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释义

青藏高原研究所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经院党组决定,新组建的研究单元之一。2003年3月3日,中科院正式任命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领导班子成员,12月2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

简介

青藏高原研究所是“一所三部”,三个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昆明。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内外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野外实验研究、野外观测台站的运行和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开展极端环境下生命过程研究2003年10月,院人教局《关于下达2003年事业编制控制数的通知》(人教字〔2003〕43号)中核定了我所拉萨部及北京部的创新岗位编制数。2008年9月,中科院第十次院长办公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青藏高原研究所过去五年主要进展与今后发展战略的汇报”,认为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创新目标调整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研究所的事业编制增加到150名。目前,研究所已逐步组建起了一支“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科研人才队伍。截至2008年底,青藏高原所共有在职职工142人,流动人员146人,进创新岗位人员111人。在职职工中,共有科研人员120人,科技支撑人员3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项目聘用人员31人;流动人员中,共有客座研究员8人、访问学者2人。青藏高原所现有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共有在学研究生120人,其中博士生58人、硕士生62人,有在站博士后16人。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的高度,组织围绕青藏高原研究的综合项目和计划,协调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长期科研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各部门(单位)间优势力量的联合。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支撑平台方面,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将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组织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科学目标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青藏高原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过程、生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研究所还进一步明确了近期的主要科研任务;论证了全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野外监测平台建设实施计划;持续在前沿领域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根据院《改进和完善各项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及我所研究方向战略部署,研究所组建了环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等科学家小组,实现学科交叉,进行团队作战,促进成果产出。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一大核心问题是构建起青藏高原多圈层、立体式研究的野外监测平台和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分析平台。姚檀栋所长强调:青藏高原的研究必须是建立在“三高”的基础上,即大量高精度数据的观测、高分辨率信息的提取和高水平成果的产出。青藏高原野外台站网的布局以地球物理与地质、高分辨率记录与现代过程、高原大气三方面的观测台站为基础,在青藏高原建成北、南、中、东、西五个基本观测基地。目前,研究所设有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3个院级野外台站,阿里高原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慕士塔格西风带气候综合观测研究站2个所级野外台站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2个实验室。 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根据院长办公会议精神指示,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积极、稳妥地进行学术合作副所长(Academic Co-Director)遴选工作,分别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达成了共识。 二、路院长在德国进行高层互访时指示:在一开始便应该举行国际研讨会,使之更加国际化。研究所积极策划、举办由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即:德国马普学会(MPG)联系的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联系的大学为主的研究力量,与中国科学院(CAS)下属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联系的大学和其它部门的研究力量,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带动,实现国际团队的高水平研究。 四、完成了与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并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

成立

青藏高原研究所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经院党组决定,新组建的研究单元之一。2003年3月3日,中科院正式任命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领导班子成员,姚檀栋院士为现任所长,12月2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

运作方式

青藏所实行“一所三地”的特殊运作方式,分别在拉萨、北京、昆明设“部”。其中,拉萨部主要负责野外实验研究和支撑系统台站的运行与管理;北京部主要负责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际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等工作;昆明部主要负责开展极端环境生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建立种质资源库等工作。

规模

2003年10月,院人教局《关于下达2003年事业编制控制数的通知》(人教字〔2003〕43号)中核定了我所拉萨部及北京部的创新岗位编制数。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在人员编制组成之中,管理人员10人,占编制总数的14%(拉萨部和北京部各占7%,主要是考虑到青藏所两地办公的特殊性);8人为技术支撑系统人员;剩余62人为科研技术人员。其中,高级科研人员为50人,20人为研究员,30人为副研究员(包括昆明部),剩余12人为助理研究员等中初级人员。为搭建一支与国际化研究机构相适应的队伍,研究所本着“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在人员招聘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组建了管理队伍,并招聘了第一批研究员、副研究员来所工作。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

研究方向

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确定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的高度,组织围绕青藏高原研究的综合项目和计划,协调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长期科研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各部门(单位)间优势力量的联合。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支撑平台方面,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将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组织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科学目标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青藏高原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过程、生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研究所还进一步明确了近期的主要科研任务;论证了全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野外监测平台建设实施计划;持续在前沿领域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根据院《改进和完善各项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及我所研究方向战略部署,研究所组建了环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等科学家小组,实现学科交叉,进行团队作战,促进成果产出。

