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释义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为开拓激光科学技术而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现代光学为主导方向,以探索重大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以高技术创新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科研基地型研究所。 基本概况上海光机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主要在光学(现代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学)学科方向上,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 上海光机所设有3个基础类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强光光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量子光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开放研究实验室);3个高技术应用创新研究类实验室(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上海光机所高密度光存储技术实验室;上海光机所新型激光技术与应用系统实验室);4个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光机所激光应用工程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光机所激光与光电子功能材料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光机所光学薄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形成了现代光学科学研究中心和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两大运行体系。现有职工近千人,其中科技人员约500人,高级研究技术人员200余人。 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首批启动研究所之一,上海光机所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整体规划,凝炼科技创新目标:主要在现代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学学科方向上,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 30多年来,上海光机所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技实力,确立了在国内外科技界的地位,为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体实力强1993年,被国家科委评定为全国300强科研机构中实力强、绩效好的第一类研究机构。自1994年中科院实行研究所评价以来,绩效评价、状态评价,特别是体现总体实力和水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三项绩效评价,已连续八年获得全“A”的评价结果,居中科院一百多个研究所的前列。 拥有一支协同攻坚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集中了我国激光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一批善于开拓和跟踪国际前沿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在众多研究领域领头发展我国的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科学事业。先后有7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三位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批中青年学者获得了国家和中科院、部委和上海市的各种类别的嘉奖。 培养高层次年青科技人才的基础厚实上海光机所是国内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具有物理学、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和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科院首批十个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研究所)之一,设有物理学、光学工程和材料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4年公布的评估结果,在全国14个光学博士点、40个硕士点的综合考核中,各项指标均名列第一。自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共招收培养了700名研究生,接收过3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在站人员共18名。 综合性高科技研究与应用的能力建所以来,不仅建成了国内仅有、国际上也为数不多的“神光”高功率大型激光装置,而且在各种类型新型、高性能激光无器件、激光与光电子功能材料的研制方面,也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领域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单位之一:已取得500多项各类重要科技成果,有250多项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级“三大奖”在内的部委级科技奖;自国家实施专利制度以来,共申请专利300余项,授权专利200余项,名列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第四名和全国科研院所前十名;每年发表论文约500篇,科技论文三项指标(SCI收录论文、论文被国外引用、国内期刊论文)连年位于全国科研机构前十名,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近几年一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第一位。 开拓国际科学前沿领域与高技术创新研究十分重视学科的积累和探索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国际科学前沿与高技术创新研究,不仅在强激光技术与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利用各种量级的强激光装置,进行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与相关的理论研究方面,也广泛深入地持续了三十多年。 早在80年代就开展了光存储、光信息处理、光计算和光通讯涉及的基础、器件及单元技术等信息光学领域的高技术创新与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研究与发展信息光电子学高技术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科学基础。量子光学开放实验室,是最早开展激光冷却气体原于研究的实验室之一,也是最先观察到低于多普勒冷却极限的实验室之一。 在激光与光电子功能材料研究方面,专门为激光核聚变研究研制的大尺寸磷酸盐激光玻璃,各项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居于同等先进水平。高温氧化物晶体材料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尺寸钛宝石晶体和大尺寸兰自宝石晶体的某些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 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潜力深厚在推进成果转化和实现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多渠道、多模式、多层次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途径,形成了一个围绕“激光与光电子”产业的高科技企业群,参股企业已发展到10多个,还有三个合资企业。主要产品有光电子元器件、材料、新一代高精度光学元件,CO2激光加工设备,高压恒流静电除尘电源设备等等。 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十分活跃,已接待的访问学者、科学家、企业家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2千余人次,其中包括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家元首。派往国外参加国际会议、考察和合作研究的学者千余人次,还主持或参加组织了20多次不同规模和不同主题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同时,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和扩大合作领域,已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关系,引进项目和资金。