员(1987-93),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1980-85)。中国声学学会会士名誉理事长,中国电子学学会会士,中国物理、计量、环境学会会员,美国声学学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 马大猷在五十多年的科研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980);国家自然科学奖(1981);德国夫琅和费协会金质奖章及建筑物理研究所ALFA奖(1997);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1998)。 历史沿革1956年初,新中国在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时列入了声学规划 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设立声学组,随后发展成为水声学、电声和建筑声学、超声学三个研究室,汪德昭、马大猷、应崇福分别兼任研究室主任。 1958年科学院领导经请示中央,由毛主席圈阅并由周总理、邓小平总书记批准从高校在学的高年级学生中“拔青苗”,先后抽调一百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事声学研究,组建了中国最早的声学研究队伍。 1960年前后,科学院相继组建了南海、东海、北海三个科学工作站,以水声物理研究为主。同时,国家拨出专项经费建立声学实验室、水声测量水池、申报建造五艘水声考察船。 1964年经聂荣臻副总理批准在上述室、站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汪德昭任所长、马大猷任副所长。总人数达600人。 1970年11月声学所超声室(八室)和电声室(九室)划归中科院物理研究所。1970年11月721所划归国家海洋局建制,编为第五研究所,一直延续到1978年。 1979年元月1日,在邓小平等中央首长的关怀下,声学所得以恢复。汪德昭继续担任所长。 1984年,关定华担任所长,组成新的领导班子。 1993年4月,侯自强担任所长。 1997年7月,李启虎院士担任所长。 1999年,科学院党组根据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发展需要,对声学所行政班子进行了中期调整,田静担任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同年底,声学所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信息基地。 1999年至2005年,声学所经历了知识创新工程一、二期。 2001年9月,田静担任所长。 2006年,声学所进入创新三期。 2008年1月,张春华副所长担任声学所法人,主持工作。 2008年8月,声学所通过“2+3”评估,跻身中科院优秀研究所之列。 2009年9月,王小民担任所长。 研究生教育概况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座落在有“中国的硅谷”之称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核心区域,毗邻北四环,交通便利,周边有北大、清华、北航、国家科学图学馆、力学研究所、纳米所、化学所、物理所以及联想集团等大批教育科研机构,科研氛围浓厚。声学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是电子学研究所的水声学研究室、空气声学研究室、超声学研究室和位于海南、上海、青岛的三个研究站。主要从事声学和信号信息处理研究,特色研究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与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声学制导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数字音视频和宽带网络技术。声学所在创新三期建有与中科院创新基地的科技目标和组织方式相适应的网络化、矩阵式的层级组织结构。我所在三期创新中将18个实验室划分为四个学科组:水声学学科组,音频声学学科组,超声学学科组,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组。目前在北京有18个实验室(研究中心),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海南、上海、青岛还有3个研究站,在嘉兴建有声学技术转移中心。 1978年,开始招收声学专业硕士,第一年招生11名;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所为首批声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毕业11名硕士;1982年,首批招收声学专业博士生6名;1998年,获准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始进入“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模式。声学所1995年建立了博士后物理学科科研流动站,2007年批准建立了博士后信息与通信工程科研流动站。1995年,我所在读生人数首次超过100名;2002年,我所在读生人数首次超过200名,招生人数突破100名,2004年,我所在读生人数首次超过300名,近几年在学生规模趋于稳定。 截止2009年8月,声学所共为国家培养出959位研究生(以授学位计算),其中博士研究生430人,硕士研究生529人。截止2009年8月,声学所有研究生导师113人,其中有学术造诣高的博士生导师6人,硕博导师39人,硕士导师68人;有在学研究生377位,其中博士生188人,硕士生179人,在站博士后18人。 声学所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他们在科研、教学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声学所计划每年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各60人左右,声学所在学研究生总数规模稳定在360人左右,博士后在站规模稳定在20人左右。 声学所研究实验手段齐全,主要设施包括音频声学实验室、高声强实验室、声学微机电系统实验室、水声测量实验室、超声检测实验室、语言声学实验室、水声实验船等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近年来设备更新改造速度加快,年均投入经费2000多万元人民币,使实验室设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声学所在国内声学界充分发挥了国家队的作用,主办的期刊有《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声学》、《微型计算机应用》、《声学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7种专业学术杂志。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委员会等学术机构或组织挂靠声学所。 由于声学所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设备先进,导师力量雄厚,同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方针的指导下,为研究生的培养创造了优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声学所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进入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工作、边撰写论文。硕士研究生除第一学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集中上学位课外,从第二年开始进入课题研究。每个研究生有专用计算机,科研条件非常优越。同时,为活跃所内的学术气氛,在全所范围内或各研究室还经常举办学术报告会或研讨会,对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和业务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方便研究生查阅书刊、资料,声学所设有专业图书馆,现共有藏书7万多册,每年订阅中外文书刊500多种,同时国家科学图书馆紧挨声学所也为研究生共享资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研究生学位发展阶段(1978年-2009年) 起步阶段,1978年-1993年。1978年开始招声学专业硕士,第一年招生11名;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所为首批声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毕业11名硕士;1982首批招收声学专业博士生6名;每年招收几个至十几个学生。 扩招阶段,1994年-2004年。每年招收人数大幅度增加,1995年我所在读生人数首次超过100名,1998年获准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限;2001年成立中科院研究生院,实行“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2004年我所在读生人数首次超过300名。 稳定发展阶段,2005年-2009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研究生招生数量扩招数量大幅减缓。每年招收人数稳定在120人左右的规模(含博士、硕士),在学人数保持在360人左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