项目

建所以来,我所获得了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等重大项目,同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获准5位“百人计划”名额。目前,研究所积极组织继续申请973、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院外经费的支持。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方面,我所成功承办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树立了研究所开展青藏高原研究学术活动的地位。我所的一大核心问题是野外台站和实验室建设工作。青藏高原野外台站将是青藏所最大的亮点之一。姚檀栋所长强调:青藏高原的研究必须是建立在“三高”的基础上,即大量高精度数据的观测、高分辨率信息的提取和高水平成果的产出。青藏高原野外台站网的布局以地球物理与地质、高分辨率记录与现代过程、高原大气三方面的观测台站为基础,在青藏高原建成北、南、中、东、西五个基本观测基地。

所长致辞

所长姚檀栋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试点工作。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我院在学科目标凝练、跨所跨学科结构调整、创新队伍精选、创新文化建设、园区条件和工作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整合了一些研究单元。同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有计划地组建了若干新的研究单元。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院党组作出了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重要决定。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立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早在2000年3月,我院就在组织专家讨论青藏高原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酝酿筹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从2002年1月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正式宣布拟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以后,在中国科学院院党组的领导下和国内外学者、特别是我国青藏高原研究老前辈的支持下,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筹建工作积极地向前推进。2002年4月,中国科学院邀请国内青藏高原研究的著名学者进行了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可行性论证。此后,为广泛听取国际科技界对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议,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访问欧洲时与其主要科学研究机构的领导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2+2”的国际化研究所模式,即通过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的强强联合,推动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所及国际化进程。紧接着,中国科学院于2002年8月邀请各国从事青藏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代表进行了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国际研讨会。国内外科学家积极支持中国科学院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并献计献策。国家科技部也十分重视和支持中国科学院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并提出方案和具体支持措施。根据国家科技部的方案和国内外专家的建议,中国科学院于2002年10月组成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筹建领导小组和筹建工作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完成了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各项准备工作。2003年3月,院党组正式任命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第一届班子成员。同年1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随后,中国科学院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标志着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正式成立。

青藏高原研究所实行“一所三部”的特殊运作方式,即研究所分别在拉萨、北京、昆明设“部”。其中,拉萨部主要负责野外实验研究和支撑系统台站的运行与管理;北京部主要负责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际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等工作,部分科研骨干需在京落户;昆明部主要负责开展极端环境生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建立种质资源库等工作,昆明部挂靠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的高度,组织围绕青藏高原研究的综合项目和计划,协调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长期科研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各部门(单位)间优势力量的联合。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支撑平台方面,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将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组织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学目标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青藏高原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过程、生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还进一步明确了近期的主要科研任务;论证了全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野外台站实施计划;持续在前沿领域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吸引更多的优秀拔尖人才来所工作,推进青藏高原研究国际化的进程;我们将紧紧抓住历史改革发展的机遇,绝不辜负院党组对我们的信任,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各部门(单位)间的优势力量,努力把我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我们更希望同外界保持密切联系,欢迎各路青藏精英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真诚期待你们更多地参与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工作,搞好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在此,我谨代表研究所向国际、国内开展青藏高原研究的同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关心支持青藏所发展的各界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现任领导

所长 姚檀栋:负责研究所全面工作,主管人事工作

党委书记、副所长 谢鹏云:负责研究所党委工作,分管综合办公室和基本建设工作

副所长 杨永平:分管财务和拉萨部工作

副所长 马耀明: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

交流合作

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根据院长办公会议精神指示,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积极、稳妥地进行学术合作副所长(Academic Co-Director)遴选工作,分别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达成了共识。

二、路院长在德国进行高层互访时指示:在一开始便应该举行国际研讨会,使之更加国际化。研究所积极策划、举办由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即:德国马普学会(MPG)联系的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联系的大学为主的研究力量,与中国科学院(CAS)下属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联系的大学和其它部门的研究力量,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带动,实现国际团队的高水平研究。