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效果明显继评为1993~1995年度上海科技系统文明单位之后,又连续评为1995~1996年度、1997~1998年度和1999~2000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 历任领导第一任所长王大珩(兼),任职时间:1964.8-1977。 王大珩,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为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蜗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颇有成效。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 第二任所长干福熹,任职时间:1978.6-1984.8。 干福熹,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浙江杭州人。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光学玻璃试制基地。建立了我国耐辐射光学玻璃系列;研究光学玻璃的成分和性质的关系,发展新品种。研究激光玻璃的激光及发光特性;研制掺钕激光玻璃,国内第一个获得激光输出;建立激光钕玻璃系列,研究过渡元素及稀土离子在玻璃中的光谱及发光性质;研究玻璃的光学常数及外场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质;研究玻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无机玻璃性质的计算体系。研究光存储用各种先进薄膜,发展了可擦重写新型光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特等奖等。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和技术进步奖。2001年获国际玻璃界的大奖-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第三任所长王之江;任职时间:1984.8-1992.7。 王之江,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1952年毕业于大连大学工学院物理系。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在光学设计方面,发展了象差理论和象质评价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完成了大批光学系统设计(如照相物镜系统、平面光栅单色仪、长工作距反射显微镜、非球面特大视场目镜、105# 大型电影经纬仪物镜等);在激光科学技术方面,领导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并在技术和原理上有所创新。70年代领导完成了高能量、高亮度钕玻璃激光系统。在这项工作中解决了一系列理论、技术及工艺问题。关于某些激光重大应用对亮度要求的判断,使工作避免了盲目性,对于中国激光科学技术起了积极作用。倡议和具体领导了中国“七五”攻关中激光浓缩铀项目。对中国光信息处理和光计算起了倡导作用。 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第四任所长徐至展,任职时间:1992.7-2001.7。 徐至展,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光学学报》主编。主要从事激光物理、现代光学与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研究。长期主持激光核聚变研究,作出开拓性突出贡献。在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领域,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取得系列开创性重要成就。首次在国际上用类锂和类钠离子方案获得8条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在开拓与发展新型超短超强激光及强场超快物理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作为第一获奖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等。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五任所长朱健强,任职时间:2001.7—2009.8。 朱健强,江苏省苏州市人。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光学及光学工程专业,1993年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激光驱动器的总体光学设计、结构设计、相关检测技术和测控技术等。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制造工艺及技术的研究,尤其在精密机械零件、特种专用工艺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光学精密机械设计的研究。将有限元法用在光学工程领域,成功地解决了激光放大器设计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积极推动我国高能固体激光装置的研制,对推动“国家点火工程”的立项起了重要作用。 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第五任所长李儒新任职时间:2009.8— 李儒新,男,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强光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领导换届,任职所长。 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回国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强激光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有关战略需求,在X射线相干辐射源及其应用等研究中孜孜以求,顽强拼搏,成绩斐然。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批准和被受理发明专利20项,应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10余次。 曾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与课题负责人、国家863计划课题负责人,应邀担任激光科学国际委员会委员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作为基层科研单位的管理者,兢兢业业,在研究所和实验室的科研创新平台与能力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历史沿革(一)所名变化简介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于1964年5月建所后几度易名,所名变化简介如下: 1964年5月──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分所; 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六五一六研究所; 196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〇五研究所; 1970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二)机构变化过程 1964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为了在受激光发射新兴领域方面迅速赶上国际水平,决定将长春光机所和北京电子所从事受激光及微波发射研究的有关力量集中,在上海成立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分所。经1964年5月7日第五次院务常务会议审查通过,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在上海嘉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分所。 1966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发文规定:“为了在今后订货、运输、交接等对外联系上的方便,自1966年1月起,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分所的名称,用中国科学院六五一六所代替”。 1970年10月12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发文通知:“根据中国科学院(70)科字第18号文件精神,经市革命委员会批示,经与中国科学院业务二组联系,原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分所改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至此,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名沿用至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