四、完成了与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并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

历史沿革

青藏高原研究所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经院党组决定,新组建的研究单元之一。2003年3月3日,中科院正式任命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领导班子成员,12月2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

青藏所实行“一所三地”的特殊运作方式,分别在拉萨、北京、昆明设“部”。其中,拉萨部主要负责野外实验研究和支撑系统台站的运行与管理;北京部主要负责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际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等工作;昆明部主要负责开展极端环境生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建立种质资源库等工作。

2003年10月,院人教局《关于下达2003年事业编制控制数的通知》(人教字〔2003〕43号)中核定了我所拉萨部及北京部的创新岗位编制数。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为搭建一支与国际化研究机构相适应的队伍,研究所本着“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在人员招聘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组建了管理队伍,并招聘了第一批研究员、副研究员来所工作。研究所计划面向社会,持续、公开招聘优秀研究人员来所工作,不断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工作。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

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确定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的高度,组织围绕青藏高原研究的综合项目和计划,协调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长期科研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各部门(单位)间优势力量的联合。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支撑平台方面,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将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组织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科学目标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青藏高原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过程、生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研究所还进一步明确了近期的主要科研任务;论证了全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野外监测平台建设实施计划;持续在前沿领域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根据院《改进和完善各项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及我所研究方向战略部署,研究所组建了环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等科学家小组,实现学科交叉,进行团队作战,促进成果产出。

建所以来,我所获得了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等重大项目,获得了国家基金委及中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获准5位“百人计划”名额,具体申报工作正在进行。目前,研究所继续在积极组织申请973项目、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院外经费的支持。我所成功承办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树立了研究所开展青藏高原研究学术活动的地位。

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所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积极、稳妥地进行学术合作副所长(Academic Co-Director)遴选工作;定期策划、筹备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路甬祥院长就与德国马普学会Markl主席达成共识,并提议由我院(CAS)、马普学会(MPG)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共同成立一个伙伴计划(Partner Program),筹划青藏所建所方案等问题,并在将来共同开展纯科学的合作研究。我所将积极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联系与合作,进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共同开展青藏高原研究,不断推进我所的国际化进程。

研究生教育

青藏高原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进程中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创办的新型研究单元。主要任务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

青藏高原研究所设“一所三部”分别在北京、拉萨、昆明。其中,北京部拥有高水平的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实验分析和室内科研工作为主,为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吸引国际一流研究人才和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创造条件;拉萨部拥有完善的野外考察与实验研究的支撑能力,并为野外台站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昆明部在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的研究领域具有特色。

青藏高原研究所不仅希望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而且希望成为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这是因为青藏高原是公认的地球上正在进行的各圈层相互作用和各种地质过程最激烈的地区,是最佳的地球科学天然实验场所,为研究生认识地质过程和能力的培养与成长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平台,也为今后走向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的机会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研究所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建所初期的2004年一经获准自然地理学和构造地质学博士、硕士学科培养点即开始招生。现已拥有自然地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构造地质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培养点和自然地理学和构造地质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目前研究所已有科研和管理人员100多名,其中研究员19名(包括“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5名)、副研究员32名以及一批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优秀管理骨干和技术支撑人员,科研人员中海外留学回国人员达30余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32名。

自2004年招生以来,共招收221名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132名(含27名推荐免试研究生),博士研究生89名(含40名硕转博研究生)。现在读博士研究生61名、硕士研究生68名,共129名研究生。2009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现有留学生1人。毕业的三届研究生中已有1名入选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名荣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导师中有1名博士生导师荣获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青藏高原研究所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其招生和培养均在北京,在读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转博。青藏高原研究所承担着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重大国际合作基金以及中科院重要方向等多种层次的科研项目,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开展了多层次国际合作项目,并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学术联系,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习环境。研究所的科研和学生培养方向涉及自然地理、地貌演化、第四纪环境、气候变化、水文过程、大气过程、植物生理生态、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构造、岩石地球化学、沉积环境与资源、固体地球物理过程等,欢迎有志学子加入青藏高原的研究行列,并从这走向全国和国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17:22